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3)

  寅二、现行

  云何现行?谓诸烦恼缠。

  「云何现行?谓诸烦恼缠。云何睡眠?谓诸烦恼随眠。云何相属?谓内六处于一身中,当知展转互相系属。」

  这个〈闻所成地〉里面就是解释五明,五明里边先解释内明。内明里边分五科,第四科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事施设建立,就是经律论三藏。这可见内明是什么?就是经律论三藏,对这三藏你能够明解,就叫做内明。这第一科实在就是简略、简要的解释。第二科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就是广解,这一科里面分四个颂,前二个颂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个颂。第三个颂先是标列,后来随释。随释里面分九科,第一科思择,我们也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现行。

  这个「现行」是什么呢?「谓诸烦恼缠。」就是扰乱我们的内心不得安静的烦恼。这个「现」是显现的意思。原来他是隐藏在里边,现在有因缘的时候,他就出来活动。这个「行」是心行,出现在心行上,就是出现在你内心上出现了,他有种种的活动,那么叫做现行。现行当然是通于善、恶、无记,现在是说这染污的恶法,就是烦恼。这个烦恼缠绕你,使令你苦恼,那么这是现行。这是第二、底下第三是睡眠。

  寅三、睡眠

  云何睡眠?谓诸烦恼随眠。

  就是烦恼的种子,它在那里休息,它没有出来活动。没有出来活动这是因缘的关系,你没有增上缘,没有这个不如理作意,没有所缘缘的引发,那当然它就不能活动,因缘不具足它不能活动。不活动它就在里边休息,就像人没有做工,他就在里面睡觉,是这样的意思。这个随眠就是没有修行的人,烦恼它也会不动。若是有修行的人是因为有正念和止观的力量,叫它不可以动。没有修行的人是因绿不具足,并不是它要睡觉。

  寅四、相属(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相属?

  这是第四科相属。这个相属就是彼此有关连,并不是孤立的。是指什么说的呢,谓内六处。这底下分二科,第一科是征,就是云何相属。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第一科,自身六处摄,就是本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属于这一方面的,这叫做摄。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自身六处摄

  谓内六处于一身中,当知展转互相系属。

  「内六处」,有外六处、有内六处,现在不说外六处,是说内六处。这个处这个字是生长门义,就是他能生长出来心心所的活动,这样意思,所以叫做处。这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处。「于一身中」,就是在这个生命体里面总有六个处。「当知展转互相系属」,这个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他们展转的互相都有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虽然眼睛不能听声音,耳朵不能看色相,这个前五根有个别的作用,不是那么圆融无碍,但是呢,都是互相系属的。那原因呢,就是因为里边有第六意识的关系,第六意识它会动。那么眼睛在观色的时候,同时他也会有个作意,叫耳朵去注意声音;它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所以互相是连系的,而不是个别独立,不相系属,不是的。

  《披寻记》四七四页:

  谓内六处至互相系属者:由内六处一有情身为所依止,是故当知展转互相系属。

  这就是这么简单解释。

  辰二、能引所引摄

  又若此法能引彼法,当知此彼互相系属。

  第一科是自身的六处摄,第二科能引所引摄。

  「又若此法能引彼法」,若是这件事能引生那件事的活动、生起,那么这若是有这种情形的时候,「当知此彼互相系属」,那么我们就会明白,此和彼就有关连。比如说是眼根和眼识,这眼根是眼识的增上缘,它能帮助眼识生起来,它不能帮助耳识生起,它不能; 它帮助眼识生起,眼识和它就有关连,就有关系。如果眼根坏了,那么眼识就不能动;耳根坏了耳识也不能动;所以他们是有决定性的关连,是这样。「此法能引彼法」,所以「当知此彼互相系属」。

  这一段,前面内六处是单独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相系属,彼此关连。现在「若此法能引彼法」应该说是六根和六识,就是六根,六处能引出来六识,「能引彼法」。这样子六识和六根彼此就是互相系属。所以根明利,识也就明利,根若不明利,识就不明利,所以根反倒是很重要。可是实际上活动者呢,还是六识。这个六识虽然是由六根引发出来的,但是它本身有它本身的种子,那就是因缘了。六根是它的增上缘,这个增上缘也反倒是很重要。

