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地|一篇文章,说透家乡宗祠及其文化!
(刘景成摄)
宗祠,即祠堂,又称家庙,是古代祭祖的场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原始社会晚期,我国就有祖庙的出现,河南殷墟所发掘的宗庙遗址,就是我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宗庙。据周朝发后有关庙祀之制记载:天子、诸候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以下的称家庙,即后世的以下祠堂。《宗祠图考》曰:“有功为祖,有德为宗。祖者开创之称,宗者宜以下通称。古者天子七庙一祖、六下逮诸候、大夫、士、庶莫不秩然,有等级之别。”
祠堂一名,最早出现在汉代,这时期的祠堂,多是修建在墓所的墓祠。南宋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便始称家庙为祠堂。那时的祠堂,仍爱等级制所限,发展不多。自明嘉靖皇上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后,祠堂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各强姓望族纷纷建庙立祠,以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地处湖南西部,沅水中的溆浦,自明中叶发后,由于土地肥沃,出产丰富,加上便利的交通,商品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清乾隆至民国早期,县邑中的商贾官宦,财主富绅,名流骚客,纷纷为本族修祠捐资出力,以此来弘扬本族之声望。较小的氏族,也不惜余力效仿。于是县境各地宗祠林立,牌楼高耸。据记载,这期间溆浦各地修建祠堂达千余座,这些祠堂,虽然历经自然和有为的破坏,但至今仍保留不少。据八十年代文物普通统计,全县还残存祠堂二百余座,在数量上居湘西各县现存祠堂之首。
宗祠,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①的产物。从其建筑来看,它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从它的兴起,发展直至没落,人们可窥见到各地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局的关系。祠堂建筑的本身,也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民间建筑的风格及工艺水平,下因为它是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因此也是研究地方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雷文录摄)
一、溆浦宗祠建筑概况
古代社会上至帝王、诸候,下至官宦庶民,为显其本,祭其祖而建宗祠。《宗祠论》曰:“以一族而分之,则各为一家伙;发一族而合之,则统以一祠,宗祠者诚一族所关系也。”朱熹《家礼》中也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古代社会祠堂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建筑格局。朱熹《家礼》中所附祠堂布局为:外门,天井、台阶、正寝、正寝右侧这放置祭品遗书的厢房,四周绕以高垣。这布局,基本继承唐宋以前三品官家庙的型制。明也较简陋。自明中叶以后,随着家门的繁衍、经济的发展,这类祠堂已不能容纳参加祭祀活动的族众,祠堂的规模也就不断扩大,建筑也不断完善。到了清中叶,祠堂的建筑,不论从规模、装饰、工艺等方面,都是已达到顶峰。据民间流传的《鲁班经》中记载:“凡做祠堂,为之家庙。前三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为大厅,厅之后门楼、茶亭,之后为寝堂。”
上述两种类型的祠堂,溆浦至今仍保存不少。前者以水东溪口村贺氏宗祠为例,此祠堂为二厅堂建筑,其布局为:外门、前厅、前厅中为戏台,左右为厢房,中为天井,后为寝堂。据贺氏族谱记载,该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溆浦这类祠堂多属明末清初建筑;溆浦现存数量最多的祠堂,多为《鲁班经》所述三厅堂建筑。以小横龙大同村杨氏宗祠为例,其布局为:大门、前厅、前厅中这戏台、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次为中厅(即享堂,亦称祭堂,是拜先祖先神主、举行祭祀仪式及族众团聚之所)。自中厅经过廊至后厅(即粮仓、厨房所在)。
