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戴帽子有何讲究?

说到冠礼,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子路之死”。

相传孔子的徒弟子路喜欢戴插有公鸡毛的帽子以显威武,他生平勇猛好斗,满腹经纶却又爱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

 

有一天卫国发生了内乱,子路在与人搏斗中,无意间被敌人砍断了系冠的缨,此时子路突然想到老师孔子说:“君子死,而冠不免。”

于是他就放下手中的武器,停下来“结缨”,结果敌人就趁此机会将他杀死了。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子路的做法可笑至极,就只是系帽的红绳断了,有必要为此连命都不要了吗?但从此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冠礼的重视程度颇深。

在古代的帽子礼俗中,帽子不但有着表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及婚丧状况的作用。在许多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帽子也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含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冠”礼的文化故事,看看帽子对于过去的人而言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

 

中国自古以来的冠帽制度

从陕西临潼邓家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产出土的一尊陶俑来看,早在6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戴帽了。

戴帽和戴冠从我们现在的统义上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过去还是有所不同的。戴冠更多的是为了装饰,这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乌纱帽、皇帝戴的冕旒。

在中国古代帽子被称为“冠”,一直是作为权利、荣誉和奖励的标志和象征。而“冕”与帽子的意思相同,却是皇帝专用的。

一直到魏晋时期以后,诸侯一类也开始配戴冕旒,而等级的区分正是在于旒数上的差异。

 

帽子的用途则主要是为了御寒,直到秦汉时期,依然是西域的少数民族戴的较多,中原地区只有在孩童小的时候给他们御寒保暖用。

古时候在男子20岁时,不论尊卑都要举行“受冠”之礼,以表示男子长大成人,将要步入社会了。在行过冠礼之后,男子的首服就不能随便用了,所佩戴的冠也要根据礼制的规定来。

按照《周礼》中规定的,庶民在一般生活中只能用头巾,并根据当时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选取的材质也不同。

“黎”与“黔”指黑色,“黔首”就是黑色头巾,由此称百姓为“黔首”或“黎民”。古代男子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平民、异族人和罪犯。

 

各朝各代中,帽子名目最多的还是要数明代,先后出现的款式不下三四十种。著名的乌纱帽作为官员的帽子,也是出自明代。

根据《明史》中记载,“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工服。”长此以往,民间也就将乌纱帽引申为“官职”的代称。

取得了官位叫“戴上了乌纱帽”,被革职罢官,则叫“丢了乌纱帽”两种说法以后者为多,而且直到现在都仍有这种说法。

求福趋吉作为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在帽子服饰中反映得相当显著,如小孩戴的兔帽、猫帽和 狗头帽等,都有着吉祥健康和茁壮成长的寓意。

 

清末浙江一户李姓人家父母早亡,留下桂生,桂根两兄弟。桂生媳妇为了独吞家产,在桂根媳妇生产时买通了接生婆,让她谎称生了个怪胎,把小孩跑到了荒郊野岭。

却不想,这一切都被桂根家的老黄狗看到了,它用自己的奶喂活了婴儿,又保护着他将他带回了家中。桂根夫妇为了感激它,给孩子起名为“狗保”,又仿照老黄狗的样子给孩子做了一顶帽子,狗头帽也就因此得名。

渐渐的,这个故事在民间传开了,大家觉得小孩带上狗头帽十分的活泼可爱,便开始相信狗头帽有着驱邪避灾的作用。

 

重大仪式中冠帽的象征

类似于前文中提到的成人礼,人类学理论的作者阿诺德曾在书中提出过一种名为“过渡仪式”的概念。

指人从一种社会角色进入到另一种社会角色时,服饰作为一种过渡的重要载体,从视觉上给予人以最直接的转换信号。

在每种“过渡仪式”中独有的服饰套件里,冠帽不再是不可或缺的物质需求,而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习俗,出于礼仪的需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常规。

在婚礼和葬礼中,也同样显示出中国素来享誉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凤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多种祥瑞动物的集合体,是一种瑞鸟,是吉祥、尊贵的象征。

 

