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人怕三长两短”,“三长”和“两短”是指啥?有道理吗?

古代的许多君王都想长生不老,秦始皇还派徐福出海寻找仙人,还有很多皇帝是因为吃丹药而死的,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曾和好友一起寻仙访道,可是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没有谁能超越死亡的界限,“世人都晓神仙好”,又有几个人真的做到了呢?反倒是许多皇帝发生了意外,因为丹药而死,这样的意外也被称为“三长两短”,你知道是为啥吗?和死亡相连古代的皇帝未必就相信世上有神仙,要不也就不会给自己修建自己百年之后的陵寝了,寻求长生不老也就是寻找一个心理安慰罢了,何况古人还有“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因此,在寻找长生不老的路上,那些帝王将相也在忙着修自己的地下陵寝。《礼记》里边说“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就是说棺木在制作的时候,古人遵循天圆地方的思想,一共有四块长木和两块短木制作而成,但是这些木头其中只有两块短板和三块长板是固定的,另外一块长板是等到人死后才会合上的。因此在大家日常的生活里,“三长两短”就成为了死的别称,当人去世之后,也就会被安放到那个棺椁里,盖上最后一束棺盖,在举行完一系列的祭奠活动后,就会安葬棺椁了,可是古人的认知却不仅仅是那样的简单。

关于刑杀三长两短不仅仅是指棺木,在古人的认知里面,还有着其他的东西也是和死亡有关的,就是所谓的刑具,任何东西,都会有长有短,就好比家里的切菜的刀,有长短宽窄各种不同形态的刀,有专门剁骨的,有专门切菜的,这就是专业。

《越绝书》里说“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这五把剑是三柄长剑两柄短剑,如果被这几把剑割到了,基本上都会有性命之忧,因此人们在讲“三长两短”时,就会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周礼》里说“以五刑纠万民”,这里的刑就是刑罚的意思,但是古代的许多刑罚,都是杀头和连坐,让人性命不保,“三长”是大刑,“两短”是小刑,这里面的“刑”肯定就包含着杀人的刑法,因此和生死相连也很正常。

关于意外死亡本来是人这一生肯定会经历的,然而有正常的寿终正寝,也就有非正常死亡的人,那些因为某种突发状况而死的人,就是大家口中的意外死亡,古人说“人在家中坐,或从天上来”,这就是最为典型的意外。

欧冶子所铸造的五把名剑,其中的鱼肠剑在历史上和一次刺杀有关,《史记》里面记载,吴王阖闾在登上王座前,那也是过过几天苦日子的,他的父亲吴王诸樊认为自己的三弟是个贤能的人,能把吴国治理好,于是就开启了兄终弟及的方案,没想到自己的三弟根本不想做王,可是三弟的儿子吴王僚趁机却登上了吴王位。

后来吴国的军队征伐楚国,吴王僚的兄弟儿子都被困在了征楚的战争中,阖闾就请吴王僚吃饭,暗中让自己的门客专诸一定要在宴会上杀死吴王僚,宴会上,专诸端着烤鱼上堂,趁吴王僚不备的时候,在鱼肚子里取出鱼肠剑,将吴王僚给击杀了,助吴王阖闾登上了吴国的王座。

吴王僚的去世,是死于刺客的诛杀,是不正常的死亡,或许这就是三长两短和意外相连的原因之一;后来的人们,在说到“三长两短”时,也就能联想到意外死亡这件事,明朝时的话本《鸳鸯棒》里说“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这里的“三长两短”明显就是在说意外。

结语在人们的思想认知里面,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事件里或许也有着不同的意思,这是因为汉语本身有着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许多的认知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三长两短”在现在人的认知里面,有时候也会淡化死亡的意味,就是因为和意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在长时间的认知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当然了,社会是发展和进步的,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三长两短”还会有其他的含义和认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