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28讲

  《四十华严》第28讲(2007年9月27日)A

  我们昨天,大约把密法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跟各位介绍了一遍。把密法,何以叫做密的因缘,也跟各位提了,提到了。那么也把华严思想中“十玄门”里头那一条“秘密隐显俱成门”拿来作证明,华严经是一切密法的总源头。

  那么,透过这个部分,我们就把这十方佛、十方世界,都跟各位介绍完毕了。

  我们没有办法一个一个跟各位讲,当你实际在修密法的时候,这个是有一个大灌顶,有个大灌顶。这密法坛城,这个全方位的,这个部分。

  那今天呢,我们就要跟各位回到经文来,也就是第一卷经文的最后这个部分。

  这十方佛、十方世界跟各位介绍完了。十方佛、十方世界的代表来向释迦牟尼佛供养以后,都退座其所来方,化做种种庄严云。

  那以后呢,那就是我们要讲的结论了。那么开始要进行的就是实修的部分。前面是供养,再来进行的就是《华严经》所展现的生命境界的那种情况。

  那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在华严里头,他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附属于各位的,你假如没有具足的话,你会一直没有办法体会。因为华严,他的前提是告诉你,生命是永恒的。这一点,你体会不到。

  生命是永恒的,而且生命是恒动的。永恒、恒动,你要记得这个原则。并不是说成佛以后就变成木头,成佛以后就坐在桌上给人家拜,不是这样,这样生命就结束了,他不能叫永恒。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这个永恒的生命又是恒动的,而且在动当中,他继续从止于至善的地方再继续往前进。

  所以这个里面,你要留意到。这是你在一般的佛教基本认知里头,你体会不到的,你体会不到。因为一般来讲,讲无常,不会讲永恒。涅槃是永恒,而且是恒动的。涅槃,涅槃不是死寂,它要翻成圆寂。你不要把它当成寂,寂就寂静,就停在哪个地方。那你的基本观念就不对了。

  所以在这里面,各位要慢慢地去思考。这里面所谈到的都是,极不思议的一种状态。你了解这个前提以后,你才知道下面要展开的是什么,要不然你不能体会。

  那么在我们红色这个本子上面,是第25页。我们尽量把这个第一卷经文,来做一个结束。

  “如是十方一切菩薩,各以種種神通,興種種供養雲,來會道場普周法界。”

  这个你也要留意到,这个经文告诉我们的,在大脑里就是一种矛盾,这是不可能的。

  他这是总结前面,“十方一切菩萨,各以种种神通。”所以神通不是什么你大脑里头想象的那种变化,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本质,相对于你的大脑来讲他叫神通。

  各位有没有神通啊?你也有。

  肚子饿了你怎么知道肚子饿?有没有那种想说“啊,我肚子饿了。”然后你就开始饿下来?没有。大脑没有办法去推理,没有办法推理。但是你自己把你自己的神通伤害了。

  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抬头看时钟“哦,十点半而已,还不能吃。”对不对?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所以你本来这个神通是讲你生命的本能,相对于你的大脑推理来讲,这个神通他是本来具足。

  那么他以这种生命的本能,兴种种供养云。这供养云的意思,就是我们所谈的生命因素的一种特质。

  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在东南西北方所代表的生命质感是不一样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个叫四维,四维菩萨里头代表的是生命的恒动。

  我们在这里讲到这个中台八叶院的时候,就会跟各位介绍这个部分,现在呢我们就不详细地说了。

  “来会道场”,来到道场。那么各个都“普周法界”。

  我们在讲,这我,一个穷尽法界以后就已经塞满了。第二个,怎么再穷尽法界呢?然后十方,十方是讲重重无尽的,就一再一再地去普周法界。他讲十方不是只有一个,他只是举例,举一个为代表。他是讲十方所有的诸佛,所有的佛,所有的世界海里面的所有世界的所有佛都有代表到,不是只有那十个而已。这个你要留意到。

  所以这里面从你的大脑的思维跟推理来看,这是一种矛盾,一种重叠。

  但是首先先把这个部分给展开来,你看到了,你知道了。慢慢地,你就要适应《华严经》的这种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

  他讲“此諸菩薩,並其眷屬,皆從普賢行願所生。”

  各位要留意到这一句话。这些大菩萨们都是从普贤行愿所生。那这里,我们就要开启,再一次跟各位谈,普贤行愿是什么?

  他有一系列的,这个也是我常跟各位讲,第四期佛教思想展开,所要发展的地方。

  我们在第一期佛教思想里,讲的是根本佛典,也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圣谛的这个部分。

  第二期思想,他就进入大乘。开始讲的就是空性,由三法印转到一法印,空性。

  这空性,到第三期佛教思想的时候,就是如来藏思想,也就是真藏观,真藏,永恒性的问题跑出来了。那么这里面事实上,我们看到他也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阶段要讲的就是出离道,出离心。

  第二个阶段讲的是菩提心,菩提道。

  第三个阶段讲的是菩萨心,菩萨道。

  但是,到晚期,就华严思想起来,尤其到了这个《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完整本出来,就现在我们手上这一本的时候,他就产生这种现象。他提到第四个问题,叫做普贤乘。

  普贤乘是要发普贤心,行普贤道。但是这个地方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学术思想的发展完全要依于《四十华严》来谈。

  各位,你想发心吗?你想定位吗?这个地方可以研究,在经教里经教组里头可以在这边下大功夫。

  我先简单地跟各位谈一下。我记得昨天有大概跟各位提了一下,佛法其实分两个部分,我跟各位谈的是,宏观的佛法跟微观的佛法。

  其实这个名词是来自于经济学,经济学分有宏观的经济学,跟微观经济学。宏观的经济学有人把它翻成总体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有人把它翻成个体经济学,这个主要就是Macroeconomic跟Microeconomic,它有这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都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Microeconomic个体经济学,它主要讲的是供需理论、市场行为、厂商的成本生产理论,这个叫做个体经济学。

  宏观的经济学,就总体经济学,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般理论,讲的就是政府政策、投资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它的运做怎么样子使国家的财富可以提升、可以累积起来,可以如何富国、富民,是谈这个部分。

  而佛教里头事实上也发生这种现象。

  第一期佛教是属于微观的佛教,就是个体佛教,主要是个人修行如何解脱的部分。这是佛陀给我们最伟大的遗产。

  但是,佛陀还给我们一项不可思议的遗产,那就是宏观的佛法。这个部分,他是使让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提升到达修行开始线。

  各位要知道,你要是具备了资格、具备了条件,那么你就是要修行就很容易了。因为你已经具备了资粮道,那你要开始修行没问题。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很多人修一半就不见了。那大乘佛法里,我们的世界里,这种情况更多。

  一发心跑进来要修的时候,疯狂式的,就冲进来了。那么要死也很快,因为你疯狂冲进来撞到墙壁,你就粉碎了。为什么呢?

  因为你没有具备足够的资粮道。你就要开始修了,你怎么修啊?修行是平等的没错,可是你资粮道不具足啊!

  这一点,大乘佛法他看到了。所以大乘佛法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训练、调教所有的众生都具备有可以修行的资格跟条件。留意到这一点啊!

  也就是你想要修个体佛法、个人要解脱的部分,那你必须先具备那些条件才行。而你要具备那些条件的时候,你必须要经过大乘的调教才有可能。这个就是一个关键。

  那么在这里面,从个体的修行来讲要具备出离心、出离道。但是我要去教别人如何来修行的时候,你必须要有菩提心,乃至于要鼓励大家来修行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容易。

  我相信各位,你都有过这个经验,要叫人家来信佛学佛,那么容易吗?对不对?

