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7)

  癸二、三摩地圆满(分二科) 子一、辨圆满相(分二科)

  丑一、列十相(分十科)  寅一、起胜求愿

  复次如是已得三摩地者,于此少小殊胜定中,不生喜足。于胜三摩地圆满,更起求愿。

  这一切世间的清净分三科,第一科「得三摩地」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三摩地圆满」。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圆满的相貌,第二科在下边。现在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列十相」。分十科,第一科「起胜求愿」。

  「复次如是」,得三摩地是修行的第一关,这是最困难了。又有第二件事,是什么呢?「已得三摩地者,于此少小殊胜定中」,这个人能放得下能够不懈怠,他已经成就了这个未到地定了,得到未到地定以后又怎么样呢?「于此少小殊胜定中」,对于所得的很少的、很小的,但也是很殊胜的定,就是这个未到地定。这个「少小」是贬斥这个未到地定,这个「殊胜」还是赞叹,因为很不容易得到。「不生喜足」,这位修行人,原来是散乱的境界,现在成就了这未到地定也是很殊胜的,可是他心里面不满足,并不是到此就停下来,还有更殊胜的境界,所以对这个少小定不生欢喜心,不满足。

  「于胜三摩地圆满,更起求愿」,对于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个「三摩地」的定是最殊胜的,是未到地定所不能及的,那才是「圆满」的定。「更起求愿」,又发起了希求的愿力,非要有愿不可,不然的话这件事不能做。像出家也要先有愿,而后才能出家。修行这件事也要先有愿,没有愿他不会做的。所以这个愿是一个领导者。

  寅二、见胜功德

  又即于彼见胜功德。

  这第一个是「起胜求愿」,现在第二个「见胜功德」。为什么要希望成就色界的禅定呢?也是有原因的。说这位修行人,他对于「彼」色界定、色界四禅,「见胜功德」,感觉到它们有殊胜、有更强大的功德,不是未到地定所能及的。

  它有什么殊胜的功德呢?因为那个时候那个定力非常强大,因定力而得到的喜乐遍满你的身体,全身都充满了喜乐没有空隙,很多很多的殊胜的功德,也可以得到神通。那么这种事情,都是殊胜的境界。因为有这样的功德,所以建立这样的愿,建立这样希求的愿望。

  寅三、住勤精进

  又由求愿见胜功德,为求彼故;勇猛精进、策励而住。

  这前边最初是建立这个愿,建立愿是因为见胜功德,现在第三个是「住勤精进」,就采取行动了。

  「又由」,又由于这位修行人有「求愿」,有希求的愿,又能「见胜功德」的关系,所以他「为求彼故」,为了求得彼色界禅定的缘故,他就「勇猛精进」地开始修行了。「策励而住」,但是懈怠是与生俱来的,不能说没有懈怠,但是他能鞭「策」自己努力地、勉「励」地去做这件事,他安「住」在精进中而不懈怠。

  这是第三个。第四呢,「名非得胜」。

  寅四、名非得胜

  又彼于色,相应爱味俱行烦恼,非能一切皆永断故;名非得胜。

  本来是我们没有修禅定、没有得定的人、心里面散乱的人,那么这是很平常的境界,现在忽然间得到未到地定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还要求色界定呢?这里边事实上是有事情的。因为什么事情呢?「又彼于色,相应爱味」,「又彼」那一位得未到地定的那个人,他若不入定的时候,他在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对外开放的时候他的眼看见种种的色相,如果有满意的他还有爱着心,他还有爱欲心,就是还有欲心还会动的。「俱行烦恼」,就是这个爱烦恼和他的心同时活动。心是王、爱是心所,和心王、心所同时活动叫「俱行」。因为他心里面有这样的烦恼,他自己反省自己:「唉!不对!我是修行人,为什么欢喜这个美色呢?这是不对的」。「非能一切皆永断故」,他虽然是得到未到地定了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非能一切」,他还不能一切时、一切处都能断除去欲心,这个欲心还是有,还有欲心「名非得胜」,这就叫做「非得胜」。

