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什么称为“鬼节”?

农历的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在我国古代,中元,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四大祭祀节。同时中元节与上巳节,清明节,寒衣节称为四大“鬼节”。据古书记载,中元节是融合儒释道三家精神,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为何被称为 鬼节 ,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共同组成了“三元节”。“三元”的说法来源于古代道教。在道教中,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其中,中元节最为特殊。每逢每年的七月十五,地官会来到人间为人赦罪,所以七月十五也是人们消灾的节日(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比如广东)。据民间传说,这天“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阳间的人们会焚烧衣服,纸钱,摆好酒肉,以慰在人世间游玩得“鬼魂野鬼”,并祈求家人全年顺利安康。所以,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叫“鬼节”。又适逢佛教超度亡魂的“盂兰盆节”也在这一天,所以七月十五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

那么,你知道中国的上中下三元是怎么划分的?

三元节早在汉代就有。

先来说说上元节,也就是家家户户在一起吃汤圆的元宵节。

汉代朝廷崇拜的主神,是天帝“太一”。 现出土最早的创世神话《太一生水》中,太一为创世神,“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每年正月上辛夜都会在甘泉宫祭祀“太一”,这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皇帝的祭祀活动,肯定是要有排场的,每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从黄昏开始,甘泉宫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上元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东汉佛教文化传入后,由于汉明帝笃信佛法,听从蔡愔的建言,敕命每年正月十五夜,在宫内“烧灯表佛”,从此民众效仿,都点灯供奉佛祖。

至于元宵节主食“汤圆”,那要等到宋代了。上元节这天,宋代人习惯吃叫“圆子”的食物,后来演变成的汤圆。

再来说说中元节,它本来源自中国上古时代的自然信仰,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觐礼篇》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夏末秋初是即将收获的日子,因此人们要在这一天祭祀田地之神、感谢大地母亲的馈赠,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礼记·月令篇》说:“是月也(七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在收获的季节,天子还象征性地以新谷祭祀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后来,夏末秋初祭祖的活动,自上而下,从天子影响到诸侯,从诸侯影响到民间。

起初,祭祀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最后说下元节,它是道家“水官大帝解厄旸谷帝君”的诞生日。这一天是水官一年一度的工作汇报日,他要根据对人间的考察,录奏天庭,为人解厄。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号称“谢平安”。连天庭都在为人解厄,那人间朝廷也要有样学样,于是朝廷有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出自《云笈七签》卷五十六:

“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

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记载,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魏晋道家则以“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于是,各地纷纷建起三官庙、三官殿,三元节的习俗便从此流传于民间。

中元节明明是祭祀田地之神的节日,怎么后来变成了“鬼节”?

中元节这天,天子在感谢大地母亲馈赠的同时,还去祭祀一下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这是因为中国有着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传统。早在周代,祭祖活动就已经形成定制。

在中国文化中,逝去的祖先只是意味着逝者的另一种存在形式,《韩诗外传》记载:“鬼者,归也。”《礼记·祭义》写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鬼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

古人还认为,人的肉身才是阴气的聚集,人的精神却恰恰是阳气的律动,肉身叫“魄”(比如“体魄”一词),精神叫“魂”,魂属阳,魄属阴。灵魂脱离了阴森重浊的臭皮囊(魄),自然变得阳光灿烂、虎虎生风,“阴魂”其实恰恰是“阳魂”。于是,从宗教本能出发,中国人早就开始把死去的人“神化”,并作为祭祀敬拜的对象。

所以,活人是可与亡灵沟通,向其祈求赐福。他们认为人死了仍可住在家中,故要设灵位;也可住在墓穴,故要选好地;更可住在阴间,故要烧物品。为了向死者表示尊敬,他们制造了许多仪俗和厚礼,使死者灵魂安心,也可荫庇子孙平安得福。他们还认为祭祀与祈祷可使孝道与宗教信仰合二为一,所以具有宗教意义的祖先灵位是与其他神像放在一起。不但早晚能看见,更是祸福与共的存在,也成为生活困难及问题祈求之处。