  “我心里有佛就好,我心清净就好,不一定吃素。”对不对?“我心里行善就好,不一定拜佛。”对不对?好,这个问题就来了。事实上他真的这样吗?他还是烦恼连篇,不断的烦恼啊,要怎么办呢?

  所以这个就产生一个问题了,你要有菩萨心。你要有“火焰化红莲”的这种意志力,要不然你做不到。

  所以第三个阶段,是讲菩萨道、菩萨心。

  菩萨道、菩萨心,他已经涉及到永恒的问题了,已经涉及到永恒。所以,有长劫劳苦修行的这种情况出现。不是说修多久会成就的问题,就是即使成就了,众生都得度了,我也继续要往前进。这种观念是已经有了。

  但是,在菩萨道里并不强调这里,他强调前半段。

  但到了后半段这个时候,普贤心、普贤道、普贤乘的部分,他的重点是要继续不断地再往前进。而且,他有他的几个特色。那么这个部分,在早期的这个经典源典里头,他就叫普贤行愿。

  经典里头也提到普贤乘、也提到普贤道、也提到普贤心,但是没有构成一部真正完整的这种论著,还没有。这个,这份功德,留给我们在座的各位,你来发心。

  从现在开始,未来的500年,就是在研究这个部分:普贤乘。

  他的标的就是人格性法身。

  那么,他的第一期阶段要研究的就是生命因素。

  第二期,昨天我们讲的第二期显学,就是教化众生,人人都具备有开始修行的这个基本条件的话,那就是政策性问题。讲菩萨道,我要用什么方法来校正众生,来训练众生、教化众生,让每个人都到达开始修行的这个起步点来。

  那,要运用什么方法?这个就是问题了。

  在以往,因为是农业时代、封闭时代又文盲时代,所以当你不具备资格、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大概就免谈了。但现在不是这种状况,现在的教育水平相当高,资讯也相当发达,有心人也相当的多,但是没有人去认识这个东西。

  大家都以为“我可以修”。你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修,因为你距离开始修行的这一条线还相当的远。这个是一个关键。

  那么,大乘有这样的功能。

  可是,今天假如我们不懂得应该具备哪些资粮道,我到底适不适合这样来训练的时候,叫谁来训练都不知道的时候,那你要怎么办呢?尤其,在所谓的末法时代,你要怎么进行呢?

  那,普贤行愿里,他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叫做“果觉因心相符泯”,也就是我们讲的“果因律”,不是因果律,是“果因律”。先把果立下来,然后你去圆满因地一切万行。

  那,这个果要怎么立?这个就问题。

  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要如何去充实自己去具备哪些条件。那这个时候,要找善知识,又找不到。对不对?为什么找不到善知识呢?善知识没有戴一个帽子说上面写着“我就是善知识”。没有啊。

  善知识也跟我们一样,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两个鼻孔。假如有那种人两个鼻子一个鼻孔,那个大概是善知识。对不对?问题是我们都是一个鼻子两个鼻孔,都两个眼睛,也没有人有第三只眼睛。假如有人这里还有一只眼睛,那可能是你要的善知识也说不定。可你找不到这种人。

  而你所碰到的人大概都是会作怪的,是十足的“剩”人。那个“剩”怎么,你自己写。至圣先师的圣也是圣,吃剩下的剩也是剩。有很多是剩下的人是“剩”人,因为有些人他会装,装成一个“圣人”。

  真正的一个行者他不会去做“圣人”,你要记得这个原则。真正的一个行者他是普通人,如你所看到的这个物理现象是跟你一样的,不会什么走路离地三寸;踩到老鼠都不会踩死,不会啦;踩到蟑螂也不会死的,不会啦,他照样会粉身碎骨。

  那你说这个人有没有修行啊?在你要找的圣人是草上飞的,打坐的时候是坐在树梢上的,那个你就会认为他是圣人。他不是。所以呢,你找不到善知识。

  要找法门,那更难,琳琅满目。要找道场,那更糟糕。对不对?那这时候,道场也没有,善知识也没有,法门也没有,你要怎么办呢?

  我常跟各位讲,广化寺非常好,有怡学大和尚带领大家。你看看他,他不过比我高而已。你在想说“看他哪天,看到他,他头上会发光,那就是善知识啊。”你这种世俗的想法,叫做异想天开,你找不到。

  那佛陀当然知道。事实上在法界中,有一个直接的行法,那就是圆融道。

  我跟各位讲,你先定位,广化寺、华严法门、跟怡学和尚,这样就好了。然后,你有事情,心里,在你生命中的中心就在广化寺这里。有任何的,在你的生活中,任何的挫折、烦恼、无奈,那你就要浮起广化寺的影子,浮起华严这个法门,浮起怡学大和尚这种情况,然后开始拜忏,108拜。一次,一个挫折感就108拜。这个叫圆融道。

  那你发愿的那种菩萨道,你就一定终身尽行寿去做。这个是圆融道,很简单。你都不知道怎么修,不要紧,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则,三个条件:

  对三宝具足信心。

  然后,终生、尽行寿行大菩萨道。你自己定一个,你终生要做的菩萨道工作。

  第三个,做归零功课。有喜悦的,有无奈的,那不管怎样全部归零。你不要自己用大脑去想解决问题,你全部归零、拜忏。

  尽行寿一次分段生死,你一定投身诸佛菩萨净土。哪个佛,哪个菩萨净土,你不要管,那是随着你的生命因素。因为你已经定位了那个菩萨道,你尽行寿在走,那已经定位了,那个生命因素一突显出来,他一定跟你相应的国土去投生。

  你不要一直急着执着说要生到哪里去。生到哪里去,不是你的大脑执着所能决定,而是你的生命因素相应的,生命因素相应而去的,绝对是诸佛或者菩萨的净土。

  到了那边以后,你要知道,这个以后你再来的话,会随缘示现到红尘里来,来修行,来度化众生。

  但是这个时候开始,你的修行开始线不是我们前面讲的修行开始线。前面讲的修行开始线,是次第道的修行开始线。

  现在各位,你要修圣解脱道,修行开始的,真正修行的,你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把染识除掉、净识现前。你知道吗?净识现前。那从净识开始,净识就是初果向,直接就进入初果位、二果向,二果位,一直到四果,这是第一个修行阶段。这个叫次第道的行法。

  可是你现在修圆融道,不一样。你这个三个条件圆满,一次分段生死,到佛菩萨的净土去,再回来,你是法身大士。你记得这一点,是法身。你不是从破我执无明、证七信位开始。你知道,这个弄清楚哦!

  净识,你看,净识是初果向。初果位、二果向,二果位、三果向,三果位,然后出四果向,破一分无明、七信位。有没有?假如我们第一个不算,你第一个不算,初果向不算,初果位开始算。你看初果位,二果向、二果位、三果向、三果位、四果向、四果位。破我执无明证四果位,七信位。然后再来一个向位,八信位。再破个法执,九信位。然后一分保衽十信满心,才进入法身位。

  那你修圆融道,一次分段生死,你到净土,就是十信满心了。

  所以他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一定要尽行寿。你别想说“我活到98岁,老壳壳,那么老了,拿着拐杖,还要行菩萨道,未免太没有人性了。”是没有人性,因为他有菩萨性。你知道吗?你要行菩萨道,就要这样尽行寿做到底。

  你会说“那我假如老人痴呆怎么办?”那叫活该。你要行菩萨道的人,怎么会老人痴呆嘛?对不对?可见,你没有真行菩萨道,才会老人痴呆,要不然不会的。

  一次分段生死,你到净土去,就是十信位了。一来随缘再到这个世间,你就是法身大士。这个非常殊胜的!这个就叫做普贤行愿。

  知道吗?那么这些伟大的菩萨们,他们的成就都是修这个法,修这个圆融道来的。

  各位,你看看,你凭空捡到的哩,这么好的礼物。(众鼓掌)

