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莽山烙铁头不到500条,为何总被外国专家“惦记”?

在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中,莽山烙铁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自从1990年被发现并命名以来,莽山烙铁头就成了我国的“国宝级”蛇种,野生数量极少,被誉为“蛇中熊猫”。

在湖南和广东接壤的南岭地区,莽山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云豹、白颈长尾雉、林麝等国家保护动物在此栖息,这里也是地球上唯一存在莽山烙铁头的地区。

被外国专家惦记的大型毒蛇,莽山烙铁头,凭什么一条价值上百万

当地有一位名叫陈远辉的老人,当地村民也尊称他为“蛇仙”、“九指蛇医”、“莽山蛇王”。陈远辉出生于1949年,他和莽山烙铁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30年间曾9次被咬,甚至还提前留下过遗书,失去了左手中指。即便如此,陈远辉依然义无反顾地爱蛇、护蛇,成为了中国研究莽山烙铁头的第一人。

莽山烙铁头是如何被发现的?

莽山位于湘粤边境南岭山脉的中段,在气候上位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受季风气候影响,山区水汽充沛,年降雨量高达1600~2800mm,湿度达82.8%,有50多种蛇在密林中栖息繁衍。

莽山地区保留着原始的天然林面貌,森林覆盖率高达97%,林内存在的腐木、岩石缝隙都为蛇类提供了栖息场所。

1989年9月下旬,莽山林业管理局的两名职工在巡护林区时发现了23条蛇,其中21条是幼蛇,2条是成年蛇。这些蛇的头部呈倒三角形,全身黑褐色,其间分布有细小的黄绿色或铁锈色斑点,构成独特的网纹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蛇的尾巴均为极浅的黄绿色,几近于纯白色,这在蛇类中极为罕见。

这一发现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甚至还惊动了中央电视台。身为蛇医的陈远辉听到消息后,马上就认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蛇,因为在蛇类图谱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属种。为一探究竟,陈远辉在12月初将其中2条幼蛇送往成都进行鉴定,结果正如他所料:这种蛇确实是蝰科烙铁头蛇属的新蛇种!

从身体构造来看,莽山烙铁头是一种相当古老的蛇种,部分原始特征还未完全退化。既然是古老蛇种,那为何莽山烙铁头直到最近几十年才被发现呢?

事实上,当地早有关于莽山烙铁头的传闻和传说。

莽山地带是瑶族居民祖辈生活的地方。传说中女娲是人身蛇尾的形象,她把人性的部分传给了瑶族人,而把蛇的部分传给了“小青龙”。瑶族人把“小青龙”当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将其奉为图腾,只能避,不能打。据传闻,“小青龙”体型巨大,尾巴呈白色,和莽山烙铁头极为相似。瑶族人还深信:“小青龙”就居住在莽山的“青龙居”内

从外观和分布来看,传说中的“小青龙”应该就是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为何如此罕见?

这种蛇之所以一直以神秘角色示人,主要还是跟它的生活特点、分布范围有关。

首先,莽山烙铁头喜欢栖息在阴暗的地方,尤其喜欢“青龙居”等岩石缝隙较多的地方,而且活动量很低,三个月的位移只有百余米(数据源自一份野外调查)体表的棕黑色和锈色斑点也起到了伪装色的作用,不容易被人们发现。

其次,“小青龙”只分布在原始林中,海拔多在700~1100米。当地的人为活动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而莽山烙铁头的分布刚好避开了人类活动频繁的海拔范围,从而减少了被发现的概率。

最后,野生数量确实非常少。1998~2000年的专项调查显示,莽山烙铁头蛇只有300~500条,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3~5条。陈远辉曾多次进山寻找莽山烙铁头,在将近5000公里的调查行程上只发现了3条蛇,平均每往返48次才能目击一条蛇,这说明莽山烙铁头确实非常罕见。

拯救莽山烙铁头

1990年,一篇名为《烙铁头蛇属一新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文章震惊了海内外,赵尔宓教授和陈远辉联合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莽山发现了一个新蛇种!

莽山烙铁头是中国蝰蛇中最大的个体,成年后全长可超过2米,体重可达3公斤以上。据陈远辉介绍,他发现最大的一条蛇体重达到了15.5公斤,可以和蟒蛇相媲美。但是论珍稀程度,莽山烙铁头却远比蟒蛇更濒危,称其为“蛇中大熊猫”算是保守的说法。

30年来,陈远辉意识到自身使命重大,果断扛起了拯救濒危蛇种的重任,曾多次成功抢救垂危的莽山烙铁头。

某年夏天,他偶然间发现了一条异常的莽山烙铁头,全身除了头部左右各有一个小伤口外,其他部位全无受伤迹象。仔细观察头部伤口后,陈远辉却大吃一惊:这并不是普通的擦伤,而是眼镜蛇留下的咬伤!

