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2008年10月29日开示於陕西咸阳福圣寺
(二)劝念佛往生
1、念佛往生
(1)初劝发愿
好了!释迦牟尼佛前面讲完这麽多之後,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就劝我们了,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
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句话来得不早不晚。如果太早了,我们会怀疑,「为什麽要往生呢?靠什麽去往生呢?怎麽能往生呢?往生有什麽好处呢?」但是讲到这个地方,就顺理成章地把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本心本愿显示出来了,劝我们说:「舍利弗,五浊恶世的苦恼众生,你听到我这样赞叹极乐的净土,弥陀的名号,这麽多的人已经往生了,往生到西方就能成佛,这麽多的利益,你听到应该怎麽样?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各位有没有发愿?(莲友答:「有。」)我们各位发了愿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莲友答:「是。」)为自己鼓掌!
好!大家发愿,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也是阿弥陀佛的孝子。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呼唤我们,他成佛之前就呼唤我们说:「十方的众生,你要欲生我国、欲生我国、欲生我国!你要来啊!」
阿弥陀佛成佛之後,在极乐世界以第十七愿的功德,发动了十方诸佛在十方国土宣扬赞叹他的名号,劝导十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为我们讲净土三部经,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所以,十方诸佛的心都是一致的,都劝我们「应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我们能发这个愿,我们是不是听了释迦牟尼佛的话?(莲友答:「是。」)我们是不是听了阿弥陀佛的话?(莲友答:「是。」)我们是不是听了十方诸佛的话?(莲友答:「是。」)好!你们了不起。鼓掌!
那我们是不是阿弥陀佛的孝子贤孙?(莲友答:「是。」)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佛弟子?(莲友答:「是。」)是不是十方诸佛的好弟子?(莲友答:「是。」)
如果我们不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想发愿在这里开悟,好不好?(莲友答:「不好。」)那就不孝顺释迦牟尼佛了,就违背了阿弥陀佛的发愿。阿弥陀佛眼睛一闭,「不好!不可!」十方诸佛就把嘴一闭,「不行,我不证诚!」释迦牟尼佛就把头一摇,「我没有这样劝你。」
对於哪种人呢?对於已经得到无生法忍、不退转的菩萨,释迦牟尼佛说:「你可以不发愿到西方,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帮我度化众生。」比如说对於弥勒菩萨,「你就在这个世间等着成佛,好度化众生。」他们都是无生法忍的菩萨。
我们都是造业凡夫,还要六道轮回。你发愿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这叫做大逆不道,不懂佛心,不好!不可以!
所以,大家如果发愿往生了,这句经文你就听懂了。
发愿多赚钱喻
还有人讲:「师父啊,我以前在佛前发了愿,我发愿念《金刚经》一千遍,现在我又发愿往生西方,这样我不是跟佛打了妄语吗?」
算不算打妄语?(莲友答:「不算。」)不算!这不算打妄语。为什麽呢?因为这样才顺佛的本心。
比如说一个孩子,他原来发愿准备为父母赚十万,现在他发愿赚一百万,他算不算打妄语?(莲友答:「不算。」)不算。一百万包含了十万,更高了。
我们原来发愿读《金刚经》,现在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金刚经》自然我们就读懂了。不要讲《金刚经》,《华严经》也都有了。
所以,只要发愿往生西方,《金刚经》、《华严经》、《心经》、《药师经》、《法华经》、《三时系念》、《焰口》、《梁皇宝忏》通通都有了,通通在里边了,其它都不需要。
得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好!底下释迦牟尼佛就讲了:
所以者何?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为什麽劝我们发愿往生?释迦牟尼佛做了一个总结。「得」是能够。你只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和上面所讲的「诸上善人」——什麽叫「上善人」?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这些菩萨,他们才有资格称为「上善人」。
何为上善?南无阿弥陀佛
善有上善,有下善。
善与恶相对。在这个世间来讲,五戒是不是善?(莲友答:「是。」)跟五戒相反,杀盗淫妄酒就是恶,对不对?(莲友答:「对。」)
五戒的善跟十善的善相比,哪个是上善?十善比五戒更上,是上善,五戒是下善。
十善虽然是上善,跟阿罗汉的四谛善法相比,哪个是上善?(莲友答:「阿罗汉。」)我们十善也好,五戒也好,还在三界里面轮回。阿罗汉的功德已经出离三界了。相比之下,轮回的善就不叫上善,就是下善,阿罗汉就是上善。
阿罗汉虽然出离轮回了,但是他没有发大菩提心,他是自了汉。他的善跟菩萨的善相比,哪一个善是上善?菩萨的善就是上善,阿罗汉就是下善,所谓「焦芽败种」。
那麽,菩萨的善,小菩萨跟大菩萨相比,大菩萨的善叫上善。
菩萨的善跟佛的善相比呢?菩萨的善叫做下善。因为他还没有圆满,他还在修行六度万行。佛已经修行六度万行圆满了,对不对?佛的善叫做上善,是不是?(莲友答:「是。」)
十方诸佛都圆满了善,但十方诸佛的善跟我们之间发生不了密切的关系。阿弥陀佛的圆满的善浓缩在六字名号里边,要布施给我们,说: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又说: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所谓「功德宝」,就是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六字名号的功德宝要广施给我们众生。十方诸佛的善虽然是上善,但是不能救度我们,我们修不来,我们做不到。上善只是存在仓库里面,对我们没有用。而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善,这个上善能够救度我们,这个是不是上善里的上善?(莲友答:「是。」)是不是无上善?(莲友答:「是。」)对!