  但是,你愿不愿意这一辈子、今生就把他成就?这就看各位了。

  你说“这条改一下,不要尽行寿。”没有可能啦。这就是要尽行寿,其它你都不要管。对三宝具足信心,尽行寿行菩萨道,归零功课。简单吧?就看你啦,不要一直瞪着我。(众鼓掌)你要自己反观自己,回过来再看自己。

  你要么,你就修次第道。两条腿都快折断了,因为要置心一处。对不对?然后各种资粮道要具备。想精进的话,要日中一食。日中一食,还不能够把早餐跟晚餐一起把它吃掉,只能吃午餐的份。对不对?你要弄清楚哦。你不要听人家讲说“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所以午餐吃得饱,就统统把三餐吃下去了。还不行,还要夜不倒单。还要持不持银钱戒,要持那个戒,手上不拿银钱的。哇,那这个,我看比圆融道更辛苦。那就随你自己决定。

  那你假如“那我这么年轻呢,才20出头,就修,修圆融道啊,尽行寿,要活到120的话怎么办?”告诉你,那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在圆融道中兼行次第道。

  修行啊,为什么佛光会那么灿烂?一切光明没有比佛光明来得更灿烂的,就在于生命的压缩,他有无限的能量可以展现。就在这个地方。这里面,如何交织修行的部分,属于高级班了。我们这里不谈了。

  但是我要告诉各位,这里所讲的普贤行愿,这个十方法界会跟你相应。这佛一成佛的时候,十方法界所有诸佛国土所有的佛都会跟你相应,然后佛的上首弟子都会到了你这里来,跟你祝贺。他之所以跟你相应,就是来自于普贤行愿。

  普贤行愿四个字,你体会不到,但你从圆融道的实践上面,你就看得到是怎么修来的。我为什么一再跟各位讲圆融道、圆融道,他殊胜就在这个地方。

  我不像某些人这样子,单一法门跟你推动,而这个圆融道只是三个原则,三个原则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理修上面,对三宝具足信心。那也就是你对道场要有信心,道场代表佛,就是佛宝;对法门要有信心,代表法宝;对善知识要有信心,代表僧宝。对不对?对于这样的一个原则坚持不疑,没有疑惑。这个就是戒律,具足信心,知道吗?戒律就已经涉及到理、事两件事情了。所以在理修上面对三宝具足信心。

  那么在事修上面,要行菩萨道,尽行寿行菩萨道,这个事修不能断。所以理事兼备,理事无碍。

  一发生状况,不管是喜悦的、顺境的、或者逆境的、无奈的,被人家误会、羞辱,无所谓,归零功课,事事无碍。

  你看,你就马上直接进入了。所以你不要看说,这个方法好像很简单,这里面没有跟你讲开悟,也没有讲什么证果,都没有,但是你直接就超越了,直接到法身位去了。这个法门是绝对殊胜的。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再跟各位推荐这个地方,就是指这个。

  所以诸大菩萨在修行过程里,我们不否认次第道或圣解脱道。这些菩萨们在修学次第道跟圣解脱道的时候,都是从净土来再修的,因为他资粮道都具足了。

  你想想看,一辈子你就可以具足这些资粮道。那你现在开始要去学习,去具足那些资粮道,大概都很难。而且有很多地方你有盲点,你看不到。这就是我们一再提醒各位,你要留意的。

  当然有那个因缘我们不反对,但是你是不是具备已经到达修行开始线了?那我们讲,意识形态,你破了吗?染识,你破了吗?染识,是什么东西污染你,你知道吗?

  你有没有感觉到,你在这个世间,不知被什么东西拖着走。有没有?你也不知道为什么。

  从小爸爸妈妈就叫你吃这个吃那个,吃这个吃那个;然后上学去,上学去,一直赶赶;然后考这个考那个,读这个读那个,修这个学那个;毕业以后,又考这个又考那个。总是感觉好像不太对,这些都不是我要的,可是你就一直跟着走。

  出了社会,又要这个又要那个。年纪差不多了,又赶着你要结婚,要讨老婆。那你想一想,我老婆在哪里?我当时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老婆。

  爸爸说“快啦,快啦,你老大,老三都结婚了,你还不赶快。赶快结婚!”怎么结呀?我妈妈就出主意了“这个好,那个好。”我说“你说好就好。”

  真的要这样吗?这样对吗?等到开始学佛以后,才发现这原来都不对。

  你有没有去问过自己,那个什么东西牵着你走啊?那个叫束缚啊。你要解脱,就解脱掉那个莫名其妙牵着你走的那个。你能解脱吗?难啦,难啦!

  为什么难啦?因为你根本找不到什么东西牵着你走,你根本就不知道。

  但是,你用圆融道很好超越。他可以顺着你现有的状况,然后去达到超越的目标。这个就是普贤行愿所生,“皆从普贤行愿所生”。而保证你绝对往生。这往生,还是肯定你上品上生。肯定的,你放心。关键啦。

  所以,修学佛法我们跟各位讲,你看清楚,一定看清楚。

  为什么我要从《华严经》来?

  最高等的境界,直接给你看到。不是小部头的经,都讲一个道理,一方道理。不是,他是整体的,生命全方位的。我们要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就在这里面。

  好,这个地方,讲到这个前提。这些菩萨们,诸大菩萨们以及他们的眷属,都从普贤行愿所生。你可以在这个时候,附带,因为你现在到诸佛菩萨的净土去,你都是眷属,你是相应去的嘛。对不对?

  那你可以发,加一个愿“我到那边去,有佛成佛的时候,我要跟着菩萨去,去看看佛怎么成佛,以后再随缘度众生。”那你头上就会一直发光,因为你看到佛成佛了。知道吗?就不会像人家讲“瑞气千条,要抓没半条”。讲的时候都很厉害,真的要他表现一下,就表现不出来了。不是,这是真正的一个境界。

  好,我们看下面,这些菩萨们“以淨智眼。普見三世一切諸佛。眾所樂見種種相海。”

  “以净智眼”,这个,我们就不仔细地再跟各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了。这是个词,“净智眼”就是智慧。简单讲,以智慧“普见三世一切诸佛,众所乐见种种相海”。

  你不要弄错,这个智慧是般若空性。以般若空性见种种相海,他是见空性中的相海,不是见有为法的相海。因为他已经这个都在法界中的,不是这个世间的。你留意到哦。

  我们跟各位讲过了,除***以外,其他都在法界中了。换句话说,他是在第二世界的东西,不是第一个世界的东西。你不要说“明明就是空性,为什么还有相海种种可见。”那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这表示你还没有进入状况。

  第一个是“净智眼”,他用眼来做代表,这其实是智慧起作用。

  第二个“得無礙耳”。这里用耳朵,不是净智,不是净智耳是无碍耳,耳朵去听没有障碍。

  “普聞十方一切如來所轉法輪修多羅海。”

  你也不能够讲“《金刚经》说无说无修啊,那你这里怎么有那么多修多罗海?”这个都是法界中的,不要弄错啊!

