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大智慧(六十六)

第二个,什么叫“受蕴”?

  “受蕴”由五识与五尘和合积聚而成。五识就是指我们的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接触对应外在的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五识与五尘和合积聚而成受蕴。比如我们的眼——眼对色,假设不去看东西,你就没有“受”,“不和合”就“不受”。所以,这个就是由眼对色,才有感受。耳对声——耳根对这个声音,有声音才有这个“受”。

  这个“受”是一种因缘和合而生的,并不是本身存在的。你把其中的一个抽掉:假如没有眼识,如盲人就看不到东西,他的眼的“受”就没有。所以这个“受”实际上是五识与五尘和合而成的。我的手现在敲椅子,我的身对触尘——触尘是这个椅子,敲下去,“这是硬的”,这种感受很硬。但是这个皮是软的,这是软的感受。但是,假设你身不去接触它,哪里有什么感受?哪有软不软、硬不硬?你身体接触这个尘——这个桌子,才有身的感受,这个就是受蕴。

第三个,什么是“想蕴”?

  “想蕴”,是由意识与六尘和合积聚而有。

  我们的意识不单是缘“法”,“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它都可以缘。“色”,我的意识可以缘。比如这是什么颜色?白色的,或黑色的,意识可以缘这个。香味、声尘、触觉等等,我们的意识也可以缘。前五识只能对它自己所对应的境界,各自相缘。眼只能对色,不能对声。

  但是“意”就不同了,意识可以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以它的功能要强大很多。这就是“想蕴”。比如我现在看到屋顶那个灯管,心里在想,那个灯为什么能发出亮光?为什么是白色的光而不是红色的光?……我们在看的时候,意识里面也在攀缘色的这种境界,所以有这个想。

第四个,什么是“行蕴”?

  “行蕴”,就是意识思维这些尘境,首先要想,还要分别执着它,同时造作善恶诸业,念念不停和合积聚。我们的意识思维去攀缘六尘——这是一个基础,同时,它有分别和执着的功能,它要造作善恶业。遇到好的,我喜欢的,我就要——贪;不好的,我不要——嗔;不好不坏的,是痴的业。

  所以,它渐渐有了造作,进一步,分别出好坏、喜欢不喜欢,然后去采取行动。心里面采取行动,口、语里面采取行动,身体上采取行动,就形成一种业了。业就是一种行动,是一种造作。不仅分别出好坏、喜欢不喜欢,它还要采取行动。所以“行”就是一种造作,是在分别执着的基础上去造作,而且是念念不停的。

  只要我们没开悟,都是在“好”、“坏”、“爱”、“嗔”……里面不停翻滚。遇到好的就贪,不好的就嗔,一天到晚就在这里造业。只要没有明心见性,肯定就是这样的。心里分别好、坏,就分出这两类来,不是贪就是嗔,再有就是痴,痴痴呆呆的。不明白万法皆空,不能明心见性,都是在念念不停地造作各种业。

  所以《地藏经》里面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就是这个意思。没有明心见性的众生都是喜欢着相的,着了相,去分别好、坏,起贪或嗔,无不是业。好的,就想越多越好。坏的,就一个都不要,“最好这些我不喜欢的都滚蛋”,这都是嗔心啊!所以,你想叫别人滚蛋,说白了,就是嗔心的表现。你不喜欢的,你马上就想“最好呢,不喜欢的不要粘上我”,心里有排斥,说白了就是嗔。众生心里都是念念不停地在造这些业。

  一个人好不好,就看你怎么去看了。他对我不好,可以从因果上好好地去观照。你觉得他不好,能怪他吗?不能,应该想这也是我的业啊。你就不会怪罪别人、埋怨别人了。“就是他不好!”当你觉得他不好的时候,你心里就会埋怨他,就会起嗔。但是,学佛的人用因果的观念去想就不同了:为什么他对我不好?这是我的业,我不能怪别人,我应当好好忏悔,我要跟他好好改善关系!是不是?

  当然了,假如是他不守规矩,如在寺里面不守规矩,那是另外一回事,也不是以你个人的好恶来衡量。这是他自己不守规矩,寺院给他住,他都住不下,是他自己的问题。如果以自己个人的情绪来判断他是坏人,心里不喜欢他,那就是嗔心的表现。所以,别人对我们个人的好坏,我们要好好观察这是我们的业;如他不守规矩,被迁单(开除)了,那是他自己的问题,是他跟这一方没有缘,他不是针对我,是他自己没办法跟大众和合,那就不是嗔心,而是按规矩公事公办。

  如果是他对我个人有情绪,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业,不能够说他不好。“他一天到晚找我麻烦”,为什么人家一天到晚找你麻烦呢?那就是你曾经找过人家麻烦。所以,这个我们要分开两方面来考虑。

  我们学了因果的道理,就要好好地用因果的道理来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

第五个,什么是“识蕴”?

  识蕴是了别诸法之本体,执持一切染净种子,和合积聚而生。

  首先,我们的识蕴是可以了别的:了就是明了;别就是分别。“诸法”是从体上来说,这个东西是可以分别,可以明了这些诸法的本体,同时,它还可以执持一切染净业的种子——这个是我们的第八识。后面我们还会细讲这个识。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六十六)

文章转自:禅宗文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