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追踪|俄乌冲突4个月,各方得失几何?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侯丹玮

自2月24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制裁,而乌克兰则获得了巨额的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冲击波”已传遍全球,世界正面临多重挑战。6月24日,这场冲突迎来4个月的时间节点,各个利益攸关方究竟得失几何?

持续追踪 俄乌冲突4个月,各方得失几何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8日,顿巴斯解放者纪念碑在炮击后升起浓烟。 本文图均为 人民视觉 资料图

俄罗斯:乌东取得进展,消耗战下遇“前所未有”制裁,但比预期“能打”

2月24日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俄罗斯初期由北部、东部及南部向乌克兰推进,对基辅、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赫尔松等主要城市发起进攻,但进展相对缓慢,俄乌双方陷入僵持。3月底,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特别军事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俄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解放”顿巴斯这一主要目标上。

多家西方媒体分析认为,冲突焦点东移至顿巴斯地区后,俄军取得了“缓慢但重大”的进展。目前,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大部分地区已被俄军控制,乌东地区激战仍在持续。如果俄军在北顿涅茨克及利西昌斯克的军事行动取得成功,整个卢甘斯克州将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此外,俄军也在乌克兰南部继续推进,于5月20日控制了马里乌波尔,目前仍在加强对扎波罗热地区的地面攻势。

冲突升级以来,俄罗斯仅于3月两度公布伤亡信息,3月25日最后一次官方数据显示共有1351名俄军士兵在“特别军事行动”中阵亡。然而,随着冲突持续、迎来4个月的关键节点,外界对于俄军伤亡数据的评估也逐步上升。

据《卫报》及《纽约时报》报道,西方官员估计,俄军在乌出动的部队总人数应该在15到20万之间,而俄军截至6月的真实伤亡人数或已超过俄官方数据的10倍,大量武器装备也遭到损坏。另据乌军消息,俄罗斯已开始启用冷战时期的T-62坦克,并重建部分营级战斗群(BTG)。独立防务资讯公司罗尚咨询(Rochan Consulting)表示,这“凸显了严重的人力问题”。5月25日,俄罗斯宣布取消本国及外国公民与俄军方签署首个兵役合同的年龄上限。半岛电视台分析认为,这表明俄罗斯可能希望为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招募更多士兵,以解决兵力短缺问题。

但《金融时报》指出,俄军目前在装备和人员领域仍较乌方占优。《卫报》同样坦言称,西方官员倾向于过高估计俄军伤亡,而在俄军压倒性的炮火优势下,即便是乌军内部也承认俄军在乌东战场的伤亡要远低于乌方。

在俄乌陷入拉锯战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制裁。

俄乌冲突升级后不久,西方随即宣布将俄部分银行排除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一度导致卢布汇率暴跌。与此同时,西方还发起对俄罗斯公司及个人的制裁,冻结乃至没收其财产,涉及千余名政商界人士及其亲属。能源领域,美国早在3月便宣布禁止进口俄石油及天然气,英国随即宣布将于2022年底前逐步摆脱对俄石油依赖,欧盟则宣布将于8月前停止进口俄煤炭,但未就天然气相关制裁达成一致。在冲突阴云之下,麦当劳、西门子、苹果、耐克、阿迪达斯、网飞等多行业知名国际企业也陆续宣布暂停在俄业务或撤出俄罗斯市场,所有俄罗斯航班均已被禁止进入美国、英国、欧盟和加拿大领空,对俄民众生活及出行造成影响。

不过,尽管俄罗斯经济一度受到制裁严重冲击,但仍比预想中“能打”。面对西方重重制裁,俄推出天然气“卢布结算令”,4月初以来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以稳定本国货币和金融体系,卢布随之成功反弹。与此同时,高企的能源价格弥补了俄出口损失,俄能源出口也正由西方向东方印度等国转向,寻找新的“出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在西方国家‘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只受了‘皮肉伤’,并没有伤筋动骨。目前,卢布已经收复全部失地,俄罗斯实体经济也呈现出‘惊人的弹性’。”