  “已得至於一切菩薩最勝自在究竟彼岸。”

  他用“净智眼”跟“无碍耳”两个来代表六尘境界,六尘在法界中运做的境界,而不是在我们这个世间的尘境。

  那么眼、耳是我们这个世间你所知道的,这个叫显。对不对?那么秘密,就是法界中的这些境界。所以他叫“秘密隐显”,隐的跟显的,“具成门”,统统显现出来。

  《华严经》的经文里,这一点是最大的特色。这个也是性宗经文的语言模式。你必须要通达他的思维模式,这些语言模式你才看得到,要不然你看不出来。

  所以,第三句就讲到说“已得至於一切菩薩最勝自在究竟彼岸。”你看,一切菩萨最殊胜的彼岸在哪里?都在这些菩萨中。

  我们一直讲到彼岸、彼岸啊,大概是相对彼岸,不是绝对彼岸。我们在跟各位谈的,法界中讲的是绝对彼岸、究竟彼岸。跟你相对的不一样。

  我们为什么讲究竟啊?就是N+1个世界,不是第二世界。

  我们讲这个世界娑婆,现在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所存在的这个世界叫第一世界,你这个身体所具有的生命叫做第一生命。

  那你说,要到下一个世界叫第二个世界。极乐世界做代表,是第二个世界。

  后面还有第三个世界,第四个世界。一直到N+1个世界,那个世界才叫究竟彼岸。

  你到极乐世界是相对彼岸。知道吗?

  你假如是想要求生极乐世界的,不要以为我在批评你修得太小了。你还是先到第二世界去,转得过去到第二世界,才能够到第三世界。那你要慢慢爬,像爬楼梯一样,第二到第三,第三到第四。

  但是我们修圆融道,一下子就到那个N+1那边去了。

  差别就在这里呀,差别就在这里。

  这个理论,过去没人讲。我现在讲,你第一次听到也是半信半疑。甚至于你内心里头,开始就毛起来了“怎么有人这样讲?我的那个师父,他讲不是这样讲的,他讲的才是究竟的,你这个根本就不究竟 。那个什么易行道、方便道,所以叫做都可道。那你讲的这个,还要尽行寿,种种的责难。”

  我告诉你,你跟哪个善知识学你就跟他学,他有没有欺骗你我们不管,但是我要教你的是这个,这是不一样的。你跟他学你就好好跟他学,你要来这里学我就好好教你,那你就好好自己学。那你来参学,那仅供参考,不要干扰你。你的心,不要因为听我讲以后,全部毛起来了。不要退心,坚固你的道心。这个比较重要。

  或许呀,你那边的善知识,他不会用这些语言表达,可能是这样子而已。他可能讲的也很不错,那个世界也很好。

  那问题是,如何修、如何修?这个问题你要弄清楚。修不是用听的,修是要去实践的。所以你要如何去实践,可以到达那个地方,那是你自己在修学上面,自己要向自己负责的。

  这个是我们透过这个经文,附带跟各位谈的。

  第五行“於念念中,現大神變,能遍親近十方諸佛。”

  这个地方,这也是个问题。刚才是十方佛国土的菩萨们都来到毗卢遮那佛这里,对不对?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其实所兑现的是毗卢遮那佛的殊胜,所以十方世界海的佛,他派他的代表,用现在我们的话讲,派他的代表,钦差大臣,来到毗卢遮那佛这里来了。那么就在这个时候,这些菩萨们能够在“念念中现大神变,普遍亲近十方诸佛。”这是什么?要留意到啊!

  换句话说,本来大家都安住本国,都在自己的国土里。现在有这么一会,大家都到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这里来啦。就在这个刹那间,因为这个念念中,大家聚在一起,可能都吃buffet,对不对?自助餐嘛。一碰,东方的菩萨碰到西方的菩萨,西方的菩萨碰到东北方的菩萨,因为谈起来很高兴,就在那刹那中,念念之中“你的国土很好,我们到那边去参学。”他能够同时所有的国度,佛国度统统遍满。

  这一点,你大脑想象不到。大脑只能够说,我到一个地方然后再到一个地方,然后再到一个地方,那是大脑的思维模式。生命不是,要到哪里,哪里都可以去。

  这一点,你会觉得很奇怪,对不对?告诉你,一点都不奇怪。你留意看看。你在教小孩的时候、喂小孩的时候,你注意看看,喂小孩,你是不是只负责从嘴巴喂进去,然后手就一直长大,脚就一直长大?有没有说牛奶吃下去说“今天这个牛奶只长右手,昨天的牛奶长左手,明天的再长右脚,后天再长左脚。”会不会这样?不会嘛。这一个进去,全身他很均匀地同时成长。是不是这样?

  同样的,你再想,再思考一遍。我们在学校,一个老师对五十个学生讲。你看,老师讲一句话,五十个学生都听到了,是不是都受益啊?老师有没有说“我这句讲给一号听,这第二句讲给二号听,每人只能这样排的。”有没有?没有啊。

  所以,你大脑的思维,我跟各位讲,根本是错误的。生命,他本来就是平等的。一讲出去就是平等的,然后随着众生的根器而有不同。是不是这样?每一班老师在教,老师是,老师讲出去,学生耳朵都平等的统统听到嘛。但是为什么有的第一名,有的最后一名呢?那众生根器嘛。对不对?老师是平等教,众生是根基不同,有不同。对不对?

  所以你要知道,到达这种程度的时候,你在生命中的最顶尖TOP那个地方,那里本来跟十方佛国土就是同时呼应,同时互动。

  大脑想不到,想不到啊。我只是用个比量的方法比给你看,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每一个学生同时同一个时间,没有先后,全部听到。是不是这样?我现在讲,你是不是同时都听到?有没有说,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没有啊,同时听到。

  这个就是“念念中现大神变”啊。所以这种大菩萨可以作得到。对不对?

  我常跟各位讲,要修行,你就不要大脑。不要用大脑,用大脑是修行很大的障碍。

  师父在讲,“我想想看”。想想看,你就靠边站。想想看的人都不是当机众。

  但很抱歉,因为大家都要“想想看”。所以你会发现,修行人谁最得力啊?比较憨的人。那精明能干的人,我们说业力重,因为他老是要想想看。想通才要接受,你就输了,你就被占便宜了。所以,修行真的是很平等,绝对平等。

  所以我们这样讲,你就真的要留意。当你开始用大脑在分别,那你就要留意了,你可能掉入陷阱了。

  好,下面。这种经文都具备了这种特质。“一身充滿一切世界,普現諸佛道場眾會。”

  你看,“一身”,刚才讲“念念中现大神变”,你也不知道是心念还是什么。对不对?那很抽象嘛。现在是“一身”,“一身中充满一切世界,普现诸佛道场众会。”

  这个一个身,怎么样子法界中所有诸佛到场的,这个众会呢,你都能到了。 而且你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国家也不过两三百个而已。对不对?不会超过五百个。但是法界中的佛国土,是无量无边的。

  你用大脑去想“哦,要怎么去穷尽啦?”但告诉你生命是穷尽的。因为在法界里,整个法身就是法界。这我们前边讲过了,法界等于法身,法身等于法界。

  这一点没人跟你讲过,历史上也从来没记载,你不要查语出何处,语出海云和上所说。

  这个“法界等于法身“的观念,也就是我们第四期佛教思想发展上面要去推演的。在论学的实证上面,这一点可以讲得很清楚。

  但为什么没人谈呢?包括我们跟各位讲,人格性法身跟非人格性法身,只要你一进入到人格性法身的时候,那你的法身就穷尽法界,既然穷尽法界所有佛国度,你当然穷尽了,是不是穷尽了?你想想看。

  今天,我们看地球好大,对不对?是不是很大?假如,像王阳明讲的“若人有眼大如天,便见山高月更阔”。是不是这样?当你有眼大如天的时候,地球也不过是阿摩罗果。是不是这样?那,你哪里看不到?

  当你的法身等于法界的时候,“一身充满一切世界,普遍诸佛菩萨众会道场。”你就穷尽了嘛。

  问题是我们用大脑,我的眼睛就这样子,视力就这样子,看远的看不到,所以你没有办法去体会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不难,真的不难,所以我们跟各位谈说,圆融道行法,真不可思议啊,不可思议!就是修这个啊,就修这个啊!