  就是他没有得到殊胜的禅定,未到地定虽然也很好但是还不殊胜,里面还有问题还是有欲心。这个欲界定是有欲心,未到地定里面也有欲心,所以这个事情不圆满,心里面有所愧疚。

  这个《披寻记》上说得更详细一点。他没有得到根本静虑,所以没能究竟远离欲界的欲,也没能远离一切的恶不善法。这个贪欲、瞋恚这五盖就是不善法,恶不善法;这五盖没能完全除掉,但是是轻微了,不像欲界定的人那么重。得未到地定的人这个盖是轻了,虽然轻还是有,他心里还是有贪欲、瞋恚这些事。所以「非得胜」,不是得的殊胜禅定。

  寅五、名他所胜

  又非于彼诸善法中皆勤修故;名他所胜。

  这是第五个,叫做他所胜。「又非于彼诸善法」,得到了未到地定的人,他对于那么多的善法中,非「皆勤修故」,不是完全都修习好了,他这个时候心里边还有烦恼,这个「名他所胜」。「他」是谁?就是烦恼,这个烦恼胜过自己的心,就是「他所胜」。这句话里边很多事情,我们看这个《披寻记》的文就知道了。

  《披寻记》七三三页:

  又非于彼诸善法中等者:〈声闻地〉说: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陵本三十三卷七页)由是当知加行究竟作意若未转时,名于善法非皆勤修,犹未能舍所有下品烦恼,是故名他所胜。

  「又非于彼诸善法中等者:〈声闻地〉说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这是七作意,得到未到地定之后若想要得色界初禅,你要修七种作意。这个七种作意,第一个是「了相作意」、第二「胜解作意」、第三是「远离作意」、第四个是「摄乐作意」、第五个是「观察作意」、第六个「加行究竟作意」、第七个「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七种作意我简单说;其实是我们以前讲过,但是再讲一遍也好。

  第一个是「了相作意」:「了」就是明了,明了这个欲界是特别的苦恼,是特别苦恼的事情。「欲界」就是欲界的众生,不管是天、是人、是鬼、是畜牲都是有欲的。这个欲怎么不好呢?这个欲有很多的过患,还有很多的苦恼;有很多的过患、有很多苦恼、有很多的疫疠,这个「疫疠」就是病痛(瘟疫病的「疫」),很多的病痛,还有很多的灾害,这里边很多事情。对于欲界的苦恼他能认识到了,对于欲的苦恼能认识,认识欲的苦恼。也能认识色界是没有这么多的苦恼,是特别安乐自在的、是寂静的,没有这么多的浮动;这叫了相作意。因为你明白这个欲的苦恼,和没有欲的安乐,于是乎他就发心要离欲,希望能得禅定,这叫「了相作意」。

  第二个「胜解作意」:这个「胜解」呢,这个「解」是「胜」,「胜」就是有力量,叫作胜,「解」呢、就是认识。就是有力量的、有强大力量的认识,这话是什么意思?说是我听人说,或者是我自己从书本上看见,说这个欲不好,种种、种种不好;也多少的同意,但是没有力量!还是去追求欲,追求世间上的欲感觉到好,这就表示对于欲的苦恼的认识没有力量。现在这个「胜解」就是有强大的力量;「欲是苦脑」,那么得了色界初禅是安乐的。那么他就常常的修止观,这样子观察欲是苦恼,超出了欲以后是安乐自在的,这样修止观。

  「了相作意」是闻慧和思慧之间的事情,「胜解作意」那是修止观了,就是超过闻慧、思慧以上的境界,就是「胜解作意」,就是常常思惟修不净观了,明白一点说就是修不净观。因为理智上你虽然是认识到欲是苦恼,但是久远以来的习气这个贪欲心还是有;那怎么办呢?就是常做如是观,这个欲心渐渐、渐渐就停下来了。所以你光是说不行,你需要常这样用功修行,那么这叫做「胜解作意」。

  第三个是「远离作意」:因为你常做如是观,常修不净观的结果就远离了欲,这个欲的烦恼就停下来了。这个地方分三种:一个上品欲的烦恼、一个中品、下品。这个「远离作意」这个时候,就是你常修不净观的时候就是灭掉了上品的欲烦恼,这是远离作意,这时还继续修不净观的。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