儒家更是强调,孝道为人伦之本,它的具体表现就是敬亲尊祖,而对逝世亲人的尊敬则表现于祭祀,故此儒家对“生孝死祭”十分重视,因此有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明祭祖是孝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宗教价值。以及“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在伦理上有不忘本的深层意义。

总之,在中国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人为追溯其祖源而展现对生命本质与价值意识的一种外在形式,旨在教导人民认识诚、信、忠、敬、爱人如己、事死如生等等为人的情义。

所以,中元节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

但是,由于鬼是人变的,鬼与人之间并没有“心灵”的鸿沟。这种异质而同构的特性,使得民间文学的鬼不仅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有人的贪婪、猥琐、懒惰等缺点,影响中国人在后来容易接受道教的阴间、佛教的地狱中有恶鬼这样的概念,为中元节变成“鬼节”打下思想基础。

《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道教为了把救赎的思想跟中元节绑定,还特地把儒家的圣人帝舜请来做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史载,舜是黄帝的八代孙,母死后父再娶,继母生了儿子象。全家人都很不待见他,设计要把他害死,但是他屡次逃命成功,还以德报怨,仍然孝顺生父和继母。舜后来在历山耕作,在雷泽网鱼,在河滨制陶,人们追随他,他的孝举逐渐闻名天下。三十岁时,尧帝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并禅让帝位给他。

因为道教把舜变为道教大神,而舜事亲至孝,所以中元节又叫“孝子节”。

在中元节,纪念祖先最常见仪式是烧纸钱。据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因而财源滚滚来。其兄嫂见财心起,东施效颦地造起纸来,由于急功近利,结果纸质差劣,无人问津。蔡伦嫂子心生一计,自己睡在棺材里,叫家人哭得死来活去,并同时焚烧卖不出去的纸。准备好后,她趁邻居过来慰问时,忽然从棺材里醒过来,说自己本已到阴间受尽折磨,后来家人烧了纸给她,这些纸到了阴间,成了纸钱,她因此免受折磨,更赎回了性命,返回阳间。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都知道烧冥纸给死去的人,可以让他们在阴间有个钱傍身,可以穿得暖、吃得饱。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营销案例,但这里蕴含了道教的重要理念:人出生时借了笔钱,过世时往生者的亲戚得还钱。至于烧的钱是纸钱,那就明显是造纸术发明之后的事情了。

后来佛教传入,将盂兰盆节跟中元节进行融合。传说盂兰盆节因“目连救母”而生,故事有许多版本,目前流传最广的大概是这一版本:

目犍连得到神通后,却看见自己的母亲因为生前做了坏事而在饿鬼道受苦,为了拯救母亲,他求助于佛陀,佛陀便教他念 “盂兰经”,“盂兰”即倒悬的意思,可以救母亲倒悬之苦。只要一念此经,四方诸神都会前来,共同拯救其母。

他的母亲被救出鬼门关时,所有鬼魂都随之而出,因此得通过咒文念佛把祭拜的贡品转化成食品,让饿鬼们饱食一顿,安心回去。

佛教借中元节将印度的地狱概念带到中国,并把钱变成功德,通过仪式转化成送给祖先的东西。而道教后来也进行类似仪式,戴上佛教帽,念咒文(梵文),打手印,佛道相互影响,难分清楚。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元节变成了糅合儒、佛、道三教因素而创造的节日,它是中古时代三教融合的典型例证。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纪念祖先的“鬼节”。来源/电影《寻梦环游记》片段

也正因如此,民间逐渐将中元节这一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鬼节”。

这些民间信仰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被现代人所淡忘。抛开民间的鬼神传说,我们反而可以回到中元节的初衷——缅怀祖先,借由这一天,表达对过往亲人的思念,将最初的“仁孝”来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1、吕鹏志《中国中古时代的佛道混合仪式——道教中元节起源新探》

2、张舰戈《唐宋时期中元节民俗内涵演变考究 》

3、何春燕、王晨娜《中元节流变探析》

4、吕原明《岁时杂记》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6、具隆会《甲骨文与殷商时代神灵崇拜研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