  辰三、能取所取摄

  又诸根境,当知能取所取互相系属

  这第三科能取所取摄。这就是六根和六境;就是内六根和外六处。这个诸根、诸境,内六根和外六境,「当知能取所取」。六根是能取,六处就是六境、外六尘是所取的,就是能认识六境、外六尘的,外六尘是所认识的。这个能认识与所认识也互相是有关连的。譬如说这个眼根和眼识认识色境;耳根、耳识认识声境,它们互相系属。超越了这个范围就不行,就不能认识,就不系属。比如说我们认识的眼根所见的境界,是一切色法的一分,一少分,还有很多色法我们不行,见不到。声音也是,我们耳根、耳识所取的声音,也是声音中的一少分,系属就是这么多。过了这个范围呢,就不行,就不系属。那么这就是一种果报,果报的能力就是到此为止,系属。这是第四科互相系属,分成三段解释。这是第二科释,寅四是相属。这底下第五科,摄。

  寅五、摄

  云何摄?谓十六种摄。一、界摄,二、相摄,三、种类摄,四、分位摄,五、不相离摄,六、时摄,七、方摄,八、一切摄,九、具分摄,十、胜义摄,十一、蕴摄,十二、界摄,十三、处摄,十四、缘起摄,十五、处非处摄,十六、根摄。

  这个「摄」这个字呢?摄者统也,统摄。这个统摄这件事,前面系属也有个摄的意思,但是似乎是有……不是说我的力量比你大,我控制你,不是这个意思;大家的地位似乎是不分上下,彼此有关连,这叫系属。这地方摄呢,也有系属的意思,但是似乎是以略摄广,有这样意思。当然这摄里边,以本摄末也是摄;以略摄广也是摄;这里面的摄似乎是各式各样的摄都有,也不是一种。这是说有十六种摄。

  第一个是「界摄」,这界摄是什么意思呢?这本论下文有解释,在《阿毗达磨杂集论》上也有解释。这个界摄,界是什么东西呢?界是种子的意思。就是一切现行的法,都是由种子所摄,都是系属于种子的,由种子来摄持它。若没有这个种子,也就没有现行了,这叫做界摄。要造成了这样的种子,这个种子才能现行。就像我们修学禅定,你常常的寂静住,造成了禅定的种子,就造成了;随时摄心不乱,这禅定就入定,定就出现了。你没造成的时候,这不行,它没有这种力量,它不能摄。没有种子就不可能会摄这个现行,也不可能出现这件事。这个现行,一切诸法都为种子所摄,都系属于种子,这叫做界摄。

  这第二是「相摄」,这个相呢?就是种子所现行的这一切法相,一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都包括在内。这个相摄在《杂集论》上的解释,比如说是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是包括了一切有为法。这一切有为法都是用聚来摄这一切有为法,分五类,色是一聚,受是一聚,想、行、识各是一聚,用聚来摄这一切法,是这样意思。这里面有以略摄广的意思,这样意思。比如说十二处,这十二处的处是生长门的意思;这个内六处和外六处能生长出来识,但是内六处和外六处也统摄一切法,所以说用这个处来摄这一切法,这也是相摄。比如说是十八界,这个界是什么意思?界是持义,是摄持那个持,持义。就是每一法都能摄持它的自相,这个房子我今天看它是这样子,明天看它还是这个样子,每一法都有它自己的别相,它能保持它的特相,那么就叫做持。用这个持义,统摄一切法。一切法都有持义,那么就叫做相摄。这叫做相摄的意思。

  这个每一法彼此间都是不同的,这个法的相貌都是有差别的,但是都有持义,这个持是遍一切法,都有持义,是用持来摄一切法,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相摄。用处,用蕴义摄一切法,用生长门义这个处义摄一切法,用界的这个持义摄一切法,就叫做相摄。这就是一切法相是不同,但是这个蕴义、处义、持义是无差别的,彼此都有这样的义,所以这样以这个义来摄这一切不同的相,所以叫做相摄。

  这第三个是「种类摄」,这个种类的意思也还是以一切法,也是一类一类的不一样,也还是蕴界处,也还是色法是一类,受想行识一类一类的,但是彼此都展转的也是有相摄,譬如说蕴和处有关系,处和界也有关系,展转是相摄的,这个种类这样讲法,展转相摄。

