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腊月讲究)
早就听到这种说法,十几年前也这样实行过。这也不是什么迷信,而是中华民族约定成裕的规矩,它们都与“春节"有牵联。各位知道的,世界东方之大国,历史中就是强大的农业国,祖先们为有效地安排控制农业生产,根据月亮的运转情况,创造了阴历记日记月记年,除夕是阴历年最后一天,新年是又一个阴历年的第一天,古称为“元旦"日。此时既是收获结束,又是新一轮生产的开端,十分神圣,十分庄重,视他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日子,自然应慎重对待。既要欢欢乐乐,又要沉着冷静地度过此节,如小孩不得在这几天调皮捣蛋,大人不得在此时打骂孩子等等,即可见一斑了。每个人都得在此前梳妆打扮一番。男士,蓬头垢面即为最丑之态,年前必须整理好,至少要保证正月间不改变形象。现在不是把理发也改为"美发美容"吗?为督促男仕理发,我们这里的妇女们还创造出“正月理发死秧苗”(即育不起好水稻苗)的理由,足见农人们说这话的意思了。至于腊月不搬家,道理也在此。人们把“安居乐业"看作人生第一要务。搬家,安新家,多么辛苦呀!搞不好,常常影响到”过春节"的质量。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去受那份罪?各位还记得巜白毛女》这出戏吧,楊白老,喜儿的家彻底破灭,不是也在这几天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们就告诫我们,天大的事都要放下,全力将这个“年”过好。否则将至少要影响到来年一整年的生活,特别指点,大年初一这天,要净耍,否则,来年干活没力气。所以,我认为:这两句话都是为过好春节服务的民俗规矩。
过去的理发剃头的都是舅舅辈的,可能是舅舅也得过了正月才工作,外甥子正月去找舅舅理发可能没有给理,气的说舅舅死了!
孩子问,「为什么农历正月忌讳理发?」该如何回答?俗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俗语“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其中又有何深意?现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中国人民对头发十分重视,民间早有在特定时间剪头发的习惯,如《礼记》中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说明起码早在汉代,我国民间便已对剃发时间有了一定的要求。《黄帝内经》记载,正月,天地阳气渐长,万物生长,“天人合一”,顺应天道,人们作息规律,可将头发披散,让其自由生长,剪发或把头发扎紧,会阻塞生发之气,约束生机。
亦有学者考证,其实“正月不理发”这一说法最早源于唐朝。那时候人们把理发叫做“消耳”,“正月”在唐朝被称之为“金月”,如果在正月理发,就叫做“金月消耳”。而唐朝时官府有一种特别的武器,名字叫作“金钺”,是专门用来砍杀犯人头颅的刑具。“金月”与“金钺”发音相同,正月理发也就成了“金钺消耳”——这就有了上法场砍头的意思。民间为了避讳,于是后世就有了正月不理发的习俗。
关于“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是民间一种以讹传讹的结果。据清朝《礼书》记载:正月不理发的原意为“思旧”。清朝为了统治,强迫汉人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誓死抗争,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而舅舅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公正的象征,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