  时间到了,我们应该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我们再讲。

  《四十华严》第28讲(2007年9月27日)B

  好,我们再继续往下看。

  “光明遍照一切世界,於一塵中。普現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世界。於彼世界現種種身。隨諸眾生應受化者。調伏成熟未曾失時。”

  这个地方是讲作用。“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光明”就是般若空性的智慧作用,起作用,就对了。

  这个文字上的意思,大家知道了。这个境界上的就是这么样的扩展开来。

  假如各位对于佛法的了解,你不要一直以为你一个人在做什么事,你不要这样认为。是我们身体里面,我们的生命里头有很多因素,当你有所觉醒的时候,你所有的生命因素同时会被触动。你能体会的到吗?

  因为,我们用大脑是很麻烦的事。我们去看画展,大家都有经验吧?看画展的时候,当你专注看的时候,耳朵已经听不到了,人家叫你也不知道。有没有?是不是有这种情况?你六根只能用一根。只要你专注,就产生这种偏差。生命不是这样。

  生命是,你虽然只有一个东西,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就是嘴巴吃,眼睛就会明亮。没有说“我眼睛也要吃”。眼睛要吃什么?眼睛怎么吃呀?只能嘴巴吃进去,全身都有健康,都有营养。生命是这样的一种状况。

  所以当你了解到,“法身就是法界,法身等于法界,法界等于法身”的时候,那这世界的一切,你都穷尽了。你要饶益众生,那众生在外面在里面?都在里面嘛。但是那个里面,跟你的细胞感觉又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讲,密法修法,大家都没有办法体会。密法修法,是完全在兑现禅宗所讲的话“一切唯心造”,外面的世界是心里所造。但是你怎么证明?你没有办法证明,但是密法的修法就证明给你看。透过那个修法,很完整的修法,当你的身口意三业相应,这个时候,你这里法器一动,外面的灾难就消除了。外面的世界,是由你的心去改变的。(众鼓掌)

  那你不知道,你没有这样的训练啊。你也想这样做,你只是想这样做,可你没有去做。

  你要训练到身口意三业相应,然后在坛城里,你的身口意跟佛的身口意要一致。那一一致的时候,那个本身上面的法器跟你这面的法器,你一动它,它就起作用了。法界,什么瘟疫,什么非典都把它摆平了。

  可是你不修啊。你听着很高兴,然后“就这样,我也要。”然后回家就睡觉,看电视。你身口意怎么相应吗?你怎么起作用吗?

  所以是绝对可以做到,佛是不妄语啊,绝对是如语者、实语者。但是你不如实修嘛。

  所以这些问题,绝对没问题。问题是你的脑筋一直在起作用,它就不成,没有用了。

  所以我们一再跟各位讲,你要修行,做个行者,不要做一个大脑运动者。光是动大脑没用,那是当学者可以,不是行者。你要当行者就从行法上面下去做,讲到就要作到,如说修行,对不对?如行而说嘛。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我的经验,以我做过的经验给各位看。现在讲起来是很简单,因为过去的事讲起来简单啦。刚才有人问“癌症末期要怎么办?”癌症末期,等着去死啊,那还怎么办?你早要学佛,早要修行啊!等到癌症末期,不要理它,你别来,我在忙,你别来,叫癌症在外面等。那你要有修啊!

  你听我这样讲好像开玩笑,我跟你讲,就真是这样子。

  医生跟我看到21天,“你一个月已经过了9天,现在剩下21天。21天!”

  我说“什么意思?”

  “三个礼拜,那你要准备回老家去了。”

  我说“不死可以吗?”

  他就笑笑。

  我说“哪有医师是这个样子的?”

  我回来就跟菩萨讲“那21天留着,不要动,21天留着,到最后我要走的时候21天再来,那现在这段时间空白。”你不是跟癌症讲,你跟菩萨讲。那就把它停着,停到哪一天你高兴,你就开始动吧。那就好了嘛。那要预知时至,不简单吗?对不对?

  可是你平常不用功,现在癌症末期了,我跟你讲,医生一宣布你癌症末期了,第一个先吓死你。看你死不死,就是把你先吓死了。吓不死的就毒死你。什么化疗,什么疗,你看不死也得死啊。

  我跟他说“我可以请假一年,给我开一年的假条。”

  他说“笑话!”

  我跟他讨了半天假,一个月。他说“一个月,我都没面子了。你都活不到一个月的人,说不定下礼拜死了,我还开一个月给你。我医生有信誉的。”

  过一个月我去跟他要,“啊,你怎么没死?”(众笑)

  我说“不死不行啦?哪有医生一直要人家死的?这么讲嘛!”

  所以你一定修行!我告诉你,人,你肯定你是人。人什么都不行,你所行的,是因为你有福报。人只有一件事行:修行。可是你不信。(众鼓掌)

  别鼓掌啦,你根本就不信。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修行啊!

  可是你不行啊!你还是想办法“我要去赚钱啊”,“我要讨老婆啊”,“我现在那个情人不错啊”。还想赶快结婚,生个儿子,然后读书考第一名得一百分,然后再读个好学校再得第一名,考一百分,再读个好学校…你就被那个线、东西把你牵着走,你不知道怎么办。

  这个就是束缚你的东西。你要能解脱,要真解脱只有修行,真修行。

  这是我要提醒给各位,菩萨道这个时候,这个圆融道绕一圈过来就能够这样子教化一切众生,“未曾失时”。

  知道吗?这个是,这些大菩萨,我们在他身边的话,你所学的就是菩萨的那一套。这样我们都在娑婆世界,所学的娑婆世界就这一套。叫各位把这一套放下,学菩萨那一套。

  即使我这样讲,你也一愣一愣的,脑子里头还在想“真这样吗?这个师父讲的算吗?我以前好像都没听过,他现在这样讲,可靠吗?”这个问题就产生了。

  你能够接受,是你的善根你的福德,你的因缘成熟了。你这辈子不接受,下辈子你也要接受。现在只是跟各位讲的一样,“究竟成佛道”。究竟,什么时候不知道,究竟。远种菩提因,把这个佛陀的真理,真正的昭示给各位。

  那你真的要发大勇猛心,然后才能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要不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圆融道,你无法行持。

  你要发“小心”,发心,还发“小心”。“”小心知道吗?mini heart。(众笑)发这个mini heart,不能成佛。

  所以我希望各位发大心。大心,知道吗?那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定要追求生命止于至善的这个目标。止于至善是永恒的,是恒动的。绝对不是你这个世界的,你要有这种心里准备。

  那有很多冲击,有很多震撼,你一定要去经历。

  修行的过程里,有很多…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验,我们在北方,北方你应该去学滑雪,有没有滑雪场?学滑雪摔得乱七八糟起来不知道东南西北的,有没有?我们在南方是冲浪。哇,下来,头往下栽,然后拼命往下滑,因为你东南西北搞不清楚。

  你要有那种经验,你的生命才能坚强,才能独立。不然你现在都太依赖了。

  所以一定要发大心。大心不是什么大小的大,就是追求生命止于至善的、十全十美的那种生命境界,这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按照它的文字来翻叫“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那你还是会问“什么叫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你说“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到底有没有解释呀?这样解释,你不满意。

  那我跟你讲,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那你又是没听过。这就是用大脑的一个毛病,一定要想办法去突破。这个只有你自己来,师父在跟你讲再多都没用。

  好,我们看26页,这是另外一段。“一切毛孔出大音聲。周聞十方。演暢如來妙法輪雲廣大境界。”

  “一切毛孔”,这些菩萨们一一毛孔都会出大声音。这个就麻烦了。我们的毛孔出声音你就会吓死人。他这个毛孔,不是你想象的这个毛孔。这个经典,《华严经》这种经典,毛孔是指空间最小的单位。佛刹,就佛国土,是空间最大的单位。