  「四、分位摄」,比如说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蕴,比如说是人在快乐的时候,这个乐,这个时候色受想行识是处在乐的境界,就用这个乐来摄这个色受想行识。那么乐过去了,来了苦恼了,这个苦来摄这个色受想行识。又不苦不乐了,也是这个色受想行识都是属于不苦不乐的。这是在内心的觉受上,这个分位有不同,但是它也能摄色受想行识的,摄这眼耳鼻舌身意,摄这一切法的。这样子就叫做分位摄。

  「五、不相离摄」,这个不相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彼此合作,不相离,不分离。就是每一法在生起的时候,都不是单独的一法能生起,都是众缘和合才可以生起。生起,所以是不可以相离,相离就不能生起了。生起的时候,但是有主伴的不同,有主伴的不同。就是现在这个时候的色受想行识以受为主,这个心识——受、想、行、识,这个时候以受为主的时候,他在享受这个乐,这个时候,那么这个受就是受为主了,其它的色想行识为它作伴,并不是说只是一个受,其中也有色、也有想、也有行、也有识的,这就是不相离,这就是这个受。有的时候以想为主,他这个时候在思惟一切法,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什么是损,什么是益;什么是色,什么是心;乃至什么是凡,什么是圣;什么是性,什么是相;什么是色,什么是声香味触;思惟这一切法相的深浅之义的时候,取一切法相的时候,以想为主这个时候,但是也有色、也有受、也有行、也有识的,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一切法,每一法它这时候为主的时候,其余法为伴,它们并不相离,这叫不相离摄。

  「六、时摄」,时摄呢,就是过去,大概的分类就是过去世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未来世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现在世的色受想行识;那么就是属于过去的、属于未来的、属于现在的,那么就是时摄。这也表示是有变化性的。说是我现在的色受想行识我很满意,靠不住!过去了。过去的、现在、未来会有变化的,靠不住!所以有为法是靠不住的,非要学习无为法才可以。

  「七、方摄」,方摄呢,我感觉也很有意思。你这个色受想行识是生在这个地区的,你到另一个地区去,你要过一个时期才能适应。说是我是在地球上这个地方,我这色受想行识是在这里生长的,在这里生存的。你到天上去,暂时去也是可以,你不可常在那里。常在那里,你这色受想行识不适合。我要到阿弥陀佛国去,说是你这里的色受想行识,你到阿弥陀佛国去,暂时也可以,时间长了不可以。因为你这色受想行识是属于那一个地区的,你到这地方它不相应,不能生存的。只有法身,入一切法界,那是可以。我们这个有漏的身体,这个臭皮囊,不可以,就有很多的障碍。所以叫方摄,就是这个处所,也是有关系。

  「八、一分摄」,一分摄呢,就是不是全面的,只是一部分,一部分的摄。比如说戒定慧,这个戒,在五蕴里面属于色蕴,就是那个戒体,戒体是属于色蕴摄,就是一分,不是全部的五蕴。定、慧属于行蕴,色受想行识的行蕴,也不是全部的。

  「九、具分摄」,是全部的。比如说是苦集灭道四谛,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是苦谛,这个苦谛能够把色受想行识都包括了,都是苦。这是全分,全部的。一切法彼此的关连有这么多的差别。

  「十、胜义摄」,这个胜义呢,我们前面也是讲过,就是特别高尚,这个圣人的智慧,圣人名为胜者,不是劣,胜劣的差别,圣人是特别殊胜的,凡夫是劣;这个圣者的智慧所缘境,名之为胜义。胜义摄。这一切有为法,圣者的智慧去观察,那就都属于真如了,观察一切法都是真如义了,那么叫做胜义摄。那就是无障碍的境界了,就变成圣境了。但是我们没有成就圣道,那这就变成苦集了,变成个苦恼的世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这是天,这是人,变成地狱了,是畜生的世界,是鬼的世界了。若是佛菩萨的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那就是佛境界了。恶鬼,我们人看见是水,他看见是猛火;他看见是猛火,但我们看不见猛火,我们看见是水;这都叫做胜义摄,这是一种特别的境界。唯独是佛菩萨能看见诸法实相,所以叫做胜义摄。这里边当然也有属于凡夫的境界,也属于圣人的境界,各式各样不同的事情。这一共是有十种摄,底下第「十一、蕴摄」,第「十二、界摄」,第「十三、处摄」,第「十四、缘起摄」,第「十五、处非处摄」,第「十六、根摄」。看这小字。