  第四个是「摄乐作意」:你能够常常地修不净观断灭了上品的欲烦恼的时候,这时候心里面感觉快乐,你身体感觉快乐。因为感觉到快乐所以你就欢喜断烦恼,欢喜修行,爱乐于断、欢喜断、欢喜修止观、欢喜修禅定,就是努力地修行了,那么这就叫做「摄乐作意」。

  「摄乐作意」这个时候就是断除去了中品的欲烦恼,中品的欲烦恼断掉了。这个时候他有什么境界呢?就是日常生活中,若行、若住、若往、若来,或者是在寺庙里边、或者是到聚落去,看见男人、看见女人的时候,心里面烦恼不动了,就好像自然地就是心就不动了。不动了,他这个时候就自己观察;「我的欲完全没有了吗?」自己问自己,那么他就考验自己,他就思惟这些美妙的境界能令人动欲心的境界,他这样思惟。思惟来、思惟去,喔!心还是动、心还是有欲心,才知道我的欲还没有完全断掉,因为还有下品的欲烦恼没断。这个时候,就叫「观察作意」。由于他观察作意,就不会有增上慢了,虽然日常生活中心里面没有欲心,「我是阿罗汉了吗?」这个时候一观察、一考验,「喔!我还有欲心」,就不会有增上慢的过失。这是「观察作意」。

  观察的结果是我还有欲心,于是我努力地还修不净观。努力地修不净观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把下品的欲烦恼断掉了,这个时候叫「加行究竟作意」,就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是息灭了,这个时候就是不动了。

  这个时候因为把上品烦恼、中品烦恼、下品烦恼都息灭了,就叫做「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这时候就得初禅了。得初禅了的时候,叫「加行究竟果作意」。

  「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这个时候就是超过了未到地定,达到了、成就了色界初禅,这是在「(三十三卷七页)」说的这件事。

  「由是当知加行究竟作意若未转时」,从这个次第我们就可以明白,你这位修行人,你这加行究竟作意若没有现前的时候,这个「转」是现前,没有现前的时候,「名于善法非皆勤修」。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又非于彼诸善法中皆勤修」就是这样意思,这叫做「非皆勤修」。

  「犹未能舍所有下品烦恼」,你这个加行究竟作意没有现前的时候,你对于欲的烦恼,「犹未能」够弃「舍所有」的「下品烦恼」,还有小小欲烦恼,你还没能弃舍,「是故名他所胜」。你心有的时候还为烦恼所胜,烦恼的力量大过你的心、大过你的正念,你的正念胜不过欲的烦恼,这叫做「他所胜」。

  这是第五「名他所胜」,但是这个「名他所胜」已经还是超过未到地定的,还是超过那个境界的。

  寅六、无沉没等

  又于广大净天生处,无有沉没。又彼无能陵懱于己,下劣信解增上力故。

  这是第六「无沉没等」。「又于广大净天生处,无有沉没」,那么你这个时候加行究竟果作意都现前了,你得到了色界初禅。这个色界初禅就是「广大净天生处」,有「广大」功德的「净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梵天,这个「梵」是印度话,翻中国话就是「净」。有广大禅定的净天,就是梵天他们所生之处;就是得到色界定的人他若死掉了呢,他就往生到初禅去;你在人间得到二禅你死掉了以后,你就生到二禅天去,就是这样意思。

  「广大净天所生之处」,那是不得了的境界,不是欲界所能及的。那种功德非常地殊胜,寿命也特别长,禅定也特别高深,那个喜乐是欲界的众生所不知道、所不可思议的。「无有沉没」,这个众生啊……,虽然「广大净天所生之处」特别地庄严、特别地美好,但是这个修行人,他对于这种境界不执着。「沉没」,不会迷惑他,不会被它所沉没;沉没在那里边出不来了,就是被迷惑住了。这位修行人,他不。你虽然很好、很美好,但是我不迷惑,我还是不迷惑的。这是因为是佛教徒,因为佛教徒知道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非非想定,都还是凡夫的生死境界。所以对这件事,他有他的看法,他的见地,有更高胜的、高深的见地,所以他不迷惑。若不是佛教徒,那就不行了。

