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和佛教的区别在哪里?其源为一 什么是佛学 佛学与佛教有何区别 道家与道教有何区别 是否后者神化了前者 请详细讲解一下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黎"。阿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佛教寺院的体系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我们现在是博物馆跟学校分开,它是博物馆跟学校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系。佛教所有的一切艺术,都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不能把它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来、领会不到的。以佛菩萨的造像而言,有很多人看到佛教这么多的神像,便以为这是低级宗教、是泛神教;人家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他不知道、也不了解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不是神,是代表法门的。
世间有无量无边的事、无量无边的理,用一个形像、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表达的,所以用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品来表达。佛教艺术在教育上特殊用意了解了,便不会把佛教当作是神教;真正清楚了,佩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
一切诸佛是代表我们的性德;一切菩萨、罗汉是代表修德。不修,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显现要靠修德。菩萨代表"修",佛代表"本性"。因此,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所以在华严经里面佛不说法——"本体"当然没有话说;菩萨就说法了——起作用就有得说。从"相"上有得讲,从"作用"上有得讲,从"本体"上一句话都没有。本体不但不能讲,念头都没有,所谓"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便是从"本体"上说的,所以佛代表"体",供一尊佛。"用"为什么供两尊呢?无量无边的"相、用"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知,一个是行;就是解、行。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学说就是从佛教来的。佛家讲"解行相应",他老人家把名词换成"知行合一",搞起他的哲学了,其实他的哲学完全从佛法脱胎而得的。"解"、"行";就是"理"、"事"。通常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即是代表"本体"。释迦牟尼佛的两边,供养两尊罗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代表"解"、代表智慧。迦叶尊者苦行第一,代表实"行"。也有供奉释迦牟尼佛,旁边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文殊是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贤菩萨是"行"的代表。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总不外乎"解、行"两大类。净土宗供奉阿弥陀佛——代表本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代表"行";大势至菩萨智慧第一,代表"解"。所以佛像的供法都有他的意义,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不会供两尊佛三尊菩萨!每一尊佛代表性德的一个部份,但是诸位要晓得,每一个部份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释迦牟尼佛是从名号上说的,名号都是显性德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这是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寂默就是清净,是对自己的。对人慈悲,对自己要求的是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的,这是我们性德本来具足的。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啊。什么无量呢?一切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寿命无量……。所以供佛便要了解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代表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代表宇宙之间的一种真理。
在佛教的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著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代表(教给我们)平等心、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所以弥勒菩萨面对著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是总统。要怎样去做呢?一定要负责尽职。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持国天王教给我们这个事理。
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
你看!佛门不落伍啊!佛门真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是跟著时代走,是领导时代走啊。怎样把持国、增长,做得很圆满呢?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旅游、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警惕、改进。
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这叫真正的护法!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能这样做,佛教哪里是迷信、哪里是崇拜偶像呢?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著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圆满。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龙表的就是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教导我们这些啊!不单是神明,对他烧几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错特错了!
由此可知,佛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乾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乾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萨不闻、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啊!再者,"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现在学佛的人,对这些教育意义,统统不知道。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供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统统都变成迷信。社会上有人批评学佛的人"迷信",他说得没错啊!多少学佛的人真没有弄清楚啊。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们讲解清楚,相信他们也要学啊。
佛学和佛教的区别在哪里?其源为一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如果说你一佛教作为你的信仰,那么你是否了解过佛学和佛教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有什么样的区别呢?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到佛学入门中去了解一下吧。
佛教、佛法、佛学,其源为一
这源头便是,释迦牟尼佛进入甚深禅定状态,看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教,是佛陀向众生阐述宇宙人生真相时的言教,主要是一种宗教的形态,与我佛所留下的整个三藏十二部佛经。
佛学,指的就是佛涅盘之后的后世学者们,对于三藏十二部的研究。是后世文人们研究佛教教理、教义、教法所形成的学问,它是一种思辨性学问,它是文人们比量的结果。
佛教观点:
否定宿命论;缘起论;反对自杀;反对末日邪说;
佛学经典:
一涅槃:
《涅槃经》
三大经:
《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三大咒:
《楞严咒》《大悲咒》《尊胜咒》
十小咒: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咒》《大吉祥天女咒》
四阿含经:
《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十大般若:
《大般若经》《放光般若》《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胜天王所说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实相般若》《文殊般若》。
方等多部:
佛广说方等大乘经典,如《维摩诘所说经》《圆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宝积经》《大方等大集经》《楞伽经》《药师经》《地藏经》等等多部。
佛教起源于印度,为何最终没有成为印度人的宗教?
我们都知道佛教最初是印度人释迦牟尼创立的(公元前530年左右),一度还成为印度的主流文化。可到公元1000年前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一次入侵,佛教突然在南亚次大陆绝迹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呢?为何一个创立了佛教的国度却没有以此为宗教呢?