  《披寻记》四七五页:

  谓十六种摄等者:前十种摄;所谓界摄乃至胜义摄;后六种摄:所谓蕴摄乃至根摄; 如是摄义,总有十六。如抉择分别释应知。(陵本五十四卷七页)

  「谓十六种摄等者:前十种摄,所谓界摄乃至胜义摄;后六种摄,所谓蕴摄乃至根摄。」从名字上看,这个蕴摄、界摄、处摄蕴界处,照理说这是我们常学习的,缘起十二缘起摄,那么处非处就是合道理、不合道理。十六根摄,根呢,前面那个处摄,那就是六根在里面,而这个根就是二十二根那就不同了。那么「如是摄义总有十六,如抉择分别释应知。」在(陵本五十四卷七页)那里有解释。

  这个摄这种意思,就是虽然是法有无量无边的差别,但是若讲摄的时候呢,使令我们能够知道纲要,能知道一切法的纲要。但是纲要这件事,你从这里一共有十六摄,我们看出来佛菩萨大智慧,每一法都是纲要;说「时」也能摄一切法,时是纲要;说「方」,方也是纲要,方是一切法的纲;乃至说是界摄、相摄、种类摄、分位摄、不相离摄、时摄、方摄,只要有一法,这一切法,就是一切法的纲要,这是大智慧境界。若我们知道,只有说是——心是一切法的纲要,这个我们可能会容易说,其他的我们就不知道,多数不容易知道。

  寅六、相应

  云何相应?当知此相,略有五种。一、与他性相应,非自性;二、于他性中,与不相违相应,非相违;三、于不相违中,软中上品,与软中上品自相应,非余品;四、于软中上品中,同时相应,非异时;五、于同时中,同地相应,非异地。

  这底下是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摄,说完了。现在说第六科、相应。这个「相应」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与前面那个「相摄」也有关系。这个「相应」是说,这一切法彼此互相随顺,不是对抗,互相随顺和合,然后这一切法才能生起。互相随顺,同时同处,同在一时,不是前后的,同在一处,和合地,这个法才能生起。他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呢,彼此互相为助伴。你做事情的时候,我来帮助你,我做事的时候,你来帮助我。彼此不舍离、不分离,不对抗,那叫做「相应」的意思,「相应」是这么意思。但是这个「相应」看这上的解释,唯有心心所法才有「相应」的意思。

  「云何相应?」怎么叫做相应呢?「当知此相,略有五种。」这个相应的相貌,简略地说,从要义来说呢,可以说出来五种。「谓他性相应,非自性;」这上面刚才说只有这心心所法有相应的。这样说相应呢,不是说你……「非自性」,不是说你自已与自己相应,不是这么意思。是你和别的,另一法,此法和另一法,彼此和合,互相随顺,互相帮助,叫做「相应」,这样意思。

  「二、于他性中,与不相违相应,非相违。」说是这个此法与他法互相合作,叫做「相应」。但是此法与他法,也有二种,一个是不相违,一个是相违。不相违背,我不违背你,你也不违背我,才是相应。若互相对抗,这不可以。譬如说是这个善法和恶法,它两不相应;贪心来的时候,这个瞋心没有;瞋心来的时候,贪心没有;所以这个事呢,要不相违,才可以算是相应。

  「三、于不相违中,软中上品,与软中上品自相应,」这不相违里面呢,还有分三品,一个软品,就是最起码的,有这么三类的分别:一个是软品,一个是中品,一个是上品。如果从力量说,就是「上品」力量是最大的,「软品」是力量最薄弱的了,还有一个中间性的。「与软中上品相应」那若软品,就有软品相应,中品有中品相应,上品嘛,有上品相应。就是这样子。就是这个譬如小学,你这个小学是什么意思?你在小学的时候,你在小学里读书,你到大学就不行,都不相应;中学也是;大学也是。就是软中上品与软中上品自相应。譬如说是得了初禅,你静坐你得了初禅。初禅这个时候,你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彼此是相应的。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这五法就是相应。你不能说我现在是欲界定的时候,你想与初禅相应,那他是上品,我是下品,那我和他,这个不行,不能相应。就是它是有程度的问题。所以相应也有这个问题,有程度的不同。