  这个空间最大的单位能够入空间最小的单位,这个叫做广狭无碍。所以“一一毛孔中有无边刹海”。知道吗?《华严经》讲说“在毛端中现宝王刹。”毛端,毛端是很小,那宝王刹就佛国土,佛刹,整个会呈现出来,这叫大小无碍、广狭无碍。

  那么他讲“毛孔中出大音声”就是说,我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量子学,在量子那么小的地方,他能够看到整个世界、整个佛刹、整个宇宙、整个法界。那你当然就出大音声了。这个里面,在转*轮。

  这一点,通常你用大脑是想象不到。他讲的是一个空间单位的小与大之间的关系。

  下面:“知諸眾生悉皆如幻。知諸如來悉皆如影。知諸界趣業行受生悉皆如夢。知諸世間所現果報如鏡中像。知諸世間諸有生起如熱時焰。知諸國土依心想住皆如變化。通達如來十種智力。”

  我们到这个地方这几句,“知诸众生如幻”、“如来如影”、“界趣如梦”、“世间果报如镜中像。世间诸有生起如热时焰。知诸国土皆如变化。”这几句都是空宗,这个语言模式是空宗的语言模式,在这里出现。这是从哪里来?从《金刚经》上面来的。对不对?你看看这段经文。

  他这段经文为什么在这边出现?跟性宗的经典,不太一致。这个就是《华严经》,在谈他的语言模式是,破立双举。前面是讲立,一直讲立,立起来。这个是用破的方法,又把你破掉。刚才讲立,是立法界。现在跟你讲的破,是破现象界,破第一世界。你要知道,这个叫破立双举法。

  空宗的语言模式是双破法。你看这个里面统统是破,如幻,如影,如梦,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变化,这是不实的,就用破的方法。这是双破,一直的破,连破法。

  用立,就连立法。所以他有连立以后接着连破,这个叫破立双举。

  性宗的经典,也就是普贤菩萨的经典,通常用立的法门;空宗的经典,就文殊菩萨的经典,统统用破的法门;华严是三圣法门,就文殊、普贤都在,所以是破立双举法。有没有?你看到啊,这经典。

  昨天跟各位讲,经典在翻译的时候,他有一定的规矩在,有一定的模式,所以他永远不会背离它的原则。所以你不管你是研究哪一部经,哪一宗。你要是读,你要是研究三论宗,三论是法性,他就是般若宗的,法性宗全破。你放心,要全破的话,我告诉你,你知道他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拿起来你就能讲了,不要准备。因为他的模式就是那一套,很简单的方法。

  我们几位大德,你看那净空法师讲经,各位有没有听过?净空法师,你听他讲前面,你就知道他后面会讲什么,因为他就那一套语言模式。他讲得又慢,所以他慢慢在咬的时候,我就可以替他讲了。因为他就那一套模式嘛。

  那我是讲得快,你要跟也跟不上。而且我模式多变化,你要学,怎么又跑到那边去了?唉,怎么又讲那个状况?你不会一直跟着我后面。你要一直跟我后面呢,你会跟丢,因为我模式在多变。

  《华严经》就是多变,他没有一定的模式,这个就是他的模式。知道吗?他没有一定的模式,就是他的模式。你看,立了,立到这里,突然跑出破的来。有没有?性宗的语言讲完了,就普贤的语言讲完了,咚,跑出一段,文殊插进来了,这是文殊的语言。

  告诉你,完全不能执著。是不是?这种无常法,《华严经》是最淋漓透彻的。

  你讲到这个地方,你都不知道他的变化在这里。这些我们就不跟各位讲了,应该,假设你应该懂。不懂要查《金刚经》。

  不过这个我们会在哪里讲?会在禅修里面讲。禅修破你的执着,这个我们就常用。所以,大家喜欢听讲禅,讲禅修,你也会感到非常的兴奋,这是因为都在颠覆你的大脑。

  其实真的精彩是普贤菩萨的经典比较精彩,但是你用大脑去听的时候,你听不到精彩,因为他是大脑外面的东西。可是你会比量、类比,用大脑去接收,那个殊胜感你就没拿到,得不到。

  所以要学普贤的这种境界,你一定要训练自己要有空性做基础,那你才能接纳。要不然,你所接纳的不准,不正确。看起来好像都懂,你懂的啊只有一点点。那一点点,我不能讲百分比,只有一点点而已。像大海水那么大,你只有一点而已,一点当中再分出来一点,只有那么一点。

  普贤的经典是,真的很殊胜。

  这辈子,跟各位讲,介绍普贤法门也只是说试试看,看看此方众生因缘、善根够不够。知道吗?我把这个部分提出来讲,是前无古人。往后呢,要再讲就要看各位。不要光听我讲,我讲完就算了,我讲完就换各位讲了,你要接着继续讲下去。

  这是他很殊胜的地方。

  好,我们再往下看。

  “通達如來十種智力。”这个如来十种智力,通常我们在讲这十种智力的修行跟训练,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修的。

  这为什么我要跟各位讲说,这十种是在八地以上菩萨修的呢?

  这是因为,是从《梵行品》来讲。

  我们跟各位谈过《华严三品》。《华严三品》有一品叫《净行品》,是信位菩萨修的,就是你还没有证阿罗汉以前这个地方修的,刚才讲的七信位以前,八、九、十,十信以前的菩萨修《净行品》。

  那十信过后就是法身了。法身所修的部分叫《梵行品》。那《梵行品》经文简短,比较像空宗的经典。但是他是性宗的经典,他都是立的没破,但是很短。

  他就把这个,从这个圆教初住位开始,一直到妙觉位成佛的位次,他所修的法门,统统给你列出来,而且位次非常清楚。

  这个当中就有提到这个“如来十种殊胜智力”,就是从八地以后开始修。

  而我们现在也在修,你修这个根本修不来。因为这个“十种殊胜智力”是从六种神通中来的,那你现在又没神通你怎么修,所以你修不来嘛。但是呢,多一些正知见是好的。正知见,就是正确的知见,要有。

  他是从六神通来的。六神通扩大就是这十种殊胜智力。他不止神通,他是智慧的妙用,所以叫做如来十种智力。这是八地以后的。所以这个地方来讲,这以后的部分就是八地菩萨的境界。

  各位要留意。这是《华严经》里头有一个部分,我没有跟各位讲,就他的那个位次,在前面每一句、每一句都有他的位次。那再这样讲的话,大家负担就太重了。因为你都还没有开始去修,还没实践,光每次都讲位次如何排列了,那这样不太好,所以我通常就省略,就不讲了。

  那第三品就是《普贤行愿品》,就一般讲的《行愿品》其实是《十大愿王》,就“一者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那十条的部分。那个其实是成佛以后修的。所以为什么讲说,是永恒的又恒动的。

  所以成佛不是就没事了,成佛以后干吗?不是就坐在桌上给人家拜,就是出去收红包,因为因地红包包给人家太多了,所以果地时收红包收回来。不是。

  他生命恒动,一直在教化众生。

  好,这是提供给各位做参考的,这三品的用法。

  当然我们现在因地要修《普贤行愿品》也可以,不是不行。那你就要配合圆融道进行。但是,我们很少去提到这个部分,大家都广修十大愿王。怎么修呢?那就十大愿王。不是,他要配合圆融道。

  好,我们往下看。“通達如來十種智力。威德自在。如大牛王。”

  这一句,八个字,你看得很清楚,有没有?“威德自在。如大牛王。”有没有?是什么东西?不知道。他就是大威德,这大威德骑在牛上面。有没有?你都不知道在哪里,就在这里。

  那个,大威德明王,他为什么骑着牛啊?牛为什么是他的坐骑?