在汉代以前,工匠们以凤簪、凤冠为主,创造了各种高贵的装饰风格。直到宋代以后,才正式将凤冠纳入礼服,但凤冠一直是权利的象征,只要是没有皇帝的同意,朝廷的同意,民间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佩戴。

除了宫中的皇后太后,以及皇上极为宠幸的嫔妃之外,凡是私自佩戴凤冠之人都会依律受到惩罚。

普通民妇结婚所戴的凤冠也只能用花簪、珠翠装饰,不能使用凤凰。但凤冠依然在民间的婚礼习俗中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一是部分达官贵人或富贾商人为了显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特地为自己的妻子和母亲置办各种各样的凤冠,慢慢得到了默许。

 

其二是在中国古传统礼仪中,在祭祀、婚姻、丧葬等大礼中百姓可根据服常制越阶一等,且不属于僭越的行为。

于是在慢慢的演变中,一直到南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凤冠才逐渐在民间大行其道,成为了女子婚礼服饰中最重要的象征性的装束。

出于“礼”的宗法制度里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葬礼中丧服也有一套极为严谨、系统的穿戴要求和等级规范。

 

其中丧服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亲亲”“长长”“贵贵”的观念,来表示宗族亲疏的血缘关系以及社会政治等级。

在周代的服饰制度中,吉礼应穿15升(升是指纺织品经线的密度)以上的细纺织品所制的吉服,丧礼只能穿15升以下的粗纺织品所制的凶服。

在五服制度中,冠所用的粗纺织品因血缘的亲疏也有所差异。

在这其中,服饰作为一种寄托对逝者思念的载体,同时冠帽在此时也作为了一种向周围人表现出自己与逝者的亲疏关系的象征。

 

在这些人生重大的“过渡仪式”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冠帽来表达了在不同情境下,我们的思想及我们自身的变化。

无论是无论是成人礼、婚礼还是葬礼,在这些特定的礼仪之中,冠帽也都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不同种族的冠帽习俗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儒家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制,造成了从冕服制的形成到清朝结束,所规定的各个阶层的帽饰样式,都无法打破。

也正是因为这长期的压迫,以至于到了近现代,人们追求个性的张扬,在帽饰上更追求多元化和多样化,更具有个性,折射出人们对社会观念的变化。

 

戴帽与不戴帽在各个国家与习俗中都有着不同的涵义,在我国古代见人脱帽是极为无礼的,如同子路被杀的原因,在孔子的教导中,君子不正戴帽子示人是一件十分不讲礼数的行为。

而在西方的许多国家中又恰恰相反,在欧美,遇见朋友微抬帽子表示友好与尊敬;而意大利的格瑟兹诺则下拉帽子以示尊重;在墨西哥南部的奴雷谷,来人进屋脱帽意味寻衅,屋内的人会操起物件迎战。

诸如此类的文化冲突,在世界各地都是十分常见的。

帽子源自于民族生活之间,依靠着民族文化生根发芽,从另一角度而言,一个民族所佩戴的帽子就代表了这个族群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以及文化思想的属性。

 

中国回族尚白,视白色为纯洁之色,称作“哀白”。回族戴无沿白帽是为了礼拜方便,使额头、鼻尖着地。所以,无沿白帽便称为礼拜帽或号帽,成为回族的标志。后因生活需要,物美价廉、方便易做的白帽便成了男性穆斯林普遍的头饰了。

与之相比苗族姑娘所戴的“银冠”就显得要贵重、美观许多。一个类似于鸟巢的半球形铁丝箍上扎满数百个四瓣圆形的银花,冠顶中央插有一只银凤鸟,凤鸟两侧插上两至四只形状不同的小银鸟。

在苗族的文化习俗中,一直都有“戴银”这么一说,银色的花冠标示着一种华贵之美,更是寄托着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波兰的一些山区,帽子是姑娘赠给情人的信物;但在南斯拉夫的狄那里,帽子却是青年男女绝交的信号。

对于这类对帽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理解的种族,让人不禁好奇他们最初对帽子的印象究竟是什么样,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思想变迁后,居然能与远隔千里的不同种族从根本上产生冲突。

所以说,帽子的戴与不戴,甚至戴的时机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在世界各个国家族群之间,帽子都承载了它特定的含义,有着这个群体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习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