  「非余品」就是软品与软品相应,中品与中品,上品与上品相应。其他的,就不相应。

  「四、于软中上品中,同时相应,非异时。」这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彼此相应,而是要同在一时才是相应的。「非异时」不是过去,不是未来,那就是不相应了,要同在一时,才是相应的。说心,心王与心所,是同时的,是同时相应,而不是前后的。

  「五、于同时中,同地相应,非异地。」这里就是刚才讲的,这个同时相应呢,也还有同地的问题,你是欲界地,就是与欲界相应;你是初禅,是另一个地;二禅、三禅是另一个境界,那也是不能相应的,「非异地」。

  《披寻记》四七五页:

  云何相应等者:当知此说同行相应。谓心心所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故。如集论说。(集论三卷九页)

  「云何相应等着:当知此说同行相应」。就是心心所法同行一境,这叫做「相应」。「谓心心所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故」。这个心王和心所在一个所缘境上展转合作,同做一事,叫相应。相应这个地方呢,唯独是指心法说。从这儿来看呢,所有染净缘起一切诸法,都是心的关系,这里面的确有表示这个意思。

  寅七、说

  云何说?谓四种言说。一、见言说,二、闻言说,三、觉言说,四、知言说。

  这个地方说言说,有四种说。这个表达自己的意见,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那么叫做「说」。但是这里有四种差别:一是见言说,因见而有言说。二是闻言说,因闻而有言说。第三、因觉而有言说。第四、因知而有言说。这个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可能在意地里头有解释过了。

  寅八、任持

  云何任持?谓四食。一、段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披寻记》四七五页:

  云何任持等者:由此四食,任持有情,令住不坏,故名任持。此四食相,如抉择分别释应知。(陵本五十九卷二十三页)

  「云何任持等者:由此四食,任持有情,令住不坏,故名任持。」这个四食这个《瑜伽师地论》解释的很详细,我们普通顺顺这个文也就算了,但是《瑜伽师地论》解释的事情,反倒是事情还是很多。它说这个「段食」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这种饮食,就是「段食」,它有个体相,一段落、一段落的,这种食就是能令你有气力,你受用了以后会有气力。有气力的关系呢,我们就感觉到非常的重要,而就要去追求它去,追求这个「段食」。追求的时候可能是合法的手段,也可能是非法,那么就引起很多的烦恼。或者由引起了烦恼,而后有善行、有恶行,就是造了很多的罪,就是惑业苦流转生死了。

  这个「触食」是什么呢?就是「悦意触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同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心里面快乐,心情喜乐,这也是一种饮食,能使令我们的诸根大种,得到长养。心情快乐能令我们身体健康,诸根大种得到长养,就是健康了。所以我想这件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触恼别人。尽量的自己容忍一点,不触恼别人,给别人快乐一点,你说一句话,叫别人心情顺一点也好。如果你说话,说的像刀似的,那等于是他缺少一个生命的因缘。因为得到了喜乐,诸根大种就得到长养了,因此,我们凡夫要追求这个喜乐。追求喜乐,一样,有的时候是合法的,有的时候是非法的,这就是有了业力了,或者是善业,或者是罪业,或者是福业,就要流转生死了。所以这个事,这「悦意触」也还是个事情。第三「意思食」,什么叫意思食呢?这个「思」就是经过了一番的观察,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愿望,我要做这件事情,他心里面专注的希望把这件事情做成。不要说那个事情做成没做成,那个不说,就是你内心里有了这样的愿望的时候,你感觉这件事有希望,那件事还没有做,当然还没做成不说,但内心里面欢喜做,有了希望,我认为我能做,你有了这样心情的时候,对于你诸根大种就有长养的力量。佛菩萨的智慧,会说到这么一件事。有希望,事情虽然还没有做成,但是,有希望的时候,心里就是快乐,对诸根大种有长养的力量。有长养的力量,所以人也就是努力的去追求,追求也可能一样,有的时候合法的、不合法的,种种的烦恼,造种种的罪业,或者种种的福业出来,因此有流转生死。这是三食,段食、触食、意思食,都是流转生死的因缘。它们现在能长养你现在的生命,但同时,它又能创造将来的生命,能创后有,是有这种事情。第四是「识食」,这个识就是前面的段食、触食、意思食的依止处,就是那个执持识。它执持这个生命体不坏,这个阿赖耶识。这个也能长养诸根大种,你若没有识食的长养执持,那也不行,你有段食、有触食、有意思食,也活不下去了。所以这个识食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四食」,这是第八科任持,任持这个生命体不坏,使令他活泼的、很健康的生存下去,一共有这四个力量。这四个力量,最能够任持你的生命,有大力量的。

