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群体行为心理学原理)
破译人们的行为动机,就如同确定一处矿产或是一种植物的特征一样有趣。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序言
我们这个时代是宣扬个性的时代,从行为、衣着、性格,每个人都希望或者已经在这些领域彰显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表达方式,对世界不一样的看法,但是人是社会的人,再小的个体也会组成群体。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小个体更加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因此,研究和了解群体心理,显得比过去任何一个人类文明时代更加重要,《乌合之众》恰逢其时,帮助我们从经济、教育、法治等侧面了解群体心理,读完本书,你一定会对美国大选产生新的看法,也希望这本书所传达的知识能够为你之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去价值。
群体是什么?
从智慧的层面上看,群体总是要比被孤立的个人的水平低,不过从感受,以及被这些感受驱使的行动来看,群体的表现要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者更糟糕,这都要看具体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群体,那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群体是什么?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一群聚集在一起的人就是群体,广场舞大妈是一个群体,打工人是一个群体,学生也是一个群体。那么我们如何定义这个抽象的概念呢?广场舞大妈、打工人、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个群体是因为他们在某一条件下,群体中所有人的情感和想法指向同一个方向,群体中有意识的个性消失了,具有了统一的思维。比如跳广场舞时,你会看到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该抬左手时抬左手,该抬右手时抬右手,没有人会在大家抬左手时抬右手。这种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但它非常清晰的呈现了确切的特点。
因此,我们把在某种情况下具有统一特点的个体集合称为群体。
那么我们也将依据这一定义来展开研究和讨论。
群体的特点
群体之中有不少特点,如冲动、急躁、理性的匮乏、缺乏判断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这些特点通常能够在属于低级的进化形式的物种中观察到。
我们经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人可以为众,三人也可以为虎,到底是三人为众、众志成城,成就一番事业呢?还是三人为虎、为虎作伥,为祸人间呢?
这一切要从群体的特点来分析。
冲动、易变、暴躁
孤立的个人容易认清事实的真相并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一个群体则缺少这种能力。
易受暗示和轻信
群体以形象为思考对象,这种以抽象对象为思考对象的结果造成了群体集齐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也会变得非常容易信任群体思考的结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个体思考的结果,然而当你在剧院或者影院里观看哈姆雷特的表演时,舞台效果、表演者的表演这些暗示会很快让你觉得,对,他们展现的就是你心里的哈姆雷特,当然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因此造成了轻信的结果。
夸张与单纯
无论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好还是坏,它们都会呈现出简单而夸张的特点。群体仅仅能把感情提升到极高或极低的境界。
偏执、专横、保守
群体只认识到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关于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完全拒绝;将其看作绝对的真理或绝对的谬论。运用暗示的方法去引诱而不是作出合理解释的信念,一向如此。
道德
当统领群体意识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集体利益,那么群体会展现出极高的道德水准。
在1848年的大革命当中,那些咆哮着的衣衫褴褛的群众入侵了杜伊勒利宫,他们并没有拿走那些令他们既兴奋又惊奇的物品,而其中的每一件都能换来让他们撑过数日的面包。
群体对于个人的道德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了解群体的意义
至此,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群体的模样,它缺乏判断能力、轻信、多变、容易被暗示、容易被激发、具有一定道德准则。
那么我们能够利用群体做什么呢?
- 策划完美的事件营销
- 增加用户粘性,锁定用户群
- 利用群体的力量开阔新的市场
- 在私域建立心理学壁垒
- 提高管理效率
对于群体的利用书中提到了更多有意义的社会应用,笔者这里只是结合自身情况列出一些基本应用侧面,仅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够集思广益,《乌合之众》这本书非常深奥,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看待当下社会的视野,笔者觉得《乌合之众》与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一样能够带给人生不同的视角,恰好他们一本讲群体,一本讲个人,都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出发,阐述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关系,非常值得时常翻阅,认真品读。
乌合之众警醒我们,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也可能导致盲从和暴力。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不断学习和思考,避免被群体思维所控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