在这个娑婆世界,人家给你一句名号,你的欢喜心就很浅。如果人家给你一百万,你马上给他磕十八个头,「哎呀!不得了,给我一百万!」所以我们凡夫没有良心。哎!凡夫的眼睛简直是!不知道什麽是真实功德。当然,我们在座的莲友已经觉悟,不是这样。「哎呀!一百万也不要,我只要六字名号。」一百万是虚假的,六字名号才是真实的。
何为上善人?信愿念佛的人
所以,「诸上善人」就是指持念六字名号、蒙受阿弥陀佛救度、获得六字名号圆满功德的人,他才有资格称为上善之人。在娑婆世界,他是一个念佛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的菩萨,这才有资格称为上善人,对不对?阿罗汉没有资格称为上善人,小菩萨、初地菩萨、二地菩萨都没有资格。只有持念弥陀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佛,显现为菩萨之身,再来倒驾慈航度众生的人,才称为上善之人。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他们一个级别、一个档次、一个境界、一个佛果,所以这叫「俱会一处」。《阿弥陀经》里还有三辈九品吗?(莲友答:「没有。」)没有了。三辈九品不叫上善人,有三辈九品哪能叫做上善呢?还有比较、还有上下的差别。这个上善是无上善,是超越三辈九品,是往生直接成为阿鞞跋致、一生补处,以等同於佛的神通智慧显现为菩萨之身救度众生,这才叫做上善之人。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你只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那里,就跟上善之人聚会一处,能够跟他们平起平坐。
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
则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我们念佛的人,在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竖大拇指,说我们是人中芬陀利花。
善导大师怎麽解释呢?善导大师说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如果我们念佛的人没有资格称为上善人的话,释迦牟尼佛怎麽会赞叹我们是人中芬陀利花呢?善导大师怎麽会用这五种美好的比喻来赞叹我们呢?以我们本来的身份,我们是有贪瞋痴烦恼的,我们是造业的众生,那为什麽会被赞叹得这麽高呢?是因为我们念佛的缘故——「若念佛者」。因为我们念佛,这句六字名号的功德通通为我们所有。我们拥有了六字名号的功德,我们才会被赞叹为这样不可思议的身份,所谓观世音、大势至这样的菩萨跟我们是胜友,跟我们是兄弟的关系。
想想看:我们何德何能?我们惭愧不惭愧?(莲友答:「惭愧。」)
我们自豪不自豪?(莲友答:「自豪。」)我们光荣不光荣?(莲友答:「光荣。」)这样的自豪、这样的光荣是我们自己修行得来的吗?(莲友答:「不是。」)是阿弥陀佛惠赐的,所谓「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我们念了阿弥陀佛名号,得到了功德宝,我们就成为富足的人,成为拥有一切功德的人,所以才被赞叹为人中芬陀利花,我们又惭愧又欢喜,我们就惭愧念佛、欢喜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莲友鼓掌)
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汝等鼓掌十分欢喜!
(2)往生正因
少善不生
这部《阿弥陀经》非常的优美,也非常的严谨。释迦牟尼佛前面做了重重的铺垫,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劝我们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往生彼国是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这麽高的境界,大家不要误解了。有的人听到这里,以为说「这麽高的境界,要靠我自己修行去往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这麽高妙的极乐世界,是无为涅盘的境界,往生之後就是一生补处,就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样好的境界,这麽高的国土,靠我们本身小小的善根福德因缘能不能往生啊?不能。
邀请函喻——若靠自力往生无份
打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在座都是老百姓,如果要到中南海去拜见总书记,大家的官职够吗?(莲友答:「不够。」)中南海的门卫一挡,说:「不可以小官小职来拜见总书记。」对不对?「你的官职太小了,你的贡献太小了,你的能力太低了。」
但是如果总书记给你发个邀请函,你能不能去啊?(莲友答:「能。」)那靠什麽?靠我们的官位吗?(莲友答:「不是。」)靠我们的贡献吗?(莲友答:「不是。」)靠邀请函,是不是?(莲友答:「是。」)
那麽,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靠我们的修行,小官小位都谈不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按我们这个世界的官位来讲,阿罗汉都是九品芝麻官,是不是?(莲友答:「是。」)那我们这样的凡夫一点份都没有啊!我们就像瓦砾一样,就像沙石一样,极乐世界没有我们的份。
与六字名号的功德相比,我们的修行是小善根福德因缘。来到佛门,我们尽力持五戒、修十善,读诵大乘,忏悔业障,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应该做的。但是依我们的根机,再怎样的修行,跟六字名号相比,怎麽样?大海当中的一滴,阳光下的一支小蜡烛,虚空中的一片小鹅毛。以这样一点小小的功德,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可能不可能?(莲友答:「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如果要渡过茫茫的大海,只给你一根草,能够渡得过吗?(莲友答:「不能。」)海龙王就从海里升起来了,说:「不可以一根小草渡过茫茫大海!」对不对?(莲友答:「对。」)
我们要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是要渡过茫茫生死海、到达极乐涅盘岸的,对不对?我们所修的所有善根善法,与六字名号的功德相比,不过是一根小草而已。也就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的一根小草,渡过茫茫生死大海、到达西方极乐国土,对不对?(莲友答:「对。」)
所以,我们所修行的,犹如一根小草,想渡过茫茫生死海,不可能。
持名相续
那怎麽办?要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船!