  寅九、次第

  云何次第?谓六种次第。一、流转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宣说次第。四、生起次第。五、现观次第。六、等至次第。

  有这六种次第。

  《披寻记》四七六页:

  六种次第等者:谓缘起支前为后缘,是名流转次第。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工巧业处办。如是等,是名成所作次第。摄事分说:释经次第略有三种:一者、圆满次第,二者、解释次第,三者、能成次第。(陵本八十一卷十五页)是名宣说次第。有寻有伺地说: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陵本五卷八页)是名生起次第。六种现观,是名现观次第。九次第定,是名等至次第。

  「六种次第等者:谓缘起支前为后缘,是名流转次第」。这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支,前面的,就拿无明来说,无明就为行生起做因缘,这当然是增上缘。这个行的生起,是罪行、福行、不动行,它的生起,要有无明做因缘,无明为它做缘,它才能生起,所以无明缘行。我们平常读这个文的时候,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但是你若去讲一讲,无明缘行怎么讲?你若不注意,就不知怎么讲。他这个话讲的很清楚,前为后缘,前面的无明为后面的行的生起做因缘,这么讲。行为识的生起做因缘。说这个识,我们按一般情形说,去投胎去,就生了虚妄分别心,原来他在生存的时候,是个男人,但是投胎的时候他就是有女人的分别,为什么呢?业力的关系。业力使令你转,原来生存的时候是个女人,但是那个时候他有男人的分别,为什么呢?这就是业力关系,他这时候,要转变成男人了,业力使令他有变化。所以叫做「是名流转次第」。流转次第就是惑业苦,这个烦恼创造这个罪业,创造福业,创造不动业,修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你不学四念处,那还是无明缘行,是属于无明缘行的啊!我们坐禅的时候。你不修四念处,你去坐禅的时候,是无明缘行,还是生死流转的次第。但是这话是那么说,说我先不修四念处,我就先修无明缘行,我就先修静坐,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是可以。成就了四禅以后再修四念处,那就不是无明缘行了,情形就变了,那也是可以的。流转的次第,就是十二缘起了,就是这样意思。由惑业苦、惑业苦这样流转不断,流转次第。

  「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工巧业处办。如是等,是名成所作次第。」这第二个成所作次第。这上面说,工巧智为先。工巧智,我以前我讲过,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专业知识,应该是这么说。做医生的,他有做医生的专业知识,他是个建筑师,他是飞机工程师,他是各式各样的工程师,他是会计师,他是个律师,都是各有各的工巧智,就是各有各的专业知识,你一定要先有这种知识。「随彼勤劬」随那个人,他不懈怠,他能不怕辛苦,他能精勤。这可见,佛菩萨的智慧,还是重视知识,人是要有知识的,不学是不可以。不学,你有什么知识呢?所以,非要学不可。说「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懈怠还不可以,你说有知识是有知识,但是懈怠,一无所成,你还是要学习。「随彼勤劳为建立」,你若是勤劳,用你的工巧智,这样子,你才能建立起一番事业的。所以,先是要有工巧智,工巧智当然也要努力的学习来的。然后要精进,这是第二个条件。「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那么你努力在做那件事的时候,「工巧业处」你在创造你那番事业的时候,还要有众多的资具,你徒手还是不可以。「为和合故」,众多资具的因缘和合。「工巧业处办」,那你那个专业知识的事业就成功了。「如是等是名成所作次第」。当然,这是说是社会上,世间上一般的事业这样子。但是若说是出家,我是放下了世间上的五欲,剃除须发,知家非家,信家非家,出家了。出家栽培圣道的资粮,然后用功修行,由暖、顶、忍、世第一、然后得初果须陀洹、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得无生法忍了,由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这也是成所作次第,这就不是世间法了。