眼镜蛇和莽山烙铁头都是毒蛇,但前者行动更加敏捷,反应迅速,且蛇毒是以神经毒素为主的混合毒(后者行动迟缓,且蛇毒是血液毒素)。因此当这两种蛇在野外遭遇时,莽山烙铁头很可能会落于下风。

我们知道,人要是被毒蛇咬伤,可以通过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来保命,但蛇不同,即便有现成的血清也很难找到血管,注射难度极大。情急之下,陈远辉叫来助手,在现场寻找治病草药,用救人的方式去救蛇,结果还真的把这条蛇给救了回来!

陈远辉意识到,要想真正保护莽山烙铁头,仅靠个人救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人工繁殖才能解决危机。为此,陈远辉开始在家中饲养莽山烙铁头,但困扰也随之而来:蛇粪特别腥臭,家人也可能会被毒蛇咬伤,妻子为此曾和他多次争吵,但最终陈远辉还是顶住所有压力,咬牙坚持了下来。

如今,陈远辉不仅成了蛇类救护专家、医学专家,还成了繁殖专家,科学界赞扬其为“莽山蛇博士”。

两大威胁:盗捕和自然灾害

由于数量不到500条,同时还具有“小青龙”的传说色彩,莽山烙铁头蛇的价格也不断抬高,这为后来猖獗的偷盗事件埋下了隐患。

1996年,莽山烙铁头被列入了国际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黑市价格也随之暴涨,最高时曾标价100多万元一条。当时,陈远辉自己繁殖的莽山烙铁头就有近百条,按照市场价格来看,价值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但“蛇博士”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坚决不对外出售繁殖的幼蛇,亲戚朋友前来劝说也不好用。他认为,莽山烙铁头对维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如果对外出售,这种蛇在3~5年内就可能绝种,那么我这一辈子就是罪人”。

莽山烙铁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国外很多的科学家都想通过这条蛇发表重量级论文,不惜花高价请人购买。有些不法分子更加极端,亲自到莽山的深山密林中直接去寻蛇、捕蛇,甚至还在夜间入室偷盗。

1997年9月的一天夜里,一个捕蛇人偷偷溜到陈远辉家的后院中,从养殖池里捉走了一条5公斤的成年莽山烙铁头。还有人直接闯入了莽山自然博物馆的蛇馆,利用钢筋等硬物撬开窗户,翻入馆内,把用于展览的蛇全部偷走。

莽山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要知道,莽山烙铁头体型大,毒液分泌量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剧毒毒蛇。但即便如此,不法分子还是选择铤而走险,滥捕盗猎屡禁不止。

2003年,陈远辉在《蛇志》中明确指出,人为的盗捕猎杀是莽山烙铁头面临的最大威胁。国内外学者也曾对南岭周边的村民走访调查,推测在2007~2010年间至少有30条莽山烙铁头蛇被抓捕出售。

由于非法贸易,很多成年蛇已经流失到了国外。根据调查,在欧洲、美国、中东以及日本的动物研究所是潜在的主要买家。以美国动物园为例,现已查明的莽山烙铁头有36条,其中16条雄性,17条雌性,另外3条性别不明

除了黑色市场的威胁外,极端的自然灾害也可能会带来致命打击。

2008年,西伯利亚冷空气和东南太平洋的强冷湿气流强势碰撞,在南岭地区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突如其来的极端低温导致大量的野生动物丧生,莽山烙铁头蛇也急剧减少,即便是在“青龙居”也没有发现任何的活动踪迹。大雪过后,陈远辉曾多次外出找蛇,最终只找到2条死亡个体,据推测很可能是被冻死的。

莽山烙铁头的未来

莽山烙铁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自2008年以来,野生数量正逐渐恢复。经央视多家媒体报道后,莽山烙铁头在国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广东和湖南对非法盗捕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大,有效保护了栖息环境和自然种群。

另一方面,人工繁育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首先要归功于陈远辉提供的技术支持。2010年7月,安徽合肥的野生动物园对一窝蛇卵进行了孵化,9月11日成功孵化出了11条幼蛇。陈思侃等人也从莽山自然保护区获得过9枚蛇卵,利用蛭石成功孵化,幼蛇的成活率达到了83%。

莽山烙铁头生命力顽强,只要能够保护得到,未来的种群就有望慢慢恢复。作为普通公众,我们也应该像对待大熊猫一样对待莽山烙铁头,让这一珍稀物种永远留在中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