  「又彼无能陵懱于己」,这个「彼」就是色界四禅。「无能」,没有能力「陵懱于己」,这个「陵懱」是什么呢?就是威胁,你不能威胁这个修行人,对他没有威胁力,没有威胁,不能威胁他。若是,不是佛教徒若遇见那种境界,你只有向他投降了,它叫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了。那么这位佛教徒,「无能陵懱于己」,那个色界的禅定怎么好,对他还是不能威胁的。什么理由呢?「下劣信解增上力故」,因为这位佛教徒对于色界的禅定认为是「下劣」的,这色界禅定是下劣,不是特别殊胜的,虽然是强过了未到地定,但是它还是下劣的,因为还是生死境界。那么这位佛教徒,对于这个色界的禅定、无色界的禅定,有这样的信解有这样的认识,而这个认识是非常有力量的认识;「增上力故」,强大的力量,有这样的智慧所以不被他威胁不被它迷惑,是这样意思。这个《披寻记》也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七三三页:

  又彼无能陵懱于己等者:彼,谓色界广大净天。由堕有求受用喜乐,是名下劣的信解。己则不尔,一切皆为求无漏界,故彼无能陵懱于己。

  「又彼无能陵懱于己等者:彼谓色界广大净天,由堕有求受用喜乐」,这个外道,若是有的外道成就了色界四禅,他就认为得涅槃了。但是佛教来说,那还是有生死的境界还不是最高尚的。「受用」那个「喜乐」,「是名下劣的信解」。

  「己则不尔,一切皆为求无漏界」,这个「己」就是这位佛教徒,他不受它的陵懱,他因为什么呢?他这位佛教徒,「一切皆为求无漏界」,是求出离三界的圣道,没有烦恼漏的那种世界。因为色界天、无色界天还有烦恼、还有漏。「故彼无能陵懱于己」,所以「彼」色界禅不能够威胁他。

  这是第六科「无沉没等」。

  寅七、随法转相

  又彼如是心无沉没,于定所缘境界法中,即先所得止举舍相,无间殷重方便修故;随顺而转。

  这是第七「随法相转」。

  「又彼如是」,还有一层意思,「彼」那个修行人他有这样的思想,他这个「心无沉没」,不受色界禅定的迷惑。「于定所缘境界法中」,就是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定」中所缘境界,「所缘境法中」。这个得欲界定,你或者是以息作所缘境,观出入息,或者是其他的所缘境,这样继续地这样子,长时期地这样做你可能就得欲界定了,那么继续这样子修行你可能得到未到地定了。等到想要得初禅的时候,以什么作所缘境?你决定要修不净观的,就是以不净观为他所缘境,要修不净观。

  这个未到地定成功的人若想要得初禅,你就得修不净观,或者五种不净、或者是像《瑜伽师地论》说的,像本论说的、或者是《大智度论》说的,就是以它为所缘境。依这个所缘境,当然也有止、也有观,这样修得了初禅,破除了欲以后就得初禅。

  得初禅的时候,若想要得二禅的时候以什么为所缘境?就以初禅里边那个「觉观」、或者说寻伺为所缘境。就观察初禅的寻伺是不对的,观察它扰乱修行人的心使令心不寂静,以它为所缘境观察它的过失,就是「观」;但是也要修「止」,就是不修观了,心里面寂静寂然不动。寂然不动,然后还是观这个寻伺的过失。这样止而后观、观而后止,一下子就把这个寻伺破掉了,就得了二禅了。

  得到二禅以后,你若想要得三禅以什么为所缘境呢?以二禅的喜作所缘境;因为得到二禅的时候这个喜非常的殊胜,那是强过初禅的。那么观察这个喜的过失,也是有止有观,那么成功了就得到三禅了,离喜妙乐地。

  得到了三禅以后,若要得四禅以什么为所缘境呢?就是以三禅的乐为所缘境。以三禅的乐,观察这个乐是有过失的,那么也是有止有观,观而后止、止而后观,破除去以后那么就是得到四禅了。