清中叶以后,各豪门望族的权益日益增长,仅祠堂也不能容纳名目繁多的宗族活动,相应而产生以祠堂为主,诸如书院、文会、社屋等宗族建筑。如龙潭镇岩板村吴姓氏族,在清末至民国期间,以吴氏宗祠为主体,相继还修了本族的书院(即崇实书院)、风下雨桥(即穆公桥)以及众多的两厅堂或三厅堂的民宅。它们与祠堂组成一整套富有宗族特色的建筑群。
溆浦祠堂的建筑风格,因受到各宗族自身的经济约束,同时也受到各时期民间工匠的营造手法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也与各地宗族的习俗、文化观念、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祠堂又以其自身的特点,构成各自不同的风格。旧时流传这么一句描绘溆浦县城附近各祠堂的顺口溜:“溪口祠堂一堆杂,堆冲祠堂关牛鸭、温里祠堂半简靴,岩湾祠堂一枝花。”这首顺口溜,非常形象的对这几个地方的宗祠建筑、管理做了深刻的描述。自1980年以来,笔者考察了溆浦境内现存较完好的宗祠,就其建筑风格而言,溆浦各地宗祠确有南北之分。
且南:包括县城、龙潭。两丫坪、小横垅,旧时,这一带盛产木材、楠竹、药材、纸张、桐油等。其产品远销汉口、长沙、常德、宝庆(邵阳)等一些较大的口岸城市。因此当地的商贾官宦、绅士名流的见识较广,而且他们还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他们不惜重金,从衡(阳)宝(庆)一带聘来工匠为其修祠建庙,在工艺上多吸取我国古代亭、台、楼、榭的传统营造手法,置雕刻、泥塑、绘画于一身,画栋飞甍,煞是壮观。如被县人称之为“一枝花”的岩湾村的舒氏宗祠以及龙潭镇的李氏宗祠,谌氏宗祠,温水乡岭脚村的王氏宗祠,黄茅园合中村夏氏宗祠、两丫坪的翟氏宗祠等等,都属这类风格的建筑。
以龙潭梓坪李氏宗祠为例、该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呈长方形(溆浦称“一封书”形)。祠堂大门为仿牌楼式青砖建筑。其上飞檐翘角,雕龙镂凤,坊上布满彩色泥塑和壁画,泥塑动物多为龙、凤、麒、鳌之类的吉祥物;泥塑的的人物故事有:“秦叔宝救主”、“薛刚反唐”、“李三娘行孝”、“文成公主”等,故事造型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在泥塑的空隙处,布发彩绘壁画,大门两侧,刻有“龙门声价,邺架书香”的对联,(龙潭地域内祠堂很少用对联装点大门,仅见此例)。前厅中部为戏台(溆浦各地地祠堂的普遍做法),歇山式顶脊,中置宝顶,两端饰泥塑鳌鱼,屋脊饰吻兽。台上藻井类采用多层“S”形卷棚装饰,其形制如同一株巨大的彩色蘑菇(这是龙潭一带祠堂藻井的普遍做法),戏台左右及下端的檐板,雕刻有多组人物故事书,木雕栩栩如生,用朱漆衬底、人物贴金,故事多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岳母刺字”等内容。中厅后置一阁廊是专供演唱“低台戏”②的地方。阁廊两侧为小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厢房可俯视阁廊内的演出。后厅(即寝堂)安置有多层供奉神主祖先的台龛,龙侧为偏祠,是粮仓和厨房所在地。祠堂四周绕以高墙,墙面点缀泥塑壁画,构图严谨,色彩柔和和绚丽,富丽堂皇。又如岩湾村的舒氏宗祠,它也是采用泥塑、壁画、木雕等手法装饰,其内容多是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封神榜”、“三国志”、“二十四孝”方面的故事。该词建于民国初期,由当时县城巨贾“吉星和”老板舒吉生为主要资助人。据传,该祠堂仅在装饰工程上就耗资500余担稻谷,历时近一年。故被人们称为“花祠堂”。
县南的祠堂,多属这种类型。给人一种美不胜收、富丽堂皇之感。
县北,是指花桥,底庄、麻阳水一带。这一带属丘陵红土区,多产红砂(俗称盐岩)和青石(石灰岩)。清至民国,这些地方官宦名流甚多,故祠堂修建不少。由于地理条件的关系,这一带能工巧匠很多,尤其是石匠的雕刻很有名气。故祠堂多采用红砂岩砌基,大门牌楼采用青石浮雕装点。祠内木结构多选用粗大的杉、松,部分还选用较为贵重的楠木。不论木结构还是砖石结构,其工艺都非常精细牢固,现今保存较好的有谭家湾乡农跃村舒氏宗祠、双井乡兰花村贵公祠,祖市殿乡柳林村礼公祠等。
