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禅修观念,端正禅修思想 禅修与禅定的区别?

第一个问题,禅修。首先这个词就有问题,禅不属修,有修有证不是禅,凡有所造作,都不是禅,那是业。世面上所谓的禅修,不过是打着修行的旗号,中饱一下自己的私囊。而且很多人成功了,最成功的是南怀谨,自己从来没有参过禅,却在大肆说禅。不但误导了太多的初学者,还把禅错误的让人理解成了文字上的诠释。第二个问题,禅定。很多人以为禅定就是坐在那里不动,其实,不是这个概念。禅定不过是诸多定中的一种,不过这种定很有他的统一性,凡是属于与禅有交叉的定,都称为禅定。有人把坐禅入定称为禅定,这其中,又有了讹说,六祖大师在坛中有说,禅非坐卧,长坐不卧,是病非禅。所以,坐禅只能说是一种相,不能说是一种修行方法。正确的说法是打坐。不过呢,禅波罗密的禅,是说静滤,译为思维修。有点象止观,却又不是止观,因为止观没有思维,更没有修。只是表相上很象。思维修,有点象参,然而,参的意境又比思维修勇猛的多了。不过,总是没有跑到禅外再去生一个禅的概念。所以,禅定还是认为是禅非定。不过,表相上是统一的不动相。

错误的禅修观念,端正禅修思想

禅修能够为人们带来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净化你的心灵,让你得到某种解脱。但是,关于禅修,还有很多人对此有错误的观念,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到禅修文化中看看都有哪些错误观念以及要如何端正。

(1)禅修只是一种放松技巧

这里令人恐惧的,是“只是”两个字。放松固然是禅修的关键部分,但“内观禅”有较高目标,非止于此。不过,对于很多禅修系统来说,这陈述仍大体可靠。

所有禅修程序都着重心意集中,要引导自心安然地停留在某事物或思想领域上,做得有力和彻底,可达至深度的喜乐放松状态──定境(Jhana),只有殊胜的宁静才可导致那种喜乐,那是一种超越平常意识状态经验的快乐形式。

大多数禅修系统只能在那里停止,这就是它们的目标,当你到达后,亦只可在余生中重复那种经验。

内观禅并不相同,它要求另一目标:觉知。宁静与喜乐只是觉知的前驱、有用而方便的工具和有益的副产品,却不是内观禅的目标。内观禅的目标是静观力。内观禅是深奥的宗教性修持,最终是要净化和转化你的日常生活。

(2)禅修是要进入恍惚、如梦幻之境的状态(Trance)

此陈述亦只可用于某些禅修系统之中,不能用于“内观禅”。“内观禅”不是催眠,不想你自致昏沉,变得不知不觉,也不想你变得像草木般无情。

要做的恰恰相反,你将越来越能够调适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越来越清楚和精确地了解自己。

不管怎样,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内观禅的关键之处。前面说过,具有深度定力的定境(Jhana),只不过是达到高度觉知的踏脚石而已。内观禅的定义是觉知的培育,如果你发觉自己在禅修中变得不知不觉,你就不是做着上述的“内观禅”了。

(3)禅修是深奥难懂的神秘修炼

这陈述似对,但非全对。禅修要处理的,是较一般概念或符号思维更深层次的意识,因此,禅修中某些资讯实无法宣之语言文字,但此言并非说禅修是无法理解的,除了语言文字外,还有较深邃的方法可去了解事物的。

禅修不是靠些肤浅公式,便可自动达到结果,在禅修活动中,你是无法预知什么事情会发生的,每次都是一种调查、实验和探险。

(4)禅修目的是要变成具神通的

不是,禅修目的是要培育和发展觉知。学习他心通(读心术)不是它的重点,令身体飘浮于空中也不是它的目标,内观禅的目标是解脱。

心灵现象与禅修是有密切关系的,但那关系颇为复杂,禅修者于禅修初期,那些心灵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有些人会体验到一些直觉知识或是过去世的一些记忆,有些人却没有这些经验。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视作高度发展和可靠的神通力(特殊的精神力量),也无须重视。

(5)禅修是危险的,审慎者是不会做的

任何事皆有危险,禅修时会挖起过去的伤心事。久远埋藏心内而又被压抑着的事情,会令人惊恐,不过,它们的出现也是很有益的。

内观禅是觉知的培育和发展,觉知本身是有益无害的,亦无危险。增强了的觉知力是危险的警卫,做得正当妥善,禅修是个温和渐进的过程;和缓而轻松地做,禅修将会自然发展,无须勉强。

之后,你可进行一个时期的密集锻链,在明师的严谨照顾和悉心指导下,可加速你的修持进度。不过,开始时,还是轻松点吧!温和地做功夫,自会一切顺利。

为什么智者大师说一切功德智慧并在禅中?


