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一塔一亭一阁遥相呼应 守望巴城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痕迹。要说起巴城的历史建筑,相信不少老巴中人会想到回风亭、凌云塔、飞霞阁。这三个标志性的建筑巍然屹立,守望着巴城,讲述了这座城市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故事。
站在飞霞阁上,巴城景色尽收眼底。
凌云塔
“儿时的乐园,家乡的标志”
凌云塔,坐落于巴城东2.5公里的塔子山上。清道光十年(1830年)巴州知洲陆成本任期时所建。
晏阳初博物馆馆长黄谷介绍,凌云塔为八角十三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石塔,通高43米许,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构成。凌云塔各层有门窗,塔体中心是八角形实心柱,建有七八个塔室,每室一龛,第一塔室顶有雕龙,第六塔室顶有铁铸“二龙戏珠”八角藻井。
“小时候经常和家人去塔子山玩耍,那时候塔子山上可以骑马、放风筝。我已经有15年没去过塔子山了。”25岁的市民万小景说。对于不少巴中人来说,塔子山是儿时玩耍的乐园,是家乡的标志。
据悉,由于凌云塔长期受风雨侵蚀,遭受多次雷击,使塔刹、塔身不同程度受损,安全隐患严重。2005年8月19日,凌云塔进行维修,安装了避雷设施、接闪器,清除了塔身杂草、苔藓,修复裂缝、粉刷做旧。
然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凌云塔再次遭受冲击。“现在凌云塔不宜对外开放,里面的通道窄,担心参观人员过多会导致安全隐患。”晏阳初博物馆一工作人员表示。
如今,历经180余年的凌云塔依然耸立山上。
回风亭
集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
上世纪80年代的回风亭(易航/摄)
修建回风亭的原因,一种说法是该地风大,修塔镇风,招回风水。
回风亭也是巴城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家住巴城将军大道的刘凡说,每当外地朋友来巴中玩,他都会带朋友们去爬望王山,看看回风亭。“小时候住在回风,当时那一片很荒芜,到处是农田。屹立在此的回风亭,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关于回风亭的修建始末说法不一。一说为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川军阀田颂尧倡建(当时巴中县属田颂尧的防区),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竣工。修建回风亭的原因是该地风大,修塔镇风,招回风水,故命此名。(《巴中县志》卷十九《文化·文物·古迹》,巴蜀书社,1994年6月版)。一说是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为纪念董修武在本县城西修建回风亭”。〔见张心碧校勘、彭方成执笔《巴中县现代史大事记》(1912—1949)〕。
《巴中县文化志》记载:廻风亭位于巴中县城西3公里处。亭由亭身、廊道、牌坊三部分组成;亭身筒柱体,砖、木、石混合结构,集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通高29米,共五层。
据了解,回风亭坐南朝北,平面呈正八边形共五层,立面仿哥特式建筑,五层楼阁式建筑风格。亭顶为井干式结构八边形穹窿顶,屋面盖粘土筒瓦,八条屋脊设花砖脊,亭顶正中用碎瓷镶嵌宝瓶,宝瓶上装金属“ 卐 ”字形避雷针。构成了与东面凌云塔遥相呼应的巴城名胜风景点。
2010年,回风片区开始了改造,回风亭也显现出了新面貌。现在,回风亭成了巴中的名胜古迹,是省级保护文物,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
飞霞阁
可登楼一览巴城全景
南龛飞霞阁
巴城的标志性建筑还有飞霞阁。《巴中县志》记载,早在唐朝时南龛山上就有亭台建筑,可以视作最早的“飞霞阁”。
巴中民俗专家饶仕华说,二十多年前,他经常去南龛坡上玩耍。“我记得最开始南龛坡上就只有一个亭子,好像叫‘八仙亭’,约五层,可以进去里面,还安了彩灯。逢年过节,亭子上的彩灯就会亮,可漂亮了。”
相关资料记载,1981年,最初的“飞霞阁”由当时的巴中县政府组织各单位及社会各界集资修建南龛公园时建造完成,位于南龛山顶,可以登楼一览巴城全景。
由于当时资金缺乏,其建筑工艺为混砖结构。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受损,成为危险建筑,随后被爆破拆除。其后复建的呼声一直不断,随着南龛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飞霞阁终于迎来了重生之机。
飞霞阁复建于2012年8月8日开工,总高度达到39.8米,属于对称多边形的斗拱式空心阁,总共有12支角。
南龛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飞霞阁在设计中参考了唐朝建筑风格,地宫、一楼、二楼内设置巴中名人名士馆,三、四、五楼作为休闲的场所,六、七层是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展览,八层(最顶层)安置一口佛钟。
巴中晚报 记者 牟柯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