阿弥陀佛大愿船是什麽?(莲友答:「六字名号。」)是六字名号。所以底下释迦牟尼佛接着就讲: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一段经文,大家回去好好看《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就全部明了了。今天我们在这里简略地讲解一下。
前面讲极乐世界这麽美,往生果位这麽高,自然得出一个结论,释迦牟尼佛说:这麽美的国土,这麽高的果位,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我们一听这句话,心里就凉了一大截:「哎呀!少善根,我连少善根都修不来,何况修了也不能往生?那怎麽办?」这叫「山重水复疑无路」;底下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面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如何往生。
在正式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释迦牟尼佛把那个不能往生的、有可能会走的岔路先给你堵住,说:「哎!这样不行!你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靠自己的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总之,在这个世界,不论你是什麽样的身份,也不论你有多大的智慧,也不论你发了多麽大的精进勇猛心,你所修行的一切善根福德,如果和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相比,是不是少?(莲友答:「是。」)少得不得了,少得不能比,对不对?少得不好意思比。
一个是数量不好意思比,阿弥陀佛的功德像大宝海,我们的功德不过是一毛一滴那麽少;阿弥陀佛的功德满虚空,我们所修行的不过是一片鹅毛那麽少;阿弥陀佛的功德犹如阳光普照,我们所修的不过是火柴光,刹那一闪,石火之光——数量不能比。
第二,质量不能比。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纯金的,是不是?(莲友答:「是。」)没有染污,是不是?(莲友答:「是。」)不生不灭,是不是?(莲友答:「是。」)无漏的,是不是?(莲友答:「是。」)
我们所修的那一点点,有漏,对不对?(莲友答:「对。」)有染污,对不对?(莲友答:「对。」)有杂毒、不纯净,对不对?(莲友答:「对。」)
善男子善女人——称念佛名之人
「善男子善女人」:你看又来一个「善」。前面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里说「善男子善女人」。靠我们修行五戒十善,有资格称为「善男子」吗?没有资格。因为五戒十善还在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人跟极乐世界的菩萨相比,哪有资格叫善男子善女人?没有资格。
所以,这里称做「善男子善女人」,是因为执持名号的缘故。
《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一个造作十恶罪的众生,十恶不赦的罪人,在临死的时候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他就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念一声哦!因为他要临终了,当下阿弥陀佛显现在他面前,赞叹他说:「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我来迎汝」。一个十恶的众生,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显现来赞叹他说「你是善男子」,为什麽?是赞叹他造作十恶罪吗?不是。因为他念了佛,他获得了阿弥陀佛圆满的功德,所以赞叹他是善男子。为什麽称为善男子?因为「以汝称佛名故」——「因为你称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故,你称念我阿弥陀佛,你就是善男子;你不念我阿弥陀佛,你即使修五戒十善,在人间那是善,在佛法来讲还称不上善男子。」
大家要懂得,这里的「善男子」是以佛法为标准、极乐为标准、往生为标准、成佛为标准。我们念佛才能叫做「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了解名号功德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前面我们一直到现在,你们在闻,我在说,对不对?(莲友答:「对。」)在当时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上,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他们在闻,就是在听,释迦牟尼佛在说。
说阿弥陀佛什麽呢?说阿弥陀佛国土,说阿弥陀佛名号,说阿弥陀佛弟子,但是主要是在说阿弥陀佛名号。所以闻说阿弥陀佛,又执持名号。
执持名号——信愿专称
「哦!原来阿弥陀佛名号这麽不可思议!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所障碍,是大慈大悲!」所以来执持名号。
执持名号,就是嘴上念佛,心中忆佛,口中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快慢不管,声音大小不管——「执持」,如果用手,就是抓住;这里是用心,用心称念,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就叫做执持名号。
一心不乱——专修念佛
那麽,怎麽样执持名号呢?
「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什麽意思?有人解释得很复杂、很难。要「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禅定一心不乱」,我们不听还不乱,越听就越乱,「哎呀!完了!」就乱了。
这里的「一心不乱」,就是专修念佛的意思,等一下我会讲善导大师的偈语。
我先打一个比喻:就像刚才我们所说的,一个人掉到大海里去了,风浪很高,快要淹死了。他抓了一根稻草,能不能渡过大海?(莲友答:「不能。」)不能。
我们就是那个掉到生死海里的苦恼众生,烦恼恶业的风浪让我们在这里苦不堪言,我们所修行的点滴善法不过是那一根稻草,救不了我们,对不对?
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大愿船开来了,我们要不要靠上去呀?(莲友答:「要。」)我们一旦靠上去之後,我们还愿意再跳到海里来吗?(莲友答:「不愿意。」)
我们会不会一心一意地坐在这个愿船上面?(莲友答:「会。」)对!这个心就叫做「一心不乱」。掉到海里的人,一旦被捞起来放到船上,就会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坐在船上面,不会三心二意、东想西想,「哎呀!我靠我那个小稻草也差不多吧……」会有这样的想法吗?(莲友答:「不会。」)不会。一心一意就是一心不乱。
有的人念佛,边念佛边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光念佛够不够?还要靠我随缘修行的小稻草吧……」,那个是一心不乱吗?那个不是。那个叫三心二意、乱七八糟,那个叫做动乱。
所谓「一心不乱」,「一心」就是全心,就是专心,就是一心一意;「不乱」就是不杂乱,不乱修,不杂修,专念弥陀名号,这个叫做一心不乱。
善导大师的解释
我们现在就讲到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有一部解释《阿弥陀经》的着作,叫《弥陀经义》,不过很遗憾,这部着作没有留下来。不过另外一部着作——《法事赞》留下来了。《法事赞》是善导大师把整部《阿弥陀经》分成十七段,先诵一段经文,然後用唱赞偈语的形式来解释这段经文。
关於这一段经文,善导大师是用这四句话来解释的(大家跟我一道念,好吧!合掌):
极乐无为涅盘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好!放掌。
「极乐无为涅盘界」:这句话是总体解释前面七宝池、八功德水,鸟也说法、树也说法、风也说法、四宝围绕等等。这样的境界,善导大师用七个字来形容——「极乐无为涅盘界」。
那麽,这麽高的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这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大家听起来很明了。什麽叫做少善根福德因缘呢?善导大师就用「随缘杂善」四个字来形容。「随缘杂善」,随着他的缘不一样,修学各种善法回向往生,听到别人说三时系念好,就跑去三时系念;听到别人说诵《普门品》好,就去诵《普门品》;听到别人说诵《地藏经》好,又去诵《地藏经》;听到别人说诵《金刚经》好,又去诵《金刚经》;听说有人来教咒,这个咒没学过,又跑去学咒……,种种的修行、种种的法门、这个咒、那个咒,这些通通叫做「随缘杂善」。为了往生极乐世界,离开六字名号之外,所修行的种种法,叫做随缘杂善。善导大师说这个不能往生,很困难!「恐难生」讲得客气一点,其实就是不能往生。
那麽,怎样能往生呢?