  「三、宣说次第。」前面成所作次第,说是他出家,修行得圣道了,然后他就宣扬佛法,为一切众生宣扬佛法,在宣说也要有一个次第。要有一个次第,在《瑜伽师地论》后面也是有,这个《杂集论》上也是有。它举个例子:释迦牟尼佛他说,说我以前出家的时候,盛美圆满,第一圆满,极圆满。盛美,兴盛的盛,美好的美,盛美圆满;这是标出来盛美圆满。然后底下说是,说我以前处在我父亲给我的王宫里面,我父亲给我造的宫室,在那儿;容貌端正,身体健康。这盛美圆满是什么呢?原来就是这个,就是容貌特别的端正,身体特别的健康;这读书也读的很多,智慧也是很广大。这就是,前面标出来盛美圆满,这第二段,就解释什么叫做盛美圆满,原来就是这样意思:容貌端正,身体健康,很多很多的欲乐,都是很自在,自由自在的。这是解释这个盛美圆满,这是一个次第。说是你那么样的容貌端正,一切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很多的欲乐的圆满,将来就等于说要做王了,那么为什么你要出家呢?底下就说,见老病死故。所以出家了,放弃了王宫的生活,就出家去,要求要见到真理。所以那就叫做宣说次第。这宣说的时候,就是举这么一个例子,这叫做宣说次第。譬如说,你若宣扬佛法的时候,你也是要按照这个方式去宣说,那就是这个次第。就是你要先说一句,标出来你的这个义,标出来你要说的这个义,然后再加以解释。加以解释,当然先说出苦谛、集谛,然后要说灭道,这是佛法了。所以这样是宣说的次第。这上面解释,如是等是名成所作次第……「摄事分说:释经次第略有三种」,解释经的次第有三种:一个是圆满的次第,二者是解释的次第,三者能成的次第。(陵本八十一卷十五页)是名宣说次第;这么样解释,它这个就是没有去详细解释。就是刚才说,圆满次第是解释次第。譬如说我出家的那个时候,是盛美圆满,这就是圆满次第。后来解释,容貌端正,这就是解释次第。后来为什么要出家了呢?见老病死故,这是第三能成次第。这样的意思。这叫做宣说次第。

  「有寻有伺地说:自种子为先」这宣说次第说完了,底下说是生起次第。「有寻有伺地说: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这「自种子为先」,就是这一法要先要有种子为先。所余的呢,种子是种子依,以种子为依,没有种子,这件事不能生现行。所余还有依,若有色依、若无色依。有色依,就是无色根,眼识依眼根,为增上缘依。这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乃至身根,意根不在内,这有色根是前五根,意根就是叫无色依。叫无色依就是等无间缘依。这样子,这样识就现出来了。「及业」,就是你现出来,你还要继续要创造。「为建立」,这样子,这件事才能创造出来。还要有「助伴」,还要有其他的因缘帮助。「所缘」为和合故,还要有所缘,所缘境。前边由种子是因缘,若有色若无色那是增上缘,加上一个次第缘,这底下还一个要有所缘缘。「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这样子,世间上的有漏法也要靠这么多的因缘才能生起;出世间的无漏的圣道,也同样要有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也才能生起的;那么这叫做生起次第。(陵本五卷八页)这已经讲过去了。「是名生起次地」。

  「六种现观,是名现观次第。」有六种现观。第一个是思现观,思惟的思。这个思现观呢,就是没有得圣道,在圣道之前,在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很重要的,这个思惟的思,思现观。然后第二个呢,就是信现观,对于佛法僧信心特别强,这时候就是已经达到无漏的境界,得到不坏信了,就是初果须陀洹,对于三宝有不可破坏的信心,信现观。第三是戒现观,就是无漏戒、道共戒了。第四个呢,就是现观智谛现观,这就是得无生法忍、得初果了。但是这个谛现观是根本智。还有一个现观智边现观,就是后得智了。第六个是究竟的现观,这就是到无学道了。一共有五(疑为口误,应为:六)个,五(疑为口误,应为:六)个现观。这是六种现观。「是名现观次第。九次第定,是名等至次第。」九次第定,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加上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再加个灭尽定,一共是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前面讲过,要到三果圣人才能得这种定。而这三果圣人,要远离了无所有处定的欲,要达到这个程度,他才能够由非非想定入灭尽定,才能达到这个程度。那么若是三果圣人,那么他就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修四念处了。修四念处,能够离三界欲。离三界欲,但是还没得阿罗汉果。到这时候,他就能入灭尽定。当然阿罗汉果也能入灭尽定,以上都是能的。所以这倒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不是一般的境界。「是名等至次第。」这是前三个颂解释完了,下边是第四个颂。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