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奇,情致深蕴,爱情诗尤其迷离浪漫、缠绵悱恻。

但是他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但是,看李商隐的人生轨迹,他的怀才不遇,或者说他一生不得志,固然有晚唐党争等大环境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他自己。

唐代的普通文人想要名扬天下受到赏识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老老实实地参加科举考试。第二条路,隐居终南山,等着有贵人前来寻访。第三条路,给贵族世家投送文章,通过彰显才华的手段,获得上层社会的认可。家境贫寒又父亲早亡、肩负着养家重担的李商隐走了第三条路,他16岁那年写了两篇古文,投送到洛阳贵族家中,马上就获得了认可。翰林学士令狐楚是当时的文学大家,尤善骈文,他很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对他特别的器重,《旧唐书》记载了令狐楚是怎么对李商隐的: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就是说高官厚禄的令狐楚对李商隐很重视,让他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交结成为朋友,带他出游结交人脉。并且令狐楚还聘他为自己的幕僚,资助他、为他筹划将来的前途。除了这些,令狐楚还亲自教授他骈、俪章奏的学问,李商隐的骈体文章写得特别的好,这里面就离不开令狐楚的点拨和心血。令狐楚对李商隐付出这么多的心血,足见其对李商隐的看重。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开成二年(837年),24岁的李商隐进士及第。他能中进士,他自己的才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引荐帮助。这么年轻就到了这样的高度,李商隐少年得志的心境可想而知,他以新晋进士的身份进入秘书省做校书郎,开启了仕途生涯。可以说,令狐父子是他最重要的贵人,没有令狐父子,在腐败的唐后期,李商隐根本敲不开士大夫阶层的门。

同年12月,病情沉重自觉已到弥留的令狐楚,将李商隐召到身边,让他为自己代写遗表,也是要与自己最器重爱护的后辈诀别。

12月13日,令狐楚溘然长逝。李商隐失去了自己的恩师也是最大的靠山。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次年春(838年),料理完了令狐楚的丧事不久,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请李商隐入幕。李商隐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并且后来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正是“牛李党争”最激烈的时期,王茂元是李党中人,而令狐家族属于牛党集团,李商隐接受了王茂元的橄榄枝,就等同于背叛了令狐家。事实上作为幕僚,被令狐楚悉心教导栽培了8年的李商隐,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这时的李商隐不过25岁,或者他也很可能因为老师的去世而感到失去了安全感,而此时朝廷里是李党占着上风。李商隐本人也的确是把出将入相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但是“一人不事二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人格坐标,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更是格外讲究一个人的节操。

令狐楚视其如子,令狐绹视其如弟,出资、扶助、教导、引荐所有的这些付出,换来李商隐的这一举动,若尸骨未寒的令狐楚泉下有知,不知该有怎样的难过?对于活着的令狐绹来说打击可想而知

后来做到了太子太保的令狐绹,一生“尤恶”李商隐,他应该也从没有原谅李商隐,因为李商隐在晚年,落魄贫穷曾向令狐绹求助,但令狐绹并没有帮助他,这些已然说明了问题。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或许李商隐少年的经历为他养成了他潜意识里的短视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可是理解归理解,这种人即使是放到现在,也只能作为泛泛之交,绝不敢深交的。

至此,因为李商隐和牛、李两党都有着复杂的关系,他的仕途之路基本已经确定了:不会再有大的成就,因为当时最大的两个政党都已经把他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了。等待他的只有一生辗转为幕,一生颠沛流离,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人生。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李商隐的怀才不遇,终究其实是败在了自己节操和定力上,就算是在今天,不忘本、知恩图报,也是一个人必须要坚守的。或许是懵懵懂懂之间的选择,也或许是有意为之,现在已经无处考证,但是因为这个选择,在那个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信念、“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他一生的基调都被定格。

他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可是原因又是谁的错?

单从文采看,李商隐是绝对的风华绝代。但他的理想是进入仕途、光耀门楣,要做一个政治家,那就很不合格。

他死后,友人崔珏写《哭李商隐》,其中两句: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朋友为他可惜,觉得以他的才学,这一生实在是怀才不遇,太过遗憾了。但是这又能怪谁呢?


那天看到一个人说他的《夜雨寄北》才是最悲伤的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因为他在写这首诗思念妻子的时候,远离家乡,并不知道他思念的人已经因病离世。这一点很触动心弦,的确是最悲伤的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