「故使如来选要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叫做「选要法」。选了一个最重要的法门。
什麽法门?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法门:
「教念弥陀专复专」:教我们要执持名号;怎样执持名号?「专复专」。所谓「专复专」,就是解释「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段话。一辈子专修不改变,叫若一日……若七日,若八日、若九日、若十日……。经文後面有省略号。我们听到这个法门,如果明天就死了,我们就若一日一心不乱念佛专复专,如果过七天往生,叫若七日称念名号专复专。「若」是不定词,或者一天,或者两天,或者三、四、五、六、七天,或者八、九、十天,或者一个月、三个月、七个月,这後面有省略号,经文把它省略了。总之,是我们遇到这个法门,直到死不改变,这个是不是专?(莲友答:「是。」)这个是专。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都是一心不乱的。
善导大师就用两个「专」字来形容「一心不乱」——「专复专」,你专了还要再专。第一个「专」是解释「一心」的,一心就是专,不分心到其它的法门,不分心到其他的佛、其他的菩萨、其它的咒语,这个叫专。第二个「专」是解释「不乱」的,不乱还是专,不杂乱,不杂行杂修,这样,我们的心就统一起来了。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一心不乱」是很简单的,我们都做得到的——大家能不能做得到?(莲友答:「能。」)「专复专」能不能做到?(莲友答:「能。」)
如果你做不到,是因为你不愿意做。「哎!我就做不到。为什麽?因为如果专复专的话,那就显示我没有本事,显示我只会念这句佛号,我学的《楞严咒》怎麽办?派不上用场!我学的那麽多经怎麽办?」这就是我们自己高慢,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不愿意做。
如果要我们达到禅定一心不乱,大家能做到吗?(莲友答:「不能。」)做不到。如果你能的话,那麽你就有禅定、就有神通了。要我们达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那就更难!阿罗汉和菩萨的境界。
所以,只有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他所解释的《阿弥陀经》才符合释迦牟尼佛的佛意,才符合阿弥陀佛的誓愿,才符合我们众生的根机,我们听得懂,做得到,对不对?(莲友答:「对。」)
如果信了一个你做不到的事情,那个法门就不相应了。因为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苦恼的众生,不会要求我们要达到禅定一心不乱才救我们;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也不会要求我们达到禅定一心不乱才照摄我们。
念佛彻至临终
「其人临命终时」:所以大家就知道,这里讲的「若七日」後面一定有省略号的。一直到什麽时候呢?到「其人临命终时」。不可能说「若七日」过後,你就不念佛了,不是的。而是我们一直念佛,念到临命终时。
如果你能够一生念佛不改变,专修不杂,「专复专」,这样的话,会得到什麽利益呢?假如现在临终了,底下讲了,大家听好,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若一日、若七日、若一个月、若七个月、若一年、若七年……,我们不能一直活下去,我们总还要死啊!好!临命终了。
(3)往生正果
佛圣现前
平时专修念佛,临命终的时候,经文没有讲到你念佛不念佛,你念得了也可以,你念不了也可以,自然而然的:
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平时专修念佛的人,到临终阿弥陀佛自然「现在其前」。临终念不了佛,也现在其前——有没有听懂?经文就是这个意思。「其人」是哪个人?就是那个平时专修念佛一心不乱、不怀疑、不夹杂的这个人,他临终了,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平时专修念佛为因、临终佛圣现前为果。
令心不乱,即得往生
好了,第二层因果关系: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是人终时」:佛先现前了,这个人就命终了。「呼」一口气不来,命终了。是人终时,怎麽样呢?
「心不颠倒」:这个「心不颠倒」,不是我们自己有本事先不颠倒,佛才来接引,而是我们平时专修念佛,临终佛就自然现前;佛一现前,我们自然心不颠倒。不可能佛现前了,我们心还颠倒。
所以,玄奘大师的译本就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佛现前用他的慈悲加持我们,保佑我们,让我们一心不乱。
大家害怕不害怕「心不颠倒」?(莲友答:「不害怕。」)
不用害怕!念佛人临终的心不颠倒是阿弥陀佛保证的,个个都心不颠倒,经文说得很明白:「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然後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是给我们的利益,这是一个结果。不是说这个时候还要我们修行,经中没讲这个时候念佛修行。
修行在什麽时候?在「若一日……若七日……」,在平时。
大家要明白,这段经文是说只要平时专修念佛,自然临终佛来接引;既然临终佛来接引,自然都是心不颠倒、正念往生,所以底下接着说:「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总结念佛往生因果
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经》的经文。
我们学到念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前面释迦牟尼佛先赞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赞叹名号的功德成就,接下来就劝我们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那麽,往生的方法,先简除非因,就是先把不是往生的因排除在外,所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然後提出正因,把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确的因提出来,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我们执持名号,是一生不改变的。所谓「若一日……若七日」,其实是指一生、一辈子(这个我在《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当中曾引用善导大师的法语来说明,大家回去一看就明白)。不是仅限七天,而是一辈子念佛。
这样一辈子地念佛,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一般按照禅宗或者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禅定的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再一种就是我们净土宗善导大师的解释。善导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他解释「一心不乱」,就是专修念佛不杂乱,所谓「专复专」。这和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所讲的三辈「一向专念」是一个意思。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是这个意思。所谓「乃至十念」,也不限於临终十念或平时十念,而是一辈子地念佛。这里的「若一日……若七日」,也是一辈子地念佛,也就是专修念佛的意思。
平时只要专修念佛不改变,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这样的众生,临终的时候就会得到弥陀及圣众现前来迎的利益。
有了这种利益,接下来就有第二种利益:「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所以是「一因有二果」。哪一因呢?就是平时专修念佛为因。得到两个果报利益:一个是临终的利益,就是佛圣来迎;第二个就是佛圣来迎之後,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我们跟着佛圣正念往生。
平时专修念佛为因,临终佛圣现前为果;临终佛圣现前为因,我们命终时正念往生为果。我们既然现在的正因种下去了,果报自然就会有的。经文非常明了,直接说明我们临命终时会得到什麽利益,不谈我们临终到底有没有念佛、有没有修行。
临终才念佛的人是哪种人呢?是观经下辈三品,他一辈子没有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对他才讲临终念佛。
至於《阿弥陀经》所讲的,是指平时,就是「若一日……若七日」专修念佛不杂乱。平时专修念佛的人,经文直接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很明了,很肯定。
然後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里的「心不颠倒」,就是说念佛人命终的时候,个个都是心不颠倒的。只要是平时专修念佛的人,他临终的时候都是阿弥陀佛和圣众现前来迎接的,他命终的时候都是心不颠倒的。
所以有三个时间段:一个是平时,一个是临终,一个是命终。平时专修念佛为因,临终阿弥陀佛来迎为果;临终佛圣来迎接为因,命终正念、心不颠倒、随佛往生为果。这两重因果关系很明了。经文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2、证诚劝信
(1)二劝发愿
讲到这里,释迦牟尼佛底下就很感叹,也很慈悲、恳切地说: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
