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乾艮风,遍地起新坟”啥意思?为啥会“遍地起新坟”?

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在那个没有科学仪器的年代,人们过着男耕女织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以及耕种粮食,制作了二十四节气歌,来方便大家的农业耕种,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简直就像天气预报一样重要,指挥着老百姓的耕种和丰收,古人说“立夏乾艮风,遍地起新坟”,你知道是说啥吗?立夏的节气春去夏来,时间一直都是向前走的,在送别春天的时候,大家也迎来了更加温暖的夏天,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在这个季节里,随着日照的加强,光合作用的增多,农作物开启了快速成长的模式。古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也就是说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向时,花开富贵,一切都开始进入了快车道,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一切都会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各物种也都开始了旺盛的生长。《礼记》里说“蝼蝈鸣,蚯蚓生,王瓜生,苦菜秀”,在这个时节里,田地间也是聒噪不断,各种虫子和蔬菜,都在田地里生长迅速,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然而这是年景好的时候,有好就有坏嘛!在年景坏的时候,那是相当悲惨的,怎么才算年景坏呢?乾艮风夏季的时候,之所以多雨,是因为时常刮的都是东南的季风,将海洋上那些水汽吹过来了,遇着冷空气而结成水珠,最后才返回到大地,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降雨,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滋润着土地和地里面的粮食,大家才能在秋季丰收。

但是如果刮起了乾艮风,似乎田地里的农作物,就不会茁壮地成长了,《易经》里说“乾为天也”,在方位里表示西北方位,而“艮”是代表着山,在方位里指的是东北方位,也就是说在立夏这个本该刮东南风的季节,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或者是东北风,对于粮食生产和农作物生长,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国家的西北和东北,往北都是特别寒冷的西伯利亚,如果说那些极冷地区的风吹来,又没有任何的水汽,在本该需要水汽滋润的夏季,来到了农业生产地的上空,不仅会将原本来自东南的水汽吹走,还会带来干旱和寒冷,这时候,就会让那些本该茁壮成长的农作物无法很好的生长,等到了秋天的时候,粮食就不会有丰收的场景了。

遍地起新坟从古至今的社会,大家都是“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的日子肯定是会饿肚子的,而且古代人种粮食,大多数地方都是靠天吃饭的,没有那么好的水利灌溉,因此在天气不好的年景,就会造成很多地方的粮食欠丰收,古代的时候粮食欠丰收,不像现在可以到全世界去采购粮食,轻一点饿肚子,重一点,就是会饿死人的。

明朝的末年,史书上流传着明朝那时候是小冰河时期的说法,也就是说常年的气温都不是很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没有粮食吃就会动乱,所以李自成才会被打的只剩了十八个兄弟逃到秦岭以后,还能在三年内重整几十万军队,就是因为吃不饱饭的人太多了,如果不饿死人的话,是没有人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的。

作为粮食生长最好的季节,如果没有足够的雨水来滋润农作物,到了秋天的时候,一定会粮食欠丰收的,即使一天只吃两顿饭,估计也很难支撑到来年的秋收,这时候也就只剩两条路可以选了,要不逃荒出去要饭,要不就是把周边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以后,只能等着救济或者饿死了。

结语古代先民在种植粮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的,人们看着节气歌来制定自己的农业生产计划,该劳动时劳动,该休息时休息,虽然日子比较清贫,但是生活也算欢快,人生的岁月,有时候只是需要稍微的满足就好。

但是不论时代如何的变化,粮食都是安民的根本,如果说没有足够吃的粮食,老百姓是不会安稳地生活的,手有余粮心不慌,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变化的道理,古人就明白,因为经历过饿肚子的事情,现在人也应该清楚,因为粮食确实是生活的根本需求。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