当地时间2022年6月4日,顿涅茨克地区,当地冲突仍在持续,城市街头满目疮痍。居民持续撤离。

乌克兰:乌东告急、难民涌出,西方军援不断,开启入欧“快车道”

西方官员普遍认为,俄乌冲突“主战场”转移至乌东地区后,乌克兰已明显陷入劣势。当地时间6月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目前已控制乌克兰近五分之一、约125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俄乌两军战线长度超过1000公里。截至目前,俄乌冲突主要集中在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卢甘斯克州州长谢尔盖·盖代承认,在整个卢甘斯克州,乌克兰完全控制的城市只剩下利西昌斯克,俄军已控制北顿涅茨克80%地区。此外,俄军还在对乌各地发起炮击以打击乌军事基础设施,东部及南部城市为其重点打击对象。

在经历了4个月的消耗战后,乌军损耗巨大。据英国《卫报》6月10日报道,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显示,乌军共有约12.5万名士兵,另有10.2万名国民及边防警卫军。但乌总统顾问透露,随着乌东战况日益焦灼,乌军当前每日伤亡总人数处于高位,在600-1000人之间浮动。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副局长斯基比茨基(Vadym Skibitsky)则表示,乌克兰当前每天使用5000-6000发炮弹,并已“几乎耗尽”其库存的苏联152毫米标准炮弹。

与此同时,乌克兰难民仍在持续不断地流向周边国家。据联合国难民署(UNHCR)最新数据,自2月24日至6月7日,约有730万人离开乌克兰,欧洲各地至少有480万来自乌克兰的难民。此外,尽管乌安全局势依然不稳,但已有乌公民返回乌克兰。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因家园遭到破坏、难以找到工作而只能选择再次离开。

不过,与频繁受到制裁的俄罗斯不同,自冲突升级至今,乌克兰收到了大量来自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且仍在不断呼吁西方给予更多支持。

作为乌克兰第一大武器援助国,美国已向乌提供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8.5亿元)的军事援助。6月15日,拜登又宣布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最新军事援助,其中包括海岸防御武器及顿巴斯行动所需的火炮等,这也使得美对乌军事援助总额超过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5.6亿元)。

波兰紧随美国成为乌克兰第二大武器援助国。据波兰和美国媒体报道,波兰已向乌运送价值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2亿元)的武器,包括200多辆坦克及大量反坦克导弹、迫击炮、弹药和无人飞机。

英国政府5月表示,将援助乌克兰军队4.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7.6亿元),另外承诺为乌克兰提供电子战设备、GPS干扰设备和数千台夜视设备,并于6月宣布将向乌追加提供少量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

另据法新社统计,自今年2月以来,加拿大向乌克兰提供了2.62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3.85亿元)的军事援助。5月下旬,加拿大政府又表示将向乌追加提供2万枚炮弹,以配合其此前援助的 M777榴弹炮,加强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的防御能力。

因对乌军援缓慢而受到指责的德国也于6月16日与法国共同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对乌支援,并于6月21日公布已拨付及未来计划向乌提供的武器清单,确认德国将向乌克兰运送 30 门猎豹自行高射炮、IRIS-T防空系统、“眼镜蛇”COBRA火炮定位雷达系统等武器装备。同日,乌国防部确认德国提供的自行榴弹炮已运抵乌克兰。

除上述国家外,北欧、中东欧及部分亚洲国家均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涉及物资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导弹、榴弹炮、反坦克地雷和反坦克炮、手枪以及各式弹药。

与此同时,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也因俄乌冲突进入“快车道”。2月28日,泽连斯基签署文件,要求欧盟紧急通过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申请。4月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向乌克兰提交入盟相关问卷。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建议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6月23日,在当天的欧盟峰会上乌克兰被正式授予欧盟候选国身份。