以农跃进村舒氏宗祠为例,该祠建于清中期,占地约900平方米,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祠堂大门呈弧形,前厅戏台藻井为八封形(这种八封形为县北及县城一带的普遍做法)。内外四壁也用壁画和泥塑装饰,但不丰富,祠堂外貌高大宏伟。如兰花村的贵公祠,祠堂的规模不大,但祠堂大门牌楼却装饰精美。门楣上“贵公祠”及“何谨锦辉”“一品当朝”,和“天官赐福”的人物石浮雕。祠内地面均采用青石板平铺,大厅中柱及檐柱,采用高约1.66米的青石为柱础,这种装饰,不仅不美观好看,又能起着柱础和防潮的作用。又如柳林村礼公祠,其大门牌楼雕刻有栩栩如生的青石浮雕人物故事,门两侧有“魏宣谪派粗风远的;龙礼本文世泽长”的石刻楹联(用古刻楹联装饰祠堂大门,是县城及县城北一带常见的作法)。这种作法在县南尤其是龙潭一带祠堂较少见。由于这类祠堂多修建在八口稠密的居信区,故祠堂外墙都比较坚固高大,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
县北一带,以宏伟牢固而著称,其石雕工艺和木结构都很讲究,给人一种庄重严肃之感。
当然,祠堂建筑的规模,结构及工艺完美,主要是受氏族自身经济的影响。将其风格划为南北也是以广义而言,不过历代民间工艺的制作手法,已成为历代的烙印,深深的刻附在祠堂的建筑物上。从它们的身上反应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种不同民间工艺流派的工艺水平。因此,祠堂建筑中的很多工艺,至今仍可为我们现代建筑所借鉴。
(魏荣光摄)
二、溆浦祠堂的种类
溆浦祠堂是按宗族组织来划分种类的。大致上分为宗祠,支祠、家祠堂三种类型,除此还有以纪念某人而建修的纪念祠。
宗祠,一宗合祀者为宗祠。溆浦人称这些祠堂为“总祠”。它是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区的主要祠堂。这类祠堂历史悠久,大多是跨乡跨县同族人合祀的祠堂,有些还是跨省,跨地区合建的祠堂。如溆浦县城内原《向氏总祠》、《黄氏宗祠》,水东溪口《贺氏宗祠》、梁家坡《梁氏宗祠》等均属此种类型。溆浦民间多称这类祠堂为“老祠堂”清末至民国早期,溆浦城内大量修建此类祠堂,在当时这类祠堂已成为同族人聚会的场所,故规模较大。
支祠、分房各祀者为支祠。故又称支祠为房祠。房间是同族支房修建的祠堂。溆浦民间数量不多称支祠为“某房祠堂”或“某公祠”,此类祠堂都在总祠后修建,部分地方也称这类祠堂为“新祠堂”。如双井乡菜花村李姓的“兴公祠”,兰花村孙姓的“贵公祠”等。
家祠堂,在溆浦通常是本家庭内部,为家庭中某位官宦或名人而修建的祠堂。溆浦家祠不多,如桥江镇槐荫村的“大夫祠”主属此种类型。大夫祠是清嘉庆年间历任陕西按察使严如煜的后裔为他修建的。严如煜曾诰授通议大夫,故称大夫祠。
纪念祠,溆浦纪念祠有别于家祠,一般是某地域为某位有所贡献的外姓或外地名人而修建的。如原卢峰书院(今溆浦二中)的“陶公祠”③陶公祠是纪念清乾隆年间江西城进士,溆浦县令陶金谐所修建的。龙潭营盘山“石公祠”,是当地人为纪念明朝贵州总兵石邦宪平苗所修建的。这类祠堂是不带宗族性质的。
溆浦祠堂的署名,是按宗族来分别的。如宗祠,是署名为某氏宗祠或某氏总祠,支祠部分不署其姓氏,而是发其房始祖的字或号来署名,如“贵公祠”、“礼公祠”等。这也不尽其然,也有个别姓氏,因某种原因将房祠署名为宗祠,如溆浦舒姓,《溆浦县志》记载,溆浦舒姓自宋兄弟俩迁溆以来,就各分其房,自尊其祖,故溆浦舒姓有“鸬鹚形”和“顿其山”之分。各房建祠都署名为“舒氏宗祠”其实属房祠之列。这种署名仅是个别姓氏,而龙潭一带,不论是宗祠或支祠,则统之某氏宗祠来署名,这种习俗在龙潭一带没有姓氏之分别。
三、宗祠于氏族郡望
古时称氏族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为郡望。如陇西李氏、太原王氏、汝南周氏等。《丹铅总录·郡姓》:“虚高望族,起於江南。”清《十驾斋养新录·群望》:“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乘虚而自矜。”明清以后郡望已成为各氏族标志《通志·氏族略序》言:“三代(夏商)前,姓氏分而之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而以地望(即郡望)明贵贱。”我国姓氏的来源,有来自于祖先的号,如轩辕氏、高阳氏、葛天氏;或得之于祖先的谥,如文、武、照、景、成、龙;或来自祖先的爵号,如王、候、王孙;或来自祖先的官名或职衔,如司马、司徒、司空、中行、巫、陶;或祖先的字,如孟叔、叔孙、服;或祖先的所在地,如西门、西闾、南郭等④。自魏晋至隋唐,每个郡(州)的显贵家族,被尊称为该姓的郡望。如孔姓,以孔子故国鲁国为郡望,李姓,以唐太宗李世民出身地陇西为郡望。
溆浦在湘西地区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县,其姓氏有“一舒二向、三张李四”之称。各地氏为显耀本族之源长和显贵,也地长和显贵也都用郡望来表示如:吴姓为延陵、李姓为陇西、舒姓为京兆、向隆为河内、张姓为清河、梁姓为安定、禹姓为河南、严姓为天水、龚姓为武陵等。由于姓氏渊源浪长,各姓人口的繁衍,又派生自己的堂名。如溆浦向姓又称“耐职堂”、舒姓称“牡丹堂”、张姓称“百忍堂”、王姓称“三槐堂”、李姓称“青莲家声”(因李白号“青莲”自称“青莲居士”)。