近读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一书,本人从中受益颇多。
之所以佛教最终没有成为印度人的宗教原因很多。
学术界最权威的说法有四点:
一、从佛教本身来说,大乘佛教流行后,佛门宣称捐献财富可以换取功德。僧侣放弃苦行,贪图安逸。僧团自身的腐化使得民众敬而远之。
二、早期佛教呼吁社会平等,对商人及低种姓群体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印度教的兴起,革除了婆罗门教一些繁琐的仪式,同时呼吁男女平等,佛教的吸引力顿时消失。
三、为吸引信众,大乘佛法吸收了印度教诸多教义与传说,最后却因佛教与印度教界限越来越模糊,反被印度教吸纳。
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佛教的兴盛期全靠阿育王、迦腻色伽王两大护法明王利用王权的强制推行。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护,佛教地位一落千丈。
陈恭禄先生认为:“佛教于回人侵入印度之时,其势已衰;回人屠杀僧侣,佛教远绝于印度本部矣。其衰于印度者何耶?曰:佛教批评婆罗门教甚力,婆罗门因而有所改革,例如当佛生时,婆罗门得于其他一二阶级娶妻,乃惧好色之讥,而择于其阶级之中,佛徒失其攻击之口实,地位摇动,而婆罗门反居于优势矣。佛教之经典繁浩,非学者不能多读而深其精义;盖其教义庞杂,不能总括于数言,而为普通人民道也。审其教义,佛徒之修行者,为其个人之得救也(世之宗教皆然)。人民之进香拜佛者,与佛教无密切之关系。僧散,则无善男信女矣。此为佛教灭亡印度之故,而亦其缺点也。佛教虽亡于印度,然其不杀生物之遗训,因犹见于今日之印度也。(《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不难得出印度人最终没有将佛教作为自己宗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佛教自身的原因,或者说是佛教自身的缺陷。
早期佛教有二个代表性的思想:一是明四谛,去欲(我国学佛者的总结);二是要求出家人“十戒”。
四谛是什么呢?四谛是“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
(1)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2)老苦: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倍感痛苦。
(3)病苦: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4)死苦:人将临死,对死亡充满恐惧,弥恋现世的生活,感到痛苦。
(5)怨憎会苦: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结合。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令人苦恼不堪。
(6)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
(7)求不得苦: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
(8)五盛荫苦: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
2、集谛--苦从何来
人生苦有种种,其原因何在,集谛作此回答,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所具有的情欲,由于人的欲望,产生各种行为,由此带来一连串苦恼。
3、灭谛--放弃贪欲,断绝苦恼
灭谛告诉人们一定要灭除情欲,无所追求,无所欲望,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
4、道谛--正确驾驭人生之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
已知人生是苦,已知苦之原因,已定灭苦之心,那么如何灭苦? 道谛作了回答,“道”含有方法和途径两种含义,具体分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意愿、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对四谛正确理解。即明是非,辨别真伪。
正意愿(思维):对四谛深入的思考。即正意愿之意愿,则指欲望。欲望有正当不正当之分,其不正当的,则为痛苦之源,应以正当的取代,如服务世人。
正语:生活中,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即指不作虚伪之语。
正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正命: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
正精进:去恶以进于美德。
正念:思想纯正,无求荣誉之念。
正定:依四谛之理,正确修持禅定。即聚精会神,诚一不二。
“十戒”指:一不杀生物;二不偷盗;三不奸淫;四不诳言;五不饮酒;六不到正当时间,不得饮食;七不用饰品香物;八不睡于宽高之床,仅得用席,卧于地上;九不跳舞、歌唱、作乐;十不蓄金银,不收财物。
佛教强调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虽然上述教义中有很多有益的成分,但最早的佛教,其实质上是让修行者“去人欲”,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人生总共才几十年,有几个人心甘情愿、真心真意过这种日子呢?
最初的佛教(小乘佛教),弟子们是不能成家的,即使成了家,有了孩子,一旦踏进佛门,便游离于尘世之外。这也给攻击佛教的人落下了把柄。他们说佛教“诱人之父,而孤其子;夺人之夫,而寡其妇,将使父母、夫妇之恩义断,而家庭灭也…”
另外,佛教创立后,长时间墨守成规,教义繁杂,没有人进一步提炼、概括,接“地气”不够。
再一个是佛教徒们自己的坚守也不够。表现在,一方面是出家人自身的腐化堕落。另一方面是僧侣们对自己的信仰缺乏自信和坚守,面对屠刀,他们宁要命,不要信仰;面对其它教派的攻击、诽谤,他们不能据理力争,甘愿被同化。
二是印度的本教——婆罗门教的排斥与打压。
佛教不能在印度长期立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印度原始教派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
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
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
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
本来,这种等级观极鲜明的宗教,只会有少数上层人物拥护,而广大印度百姓应该是深恶痛绝的。相对于佛教而言,这种宗教貌似没有什么优势,然而,由于婆罗门教能不断自我革新、“弃恶扬善”,善于吸收借鉴其它宗教(如佛教、耆那教)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的优点,最后连自己的教名,也舍弃了,形成了现今印度最大的教——印度教(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印度教是世界第三大教,信徒人数约11亿,仅次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凡存在即是合理,凡悠久必显精华。佛教最终没有成为印度的宗教其原因很多,这里我只作一简要分析,以给读者打开一个思路,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