延安红色经典小故事(50个延安红色故事)

山东小延安是一座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有着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小延安红色故事讲述了一群少年儿童在革命年代的艰难历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革命的意义,铸就了一段传奇。

名字里的崮变成了山,这也许与其中规中矩的形象有关。远远望去,柱子崮底部平缓,宜于种植,被村民开垦成了梯田,种上了庄稼。再向上,坡度变大,这里成了松树的家园。继续向上,才是如柱的峭壁,其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长满绿树杂草。

远晀柱子崮。

“这崮上过去驻过兵,至今上面还有石臼、碾槽和残存的屋框。”新庄镇中学的退休教师杨培志醉心于柱子山风土人情的研究,整理了厚厚一本有关柱子山的材料。

翻阅了这些资料就知道,这座崮扬名与两个人有关,一个是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肖武,一个是民国时期的混世魔王刘黑七。

王肖武,名俊,字肖武,亦作小吾。原本家境富裕,后来当地遭遇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其家被洗劫一空,遂聚众为盗,因占据大片地区,被推为“九山王”。清兵入关后率部转而抗清,坚持斗争十余年。1652年,其大本营柱子山被清军包围数月,战败而死(一说乘夜潜逃)。

刘桂堂,外号刘黑七,早年聚众为匪,流窜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吉林、辽宁等十几个省市,所到之处,烧杀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太狠了,抱着孩子往碾上压。”听闻有人在说刘黑七,归仁庄村83岁的村民王兴珍从家中走出来,给记者描述起她听说的刘黑七的暴行。有资料显示,刘黑七制造了无数杀人惨案,屠杀百姓20余万人。

归仁庄村83岁的村民王兴珍描述她听说的刘黑七的暴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黑七两次投靠日军,大肆屠杀抗日军民。1940年11月,他用“塞井眼”“放天花”等极其野蛮、残酷的手段,血洗费县南部60多个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内的村庄,让大片地方成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1943年2月,刘黑七再次窜回柱子、崮口一带,不断侵扰解放区,并疯狂地叫嚣:“有我刘黑七,就没有费县被赤化的老百姓!”“要把费县杀个鸡犬不留!”言罢,就残杀了抗日根据地的干部群众700余人。

1943年9月,鲁南抗日军民度过了最艰苦岁月,彻底消灭刘黑七的条件已经成熟。为此,鲁南军区领导根据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务求全歼匪徒,不能再让刘匪本人逃跑”的指示,决定集中兵力消灭刘黑七。

1943年11月15日晚9时,战役打响,鲁南军区组织了12个连队向东柱子发起猛烈攻击。16日晨,附近的日伪军赶来增援,均被八路军的阻击部队击退。随后,柱子山战役全部结束。战斗共击毙伪军240人,俘1000余人,击毙匪首刘桂堂,同时解救了被抓被押的壮丁、妇女500余人。

柱子山战役一举击溃巨匪刘黑七,为民除害,在山东乃至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刘匪之害最深重的鲁南百姓,家家祝捷,人人称快,纷纷带慰问品慰问参战部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连续多日、每隔4小时播发一次《山东我军击毙惯匪刘黑七》的重要新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为此发表的题为《山东军民反扫荡胜利》的社论中指出:击毙混世魔王刘桂堂,为山东人民除了大害,为中华民族伸张了正义,特别值得大书特书。

柱子山大捷遗址。


小延安的红色故事,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感恩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我们应该继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