当然,一个姓氏的来源是不能以其郡望混为一谈,郡望不一定就是这个姓氏的最早发祥地。但从宗祠内悬挂的郡望和堂名,就可知道该祠是某姓氏宗祠。
(刘景成摄)
四、溆浦祠堂碑刻
碑刻,是宗祠永久性文字记录,它记载氏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祠堂中的碑刻,包括石碑、匾额、楹联等方面,其中石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石碑的内容分多种类型。如功德、记事、祠规、诉讼等方面的内容。除此,还有记载某一名人生平的功绩碑。
①记事碑
溆浦祠堂的记事碑不多,但在功德碑的前言部分都有记述,其中较重要的是有关氏族的迁徒,它是考证溆浦各姓氏来源的重要文字资料。
小横垅乡大同村杨氏宗祠,祠内保存一块“荣公祠碑”,碑序云::“荣公迁溆开族之鼻祖也。原籍靖州会同县,居品溪垅高羊冲,因牛兵篡乱,逃移溆邑,择鸭儿田。”金菩村张氏宗祠记事碑云:“宋代名儒横渠公,惟我始迁祖,镇卫将军口子胜公,字印恩恭、偕杨。贺二李,自黔省开泰县,於永乐二年(1404)拨军下屯。”温水岭脚村王氏宗祠、祠内竖有一块王姓氏族迁徒碑,碑文以系列程序列出王姓十一余代迁徒各地的时间及详细住址,其表脉络清晰, 方便查阅。
这些资料,不仅为我们提供各姓氏的迁徒原因和时间,也价格侧面反映当时各地如火如茶的农民起义及拨军下屯的历史,较为珍贵。
②祠规碑
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一直是统治阶级的社会精神支柱。到了明清时期,已形成以“祠堂族长的族权”为特征的宗法制度,他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组织,统治社会的法则。族长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就必须制订维护宗族利益的规定(即族规)。族规在同族人之间是至高无上的“法规”,族长就是最高执行人。为了使这些“法规”永久保存下去,故书写成条文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宗祠内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为指导思想。小横垅大同杨氏宗祠的祠规云:“宗庙乃礼法之地,务必敬老尊长为先……阁族人等,俱要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切勿恃强欺弱,仗富凌贫,以大压小,以众暴寡,尤当说东谨遵,为者公罚。”除此,还对族人妇女的婚嫁做出规定。
祠规第八条云:“再有三房处女,公议不准作妾,若有仗强贪利,私自偷嫁者,公同捉拿入祠,先发家法处治,然后送官惩究。”部分祠规,也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产良劣习,作出规定,规定云:“一议,远近痞棍及闲杂人等,琮不许在祠饮酒歇宿,吃洋烟(鸦片烟),又不许在祠打牌、赌钱、戏闹……”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族人和社会起到一些作用。除些对族产的管理也是祠规外,还另有一些不行成文字的处罚规定。族人如触犯宗族利益,违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就由族首人临时公议,轻者罚款,打板子,重者可以处活埋和沉潭等极刑,对这种处罚,溆浦民间俗称“开祠堂门”。当然这些族规是不刻在祠规碑刻中的。
③官司诉讼碑
自明清以来,宗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公害。溆浦各宗之间的矛盾,多是由坟山茔地,山权水利之争而引发的,继而发展为宗族之间的流血械斗,并结成世代冤代。宗族与宗族之间的争斗,族首人就是其族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祠堂则是械斗事的件的结集地,昔时统治阶级(包括族首人)为了维护其本族与自身的利益,他们利用这些宗族矛盾,加强对各宗族的统治,因而任其发展而坐收渔利。
溆浦宗族之间的矛盾,有些相继延续十几代人,时间长达百数年之久。造成相互之间严禁往来,通婚,而结成世代仇家。解放前,溆浦有名的双井刘姓与沈姓之争卢峰镇茅坪覃姓与万水王姓之争,都是震惊溆浦宗族的流血械斗事件的,典型例证。当时民间曾流传这么一句话:“覃王不通婚,通婚灭子绝孙”可见当时的宗族的矛盾发展到何等地步,直到解放后,这些世代宗族矛盾,才真正告以结束。