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再一次地呼唤舍利弗,劝导我们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说:「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以佛智、以佛眼亲自看到有这样的大利益。什麽利益呢?就是前面讲的,平时专修念佛,临终佛就来迎接你,命终心不颠倒,这是阿弥陀佛要给你的利益。这不是到你临终才修行的,是给你这个利益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些都是你将得到的利益。」——「我见是利」。
「故说此言」:「所以我才讲这一部《阿弥陀经》,我才这样告诉大家称念弥陀名号,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应当专修念佛。」释迦牟尼佛恳切地说这一部《阿弥陀经》,劝导我们专修念佛。
劝完之後,底下又说: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你看多麽慈悲啊!「如果有众生听到我这样赞叹弥陀名号,说:『众生执持名号就决定得生,佛圣决定来迎,心决定不颠倒,往生决定成佛。』如果听到我这样讲,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对不对?(莲友答:「对。」)对!
(2)诸佛证诚
释迦牟尼佛底下接着又讲了。因为我们众生的疑惑心太深重了,光是释迦牟尼佛一佛所讲来证明——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我亲眼所见,亲证亲知」——还怕我们不放心,还怕我们信不过,所以底下就讲六方诸佛来证明。说什麽呢?
何谓不可思议
「舍利弗,像我现在这样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经文大家要去思维,什麽叫「不可思议」呢?超越我们的凡情测度。我们都认为说:「你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达到禅定,达到三昧,苦修苦行,这样你大概能往生。如果不这样,不能往生。」我们自己心中定了一个标准,定了一个框架,这个都是可思议,没有什麽不可思议的。
如果说到不可思议,就是《观经》下品下生的人,他是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恶人,一生作恶多端,没有行过一件善事,没有点过一支香,没有磕过一个头,没有念过一声佛。他到临命终的时候,地狱的景象一时现前,四大分离,痛苦万分。阎罗大鬼带着诸多小鬼前来捉拿。他心中惶恐。这个时候,他遇到善知识。善知识教他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很慌乱,很恐怖,没有办法正念思维,只好跟着喊了几句。善知识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依葫芦画瓢,鹦鹉学舌。人家念,他也念,念了十声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本来是要直接堕落地狱的,临终回心念佛,当下见金莲花犹如日轮现在其前,迎往西方极乐净土——这个就是不可思议!这麽重的罪业,只念这麽少的佛号,就能往生西方,这个可思议吗?不可思议!
名号不可思议功德,惠赐众生大利益
所以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是要给我们利益的。
不可思议功德是什麽呢?就是六字名号。名号光明遍照到十方国土,无所障碍。所谓「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这样的功德,是要给我们大利益的。
那麽,这个大利益怎麽给我们,怎麽让我们得到呢?
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就是专修专念弥陀名号不杂乱,这样,佛说的的大利益就归我们所有。
东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如我今者,
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
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
名闻光佛、大焰肩佛、
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
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
宝相佛、净光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北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
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下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
名闻佛、名光佛、
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方诸佛证诚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
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
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
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不要辜负诸佛的慈悲
六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向我们证明说:「释迦牟尼佛所讲决定不虚假,我等诸佛都来证明,汝等五浊恶世众生,只要专称名号(所以叫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十方诸佛都赞叹弥陀名号是不可思议功德),只要大家能够执持名号,我们都来保护你,都来忆念你,都来加持你。你决定不要担心,决定不要疑虑,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疑心太重了,一佛所讲还不放心,六方诸佛都同心、同德、同时、同音来证明说:「娑婆世界的凡夫,罪障这麽重,修行这麽浅,但是能往生到的净土就是这麽高,而且往生快速成佛。」我们实在难以相信,所以十方诸佛才出来证明,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这麽多的佛出来证明。
如果大家还不相信,怎麽办?还有什麽办法?那就没办法了!就是我们善根太弱了。
大家不要辜负诸佛的慈悲。
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十方诸佛都在那里点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明了我们的心意。」如果我们不专念弥陀名号,十方诸佛都在那里愁得皱眉头,「哎呀!汝不懂我意啊!」
所以大家要明白,求生西方很重要。
(3)闻经利益
诸佛护念
底下释迦牟尼佛一层一层地开导我们: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
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为什麽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一切诸佛凭什麽来护念我们呢?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是经、受持者,
及闻诸佛名者,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刚才讲过了,也就是称念名号的人。因为底下说:
「闻是经、受持者」:听到这部《阿弥陀经》而受持。什麽叫受持这部经呢?这部经讲的内容,讲的往生成佛的方法,我们能够信受,而且能够执持。「受」是信受,「持」是执持。信受世尊所说,执持弥陀名号,这叫受持——「闻是经、受持者」。
「及闻诸佛名者」:以及听闻到诸佛名号的人。这里讲「闻诸佛名者」,比如前面说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什麽叫做「闻诸佛名」呢?诸佛在《阿弥陀经》中的意义在於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在於护念念佛众生。如果我们听到诸佛这样讲而这样去做,这就叫做闻到诸佛的名。如果我们听到不相信,那等於是没有闻到,是这个道理。所以也叫做「闻诸佛所赞叹之名号」。
是诸善男子、善女人,
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都来共同保护、忆念。
现生得不退转
有弥陀光明的摄取,有诸佛的忆念,我们得到什麽利益呢?「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看,我们一个凡夫,不退转是什麽境界?不退转的菩萨那不是小菩萨,是大菩萨了。
那我们为什麽能够不退转呢?是因为我们念佛,蒙受弥陀光明摄取,蒙受诸佛慈悲护念,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叫「得不退转」。
慧净上人把净土宗的特色总结为四句话,所谓: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我们念佛的人是今生就得到不退转。
一般的解释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不退转,那个对不对呢?当然对!到极乐世界自然不退转。可是根据《阿弥陀经》,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就不退转了。经文说得很清楚:「闻是经、受持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不是我们现生就得到不退转了?岂不是决定往生了?往生岂不是决定成佛?所以,现生就不退转於佛果,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果。我们现在不退转於佛果,一到极乐,自然花开见佛悟无生,自然悟得无生佛果,是这个道理。
一切众生皆当信受
底下释迦牟尼佛又在讲:
是故,舍利弗!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所劝,不光是指五浊恶世凡夫,还包括阿罗汉,包括文殊师利菩萨,包括当时所有大会众。这部经典不仅仅是对凡夫讲的,连阿罗汉和大菩萨都应当怎麽样?