当地时间2022年5月4日,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在6个月时间内全面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欧盟:酝酿第七轮制裁,内部分歧日益加剧,对俄制裁代价渐显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欧盟已对俄实施六轮制裁,涉及金融、能源、运输、媒体、外交等诸多领域,同时还因白俄罗斯“支持俄军事行动”而对其实施制裁。然而,鉴于欧盟对俄能源依赖极高,在对俄能源制裁上,欧盟内部始终存在分歧。

早在5月初,欧盟就已提交对俄第六轮制裁草案,内容包括多数成员国应在今年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石油。然而,由于包括匈牙利在内的多个成员国担忧对俄制裁影响本国能源供应,欧盟内部磋商一度陷入艰难境地。直至6月3日,欧盟第六轮制裁才“姗姗来迟”,称将在6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罗斯海运原油,并在8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石油产品,但依赖俄管道原油的成员国可以得到临时豁免。

目前,欧盟正在酝酿对俄罗斯的第七轮制裁,但内部分歧仍是“绊脚石”。据路透社6月20日报道,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27个国家中约有三分之一(主要是北欧和欧洲东部国家)希望欧盟委员会开展对俄第七轮制裁工作。然而,德国等国家更希望把重点放在实施现有的制裁和堵塞漏洞上,而不是开始商定新措施的复杂过程。而在能源问题上,天然气高度依赖进口的欧洲国家更是日益撕裂,德国摇摆不定,匈牙利坚决反对能源禁令,而波兰则表示希望将制裁范围扩大至天然气禁令。

此外,在给予乌克兰新军事支持的问题上,欧盟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目前,欧盟已经从“欧洲和平基金”中向乌克兰提供了20亿欧元的军事支持,以瑞典和波兰为代表的北欧和东欧国家呼吁立即向乌克兰支付额外资金。但德国等国以预算问题为由,不愿进一步利用“欧洲和平基金”,认为存在没有足够资金应对其他危机的风险。

与此同时,对俄制裁的代价也正在欧洲各国逐渐显现。俄乌冲突影响下,各国对冬季“缺气”的担忧日益强烈,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相继宣布放宽对煤炭发电的限制,被欧盟指责“不要向肮脏的化石燃料倒退”。与此同时,居高不下、屡屡“爆表”的通胀率也令欧洲各国民众苦不堪言,疫后经济复苏更是难上加难。据欧盟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市场持续动荡,食品价格飙升,5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8.1%,再创历史新高。法国、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多国工人陆续走上街头举行罢工或游行示威活动,抗议生活成本的上涨与工资的缩水。

据新华社报道,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6月20日表示,能源价格攀升、供应中断及更多不确定性对欧元区经济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欧洲高通胀已经蔓延至各个行业。因此,欧洲央行打算在7月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并预计将在9月份再次提高关键利率。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8日,美国特拉华州,当地准备运往乌克兰的军事装备。

美国:制裁俄能源同时拉拢产油国,大笔开出对乌军援清单

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随即于3月宣布全面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并称正制定长期战略以减少欧洲盟友与合作伙伴对俄能源依赖。但另一方面,美国总统拜登却在不断为能源奔波,有意拉拢产油大国。

早在3月初俄乌局势降温未果、全球能源供应紧张之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便频频要求欧佩克中拥有剩余产能的沙特、阿联酋提高石油产量,帮助其减小对俄能源依赖。近日,由于美国平均汽油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即将迎来中期选举的拜登被曝正在考虑“向现实低头”,即使无法与伊朗就恢复2015年的核协议达成一致,也可能允许更多受制裁的伊朗石油进入全球市场。

此外,拜登政府此前也还在斟酌其他方案,比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在“欧佩克 ”6月2日同意提高石油产量后,美方还宣布拜登将于7月中旬进行其任内对中东的首度访问,将到访以色列、巴勒斯坦及沙特阿拉伯。尽管拜登政府表示此行重点为安全问题而非能源问题,但CNN刊文称,拜登出访是为说服沙特开采更多石油,帮助缓解美国汽油价格飙升带来的政治影响。