  你不要看西藏的那个坐骑,那个你看不出,你要看我们的密法,那个大威德你才看得到。我不是说西藏的大威德不好,我要讲他不好,晚上他就找我算帐,我不会说他不好。(众笑)

  但是你想要了解什么叫大威德,那你要看汉传的。汉传的画,有没有看过?好,明天就带给各位看。(众鼓掌)啊,我没有大威德。(众笑)

  那个八大明王应该有吧?我们只要讲八大明王,八大明王大多都有大威德。那个图像是很精彩的。那我这里现有的是步掷明王。

  步掷明王是普贤菩萨,大威德是文殊菩萨。

  文殊为什么大威德?因为智慧尊圣,所以叫大威德。

  那普贤为什么叫步掷名王?步,就是进步,精进的意思,指迈开步伐,雄壮地前进。走路,那个脚步迈开,就像丢东西一样。那你看那像不像踢正步?踢正步看过吗?阅兵的时候踢正步。那步掷名王的步伐就是那个样子,所以他是一种雄壮威武,就是踏踏实实在前进,在实践的,精进的一种象征。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修学普贤行法的人,他的生命情操都非常精进、非常热烈、热情高昂的那种状况。不会是冷冷淡淡的,像我们学佛学到清汤挂面,男生都变成剪平头,在家也都理光头,那个不是这个表示精进。

  你在生活中充满着热情,对于众生,对于生命,对于世间充满着爱才叫普贤行法。知道吗?要是修到最后都穿海青走在街上,那不行啦,那不行。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爱,关怀这个世间,热爱这个世间,这个才是行者。

  假如修行人修到最后都与世隔绝,那这佛法哪里去了?很快就灭亡了。不是,这个不是佛法。我们都弄错了。

  “得無所畏能師子吼。深入無盡辯才大海。了知眾生諸秘密海。深入文字語言智海。了達法界猶如虛空。”

  这个地方,我跟各位提一下这个语言模式的运做状况。

  他讲“威德自在。如大牛王。得无所畏能狮子吼。深入无尽辩才大海。”这是前提。

  “了知众生诸秘密海。”众生有什么秘密海?嗯?这就是关键,众生有什么秘密海?了知众生的人性。

  我举个例子给各位做参考看看。各位年轻的朋友,你将来出社会,现在也在社会,但是你注意看人。人啦,人生有几个阶段,我常常跟各位讲过。那么我们这里,我还没讲过就是,不过已经讲太多了。那个书本里头,带子里头,你们慢慢去找去翻就有了。我现在举一个例子。

  你看,人生如爬山,你注意看看。在山底下开始要去爬山的人,你注意那种心境怎么样?在山腰,有没有?山脚下到山腰到快到顶的时候,那个人生的境界就像这样子,都有不同哦,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当那个人走过高峰,开始往下走下来的时候,他的人生境界都不一样。

  那么现在你在社会上,你遇到的人或者你遇到的老板,或者你遇到的伙计,他在人生的旅程里是在哪个阶段?我告诉你,这个比算命更准。

  当他是刚从山脚下往山腰要走的人,功利心很强,名利心很强。

  假如这个人走过山腰,开始要往高峰爬的时候,他就会留意到,他做人处世是要注意到人品人格问题。

  你要留意到。那么他到了高峰的时候,他会战战兢兢。当他走过高峰开始下来的时候,他有一种满足感。他会多善、他不争他会多让。你去留意一下,你跟的老板是走过高峰的老板比较好。但是很抱歉的是,我们所跟的老板大概都在打拼。对不对?你去留意看看。

  所以你跟人相处的时候,你就要留意了。这个人是属于他的人生的什么阶段,那你就应该知道要如何跟他相处。听得懂吗?

  这个叫做众生秘密海。(众鼓掌)

  当然你要看算命的,有没有算命,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算命吗?有吗?反正你破四旧都已经破掉了,算命的都破了嘛。

  算命的大概分三大系统,西洋的我们不谈了。我们中国有子平术、紫薇斗术,这两大系统,主要是这两大系统。后来把这两大系统综合起来叫金平会海,这三大系统。紫薇斗术大概95%,子平术98%,综合起来应该更准。但是金平会海的人,大概只占到80%。因为两个要综合起来用的话功夫要更高。你根器不够,大概学不来。

  一个是袁田罡的、一个是徐子平的,他们不一样。这两个已经是超级大国师了,你想想看,现在这些小毛头怎么有可能超过他们呢?那这里面确实有高人。假如你,我是这样讲,你不要说我在批评你,你要给人家算命,你要找你的朋友,他不收钱的。现在很多人都靠这个赚钱,那往往是郎中,不是高人。高人是不会靠这个赚钱。

  那么他们有一套算法,这是中国古代的统计学。这只能叫统计学。那么他们有很多星星,有什么紫薇星、贪狼、七煞。这些听起来都好可怕。但是都是好星,不是不好的星,古代统计学的名词。它的统计不是在统计ENP、GDP,不是统计那个。它是在统计人性,他一生当中,他人生的高低潮。告诉你,非常的准。它是统计学。

  但是,你不要去遇到郎中。那些郎中是要赚钱的,讲话不负责任的,钱拿来了,其它就不管了。那个你不要去。我是跟你讲,你要有朋友,而这朋友靠*的,他很专。他是业余,但是他有兴趣。因此他不以这个,为这个吃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这个,你可以跟他研究。知道吗?但是你不要迷信,你应该要有你的主见跟判断。

  从这个可以了解到众生的心性,也就是人性的部分。因为一个人在堕入谷底的时候,他的心性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往上走高峰的时候,是怎么样。那么他过去的人生经验,在这个时候所展现是什么,那非常正确的。

  那我们通常缺乏观察人性的能力。有没有?佛教是不讲算命,没有错,我不是鼓励你去算命,但是你要通达人性。这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知道吗?这叫众生秘密海。

  当然还有很多,不只这个。这只是我举的例子,让你了解。

  那么麻衣神相、金面玉掌,那个是另外的一种算法,那是看相。

  那么透过这个了解以后,对人性…这个,《华严经》为什么对人性那么重视呢?因为他是由三法印转入空性,空性转入人性,人性转入人情味 。所以从人情味中,他可以看到这法界的一切。

  这一点,你可能会说“讲到这里来,佛法好像不是这样讲的。佛法好像只讲到空性。讲到人性,好像马马虎虎,还过得去。讲到人情啊…”好像佛法不通人情,你又弄错了。

  人情是怎么作用的呢?你注意到孔子讲过一句话。他到一个国家,他会听那个国家的人民所唱的歌。有没有?那么,他听到那个人民所唱的歌,就知道这个国家的政策好或不好。你记不记得?在《论语》上有这个记载。你要了解人品,此方人情如何,你就知道国情如何。你去留意啊。

  所以你要教化众生,你必须了解众生。你要了解众生,从人情来看最好、最方便。菩萨大慈大悲,是从这地方来的。

  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以为菩萨都在云端看。“那里有一个跪下在求,开始在磕头,我看看他叫观世音还是叫地藏王。他叫地藏王,喂!老大,换你去了。我叫观世音不叫地藏王。”(众笑)

  你大概是这样想,这些菩萨好像都在总机旁边接电话,那叫谁,谁就说话了。你搞错了!不是这样的。

  他是从人情来的。所以我们说,真空绝相观就是把三法印转变为空性的一法印;理事无碍观就是把空性转变成人性,由人性来看。所以在人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性是人性经过提炼的24K,就叫佛性。(众鼓掌)人性是还没提炼的佛性。对不对?所以人人皆有佛性。没错吧?对不?

