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是啥节日?有哪些民间习俗?为啥民间看重腊月初一
是农历的冬月二十六,再过四天,就进入农历的腊月了;腊月也叫除月,腊冬,末冬,季冬,冰月,冬素等,别称有三十多种;其中有一个别名叫作腊祭,即腊月祭祀;因此,腊月也是旧时岁末民间大祭的月份;腊的本义是指干肉,是指肉类食物通过腌渍风干晾晒成干肉的一种食物处理过程,然后用腊肉用于腊祭;比如古籍《风俗通义》有过“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意思是猎取禽兽制成腊品以祭祀先祖。
而汉代学者应劭在所着的《风俗通礼典》中介绍:“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意思是说,腊也包含新旧更佚辞旧迎新的意思;旧岁将逝,新岁将至,在这新故更佚辞旧迎新之际,特向先祖家神供奉祭品,答谢先祖和家神一年来的庇护与恩赐,并继续祈求先祖和家神在未来一年,福泽后世家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由此可见,腊祭是旧岁新年之际举行的岁末大祭之礼,早在先秦时期民间就有腊祭行为;故此民间将腊祭之月称为腊月,并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月份里,人们除了忙于准备腊祭祭品和完成腊祭行为之外,还要忙于辞旧迎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因为腊月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份,过完腊月,就将迎来农历的新年春节了;民间也有“过了冬月就是年,腊月到,新年到”的俗语说法;因此从进入腊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忙于与过年有关的节日活动。
而腊月初一是进入腊月的第一天,人们自然看重腊祭和迎接新年的起始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通过丰富庄重的形式表达对腊祭的重视和迎新的期待,并通过风俗各异的地方习俗祈佑五谷丰收,丰衣足食和平安吉祥;其中,咬灾就是广泛存在于民间,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地方习俗;咬灾也叫咬岁儿,或叫蹦一蹦,老辈人称它为咬炒炒;是指每年腊月初一当天,家家户户要炒棒豆儿吃,全家人都要咬棒豆儿;据说腊月初一咬了棒豆儿,一年不生病,能够辟邪消灾,保佑平安。
棒豆其实就是指玉米,有些地方将玉米称为棒子,因此玉米粒儿就成为棒豆儿了;它是将玉米炒成玉米花儿,后来也有用黄豆,葵花籽,花生等农作物果实替代棒豆儿;因棒豆在炒的过程中会膨胀,并蹦起来,所以民间叫它蹦一蹦;而玉米在翻炒的时候,也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像迎春时燃放鞭炮发出的声音;所以,咬岁预示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开始;后来咬岁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流传,民间便将这种习俗固定下来,并演化成现如今的咬岁节或咬灾节;因此,民间也流传着“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的说法。
腊月初一,也有一些地方将这一天称为孝天日;孝天即大孝感天的意思,是为了纪念二十四孝第一人,虞舜大孝感天的日子;舜是远古时代的五帝之一,原名姚重华,史上称它为虞舜;据相传,大舜出生在一个不幸家庭里,母亲早逝,自小与父亲,继母和异母同姓兄弟象一起生活;但舜自小就没有感受到父母的怜爱之意和兄弟手足之情,父亲生性暴躁,继母泼辣歹毒,兄弟自私自利占有欲极强,父母偏爱兄弟而厌恶舜。
在与继母生活的日子里,舜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反而受到继母与异母兄弟的迫害;在舜修补谷仓仓禀时,继母挑唆异母兄弟从仓底纵火,想烧死舜,但舜借助两个斗笠从仓顶跳下得以免遭火患;有一次,父亲让舜一个人掘井,这次心狠的父亲却伙同异母兄弟一起下土填井;好在这次舜早有防备,在掘井的过程中,早就掘出了另一条通道得以逃生;但事后舜对父亲仍旧恭敬,对继母依旧孝顺,对异母兄弟毫无嫉恨之心。
后来舜的孝善仁义行为传到天帝耳中,天帝被舜的孝仁行为所感动,在舜劳作时,特命大象帮他犁地,命禽鸟替他播种;再后来尧帝听说舜是一位既有孝善之心的善良之人,又是一位极具才干的远谋之人,于是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并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最终将帝位传给舜;舜贵为天子后,回家看望父亲,仍对父亲恭恭敬敬,对继母仍存孝善之心,并封异母兄弟为诸侯。
舜大孝感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民间将舜列为《二十四孝》第一人;舜的修身齐家的行为成为民间孝善典范,他为民间孝善良序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为了感念舜的善孝之举,本打算将正月初一定为纪念舜的孝感日;但正月初一已经是先帝尧的纪念日,因为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就是一年中起始的日子,古代称为元正节,这一天也正是正月初一。
如果将尧和舜的纪念日一起定为正月初一,显然不合适;后来人们认为,进入腊月就是年,而腊月初一就是年的开始,所以就将腊月初一定为纪念舜的孝天日,并一直沿袭至今。在现实的部分民间,人们在腊月初一这一天,仍能见到部分老辈人蒸大包子,摆贡品,燃放鞭炮,敬供舜灵,以此纪念舜帝大孝感天之举。
概述
从狩猎筹备腊祭祭品,到炒棒豆儿咬灾,再到摆供纪念虞舜大孝感天之孝举;这些地方民俗行为无不显示出腊月初一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有些习俗在看来有些是属于糟粕之嫌,但它们反映了旧时民间追求仁善良俗,渴望过上平安富足美满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应无可厚非,不知你是否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三季##在头条看世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