  这样说呢,「于定所缘境界法中」就是有这么多「境界法中」。「即先所得止举舍相,无间殷重方便修故;随顺而转」,那么这个时候,这就是总说;譬如说你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也是有止、有举、有舍。现在你修初禅的时候,还是有止、有举、有舍;止举舍。修二禅的时候,也有止举舍、修三禅也有止举舍、修四禅也有止举舍。这个「止」就是心里面停下来,其实这里面也有观。「观」和「举」有一点不同,有一点不同的;这个「观」就是观察他的过失,这个「举」就是特别地要精进、不懈怠。就是你修行久了,可能就停留在那里都不动,那么你若停留不动,那你就不能进步。这个「举」就是要精进、不懈怠的意思。这个「舍」是什么相貌呢?就是你对于止和观都修得很成功,都很成功了,心里面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这个时候就叫做「舍」。就是不管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是很恰到好处的时候,心里面不再去精进、不再加强努力,就是任运地、听其自然地这样向前进,那就叫做「舍」。这个「舍」的境界是很高的。

  「即先所得止举舍相,无间殷重方便修故」,「无间」就是不间断,就是长时期地努力。这个「殷重」怎么讲?就是恳切的意思,很恳切;不是「他也是努力但是心里面不是那么诚恳,就是那样子」,那就不是殷重,里面也有「专一」的意思。这样子,「无间」是精进,「殷重」是恳切,这样子去修这个止举舍。

  「随顺而转」,虽然是对于色界的四禅「无沉没」,它「不能陵懱」,你对它并不是那么尊重,但是为了成就这个定呢,也随顺而转,也随顺这个止举舍的这个相,这个法相,也是这样修。这样修就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这样意思,叫做「随法相转」,这样意思。

  寅八、请问正法

  又彼如是随法相转,数入、数出,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依定圆满,乐闻正法故;于时时中,殷勤请问。

  这是第八段「请问正法」。「又彼如是」,又彼那个修行人这样子「随法相转」,就是随这个止举舍相这样的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成功了。初禅也成功了,二禅、三禅……都成功了。成功了,「数入、数出」,他还不是能够停下来的,你要时时地练习,数数地入初禅、入二禅、入三禅、四禅,然后又从禅里面出来。你初开始,像得未到地定也是一样,初开始一下子是成功了但是还不是那么自在,你想要入未到地定还不是那么容易,你想从未到地定里面出来还不是那么如意的,不是随你心要出来就能出来,有时出不来,有这个事情。你成功是成功了,还是不是那么样地如意、不是那么样地随顺。所以他常练习,「数入、数出」,数出、数入。

  为什么要这样子呢?「为欲证得速疾通慧」,就是希望能够成就「速疾的通慧」,就是很迅速地发出了神通的智慧。这个《披寻记》说这是得到了漏尽通,当然《披寻记》的作者对于《瑜伽师地论》是非常熟的,他这么解释。当然这个时候也包括了前五通。

  这个神通的智慧是非常的迅速,你说我想要发出来这个天眼通、或者神足通、宿命通,立刻这件事就要出现;但是你若说是……,入定有的时候老半天不能入定,这个神通发不出来;你要从定里面出来,出不来,也是不行。所以要「速疾」,所以你这个入定,虽然成就了你还要常常地数入、数出来训练自己。

  「依定圆满,乐闻正法故;于时时中,殷勤请问」,这个《披寻记》完全是按照佛法来讲,我们看《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七三四页:

  又彼如是随法相转等者:随定所缘境界诸法修止举舍应时加行,是名随法相转。随其所欲入出自在,是名数入、数出。无有滞碍漏尽智通,是名速疾通慧。为证此故,依定圆满及闻正法,殷勤请问,由得正定,方能如实知见,乃至证无所作究竟涅槃故。

  「又彼如是随法相转等者:随定所缘境界诸法修止举舍」,「应时加行」,这个时候应该修「止」,你就加行…(「加行」就是努力地修行叫做加行),努力地修行「止」。这个时候应该修观,这个时候应该修举,你都是「应时加行」,这样「是名随法相转」,就是这样意思。