「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都应当信顺、接受我所讲的这部经,以及诸佛所赞叹的」。「我语」是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经文、经语。「及诸佛所说」,诸佛说了什麽呢?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我等一切诸佛皆来护念。」诸佛所说的,也是说「你们要相信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执持名号,我们都来护念」。所以有这样大的利益,劝我们应当相信。
(4)三劝发愿
真实发愿,今生得不退转
信受之後有什麽好处呢?有什麽利益呢?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
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这段经文次第也很明了。如果有人,包括我们在座的:
「已发愿」:过去曾经发了愿的,那过去就往生了。过去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他过去发愿,那个时候就往生一定了。
「今发愿」:如果说现在才发愿,那现在就得不退转,现在就往生一定了。
「当发愿」:如果说现在还没有相信,到明天,到明年,或者到以後、下一生再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土,他在当来得不退转。
什麽时候真的发愿往生,真的一心发起「我愿生西方极乐永不改变,我专称弥陀名号永不改变」,那当下你就是不退转。这不是我们的臆断,因为当下阿弥陀佛的光明就照耀我们、摄取我们,十方诸佛的慈悲就护念我们。所以,一旦我们发起这个愿望——愿生弥陀净土,我永不改变;专称弥陀佛名,我永不改变;信受弥陀救度,我永不怀疑。大家能不能这样?(莲友答:「能。」)如果能这样,你就是不退转。所以说「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在今生就先得不退转了。
「皆得」是没有一个不得,万不漏一,通通都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後才说:「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先得不退转,然後临命终的时候往生——是这样的利益。不是说我们往生净土再不退转,而是先说得不退转的利益,经文非常明了。
所以,大家看《阿弥陀经》,我们是先不退转後往生,有没有听明白?(莲友答:「明白。」)殊胜不殊胜?(莲友答:「殊胜。」)
大家回去拿镜子一照,「就我这个样子,是不退转的菩萨吗?好像不像……」——像!只要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是不退转的菩萨。
乘索道车喻——缘佛力故,得不退转
这个「不退转」,不是我们自己有力量。凭我们本身的力量,是一定会退转的。靠自力修行解脱,多麽困难!
比如说我们要登山,体力不支,肚子又饿,风雨又大,山路又险,我们登了几步就不想登了,退转了,是不是?(莲友答:「是。」)
如果坐上索道车,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她也不退转,她不用靠自己的力量,「呼」就到山顶了。所以,这个不退转,是靠了索道车的力量。
如果靠自己走路,上不到八步,「哎呀!我不想上了。哼,哼……」,在那里上气不接下气,腿又不灵光,肚子又饿,就退转了。
所以,在这个娑婆世界,要靠我们自己修行,个个退转,哪个不退转?发菩提心,发得起来吗?我们在佛堂里能发得起来,一离开佛堂就发不起来了。
我们的菩提心是对阿弥陀佛发的,因为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对我们毫无所求,「阿弥陀佛,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对阿弥陀佛发菩提心,那个不用。
要对众生发菩提心——我们能发吗?发菩提心的人要修六度万行,第一个要行布施度。布施度,什麽意思呢?人家要什麽,就给什麽。好了,本来你丈夫对你很恩爱,现在另外一个人要你的丈夫,你能不能奉献出去啊?说:「好!谢谢!我发了菩提心了。现在你要我的丈夫,我奉献给你吧!」谁能做得到?做不到嘛!又是哭,又是啼,要去打人家的脸,再揪人家的头发,晚上回家跟丈夫闹。然後又动员兄弟姐妹,一大堆的人来帮你。哎呀!发了菩提心的人怎麽能跟人家计较一个丈夫呢?应该拱手相让——我们做不到,发不起菩提心。所以我们就退转了,「哎呀!不容易啊!」
所以在这个世间,靠自己修行,一定退转。遇事想忍,忍忍忍,忍到有一天终於忍不住了,「哗」,都爆发出来了。
我们在家里学佛了,念佛了,人家有时候来考验你,「学佛的人还骂人啊?」好,听他这麽一讲,就不好意思了,强忍着压住。然後他又来欺负你,你要讲,他又说:「你学佛的人还这样子?」好,又忍住了。又一次,他又欺负你,他又讲:「你学佛的人,你能这样子?」这个时候,我们就把伪善的面具撕破了,「我不管了,我学佛的人就该吃哑巴亏?」——退转了吧!「我学佛怎麽了?我学佛就该老是被你欺负吗?」我们因果也忘记了,佛法的准则也忘记了,菩提心通通忘记了,「我不管了」,凡夫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了。
所以在这个世间,我们靠自力得不到不退转。
但是我们念佛,是阿弥陀佛的力量让我们不退转。所以这个不退转,不是我们有力量。刚才讲过了,像老太太坐索道车一样。净土法门是佛力救度的法门,不然我们哪里能不退转?
