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为什么灭国最惨(分析西夏灭亡原因及其影响)
西夏灭国最惨,主要是因为其政治制度不健全、军事实力不足、外交策略不当等原因。西夏在与宋朝的战争中多次失败,导致国力衰退。最终,西夏被蒙古帝国所灭,国土被分裂,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欢迎阅读
题外话:宋辽博弈
没等赵匡胤坐稳龙椅,辽国便纠集北汉的军队时不时的侵扰宋境。而赵匡胤当时定下的国策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先统一南部的割据小国,再谋夺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他当时交待给卫戍辽境的将官指令是这样的:“来则掩杀,去则勿追。”以防为主是北宋初年对辽国的主要军事策略。
五代末期
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北宋大体完成了统一之后,才开始转防为攻,赵光义携灭北汉之余威,力求一气拿下燕云十六州,但七月的高粱河惨败却让赵光义输得只能骑上一头驴跑路,经过6年的准备,一直表示不服的赵光义再次北伐,结果又是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自此之后,北宋便患上了恐辽症,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守。但双方谁都没能力摆平彼此,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就这么尴尬的摩擦了十几年。
澶渊之盟
都说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果不其然。十八年后,契丹人首先动起了当上好汉的念头,萧太后倾全国之兵南下攻宋,却没有尝到什么甜头,自此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维系了百年的好合。
西夏人的崛起
正当东亚最强的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较劲顶牛的时候,偏西一带的党项人却闷声发起了大财。西夏的党项人采取两头讨好的策略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一边向辽国称臣纳贡,一边又接受北宋的册封。这一时期的原则就是,凡是不得罪的就不得罪,凡是能讨好的就尽量讨好。
这种策略让党项人在当时的周边局势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辽与宋都积极拉拢西夏,以图找到一个强力的盟友来对抗彼此。西夏也正是利用了辽与宋的这种小心理,两边伸手要好处,并利用辽宋的战争迅速扩张着自己的疆域。
西夏的崛起
随着西夏国力的逐渐强大,党项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个以前习惯装孙子的党项人此时也想过把当爷爷的瘾。当西夏与宋辽渐成三国鼎立之势时,党项人的野心也渐渐暴露了出来,加之宋辽两国之间进入了漫长的面和心不合,得过且能过的和平岁月,党项人赚外捞的机会比之以前少了很多,为此,西夏人开始主动进攻宋辽。
正如当年的魏蜀吴,当时最弱小的蜀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那是闹腾得最欢实的一个。西夏当时的处境也大体如此。因为国力最差的西夏在长久的相持阶段中,早晚得被宋辽耗死,可他主动进攻就解决了这个损耗问题,他的进攻成本与国防成本如果算下来差不多的话,那选择进攻或许还能捞点好处,同样也能更大可能的消耗宋辽的国力。这个帐是精明的诸葛亮早早就盘算好了的,西夏人现学现用,前期效果也不错。
新三国鼎立
论起这三个国家的国力,北宋应该是第一等的,辽国其次,最弱的无疑是西夏。那宋和辽为什么都灭不了西夏呢?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种猜测,当宋与西夏交战时,面和心不和的辽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态?是不是恨不得这两个国家就这么死缠烂打下去,直至国破家亡,他来坐收渔翁之利呢?同理,当西夏与辽国交战时,北宋的心态估计也好不到哪?毕竟一千年前的统治者们还没具备维护世界和平,造福全人类的先进思想意识。
棋子们
可还是有一个大问题没有解决好,假设北宋的小宇宙突然爆发,一下子把西夏打残打灭,吞并了,辽国人肯定要不干。本来就比北宋穷,这下更穷了,竞争力明显下降了,年底的分红肯定得打折扣(辽利用西夏与宋的战争,将岁输改为了岁贡,大幅增加了收入。)所以,辽国人也不会让北宋彻底灭亡了西夏。同理,在西夏与辽国的战争中,北宋也会默默给辽国补上一刀,保护敌人的敌人,就是保护自己。
由此看来,不是北宋灭不了西夏,也不是辽国灭不了西夏,而是辽和宋都不愿让对方独自灭了西夏,独吞胜利的果实罢了。
西夏这颗果实,最终还是落入了蒙古人的嘴里。而到了那个时候,辽国早没了影子,宋也只吊着那最后一口气,垂死挣扎罢了。
结语
看党项人的建国史,那是一段开拓进取,催人奋进的史诗乐章。而建国后的党项人,却迫于自身的困境,做起了一根无奈的墙头草,时而和北宋如胶似漆,时而和辽国勾肩搭背。一会和北宋拳脚相加,一会又和辽国兵戎相见。
但我们在观察这一段历史时期时,却发现西夏几乎没有同时和辽与宋撕破脸皮,总是拉拢一方打另外一方,活脱脱的搅屎棍子,挑事头子。也正是因为西夏的这种外交政策,让他能在周边大国的高压态势下依然扩地几千里,也差不多算是笑到了最后。
差点笑到最后
以至于蒙古人在攻陷西夏国都城兴庆府时,面对开城投降的党项人竟毫不留情的下令全部诛杀。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党项人没有原则立场,一会一个主意,蒙古人不需要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朋友。
有人说党项人的衰亡,是因为他们的无下限。有人却说,党项人的无下限正是他们曾经崛起的唯一原因。
历史已随沧海去,来年只见桑田绿。我们不妨就让这段故事继续传说下去吧,曾经的英雄往事,曾经的那一段辉煌瞬间,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真眼观瞧。
谢谢阅读
向读者致敬!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作者。
西夏灭亡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历史不应被忽视。只有通过深刻反思过去的错误,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