  「随其所欲入出自在」,我认为这个地方…,我这是说《披寻记》作者他这地方解释有一点错误,阿弥陀佛!我说他错误,这是我是大胆说他错误,你看后文就知道。

  这个地方就是为了「速疾通慧」这样训练自己所以要「数入、数出」,应该这么解释。「随其所欲入出自在」,到后边才应该这样子。

  「是名数入、数出」。「无有滞碍漏尽智通,是名速疾通慧」,他这是无有滞碍的漏尽智通,那这是圣道,这是出世间的境界了。不过是说他希望得到漏尽通,那也可以。

  「为证此故,依定圆满及闻正法,殷勤请问」,这句话就是有点分寸了。「为」了成就漏尽智通、速疾通慧,所以「依定圆满」,以圆满的定为依止「及闻正法」,就是「闻」苦集灭道这个「正法」,也就是四念处,「殷勤」地「请问」,你自己很难的无师自悟的。「由得正定,方能如实知见」,你「得」到「正定」以后,就是得到了色界四禅,然后你又能够听闻正法,这叫「正定」,这个时候才能「如实知见」诸法实相。「乃至证无所作究竟涅槃」,才能得到涅槃,那就是无漏的漏尽通了。这个文《披寻记》作者这么解释。

  寅九、爱乐远离

  又依如是三摩地圆满故;于正方便根本定摄内心奢摩他,证得远离爱乐。

  这是第九科,叫「爱乐远离」。

  「又依如是三摩地圆满故」,就是你成就了色界四禅了,这就叫做「三摩地圆满」。得到这样的圆满的三摩地之后,「于正方便根本定摄内心奢摩他」,这个「正方便」是属于「根本定」,就是色界四禅名为「根本定」。这个「正方便」属于「根本定」的正方便,那么是什么呢?就是「内心奢摩他」,是心里面寂静、寂然不动。初禅的奢摩他也是奢摩他,二禅、三禅、四禅都是奢摩他,内心的奢摩他。你内心奢摩他证得了、成就了,「远离爱乐」,这个「远离」就是初禅远离了欲界的欲、二禅远离了初禅的觉观、三禅远离了二禅的喜、四禅远离三禅的乐,这个寂静的境界;那就是这个奢摩他和奢摩他可不同了。对于这个有「爱乐」,你成就了这样的爱乐的境界这个其实就是「止」,这个就是止,成就了四禅的「止」你成就了这样的「爱乐」,也就是「爱乐」这个「远离」的止。「远离」就是止,你「爱乐」这个止。

  寅十、爱乐观察

  又证得法毗钵舍那。如实观察,炽然明净所有爱乐。

  这个就是观,毗钵舍那就是观,前面那是止。

  「又证得法毗钵舍那」,这个成就根本禅定的这个人,他也成就了法毗钵舍那。这个「法毗钵舍那」,《披寻记》就是按苦集灭道来说了,按四圣谛来说毗钵舍那。这样说,他要这么说必是他有根据有道理。

  「如实观察」,这个法的毗钵舍那就是「观」,这个「观」就是「如实观察」,如其真实的形相去观察它,观察它不是真实的,就是空无所有的了。「炽然明净」,「炽然」就是显著的意思,很显著的意思,像黑暗中有猛火在那里燃烧,你看这个火显现出来很明显。这样子去观察,就是你观察的很有力量的时候你心里面就「明净」,心里面明而清净,光明清净,那么也就是灭除烦恼的意思;初禅的时候没有欲的烦恼就是「明净」,二禅没有觉观的烦恼,三禅没有喜的烦恼、四禅没有乐的烦恼,那么就都是「明净」。「所有爱乐」,这样的毗钵舍那越来越辗转殊胜,那么就是「所有爱乐」。

  这样说这个毗钵舍那,如果是按照「一切世间清净」(第六支:世间一切种清净),就是将才我说的;观察欲的过失、观察觉观的过失、观察喜的过失、观察乐的过失,这就叫做「如实观察炽然明净」,你成功了那么你就得到「爱乐」,就是「法毗钵舍那」。

  但是现在这个《披寻记》的作者是观察四圣谛,那就是佛法了,出世间的清净的境界,但是他要这么解释。

  这是第十个「爱乐观察」,就是止也成就了、观也成就了。

  丑二、结圆满

  当知齐此已能证入根本静虑,如是名为三摩地圆满。

  这是第二科「结圆满」,第一科是「列十相」。这个「三摩地圆满」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辨圆满相」,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列十相」,第二科「结圆满」。

  「当知齐此已能证入根本静虑」,我们应该知道到「此」为止,这位修行人他「已」经「能证入」到色界四禅「根本静虑」了,他完全这件事毕业了,这件事他做好了。「如是名为三摩地圆满」,这就叫做「三摩地圆满」。得三摩地指未到地定说,三摩地圆满就是色界四禅完全成功了成就了。