三劝发愿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你看释迦牟尼佛多慈悲!又来劝我们说:「我讲的这些话,我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诸佛也这样赞叹,你们要相信!如果有相信的人,那就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信是信什麽?信念佛利益我们都有份。「我某某人念佛一定能到西方。我也能得到这样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个叫信。
不是信了一半、帮别人信。「那些出家人,那些祖师大德,那些苦修念佛达到功夫成片的,他们念佛才能往生;我没有份」。你帮别人信一场,有什麽意思呢?
信是信自己念佛能往生,这才叫信。结果我们不是这样,「你们念佛达到功夫成片了,出家了,修行好几十年了,一天念好几万,达到什麽程度了,才可以往生;我哪里行?」——不是的!
我这样子的人,烦恼虽没减少(昙鸾大师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恶业也没有消灭,智慧也没有开发,业障也没有消除,妄想也没有伏断,就这样子的一个博地凡夫,动动嘴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子就可以往生。你们信不信啊?(莲友答:「信。」)这叫不可思议。
信你自己得利益。信不信在於你。佛都讲得很明了:「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如果你不发愿,你就是不应不当。
(5)稀有难得
佛佛相赞
舍利弗!如我今者,
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诸佛也有不可思议功德。在哪里呢?讲阿弥陀佛的功德,说「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是因为我们的利益是来自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那麽,赞叹诸佛,说「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在於他们赞叹、护念念佛之人。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
六方恒河沙数诸佛也称赞我释迦牟尼佛有不可思议功德。
释迦牟尼佛有什麽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在娑婆世界为我们讲净土法门。所以底下说:
而作是言: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而作是言」:这是诸佛所讲的。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释迦牟尼佛太慈悲了,太勇猛了,能做这麽一件非常殊胜、稀有的难事。什麽难事呢?
能於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五浊恶世来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後告诉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说:有这麽一个难信之法。这个法门不仅难信,而且难说,所以叫难信难说——我们难信,释迦牟尼佛难说。
难信之法
为什麽难信呢?这麽简单,这麽容易,这样子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敢相信。
不敢相信,也是因为我们把阿弥陀佛见外了、看外了。如果知道佛救众生如同救他的独子、佛看众生是一体不分离的关系,我们就会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所以,信佛很简单,只是你不愿意相信罢了!
比如说:这是一只手,你相信吗?(莲友答:「相信。」)我讲的你就相信。这是一朵花,大家都相信。
即使是一个看不见东西的瞎子,他知道这个师父不骗他,说这里有一个苹果,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说相信有一个苹果。
我们在佛的智慧面前等於是一个瞎子。佛告诉我们说:「凡夫众生称念名号可以往生。」我们要相信就这样相信,不要在那里心生怀疑。「为什麽称念名号能往生呢?真的能往生吗?」
所以,我们信佛,刚才讲过,信佛不需要智慧,「还愚痴」,就以我们本来的面目,佛怎麽说,我们怎麽相信,不要打一个问号,打问号就信不了。因为这个不是我们疑问得来的,怎麽能疑问得来呢?
天文学家告诉你说,牛郎星跟织女星之间有十六光年,光跑十六年那麽远的距离。这样告诉你,你要相信你就相信。你不相信,说:「天文学家拿皮尺上去量过吗?他们怎麽知道是十六光年?」不懂的人,你问他,他也无法告诉你。天文学家自然有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测算方法。
释迦牟尼佛说:「十方众生,造罪凡夫,你念弥陀名号,就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所以应当信顺。难信之法,是劝我们应当相信。
难说之法
难说之法,怎麽叫难说呢?因为众生不相信,不相信又一定要为他们说,这就难说了。如果说「你不信我就不说」,那就算了。但是,如果众生不相信,除了这个法门之外,没有任何法门能救我们,那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的目的就不能达成。所以,再怎样难信,他也要告诉我们。
不相信还要跟他讲,难不难?(莲友答:「难。」)难啊!我到很多地方就感到很难,因为你讲的没人相信,没人相信你还要讲,这就难了。
五浊恶世
「劫浊」:什麽叫劫浊呢?我们现在正处於寿命渐减的「减劫」中,众生德薄垢重,世界灾难频繁。
「见浊」:邪见烦恼,自己认为自己正确,以自己的见解为标准,以自己的见解为正确,以自己的见解为高尚,即使佛讲的,他也打一个问号,「会这样吗?」这叫见浊。
「烦恼浊」:就是烦恼,颠颠倒倒,烦恼重得不得了。正知正见不能信顺,邪知邪见马上就好像乾涸的土地吸了水一样,听了马上就相信。佛讲的话,他反而不相信。这是有烦恼,业障很重。
「众生浊」:众生之间就不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了,都是恶众生,都是恶业、邪见、烦恼的众生。你伤害我,我伤害你;你欺骗我,我欺骗你;你妨碍我,我妨碍你,这样就是众生浊。
「命浊」:生命很短暂,生命不长远,生命不清净。像这样的凡夫众生,他信佛语就很困难。所以佛讲的话他就要自己盘算,想来想去,以凡夫的知见在那里思维。这个多难相信!