一千多年前,有人问了智者大师一个问题:“菩萨去山中修行,是不是舍弃了众生,只顾自己?”不是的,因为他们的发心是不同的。本期玉佛讲堂继续给大家介绍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提出的关于修禅发心的阐释。

菩萨的发心最是殊胜


修禅发心的问题十分重要,发心不正,结果就不正,发心低微,成就也会低微。那么,怎样发心最殊胜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智者大师向大家讲述了菩萨是怎样发心的。



菩萨所发之心,称为“菩提心”。


菩提心是以中道正观,诸法实相,生起大悲之心,发出四大弘愿。修行人若能具足此四愿,又不执着,便是清净菩提心。


四大弘愿则包括,未度者令度,亦云众生无边誓愿度;未解者令解,也叫作烦恼无数誓愿断;未安者令安,或称法门无尽誓愿知;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也就是无上佛道誓愿成。


心量广大,故称为“弘”;志求四大弘愿,心如金刚,不退不没,志求圆满,故称“誓愿”。



四弘愿是与四谛相对应的。正如《缨珞经》中所云:“未度苦海,令度苦海。未解集谛,令解集谛;为安道谛,令安道谛。为证灭谛,令证灭谛。”


这四种法,在声闻乘和缘觉乘这二乘果位的修行人心中,只有名无实,而在菩萨心中则大不一样。菩萨虽知此四法毕竟空寂,但为利益众生,善巧方便而用此四法。



接下来,智者大师用一段比喻引起大家对愿与习行的思考:“有愿而无行,如欲渡人彼岸。不肯备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渡。”那么,发心之后该如何修行呢?


智者大师提出,深入禅定是快速满此四愿的法门。因为修行禅定可以获得五种神通,这些都是用来普度众生的方法。此外,修禅定而生发的智慧,能断除烦恼。烦恼如绳结一般缠缚着众生,役使恼乱众生,而那些无定之慧,像风中之灯,是靠不住的。


欲知法门,当知一切功德智慧,并在禅中。


一切功德智慧,都从禅定中生发。诸佛成道所有功德,尽在禅中。菩萨若欲深入无量法门,入无量三昧,具足万行,证菩提道果,是必须修行禅定的。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菩萨想要圆满四弘愿,应当修持十度,为何独赞禅定?”所谓十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行、力、智。智者大师提出,十度之中前四种易行,后五种因禅而生,所以从关键处来讲,修禅可以具足上四种、下五种波罗蜜。



菩萨发心修禅,舍弃一切家业,内外皆舍,这是布施波罗蜜;菩萨身心不动,关闭六情,恶不能入身,这是持戒波罗蜜;能忍难忍之事,一切好事、恶事皆能安忍,即使众恶来扰,亦不生嗔恨之心,这是忍辱波罗蜜。菩萨为修禅故,一心精进,不畏疲苦,长坐不卧,收摄乱意,经年不得证道,亦不退转,即是精进波罗蜜。


所以说,菩萨不特意修四度,而因修禅的种种因缘,四度自成。



这时,有人问智者大师:“菩萨去山中修禅,是不是舍弃了众生,只顾自己?”


智者大师回答说,菩萨去山中修禅,身虽离开众生,而心实不曾舍弃。寻一处闲静之地,修习禅定是为得到真实的智慧,断除种种烦恼,生发大神通,然后回入六道,普度众生。


以如是等种种因缘,菩萨摩诃萨,发意修禅波罗蜜,心如金刚,天魔外道,及诸二乘,无能沮坏。


以上是智者大师关于修禅发心和修行的论述,对世人修行的观念具有导向意义,可助人端正方向,努力向菩萨看齐。

图文 | 上海玉佛禅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