  子二、明普摄义

  又此三摩地圆满广圣教义,当知唯有如是十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这是第二科「明普摄义」。前边是「辨圆满相」,辨这个三摩地圆满相这说完了,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明普摄义」。

  「又此三摩地」的「圆满」,在「广」大的「圣教义」里边所说的,「当知唯有如是十相」,就是这么多,广大的「圣教」,佛法里边对于这三摩地圆满就是这十个相貌。「除此更无若过、若增」,除掉了这十相之外,再没有若过、若增的这件事。再加上几条,没这件事。超过这个十相,没有这件事。就是「普摄义」,这十相普摄了一切佛法中所说的三摩地圆满的相貌,是这个意思。

  癸三、三摩地自在(分二科) 子一、辨得自在(分二科) 丑一、释(分四科)

  寅一、善观察(分二科) 卯一、略标(分二科) 辰一、举诸瑕秽

  复次,虽已证得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圆满;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未名圆满清净鲜白。

  第二科「三摩地圆满」说完了。现在第三科「三摩地自在」,解释什么叫做「三摩地自在」。分两科,第一科「辨得自在」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善观察」。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诸瑕秽」。

  「复次,虽已证得」,就是前边「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意犹未足,你还不能够所作己办。「复次,虽然已」经「证」得了「根本」的色界四禅的「三摩地」,「名」字叫作「三摩地圆满」了,但是它这里边还有一些缺点还有污点,「其心犹为」,那个成就三摩地圆满的人他的内心里边还有问题,什么问题呢?「犹为三摩地生爱味」,就在三摩地里面他会生爱着心,爱着这个三摩地,他有这样的分别心。这个「味」,感觉这个味道好,就是生爱着心。这个「慢」,生高慢心:「我是了不起,我能得到色界四禅,你们不如我」,就是瞧不起别人,这「慢」。「见」,就是有我、我所见,有我见。我们看那个「不如理作意」,那儿有种种的邪知邪见,还不只是有我见,还有其他的邪见。还有「疑」,还有不明白、疑惑,究竟是常?是无常?有边?无边?他也不决定。

  所以,那个人有禅定有神通,有天眼通,说他就都知道吗?不是。他有很多问题,他也有爱味、有慢、有见、有疑,还有「无明」,很多事情都不懂不知道啊!这是佛菩萨才会说出这句话,我们实在不知道。说这个人若有了神通的时候,他就什么都知道吗?我们不知道。那么现在弥勒菩萨说了,得到了色界四禅的人他还有这个问题,他心里面有爱烦恼,还有高慢心,还有种种邪知邪见,还有疑惑不决定的事情,「无明」,还有很多不懂的事情。

  「诸随烦恼之所染污」,还有很多的谄曲的心,也有些不真实的事情。他那个心,禅定的那个清净心,还被这些烦恼所染污。「未名圆满清净鲜白」,还不能说是「圆满」了,还不能说「清净」,还不能说「鲜白」的。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三四页:

  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说:爱上静虑、见上静虑、慢上静虑、疑上静虑,是名三摩地生爱慢见疑之所染污。如彼别释应知。(陵本十二卷二页)又于彼定诸烦恼断,犹未证得,故为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尔时其心于入住出未能随意自在,未名圆满。未得自性解脱,未名清净。未得相续解脱,未名鲜白。

  「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说」,这我们已经学过的了。「爱上静虑」,「爱上静虑」怎么讲?就是这个「爱」烦恼现前的「静虑」,他得到静虑,爱烦恼还现前,当然不是欲界的爱烦恼,是对禅定有爱着的心。「见上静虑」,他有种种的见还现前的,这样的静虑。「慢上静虑、疑上静虑,是名三摩地生爱慢见疑之所染污」,但是这个地方加个「无明」,前面没说无明。「如彼别释应知」,前面那个〈三摩呬多地〉有解释,「(陵本十二卷二页)」。

