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林黛玉所作《葬花吟》,所葬何花,又有何含义?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曹雪芹罕见的铺垫了八回篇幅。从第二十四回到第三十一回,发生了非常多的故事。且主要围绕着宝黛爱情展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林黛玉所作《葬花吟》。虽说并不为端午节吟咏,却与端午节有很大关系。
《葬花吟》堪称林黛玉与这个世界的诀别诗,也代表了大观园的整体幻灭。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贾宝玉听闻林黛玉的《葬花吟》时,作者有意描写并不是桃李之花,而是石榴花、凤仙花等五月盛开之花,是端午节前的应景之作。 林黛玉非常擅长长诗,像《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都是长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葬花吟》。这一年端午节,林黛玉过得并不快乐。 《葬花吟》前后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一,贾宝玉被烫,又遭五鬼魇了。 二,王熙凤送了林黛玉暹罗茶,别人不喜欢只她喜欢。暹罗茶影射林黛玉远足。 三,王熙凤拿宝黛二人姻缘开玩笑,贾宝玉拉着林黛玉嘻嘻笑,随后宝、凤二人遭五鬼魇了。 四,小红勾引贾宝玉不成,转而与贾芸手帕传情。被薛宝钗听闻密事。小红与贾芸私情影射宝黛爱情。 五,林黛玉见薛宝钗入了怡红院,自己却被晴雯拒之门外。 六,林黛玉作《葬花吟》。 七,贾元春赐端午节礼,选择薛宝钗,放弃林黛玉。 八,贾母打醮清虚观,张道士提亲,直指薛宝钗。 九,林黛玉与贾宝玉打架,不是冤家不聚头。 十,贾宝玉调戏金钏儿,金钏儿被撵后投井自尽。 十一,晴雯撕扇子,对应小红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整个端午节都在讲一个散字,高潮就是林黛玉的《葬花吟》。 《葬花吟》的中心思想也是散,花与春散,人与情散。 林黛玉葬花,埋葬的是一段青春,也是一去不回的人生,更是她与贾宝玉的爱情,以及大观园群芳的宿命。 《葬花吟》开篇就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说的是飞花零落的场景。实则是借花儿离开枝头,隐喻她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漂泊人生。世人只见落花美,却无人怜惜。就像林黛玉一般形单影只无人怜惜。 《葬花吟》的散,体现在林黛玉借桃李,借燕子,借闺中佳人的离去而感叹自身。结合暹罗茶,小红被怡红院众人排挤离去,金钏儿遭造谣投井,隐喻林黛玉最后会离开贾家,远嫁客死异乡。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对应的恰是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的典。 林黛玉与贾宝玉姻缘无望,贾家又传出宝黛二人有情私定终身之语。林黛玉不堪如秦可卿爬灰,金钏儿强奸,晴雯狐媚……等造谣诟谇的毁谤打击,宁愿在生命最后一刻离开贾家获得自由,寻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的不堪。 有意思在不光林黛玉有对自由的向往,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表达了同样情感。 《葬花吟》是林黛玉第一首诀别诗,随后《秋窗风雨夕》是中继,到《桃花行》是终点。《柳絮词》又是别离后的另一段人生故事了。 不过,《葬花吟》为什么写在端午节前?主要还与贾元春赐节礼有关。贾元春判词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是五月主花。贾元春的决定和命运影响贾家最关键。 贾宝玉听闻林黛玉作《葬花吟》前,描写他见到满地的石榴和凤仙,就兜了一兜扔在了河里。可见林黛玉所葬之花,正是榴花和凤仙花。 石榴花是五月花,五月花神是孙权皇后潘淑。她的死于杨贵妃一样都是被人缢死。而脂砚斋批语暗示贾元春与杨贵妃一样,死状类似。而凤仙者,凤为皇妃也。林黛玉住在有凤来仪的潇湘馆,潇湘妃子也是娥皇女英二女也是凤。林黛玉葬花,葬的石榴和凤仙就与贾元春紧密结合起来。 《葬花吟》后第二天,贾元春就赐了节礼,贾宝玉和薛宝钗一个样,林黛玉和三春一个样。虽然不是赐婚,但贾元春拉出来薛宝钗,注定令宝黛姻缘夭折。贾母再支持宝黛姻缘,也不能不顾及贾元春的态度。至此宝黛姻缘搁置。 可见《葬花吟》主要影射的其实是贾元春与林黛玉的争持。而贾元春背后代表的是王夫人,林黛玉背后代表的是贾母。本质上还是金玉良姻与宝黛爱情之争。进而引发的林黛玉的结局悲剧。 端午节前,本是宝黛姻缘明朗之际,却突然遭遇五鬼魇宝玉,贾元春赐节礼。端午节后贾宝玉不死心,又一次向林黛玉诉肺腑表白,当天又遭受贾政一顿暴打,差点没被打死。可见宝黛爱情的命运多舛。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以散为基调,《葬花吟》以散为抒怀,最终影射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必有一散,终至生离死别。 文|君笺雅侃红楼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