同时,由于美情报部门认为沙特王储萨勒曼可能下令杀害记者卡舒吉,拜登此前曾明确表示将避免与沙特王储直接接触。因此,拜登出访沙特、“言行不一”也招致国内众多批评,称其因控制油价需求而“失去道德指南针”。

在拉拢产油大国的同时,美国也不断大笔开出对乌军事援助清单。根据美国防部官网数据,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至6月15日,美国已承诺向乌提供超过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5.6亿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400套“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65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20000枚其他反坦克导弹、700架“弹簧刀”无人机、专门为满足乌克兰需求而开发的120多架“凤凰幽灵”巡飞弹等大量武器装备及弹药。

然而,美国在对乌提供大量援助的同时也存在担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消息人士分析称,一方面,美国并不清楚西方武器进入乌后的去向、有效使用率、消耗率等,这令战况预测及对乌援助政策的制定愈发困难。另一方面,冲突的长期化正令西方国家的援乌成本持续上升。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政府已经开始担心,捐赠给乌克兰的武器已经耗尽了对其自身防御至关重要的国家武器库存。一位美国高级政府官员承认,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合理的担忧”。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俄乌双方代表团成员会面并发表讲话。俄乌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办公区(多尔玛巴赫切宫)举行第五轮谈判。

土耳其:借北约扩张获得新筹码,冲突之下武器热销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土耳其始终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进行穿梭外交,曾一度让俄乌双方接近达成和平协议。而自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以共同应对俄罗斯后,土耳其又成为反对两国“入约”的“急先锋”,态度极其强硬。有分析认为,土耳其意在通过穿梭外交提升自身存在感、凸显其“调解人”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北约扩张之契机申明自身利益诉求,以“一票否决权”换取与西方大国对弈的更多筹码。

据路透社报道,瑞典和芬兰两国于今年5月递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根据规定,若两国要成为正式的北约成员国,需要得到30个北约国家的一致同意。不过,土耳其方面多次表示反对,原因是两国允许被土耳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居伦运动”和库尔德工人党等组织在其领土开展反对土耳其的活动。此外,土方还指责瑞典向库尔德工人党提供武器装备。根据土耳其开出的“入约要求清单”,瑞、芬两国必须停止对上述“恐怖组织”的支持,并解除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和相关制裁。

6月1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访问瑞典期间表示,土耳其的安全关切是“合理的”,瑞典已决定对该国反恐法进行修改,并确保该国武器出口的立法框架,希望能够让瑞典和芬兰“尽快”加入北约。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土耳其拒绝了参加由北约组织的土、芬、瑞三边会谈,该国总统埃尔多安于6月15日再次表态称,在两国采取“明确、具体和果断的行动打击恐怖主义”之前,土方不会改变立场。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还给已在此前纳卡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土耳其武器提供了新的“舞台”。据俄罗斯新闻网站《内幕》(The Insider)5月31日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由土耳其制造的无人机已多次帮助乌克兰挫伤俄罗斯地面武装力量的攻击。这款无人机的设计师塞尔丘克·拜拉克塔尔称,在看到乌克兰的情况后,“全世界都在竞相购买TB2攻击型无人机。”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4日,日本东京,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峰会于当日举行。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

印度:保持政治中立,加强与美西方军事往来,自俄罗斯获取低价原油

近年来,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一环,印度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然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并未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起的对俄制裁攻势,而一再强调其中立立场,并呼吁以对话的方式实现停火,希望通过在美西方及俄之间“走钢丝”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尽管美国多次点名印度,指责其“立场不稳”,但两国仍于今年4月宣布加强防务合作。据美媒《防务新闻》报道,美印将推动两国航天部门间有关太空态势感知和交流的合作,并通过培训和演习的方式深化网络空间合作。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同时强调,美国将寻求一种可以降低美国武器售价的融资方式,推动印度“摆脱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两国还将采取某种“供应链合作措施”,以迅速支持彼此在国防需求方面的优先事项。

