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禅法师:往生由什么来决定?
净土宗如果以最高深教理来讲,本来就是佛的境界、华严的境界。但是它又可以三根普被,十念一念就可以往生,有决定信就决定能往生,不是说一定要有很高的境界才能了生死。故净土法门可深可浅,能高能低,三根普被,摄机最广,能够度尽一切根机的众生,没有一个人不能修,没有一类根机被排除在外,任何人都可以去修持,都可以得益。
从最高深上讲,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如果从摄机上讲,那就是连三岁小孩、八十岁老太太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生起信心来就决定往生。
前面我们介绍的道理是非常高深的——念佛的时候就是见佛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求生的时候就是往生的时候,就是成佛度众生的时候,这是净土宗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以圆教去解释它,净土宗本来就是最***的教法,就是最高妙的教法,虽然高妙但是一般众生也能得益。
像这样的道理,这里就引用彻悟禅师的教言:
“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或未然,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焉耳。”
净土宗如此高深的道理,我们要想真正地开悟,真正透彻地理解是非常非常难的,所以“此理悟之最难”。但“信之最易”,我们要仰信这么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现在念佛的时候就是见佛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对于这些道理我们只要去仰信它,这是非常容易的。本来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分别心可以了达的,但是知道这些不可思议的利益,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可以仰信它,所以“信之最易”。
“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但是如果能直下承当了,当然就能全身受用,这个利益是最大的。
“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若能真正地悟透此理,当然是最殊胜的。
即使没有悟透,你去仰信它,如果生起一个决定信,那也就是决定生。你现在念佛的时候,就是见佛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
你要生起这样的信心:我现在生起决定信的时候,当这一念心生起来,实际上我已经等同往生了。虽然现在未出娑婆,但已非娑婆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所以,我们在信心上也可以这样去理解。
“如或未然,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焉耳,”如果做不到,那我们就用方便去观察,看我们自己的智慧如何。你有多少智慧就能得到多少利益,所以说“随分受用”,观待各自信心的深浅,根机的差别,所得到的利益也有差别。
彻悟禅师在这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主要是让我们生信。虽然悟之很难,但是信之最易。你如果深信无疑,那也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就像前面讲的对往生深信,有决定信,这是净土法门最殊胜的地方。这决定信你如果生起了,可以说现在决定往生。你现在如果能够具足深信切愿,在决定信生起的时候去念佛,就是见佛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你现在真信切愿去求生的时候,就是往生的时候,就是度生的时候。从最高深圆教的理体上讲就是如此。
而从事相上讲,我们不一定要彻悟这个理。但是如果能仰信佛言,深信佛语,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相信第十八大愿十念一念就能往生,如此单单从事相上,能这样深信无疑,虽然还不是从最高深的圆教理体上讲,你也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就像《阿弥陀经》中所讲的:已发愿则已生,今发愿则今生。佛经三根普被,你可以依理去解释它,也可以依事去解释它。事相上讲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利益,决定信则决定生,这并非从高深的理体上讲,而是从浅显易懂的事相上讲。
你有决定无疑的信心,不必要等到临终,现在就决定往生。就像印祖《文钞》当中所引的古人教言“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没必要等临终的时候,现在发愿的时候,现在就是往生的时候。所以今发愿并非将来往生,今发愿则今生,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当中专门对此问答进行辨析。“今发愿今生”,而并非是“当生”,这里有甚深的涵义在。
许多道友天天在念《佛说阿弥陀经》,但是可能不知道经中有这么殊胜不可思议的教理,蕴含了甚深的净土宗最殊胜的讲法。这些都需要通过像蕅益大师等可靠权威的祖师大德的开显,这样我们才会对佛经、祖师的教言生起决定无疑的信心。如果你现在有一念决定无疑的信心,那可以说现在你往生一事就已经决定无疑了。
—摘自仁禅法师《印祖文钞论决定信》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