《阿弥陀经》佛一定要讲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无问自说这部《阿弥陀经》,就是要让我们相信。
释迦牟尼佛讲别的经典,我们不相信他可以不讲。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坐在一片树林中,用手摘了一片树叶,就问阿难说:「阿难,我手上的树叶多,还是树林里的树叶多?」
阿难回答:「佛陀,您手上才一片叶子,当然树林里的叶子多了。」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阿难:「我成佛在这个世间,我所讲的经典,如同手上一片树叶;我所知道、还没有开演的经典,就像满树林的叶子那麽多。」
大家想想看,有那麽多的法门、那麽多的经典,释迦牟尼佛没有人问就不讲,但是这部《阿弥陀经》他一定要讲。为什麽呢?那些经典可讲可不讲,能信得来你就信,如果信不来,问题也不大。如果这部《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不讲的话,我们这样的凡夫就根本没有办法出离生死轮回。所以,再怎样难信,释迦牟尼佛也要讲出来,这就难说了。
勿以凡夫之见测佛的慈悲
另一方面,这个法门很高超,是佛的境界。我们往往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凡夫之见测佛的慈悲。「哎呀!你看看,你就讲念佛能往生,甚至讲杀猪的人念佛也能往生,那都去杀猪怎麽办?讲没有清净吃素的人念佛也能往生,那都不吃素怎麽办?」怎麽办?都念佛都往生,就这麽办,不然怎麽办?
我们叫人念佛,不是叫人做恶。对於已经造作恶业的人,鼓励他回心念佛,而不是鼓励没有造恶业的人说:「哎呀!你没有杀猪,杀了猪就往生。」我们是告诉他念佛往生,又不是告诉他杀猪往生。
对於已经杀了猪的人,他罪业很重,那怎麽办?「你念佛吧!念佛往生。」是已经杀了猪的人,已经不孝养父母的人,马上要堕落地狱的人,对这样的人说:「你念佛也可以往生。」哪会教人说「你孝养父母?你不要这样子!回去不孝父母就能往生」?没有教人杀猪,也没有教人造恶,对不对?
众生邪见,听了之後不能按照正确的法义来理解。所以,净土法门听得不好——或者讲了人家听不明白,表达得次第不圆满,人们也会误解,以为说「你就讲念佛往生,其它的不讲,叫人家不行善」。不是叫人家不行善,是说在这个世间,我们是苦恼众生,恶业深重,没有完全的、清净的、彻底的、纯净的善,而应该心怀谦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佛菩萨再来救度众生。
力行众善
当然,在这个世间,我们还是要尽力尽份众善奉行。念佛之外的诸善,虽然对往生来讲不增不减,但是,孝养父母,和谐社会,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不对?
你们在座各位不会听到我讲专修念佛,回去就不孝顺父母?(莲友答:「不会。」)我先在这里打招呼,不孝顺父母不可以,自己要遭报应。
吃素的人,不会听到师父说念佛往生,回去就开荤吧?(莲友答:「不会。」)
所以,大家能做到的尽量去做。
其实这些我不愿意讲,因为讲来讲去容易落在是非当中。
难说而说
舍利弗!当知我於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释迦牟尼佛最後总结说:「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在这个五浊恶世行这样的难事,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一切世间说这个难信之法,连我释迦牟尼佛都感到太困难了。」释迦牟尼佛有无上智慧,有无碍辩才,他本来没有难事,但是他都觉得讲这个净土法门很困难。
那麽,很困难怎麽办呢?所以他要讲《观经》,定善十三观,又讲三福九品,慢慢引导我们,最後导入专修念佛,所以再讲这部《阿弥陀经》,劝导我们专修念佛。
释迦牟尼佛先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你要这样修那样修」,最後劝我们说:「这样好的极乐世界,你应当往生。」然後告诉我们往生的方法。怎麽往生呢?先说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靠你自己修行的,都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能往生」。那怎麽能往生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三、流通分
佛说此经已,
舍利弗及诸比丘,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总 结
关於这部经,有三个难点:
一个就是「一心不乱」。以他宗他派的解释就很困难,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就很容易,就是专修念佛不杂乱。
一个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我们圆满五戒、十善才有资格叫「善男子、善女人」,那还不够格,那还是下下善,不叫「善男子、善女人」,跟往生极乐相比,这个算恶,不算善。那麽,是哪种人呢?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印光大师讲:「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无量寿经》说:「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本来世间的善法可以生到人天善道,但是《无量寿经》说人天都是「恶趣」,都是恶道,不是善道。这是相对西方极乐世界来讲的,人天也是恶道,人天善法也成了恶业。只有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纯净之善,是善中之善。
第三个,「心不颠倒」。心不颠倒不是要我们临终自己有能力达到,是要我们平时念佛,自然临终个个心不颠倒。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我们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是哈哈大笑,一拍手,「哈哈」。大家回去看《观经》就是这样子的。《观经》九品往生,每一品都是心大欢喜,见佛的光明来照耀,还有天乐鸣空,光明满室。然後佛来说:「善男子,我来迎汝。」手一招,马上我们这个小众生「叱」,比电梯还方便,当下就顺着佛的招感力量飞身而起,一下子就到了莲花台。很简单!所以个个都是心不颠倒。很简单!
这是第二部分,就是往生的方法——第一部分是赞叹往生的处所,第二部分告诉我们往生的方法。
第三部分,这麽高妙的净土,这麽简单的方法,能够救度这麽罪恶的众生,怕我们不相信,所以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都排着队出来,一个一个一个一个……都出来讲一遍:「某某人,你要相信!我来告诉你,称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你不要怀疑,你不要思议!」好!东方阿 閦鞞佛讲完了,须弥相佛又排着队过来了,「某某人,我来告诉你,称念弥陀名号,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用怀疑,不可思议!」好!须弥相佛讲完之後,须弥光佛又来讲一遍……
所以各位,这部《阿弥陀经》我们虽然诵一遍,它不仅只是一遍,是六方恒河沙数诸佛讲了那麽多遍。这部经不可思议,是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遍宇宙、遍法界地都要讲的经典。别的经典诸佛可能讲、也可能不讲,但这部《阿弥陀经》一定都要讲。殊胜不殊胜?(莲友答:「殊胜。」)难得不难得?(莲友答:「难得。」)
好!谢谢大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