  你那个佛性还没有提炼,现在还不是纯金,所以叫人性。那么从人性的状况可以来看,这个叫理事无碍,从理、从事上面来看。到事事无碍的时候,就你从人日常生活中所看的,那就人情味了。你显现出来的应对、进退那个礼数、礼节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到国情如何,众生要如何教化。

  你看现在我们开车出去,每一个人都是马路小霸王。对不对?这是什么人情?你都没有看到,国外在塞车的时候,还一条线直直的过去。我不知道这里,我还没有真正的塞过车。在台湾塞车,明明两条线的,可以塞六部车。我就不知道这车动起来怎么动的。两部车的车道,可以塞六部车。你看看,那像不像在世界赛车大会一样,一冲出去会怎么样子。一塞车就塞到那种状况。这就知道,乱。

  在西方国家一塞车,人家一部接一部。几十公里不要紧,就等。那我们不是,明明塞车了,他应要塞到旁边去,大家要全部停下来。一动起来,怎么动嘛,你想想看。这就是国情。从那里看,从人情看,从你应对进退看。

  所以我说我们中国要强,到什么时候你就可以看中国真的强。当中国人懂得让,中国就一定强。(众鼓掌)

  我们现在都不懂得让,都在争,不知道争什么。这个叫乱,这个不叫强。真正强的时候一定会让。

  人家美国为什么拿他没办法,人家强嘛。为什么强,人家让啊。三个车道就三个车道,当中他们可以下来,聊天,等,大家都等,就可以下来嘛。抽烟、聊天,就等啊。

  我们不是,我们就坐在车子里面,开始紧张、烦乱、烦躁啊。你看这不是浪费生命吗?对不对?所以人情是很重要的。

  你不要以为佛法不讲人情,佛法绝对讲人情。你看,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得到,可以绝对可以看得到。

  因为你了解众生的种种状况,所以能够深入“文字语言字海”,你就不会老是佛里佛气,就讲那几个字。佛法术语转过来,那个转过来,那个念佛,念佛最好,怎么念?念到一心不乱。弄了半天,师父,什么是一心不乱?你只要念到不打妄想,就一心不乱。好,回去又不打妄想。要怎么不打妄想?你念到一心不乱就不打妄想。(众笑)到底怎么念嘛,你说嘛。

  就跟刚才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样。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无上正等正觉。什么叫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叫佛法吗?这翻译机,这样翻过来,这样翻过去。两个都不懂,就摆平了。这个不是佛法。

  所以我们,你要真的能通达人性,你就能深入语言文字海。你不通达人性,你讲不出来。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佛法你懂吗?懂了用你的语言表达。你既然懂了,用你的语言来表达。什么叫真如?用你的话讲,你不要再讲词典里面的东西。你一讲都是词典里面的,就表示你对真如根本不了解。什么叫佛性,用你的话表达,要不然你绝对不了解佛性。什么叫佛法,用你的话表达,你表达不出来,表示你对佛法根本不了解。这个就是关键嘛。

  所以你要深入文字语言字海,你必须表示众生诸秘密。关键在这里。为什么这句话在这里,他起了关键的作用。

  “了达法界犹如虚空。”这个,我们都跟各位讲了很多了。

  “得諸菩薩神通智慧。威力勇健摧伏魔軍。智力明徹了達三世。知一切法無有違諍。而常趣求一切智地。以無斷智入諸世間。以法界智流出教海。得神通力。能令十方一切世界。輾轉相入。得善根力。于諸世界自在受生。得周遍眼。普見十方一切世界廣狹大小。得無礙智。于微細境現廣大刹。于廣大境現微細刹。以自在力。於一佛所。得一切佛功德智慧。威神所加。普見十方。無有疑惑。”

  这个地方,我们在《八十华严》的时候,这一类经文都有解释。这个地方我不再讲,因为这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不只专题演讲,都是可以作专案立项的研究。但是你要记得,法界等于法身,这个观念去运作,你就可以了解,他不是这个世界。

  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尤其我们这个时代,大脑用太多了。经常是用物理现象在解释的,这个,你就没有办法了解生命。

  这个经文,我们不详细地跟各位讲了。

  最后一句。“於一念頃。能以神通。普遍十方一切剎海。具足如是無量功德。諸大菩薩。滿逝多林。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你看,这个华严经文,我们通常讲的,都是普贤的经文,都是指这一类的。

  “於一念頃。能以神通。普遍十方一切剎海。”“一念頃”怎么样子达到这样的境界,遍十方呢?你了解到我们生命运作的状况,就刚才讲的“若人有眼大如天”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但就是说,我们没有那种眼界,没有那个净识眼,所以就整个法界,你不能通达。你始终是物理现象。看眼前得比较清楚,看远的就不清楚。比较近的就听的声音大,远的声音就模糊了,这是你的物理现象。

  在法界里,没有物理现象,远近是相等的。各位留意到这里。在法界里没有远近的关系。

  你看地球那么大,地球假如变成像棒球那么小,那你还有什么距离感,你想想。所以今天我们看地球,你是用物理的眼睛看地球,所以它有距离远近嘛。可当你的眼睛变成像天那么大时候,地球已经变得像棒球那么小了,像桔子这样小而已,你就没有什么距离不距离的关系了。对不对?

  所以你进入法界的时候,你本身能力就跟这种现象一样。既然你在这个世界里,你看地球,地球那么大。但你进入法界,你经过象限转移进入法界的时候,那你看地球就像手中的橘子一样。他不只是这个样子,整个法界都像手中的橘子一样。那你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关键就在这里。所以修行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你大脑所能及的。

  前面经文,跟这个地方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我们不讲,但是你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到。

  最后这一句,他作一个结论“具足如是無量功德。”

  前面这些功德,他只是举例而已,他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他能力,功德是一种能力。我们常讲功德无量,你也不知道什么功德无量。拿个十块钱往功德箱一丢,功德无量。不是。

  功德是指价值跟意义。你这十块钱放在功德箱,为什么会功德无量呢?就是说,我放这十块钱下去的价值跟意义是无量无边的。知道吗?不是那十块钱丢下去就功德无量,那功德是什么。是你把这十块钱放下去的价值跟意义,是无量无边的。

  假如那十块钱放在你身上你拿去用,那个价值跟意义有限,但是你放到功德箱里拿来救济众生,或者栽培僧材,或者教化众生,这个价值跟意义很大。

  这个功德,是指那个价值跟意义。或者是某一种能力,是无量无边的,这个叫做功德。

  这样子,功德会不会定义?功德我没有用惯的,用惯的,大家就跟着用惯的,什么意义也不知道。人家喊万岁你也万岁。我们哪有万岁?中华文化只不过五千年而已。五千岁哪有万岁。每个皇帝都喊万岁,你看哪个皇帝万岁?我看一百岁的皇帝都没几个了,怎么会有可能万岁呢?

  是你用惯的,那个语言用惯的以后,变成没用的,没价值。我们要了解它的基本定义。

  好,这些大菩萨都具足了这么多的功德,有这么多的价值跟意义,有这么多的能力,的这些菩萨呢,满逝多林,在逝多林里头。

  你想想看他们怎么来的?逝多林是这个世间的,但这个时候你想想看,这个逝多林有多大?就一个寺院的幅员面积,以现在的话来讲也不过500亩而已呀,对不对?500亩地。而1000亩地,5000亩地了不起了。那么多的大菩萨来,怎么塞得进去呀?所以你从空间感上来讲,这是法界的东西,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

  “皆是如來威神之力。”就是佛,这里讲如来,就你的自性,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的自性,那个自性之力,自性的威神力所显现的。

  这个部分,往后我们会常讲。“诸佛威神之力”跟“如来威神之力”有什么不同。往后我们再跟各位作说明。

  好,今天我们就把这第一卷经文,简单地作一个结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