水东溪口村贺氏宗祠,保存一块保为“山门案碑”的宗族诉讼碑,碑高1.83米、宽1.17米。碑文记载溪口贺姓与水东张姓为祠堂会山引起的一宗山权纠纷案。碑文约1200余字,记载自清康熙年间引发的山权纠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王朝,历时一百七十余年,经过各府、县反复处理,最后于道光十二年(1832)由辰州府正案批示:“勘讯明确如详、销案可也”的决定。于是才结束这场旷日持久官司讼诉。据调查,诉讼的另一方水东张姓人,也在同一年将此案的始末铸成一块铜碑,可惜此碑忆失:其内容是否与“山门案碑”相同,的确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④家祠功德碑
家祠溆浦仅见桥江槐荫“大夫祠”。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祠内墙壁上嵌有三十五块记事碑,其中有李太淑夫人墓表,张夫人墓志铭和乐园公神道碑等。乐园公即严如煜,神道碑所述,诰授通议大夫(正三品)陕西按察使,晋赠通奉大夫(从二品)布政司衔溆浦严公神道碑铭。神道碑铭撰文人衔称: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正一品),经筵讲官,上书房行走,礼部尚书,加四级(以下字迹不清),经考证,此碑铭为两江总督,安化陶澎所撰。碑长60公分,宽31公分的有29块;长35公分,宽31.5公分的有5块。该祠于1958年折毁,石碑散落无存。
(刘景成摄)
五、溆浦宗祠的祭祀
宗祠是祭祀祖先的圣坛,被视为祖先之象征。《宗祠论》曰:“然一族之盛衰,视乎宗祠之盛衰;而宗祠之盛衰,则视乎祭会之盛衰”。自古以来,宗族视祠堂的祭祀为宗族的宗族盛衰之大事,明清祭祀尤盛,故祠堂常年处在香火燎绕,鼓瑟常鸣之中。祠堂的祭祀项目繁多,每年的二、五、八、十一月为高曾祖的四时祭,冬至祭始祖,春分祭先祖,秋分祭祢⑦和忌日等特祭。另有元旦、清明、端午、中元、重阳、十月朔、腊月、除夕等祭……。这所谓“祖先之贵,有子孙共辰享祭祖也”。
溆浦宗祠的祭祀仪礼,场面热闹。程序复杂,耗资较大。发正月元旦举行的庙祭为例,需有:通赞二人、引赞二人、读祝文一人、执爵一人、司樽一人、司盥一人、陈设三人、铜鼓四人、吹手三人、共需避仪人员28人。陈设祭品:桌面十张、鹅一、肉一、羊一、肝一、饼一、鱼一、五菜、汤饭等。祭祀开始,即辰刻鸣锣,族长同子姓人祠行礼。祭祀仪礼的程序:盥洗、启椟、出主、就位、降神、盥洗、诣香案前、焚香、酹酒、俯伏、兴复位、参神、三叩首、诣神位前、献酒、奠酒,诣祝位、跪、读文、俯伏、兴、复位、三叩首、辞神、焚祝文、奉主人椟、到礼毕。
溆浦宗祠的祭祀,以冬至祭始祖及清明祭祖最隆重。各至祭台祖在祠堂内举行,由族首人主持如集本族下统他乡,他县各房族人参加,以表达族人追远报本之心。清明祭也是非常隆重的大祭,族人聚集祠堂,宰牛杀猪,热闹非凡,祠内祭祀礼毕,众族人在族长的率领下,去祖坟茔地扫墓(溆浦称扫墓为挂清),届时族人抬猪抬羊,敲锣打鼓,高举执子兰伞涌入茔地。大的氏族反墓队伍多达千余人,浩浩荡荡显本族之人丁肖旺。部分有坟山山林这争的宗族,多发生在清明祭祀期间。有些氏族为扩张自己的势力,还成立一种“宗亲会”的组织,他们采用联宗方式,只要姓氏相同,即为同宗,而不论他是来自何地区。有的还将历史上于其氏族有联系的凑在一起(如刘、关、张、赵、黄五姓,是源于《三国志》。)以此来扩展本氏族的力量,来平衡与敌对氏族的矛盾。坟茔祭祀礼毕,合族宴饮,行族食、分清明肉⑧,以表达享受祖宗的恩泽。
祠堂还是正俗教化,族人会际的场所,族人的婚丧仪礼等都是在祠堂中进行。
(刘景成摄)
六、祠堂族田与会产
祠堂的活动是需要一定经济来支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来自祠堂族田和会产。朱熹在其《家礼》一书中称:立祠之制的同时,提出置族田来解决祠堂活动的开支。明清以来,宗族的权益得到官府的赞同和支持,实际上日益扩张的族权已超越了地方行政权力。为显赫本族的势力,族内的一些官宦商贾、绅士名流置族田,设会产来壮大本氏族的声望。
溆浦祠堂的族田和会产,主要包括族田、族山、族塘、族园、房产以及一些手工作坊(如榨油坊、造纸坊、碾米坊)等。这些因固定的族产,大多由殷实的族人捐赠,或由祠堂的会产收入而购置,其收入归祠堂族首人管理。由于族田和会产是关系到族人活动的的大事,其管理也就受族人的重视。因此,各氏族把族田和会产的数量、座落、租贷都列入本族的族谱之中。有些也以条文的形式列祠规。为了防止族人内部纠纷,一般族田是不准佃给本族人耕种,如杨氏祠规碑中就有:“閤族众田、山、钱、谷不准族内人佃耕拨借,总要另俵另借外姓,发免忿争会之由。”