此外,俄乌冲突期间,包括英美在内的一些国家表示愿意向印度提供更多军备出口服务,并与之加强防务合作。而据路透社报道,作为俄罗斯军事装备全球最大购买方的印度也有意实现军备供应多样化,开始向东欧国家寻求更多武器和弹药,同时积极推动其国内公司的装备制造。美国War on the Rocks网站分析称,西方对俄制裁的速度和程度让印度意识到了“技术自主”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印度顶住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保持与俄关系的相对稳定,并或许有意借机“薅羊毛”,增加对俄罗斯“打折”原油的进口。与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印度也在努力防止不断上涨的燃料价格引发失控的通货膨胀,而俄乌冲突后价格大幅下跌的俄罗斯原油对其而言不失为一个绝佳选择。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据业内人员消息,印度政府正敦促该国国有石油公司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廉价原油。尽管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官员对此予以否认,但据大宗商品数据跟踪机构Kpler的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自俄进口原油量增加了逾25倍,6月平均每天购买100万桶原油,而在2月印度的日平均购买量仅为3万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6月23日表示,俄罗斯对印度等国的石油供应正在显着增长,印度已成为俄石油出口“最为重要的客户之一”。

不过,印度买入低价俄原油的行为也遭到了美国的警告。据路透社和《金融时报》6月9日报道,美国国务院高级能源安全顾问霍克斯坦当天表示,尽管美国因未对进口俄石油实施二级制裁而无法禁止印度购买俄原油,但印度不应“太过分”,不要让大家认为其在“利用欧美家庭正在经受的痛苦”。

当地时间2022年5月6日,乌克兰军人在赫尔松州前线附近的谷仓内检查。

全球:俄乌冲突影响深远,引发多重危机

俄乌冲突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地区范畴,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引发多重危机。

粮食安全方面,俄罗斯、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玉米、油菜籽、葵花籽及葵花籽油的两大重要出口国,上述货物出口总量占世界市场总量的12%,俄罗斯同时还是世界最大化肥生产国。俄乌冲突爆发后,乌粮食无法运送至国际市场,而俄化肥则因遭制裁而出口受限,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也引发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及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担忧。

据英国《卫报》6月17日报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负责人比斯利(David Beasley)表示,随着世界各地粮食价格飙升,数十个国家今年将面临抗议、骚乱和政治暴力的风险。

对此,西方及俄罗斯相互指责对方应对粮食问题负责,陷入“粮食骂战”。不过,据《土耳其新闻》6月21日报道,土、乌、俄及联合国间的四方会谈将在10天内于伊斯坦布尔举行,届时或为将乌克兰粮食顺利运往全球、解决粮食危机提供新的出路。

俄乌冲突同时还深刻影响了全球能源格局。一方面,俄乌冲突大幅推高全球油气价格。据《福布斯》报道,国际原油价格在冲突升级后一路走高,在到达每桶139美元的近14年最高纪录后始终位于高位,天然气价格也屡创新高,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随着多国加大对俄能源出口制裁力度,国际能源供需的市场流向发生变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减少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缺,更多澳大利亚、印度的煤炭及天然气流向欧洲,而俄罗斯的能源则更多转向东方市场。

经济层面,多家国际机构对俄乌冲突影响下的世界经济走向持悲观态度。据路透社6月7日报道,世界银行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近三分之一至2.9%,并称全球经济或将进入“增长疲软、通胀高企的漫长时期”,甚至可能出现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严重滞涨风险,低收入及中等收入经济体或面临破坏性后果。

经合组织尽管较世界银行相对乐观,对全球经济是否处于滞胀边缘持谨慎态度,但同样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5%下调至3%,并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2.8%,该组织38个成员国2022年通胀率则预计将翻倍至近9%。此外,经合组织特别警告称,俄乌冲突的代价“可能进一步增加”。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