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唐太宗的陵墓被盗了吗)

唐郑仁泰墓考古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班人中,谁最得信任?我认为是郑仁泰。

李渊父子刚开始起兵,郑即为李世民的亲兵。夺取关中后,郑仁泰担任李世民的亲兵头目——秦王府帐内旅帅。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生的李世民上大位关键事件——“玄武门政变”中,郑仁泰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与长孙无忌等10人,埋伏在玄武门内,干掉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郑仁泰被封为“宿松县公”,后授左屯卫将军,改封“同安郡王”。唐高宗李治当皇帝时,又被授为左武卫大将军,为庐山、降水、铁勒三大总管,使持节都督凉、甘、肃、伊、瓜、沙等6州诸军事,凉州刺史。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郑仁泰病逝,终年62岁。次年陪葬昭陵。

1972年,时昭陵文物管理所考古发掘了郑仁泰墓。

唐太宗昭陵位于九嵕山上,山的南面是大片丘壑平原,陪葬墓就分布在这一片,整个陪葬区周边长60公里,陪葬墓已知的多达180多座。

当时,新修陕西北二环公路,公路东西纵贯陪葬区。需要清理发掘的陪葬墓有3座,集中在时烟霞公社境内,其中一座就是郑仁泰墓。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唐太宗昭陵葬墓郑仁泰墓


郑仁泰墓当地人称“尖冢”,位于时陕西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的烟霞乡西屯村附近,属西屯二大队。北距昭陵约11公里。发掘时看到,封土为圆丘形,很高11米,底边径19米。墓南地面有石羊、石虎各3只。

考古人员来到现场时,北二环公路路面已经铺石通车,路面压在后来知道的墓道、天井、过洞的位置,路中心为第三天井。如果是现在,公路可能会改道,但在当时已不可能,况且已通车。

鉴于这种情况,不容按程序考古顺次发掘了,决定分段清理,重点清理墓室,所以第一段先清理靠近封土的第五天井,最后才清理路中心的第三天井及过洞。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墓道上带五天井唐墓


其实,早在1964年冬,考古人员已对郑仁泰墓进行调查,当时10多名探工,花费了两天时间探出了墓道和天井的位置,但当时并不知道是郑仁泰墓。

郑仁泰墓由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等部分构成,方向为正南北。全墓南北长53米,共有小龛5对,龛深1.8米,宽1.36米,高1.4米,墓道口两侧有壁画。

第一段刚开始清理时,便在深约两米处的第五天井西南角,发现了盗洞。为什么盗洞会出现在这里?这里是进入墓室的最佳位置,紧靠墓室,古今盗墓者盗掘唐朝贵族墓,都喜欢选择从这位置下手。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唐郭子仪曾孙壁画墓


郑仁泰墓考古发掘时选择从这里开始,自然也有这样的考虑,因为墓室是清理重点。据时负责考古清理的昭陵博物馆副研究员孙迟回忆,当时边上有很多看热闹的群众,见此情景,有人开玩笑说:“你们是和劫墓贼走一条路。”

考古发掘过程中,如果发现盗洞,队员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盗洞的出现,可以想见墓已遭受破坏,考古价值和发现会大打折扣。

刚开始清理盗洞时发现,回填土中不断出现被盗墓者打碎的随葬器残片,最大的是半个女俑头,虽然是半边,但颇为漂亮。考古人员将这些碎片拣出来,细心包好,带回住处。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出土女俑


考虑到土中可能混有体积不大的文物,所有从盗洞、天井口吊出的土,一律过筛子。因为没有筛出什么重要文物,出土的几乎全是被盗墓者打碎的残片,无一件完好之物。不少希望看到金银财宝出土的群众都失望了。民工还编出了顺口溜笑话考古队:“你掏钱,我出工,筛来筛去一场空。”

最大的惊喜是,是在第五天井填土中找到半块墓志铭盖,盖上篆书“大唐故右武卫大将军……”还有两个半载似“凉州”二字。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被盗墓者打碎半边墓志盖拓片


有前室的话,墓志多置于前室;有加长甬道者,墓志或置于墓室石门内,但都是盖覆底,正对墓道。天井填土中出现半块墓志铭盖,说明墓志原位已被动过,考古人员希望找到墓志铭盖的另半块和墓志铭底石。但挖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估计被盗墓者拿走了。但古代盗墓者一般不要墓志啊!

墓室被盗墓者破坏相当严重,可以说是十分任性,墓室封门被推倒,门楣被打破。墓室西侧已倒塌,盗墓者在进入墓室内后,寻宝时将石椁顶盖拆开,在椁座上发现几块人骨,应该就是郑仁泰的,棺床也被移动过。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唐郭子仪曾孙墓之墓室,左侧为棺床


可能是估计墙内藏宝,又将砖砌墙壁挖了几个洞。他们认为值钱的随葬品全带走了,没带走、不想要的全都打碎或推倒,所以考古出土的随葬品没有一件是完好的。

就在大家觉得不会再找到墓志时,奇迹出现了。

在清理被盗者拆毁,散倒在地上的石椁板时,发现了墓志铭——就压在一块石椁板下面。

考古人员当时喜出望外,比找到金子还高兴。这下这座陪葬大墓的墓主就清楚了——郑仁泰,解决了墓主之谜。
墓志呈正方形,志文为楷书,详尽叙述郑仁泰生平,弥补了新旧《唐书》中郑仁泰无传的缺憾,补充了史书记载的不足。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出土贴金彩绘秞陶俑


接着,又从墓室的乱砖土中清理出两个石马,一为白色,一为青色,另有配套的牵马人两个——唐墓中第一次出土石俑!

盗墓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其实考古也是这样。

就在大家觉得郑仁泰墓“空无一物”,感到失望时发现了墓志和石桶。而在接下来的考古中,又碰到了好运气,第一、第二天井下的4个小龛和第三天井下的西小龛,盗墓者竟然没有动,龛内器物基本完整,均按当初的位置排列整齐。

奇迹最早出现在第一天井,当考古人员将小龛封砖拆开时,第一眼就看到,龛内堆满了彩绘陶俑,溢金流彩。清理出的陶俑中,发现了两件最珍贵的高大贴金彩绘秞陶俑,一件是文官俑,一件是武官俑(见上图)。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出土石桶


首次发现近似瓷胎的完好的釉上彩俑,这可是重大发现,当时西安电影制片厂还拍了新闻纪录片。

虽然被盗严重,郑仁泰墓中还是出土532件随葬器物。
其中,彩绘釉陶俑占大多数,另有彩绘陶俑、石俑、陶瓷器等种类。陶俑计有镇墓兽、武士、乐舞、男立、女立、男骑、女骑、动物等。
这些俑,为研究唐三彩的起源提供了线索。如有一件瓷罐盖子上的纽,上面蓝釉彩的做法,与后来唐三彩的作法已经没有区别。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出土牛俑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出土马俑


唐太宗陪葬墓被盗,盗墓者拆开石棺,没带走或不想要的全打碎推倒

郑仁泰墓出土彩俑人


(注,部分图由申隆威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