祠堂除了有这些固定资产的收入来源外,还有一种以某外单项内容为“会”的组织,如冬至会、清明会、鱼团会、股分会、捐款会、龙灯会、龙船会等。这些组织可以临时性的向族人筹资,所得收入除开列其单项活动外,余资部分也归祠堂管理。因此,它也是祠堂经济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祠堂的各种收入和付出是由族首人主掌,其下还没有经管人员,经管人员负责管理账目、钱银稻谷等实物,并制订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溆浦《吴氏族谱》记载:“历年秋收后,将所收租谷并封存,数目一律算清,书明簿注,至祭祀之期,凭捐户权算、归总登簿。”又如杨氏祠规第十条规定:“掌祠堂会谷者,不得暗设诡计隐瞒鲸吞;不掌钱谷者,亦不得谣言惑众,若有等神,神人共怒,祖宗不佑,均当从重处罚。”尽管各祠堂对族田和会产有着严格的规定,但侵蚀族产的事却屡见不鲜。
祠堂族田和会产的收入,除用于祭祀修订族谱、修缮祠堂外,部分也用于本族的福利(如修路、架桥)发及本族的文化教育,如开设私塾、书院、资助穷人、请戏班等。除此,还有用于宗族械斗中添置枪械、火药、抚恤伤亡者和打官司所用。避卢峰镇梁氏宗祠下统的鱼团会,民国时期就将其数十亩族塘的收入,用于购置枪械,供宗祠之间械斗所用。
(刘景成摄)
七、宗祠与民间文化活动
宗祠兴旺的标志,除了有庞大的宗祠资产和香烟缭绕的祭祀活动外,宗族的民间文化活动也不一个重要标志。众多的民间文化活动,不仅体现宗族的兴旺发达,也体现了宗族内部的和睦和团结。宗族的民间文化活动范畴很广,可以说在明清及民国时期,其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很大部分是以宗族为核心而开展的。如唱戏、耍龙灯、划龙船,其次还有修订族谱和出家集。
①宗祠与民间戏剧
溆浦宗祠与民间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与祭祀祖先,与戏剧其身从娱神而逐步走入娱人的发展关。溆浦所建的祠堂,无论是早期建筑,或者是简陋建筑,其前厅都有一个戏台,俗称“万寿台”。万寿如是接纳戏班演出的地方。溆浦地方戏名目较多,如辰河戏、阳戏、花灯戏、傩戏以及属低台戏的木偶戏等,祠堂每逢始祖的生日、冬至、清明、除夕等重大年节祭祀日,都要请各种戏班在祠堂演唱。以示祖上的恩惠,族人之兴旺。
1983年间,我们在水东镇口村贺氏宗祠(即老祠堂)前厅戏台屏风后壁上,发现有清道光以来各辰河戏戏班该祠堂演出的题记,从题记的的年代来看,它上起道光十五年(1835),下至光绪八年(1882)。仅光绪八年间,该祠就接纳五个戏班的演出。据当地老人回忆,他们曾见到乾隆年间的题记。可见地方戏班在该祠演出是何等频繁。至今贺氏宗祠仍保持在农历四月初八祭祀始祖期间请毁班演唱的传统。
溆浦木偶戏,其历史悠久,《县志》诗文中的“竹枝词”就有:“梨园子弟不知耕,一担傀儡随处行。但过重阳内雨后,村村演剧赛秋成。”傀儡戏即木偶戏,一般不在高台(戏台)上戏出。如黄茅园合中村《夏氏宗祠》中厅至后厅的阁廊,就是专供演唱木偶戏的地方。
②宗祠龙灯、龙船会
耍龙舞狮是正月一项非常热闹的民间活动。溆浦各地祠堂旧时都设有龙灯会。龙灯会是祠堂专管正月耍龙舞狮的组织,一般是以房祠为主要组合,按地域分伙。大的宗族一次可出二、三伙龙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三,龙灯由祠堂出灯前,先由族首人祭灯。溆浦龙灯是竹扎纸糊的亮灯,灯内用蜡烛照明。龙灯由龙头、龙身(俗称龙灯筒子)和龙尾组成,夜间明亮的龙灯尤如一条玲珑剔透的彩龙。族人以为,龙灯的烛光越明亮,就越能表示宗族的兴旺。如不祭灯,烛光不明,以示不吉利。溆浦龙灯,其长度由龙灯筒子的多少而定,长的龙身有20多节筒子,每伙龙灯前有一长方形偏灯,此灯谓之“牌灯”,牌灯上书写某地,某姓氏的名称,牌灯就是这伙龙灯的标志。一伙龙灯还配有若干对“艄公”、“艄婆”(艄婆多由男人伴演)。男艄公一手执着长长的竹片,一手拿着一把破蒲扇,头上扎个草做的“冲天坨”,竹片的拍打声伴着呵嗬声在龙灯前后来回跑动。男扮女装的艄婆,其装扮更令人发笑。艄公艄婆不仅是这伙龙灯的哄闹者,也是龙灯的保护者,他们手上的长长竹片,可以防止鞭炮炸坏龙灯。除此还有跑旱船的推手车的和蚌壳灯紧跟其后,最后一伙是唱阳戏的戏班。蚌壳灯的妖精(溆浦称“蚌壳肉肉”)是由俏俊的男孩子扮演,它身边有一个非常滑稽的渔夫(溆浦人称他为“涎水宝”),另外还有一个手拿杉木皮火把专放硝火的人。在硝火一瞬间的光亮中,人们会看见蚌壳精美丽的傅影。龙灯走后,由舞狮人和阳戏班演出,这种演出俗称“玩茶钱”老板要给舞狮人或阳戏班的钱和礼物。十五元宵节会灯后,就烧掉龙头(意思是让龙升天)。而龙灯筒子就由放在祠堂内,以备来年再用。