  「又于彼定诸烦恼断,犹未证得」,你得到这个三摩地了,色界四禅了,但是那个禅定,你得了禅定的人有那么多的烦恼还没断,烦恼断掉那个清净无漏的境界还没成就。这个「断」有两种:一个「伏断」,一个「种子断」;就是烦恼不现也叫做「断」,一个把种子断就叫「断」。「犹未证得,故为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尔时其心于入住出未能随意自在」,这个人得到三摩地圆满了,但是他对于「入住出」,入定、住定、出定还没能随意自在;他不能说要入就入要出就出,不行。「未名圆满」,所以不能叫做圆满,「未名圆满」。

  「未得自性解脱,未名清净」,什么叫「自性」?就是他的心,他内心里面还没能解脱烦恼所以不能算是「清净」。「未得相续解脱」,偶然地得禅定的人,他这爱、慢、见、疑不现前,也有不现前的时候,偶然地说也有不现前。现在说「未得相续解脱」长时期地解脱烦恼,他没能长时期地解脱烦恼,所以「不名鲜白」。

  「未名圆满清净鲜白」,就是得到这个禅定了,三摩地圆满的人他心里面还是这么一个境界。

  辰二、思所应作

  为令如是诸随烦恼不现行故,为练心故,为调心故,彼作是思:我应当证心自在性、定自在性。于四处所,以二十二相应善观察。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举诸瑕秽」,举出来三摩地圆满的人心里面还有污秽。现在这第二科「思所应作」,这个修行人是有智慧的人,得了三摩地圆满还有问题,我现在还应该继续努力修行,这样意思。

  「为令如是诸随烦恼不现行故」,这个修行人他想:使令我心里面这个爱烦恼、慢、见、疑、无明的烦恼、「诸随烦恼」,「不现行故」,叫它不要活动,不要表现出来活动。「为练心故」,所以要采取修行,要努力再修行。再修行呢,这是「为练心故,为调心故」,这个「练」就是常常地训练,就是心里面这个时候就要修止观来「练」习,来对治它。「为调心故」,这个「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烦恼出现了的时候,马上要觉悟用止观来「调」。那个「练心」就是烦恼没现前,也就是修止观来陶「练」它。「调心」呢,烦恼现前了,烦恼现前他能知道,能觉悟「哦,我现在心里面有爱着心了,有高慢心了」,马上要调。

  「彼作是思」,那个修行人他心里面这样思惟:「我应当证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我现在虽然是得到色界四禅了,但是心还不自在、定还不自在,「我应」该「证」得「心自在性、定自在性」,就是断了这么多的烦恼,断了烦恼「心自在」,断了烦恼「定就自在」,是这么意思。

  「于四处所,以二十二相应善观察」,那么我要修行,怎么样修行呢?就是在四种境界里面,用二十二种相貌善巧地观察,就是修学止观这样意思。

  卯二、广辨(分二科) 辰一、总标四处

  谓自誓受下劣形相威仪、众具;又自誓受禁制尸罗;又自誓受精勤无间修习善法;若有为断一切苦恼,受此三处,应正观察众苦随逐。

  这下边是「广辨」,前面是「略标」。「略标」里分两科,一个「举诸瑕秽」,第二科「思所应作」,这是「略标」。下面是「广辨」,「广辨」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四处」。

  「于四处所」,这「四处所」是什么呢?「自誓受下劣形相威仪众具」这是一个,我决定领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仪、下劣的众具来修行。为了得到那个殊胜的境界,就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情况降到最低的形相,不怕人家瞧不起,这样意思。

  「又自誓受禁制尸罗」这是第二个,第二个处所。这个「誓受」,「誓」是决定的意思,我决定要秉受「禁制尸罗」,就是受戒,受的戒法。「我这件事决定不做」叫做「禁制」。「又自誓受精勤无间修习善法」,又自己决定要秉受精勤无间地修习善法,也就是二十二相应善观察这里面的事情,这么多的善法。

  「若有为断一切苦恼受此三处,应正观察众苦随逐」这是第四,第四个。「若有为断一切苦恼」,你想要除断一切的苦恼你要领受这三种境界,就前面三种境界,你「应正观察众苦随逐」,还有很多的苦恼随逐你,这个合起来一共是四个。

  这是标,「总标四处」。下边第二科是「别释诸相」,解释那二十二相,分四处来解释。前面这个「标四处」当然这是略说,下边「别释诸相」就是详细解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