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合相占星,相位的计算与星图的划分

恒星合相占星相位的计算与星图的划分 根据《牛津英语辞典》的解释,“相位”意指:“一种观察或思考事物的方式。”“相位”这个词首先被启用似乎就是用在占星学上。

占星师通常用相位来代表行星之间的角度关系,方式是计算黄道上行星之间的经度。

由于我们是从地球的角度来观察行星的,所以太阳和月亮之间也会形成相位。

从技术上来看,星图中所有的行星和交点彼此之间都有相位关系,这就像是十多个人坐在一张椭圆形的大桌子周围,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其他的人,而且每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

然而行星或是星图中其他重要的交点,并不像这些坐在桌子旁边的人,因为它们是可以移 动的,所以形成的角度一直在改变。

换句话说,随着行星的移 动,相位不断地在形成,也不断地在消失,因此星图只是一张把某个时辰凝固住的生命地图。

:有一个重点我们必须记住,那就是每颗行星与其他的行星其实都形成了一些角度:,但整个情况就像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吃晚餐,坐在某些位置的人似乎比较容易彼此交谈(譬如面对面坐着的人),因此身为占星师的我们已经习惯于重视这类相位,譬如合相、对分相、四分相、三分相以及六分相。

直到近年来大家才比较清楚,其实半四分相和八分之三相通常也很重要。

约翰-艾迪(John Addey,英国占星学家)和戴维-汉布林(David Hamblin)及其他的占星学者,都曾主张把星图的圆周划分成九甚至更多等份,也可能带来相当重要的信息。

除了与五分相有关的相位之外,本书在相位上的讨论,比较集中在大家经常谈到的几个,尤其是跟二或三的倍数相关的等分相位。

在过往一些艰辛的时代里,相位的本质往往被描述成好或坏、有利或有害。

但是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样的阐释似乎太简化,甚至是完全荒谬的,更不用说那些被划分成对分相、四分相、半四分相和八分之三相的相位,也就是所谓的困难或挑战相位,相较于其他通常被描述成柔和或轻松相位的三分相和六分相位,在咨询时带来的有用信息更多。

此外还有合相,这或许是最重要的相位了。

合相指的是两颗行星坐落在同样的位置上,或者非常接近的位置上。

找出相位 算出行星之间距离的度数,是找出相位最保险也是最辛苦的方式。

通常学生得完全掌握以下知识以后,才有能力做到这一点::–黄道上有十二个星座。

–每一个星座的经度都是30°。

–每一度有60′。

–相位指的是行星与行星之间较短的距离。

所谓的“容许度”(orb)指的是在多少度之内才算是有效相位;也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相位的影响范围。

:举个例子,某颗行星落在双子座14°,距离落在处女座18°的另一颗行星,有94°之远。

虽然我们都知道精确四分相的距离是90°,但是这里的94°,仍然应该当成四分相来看。

我们在别处会谈到容许度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先将相位容许度列出来:合相、对分相、四分相、三分相的容许度是8°;六分相的容许度是4°;其他相位的容许度都是2°。

:(见48页图10)星盘很好运气不好毕竟恒星的影响力,好比一白遮三丑的白,一高遮五丑,一瘦遮七丑,一富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一颗重要的恒星,的确有地动山移,如山竹般的影响。

再次给大家介绍一下恒星,顾名思义它是天空中恒久不动的星星。

也不是真的不动,只是龟速而已,每年移动约50秒,每十年会移动8分,也就是说, 每72年约移动一度。

现在大家铺天盖地讨论像水星这种行星,但是,自古以来恒星才是幕后big boss。

相比起行星的数量,天空中的恒星多得数不清,但是仅有落在黄道带附近少数光亮的恒星,会被占星学使用。

当恒星遇上行星恒星是没有射线的,它发挥作用的途径是通过和行星会合,又或者是落在星盘的上升和中天,我们不需要考虑恒星的相位,仅考虑容许度在1度以内的合相就好。

恒星具有吉祥和凶恶的区别,当行星和恒星会合,行星本身的好坏征象会被恒星影响。

① 恒星若落在上升或者中天,肯定会给盘主极大的影响。

② 非常邪恶的恒星(如大陵五),碰上非常吉祥有力的行星,如金星和木星,将不会影响木星、金星的正面意义,但是还是难免会带来轻微波动。

③ 非常吉祥的恒星(如角宿一),碰上非常凶恶的行星,如土星和火星,将不会改变土星和火星的负面意义,但是会调整他的凶象,使其不至于完全黑化。

④ 非常吉祥的恒星,遇到非常吉祥的行星,等于双重好运。

⑤ 非常邪恶的恒星遇上非常凶恶的行星,如火星和土星,等于双重厄运。

如果你妈不肯告诉你,你的出生时间关于恒星的影响力,这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盘主出生贫民区,在老鼠乱窜的房子里长大,长大后创业失败重返职场,虽然多番曲折,但是最后房产也遍布全球,身为千万富翁。

这位盘主的星盘中就有天狼星和北落师门,两颗不错的恒星。

所以如果你妈一直不肯告诉你,你的出生时间,就把之前爱因斯坦的故事,和上面这个故事告诉她,就说你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