除龙灯外,溆浦还有多种别具特色的“族灯”。如龙潭唐姓人的“吆吪灯”,张姓人的“蚕灯”,溆浦温里扶姓人的“虾米灯”等,都是具有氏族色彩的民间艺术活动。划龙船,在溆浦有着悠久的历史。溆浦是屈原流放终点地,自东汉实马援平五溪蛮后,溆浦就有过大端午和小端午的习俗⑨。昔时凡临溆水和沅水一带的宗族,其祠堂都成立一个负责龙舟竟渡的组织——龙船会。龙船会和龙灯会一样,是祠堂下属专管龙舟竟赛马组织。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溆浦人谓之小端午),龙船会的头人就会组织一些年轻力壮又懂水性的族人下河练习划龙船,十五大端午是龙船正式比赛日。每逢龙舟下水前,族首人必先祭龙船,然后下水,如夺标归来,族首人还需在祠堂杀猪宰羊以示庆贺。
昔日,溆浦龙舟竟赛的结集点较多,有水东、溪口、县城、思蒙、江口等地。现因溆水河道淤塞,只保留县城和江口两地。县城结集点,因溆水河面狭窄,故龙舟多用小划子船(俗称“黄瓜底”船),参加比赛。这种黄瓜底船,船身小,最多可载20来人,它灵活,速度快,船身没有特别的装饰。这种船原是溆水河中用于装客载货的小船。所以有些氏族就专做这种船,它可以两用,平时租借他人载货装客,节期收回做龙舟用;江口结集地在江口镇沅水(溆浦人称沅水为“大河”)沅水河面宽阔,这里的龙舟是专供比赛用的,这种船,船长尾翘,有头有尾,装美观,可载70余人。比赛时,每条船的船头,各有三名彪形大汉“帮头”,大汉们用手抓住对方的船帮,一声令下,他们相互将对方的船向后推,好让自己的船先出发。由于船身较长,龙舟由一条竹缆紧紧的绷着,锣鼓手、吹名名锁呐的安置在船的中部。舞籏手(站在船中部);每条船有一个到两个撑舵手(俗称艄公);还配有一名专门放铁铳(俗称铁炮)的炮手。十五大端午比赛后,族人将龙舟抬到专供停放龙舟的“龙船亭”内安放。这种龙船亭,形状似长廊,但两头高高的挠起,外型非常特别,是沅水中游一带具有特色的民间建筑。
③修订族谱
修订族谱是祠堂的一件大事,故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清咸丰龙潭吴姓谱序云:“先人能传於后人者,多属族姓。后人永传乎先人者,则在谱系。”宗族的以修洒谱为尊祖,敬宗、睦亲的正人伦之根本。
溆浦各宗族的族谱,一般为三十年修订一次,并以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为“曬(晒)谱节”。这一天祠堂将全部谱书由库房搬出。逐本翻晒,以防虫蛀。族谱内容,主要不记载宗族的的历史,资产(如祠堂、书院、庄屋等建筑和族田、族山、坟山茔地等),各房人丁的生庚简历,族人的著作等。就溆浦目前所发现的族谱内容来看,以吴姓、刘姓等族谱内容较全面。如吴氏族谱,他不仅涉及到以上内容,而且将当时氏族人丁进行较完善的统计;也将文化教育及族人的诗、词、歌赋等文章收录入谱,并绘制有统计表格,立体平面图等。是一部难得的龙潭吴姓“百科全书”。此谱修洒于民国期间,耗资3280
余担稻谷,历时三年。这部族谱,无论从内容,刻板到印刷,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水平。
“家集”是族谱中的一个内容。如溆浦舒姓于清同治甲子(1864)编纂出版的《义陵竹坳舒氏一家集》中,收集自明清万历发来溆浦舒姓人所作的诗、词、赋等文章。这本家集是明清以来溆浦一部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近年出版的龙潭谌氏族谱,也将族人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些家集虽带有一定的宗族色彩。但它反映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文化艺术。
(刘景成摄)
八、宗祠与宗族教育
自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选用科举的办法选拔官吏,从而打破士族垄断的“世袭制”,使一般庶民也可以通过科举来跻身于官场之中。科举制度的形成,也给广大平民百姓步入官场带来一线希望。明清以宗祠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无疑对科举越来越感兴趣。族长鼓励族人发奋读书,谋取功名,使族人能跻入官场光宗耀祖。
明清以来溆浦各地宗族,纷纷开设私塾,义学及书院供族人攻读。现列为溆浦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崇实书院》(原称“延陵家墪”)是清道光年间,龙潭吴姓氏族供本族人读书的学校。这些属氏族开办的学校,它主要是招收本族子弟,并对一些贫寒的子弟可减免学费,当然族内的会产毕竟有限,他不能满足族中考生的需求,故须由族长出面,求助族内的殷实户来弥补经费来源的不足,这种带有物质刺激族人谋取功名的章程中,也规定凡中试后的族人,必须回报宗祠。如第九条:“每出仕人员,奉饬到任之前,职按品级大小,照依九品加倍奉贺。到任之后,八品以下捐十千文,七品以上递加。乐输以助宾兴之资,为久远之计。”
