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黎族民族魅力:黎族槟榔文化
槟榔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水果,而黎族主要是居住在海南,正是炎热的气候,非常适合槟榔的生长。你知道在很久以前的古代他们是如何种植与食用槟榔的呢?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黎族文化吧!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省,是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曾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作出过重要的贡献。长期以来,黎族研究不太受关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槟榔文化作为黎族物质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选题。
虽然历代史籍对槟榔的种植和食用方法多有着录,目前也有少数论着述及,但是这些论述比较简单分散,并且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笔者在结合以往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海南黎族槟榔文化进行研究,期望引起民族学界重视,促进黎族研究的进展。
一、槟榔种植及食用
槟榔属棕榈科植物,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单性花,肉穗花序;果长椭圆形,橙红色,花萼宿存,中果皮厚,内含一种子。花、果均具芳香,果供食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确切的种植年代已不可考,但不少中国古代典籍都记载了槟榔的生长习性。汉代杨孚所撰的《异物志》曰:“槟榔若荀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桂。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槐木焉。因拆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棘针垂果其下,所以卫其实也。剖其上皮,煮其胃,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宝。”这段记载不仅交代了槟榔树的植物性状,而且也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槟榔果的长相及食用方法,甚至还对食用槟榔的功用有一定的记述。
晋代是一个博物学大发展的时代,因此有关槟榔的着述也就更多,对其性状等特征的描述也就更为详尽,如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曰:“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卫御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胃,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嵇含的这段描述更确切地记载了槟榔树的高、皮、节、叶、果等性状,不过,我们从行文中也可明显看出他参考了杨孚的某些提法。
此外,嵇含还应该参考了不少同时代人的着述,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所引述的有关槟榔的记载中不难看出《南方草木状》与这些着作之间的继承关系。如引愈益期《与韩康伯笺》曰:“槟榔信南游之可观。子既非常,木亦特奇,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生叶下,华秀房中,子结房外。其擢穗似黍。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概。其中空。其外劲。其屈如覆虹。其中如缒绳。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调直亭亭,千百若一。步其林则廖朗,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耐寒,不得北植。必当避立海南,辽然万里,弗遇长者之目,今人恨深。”
除上述有关槟榔的生态习性的描述之外,还有两条比较特殊的记载:《广州记》曰:“岭外槟榔,小于交趾者,而大于蒳子,土人亦呼为槟榔。”《竺法真登罗浮山疏》曰:“山槟榔,一名蒳子。干似蕉,叶类柞,一丛十余干,干生十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可见除了交趾所产的大颗槟榔外,还有岭南地区所产的“岭外槟榔”和“山槟榔”。不过,黎族地区对槟榔的称谓也有其独特之处,子坚圆小者方可称为槟榔,而性熟大者却叫做“大腹子”。
您可能还喜欢:
壮族民间艺术奇葩“壮剧起源”
浅谈:黎族酒文化
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回族语言文化
回族的一道风景线,回族建筑风格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