从章程中可以看出,族首人对有机会步入仕途的族人给予较多的鼓励,其宗旨虽然是建立在光宗耀祖之上,但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事业,客观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自清光二十九年(1903)废科举兴学教堂后,溆浦各地的私塾、义学、书院相继消失,部分被改为学堂。学堂的普及,为各氏族学龄儿童提供有限的就学机会。龙潭《吴氏族谱》的编篡者,对民国三十四年(1945)龙潭吴姓八房人丁的调查统计,吴姓在龙潭的月房族人,有6-12岁的学龄儿童1742人(这个数字不包括族内6-12岁的女性儿童)⒁,就学儿童有1082人,其失学儿童有660人,占学龄儿童总人数的38%。如果再加上没有计算在内的女性儿童,其就学儿童的比例就更低了。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教育在宗族的支持下有所发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仍忍受失学的痛苦。
自明清以来,教育事业在宗族的推动下,出现过一段发展历史,但宗族力量毕竟单薄无力,没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发展仍然是非常缓慢的。
宗祠,作为一代历史产物,在社会发展上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祠堂族长的族权,代表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的绳索。“它已烙上了历史留下的烙印,是古代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实物见证。今日,昔日祠堂中的香火缭绕的盛况已不复返,但是,作为历史的见证物,对研究地方史却提供富贵的资料。并从它的身上,看到各个时期民间乡土建筑的工艺水平和风格。因此,全国有较多的祠堂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其保护意义上来看,它已具备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价值。
1987年初稿,于古义陵城
1990年4月18日二稿于县文化局
1999年5月8日完稿于县图书馆
注释:
①宗法制度,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②低台戏;溆浦民间称“木偶戏”为低台戏,或称“傀儡戏”。
③陶公祠,《溆浦县志》:“陶公祠在卢峰书院左,祀前清知县陶金谐。”
④见民间流传的《家礼集·郡望》。
⑤指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将牛万才部。见姚雪垠《李自成》。
⑥沉潭,是一种极野蛮的族刑。先将捆绑后,再绑上石头将人沉入河里溺死。
⑦祢mí(旧读ní),父死称考,入庙称祢。古时父死,在宗庙中立牌位,以后的称谓。
⑧旧时溆浦各祠堂分“清明肉”是按男丁名额分摊。
⑨见1984年《年轻人》第二期《溆浦端午节》。
⑩闱,明代礼部会试考房,称礼闱。《明史·选举志》:“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
⑾宾兴:周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开国学。
⑿《清史稿·远举志》:“恩、拔、副、岁、优。时称五贡。是清代科举制度五种贡生的总称。五贡都算正途出身资格。”
⒀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的考试;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月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殿试、会试之后,由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的考试。
⒁见溆浦龙潭《吴氏族谱》本届学龄儿童统计表注释。
《溆浦经典》共设六个栏目:溆浦人、溆浦事、溆浦地、溆浦话、溆浦味、溆浦讯。欢迎广大乡亲们积极参与,一起把《溆浦经典》这个平台办得更好!欢迎大家加入溆浦经典微友QQ群:454867376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