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戒是什么?十戒有哪些要求? 印度佛教的“十戒”是哪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鬟、不听视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佛教十戒是什么?十戒有哪些要求?

在佛教中有着很多的戒律,佛教弟子也是大多斩断了七情六欲一生做到无欲无求的地步才算是得到。在佛教中有着最基本的佛教十大戒律,则是必须遵守的。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了解佛教十戒是什么。

还想了解》》大乘佛经有哪些

不杀生: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动物、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

不偷盗: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

不邪淫: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

不妄语: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

不饮酒: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其他戒律。

不涂饰: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装会令人执着色身。不可打扮华丽,不可在身上涂抹高级的香油、香水、精油等物。

不歌舞及旁听:不贪声音。不可观看聆听唱歌、跳舞、戏剧等相类似的声光视听娱乐。

不坐高广大床:坐卧起居不可使用宽大舒适的床、椅。主要是提醒不要贪睡,不追求睡眠的舒适。

不非时食:也称为“过午不食”,即是过了中午之后不得吃饭、用食。对于出家人来说,所有食物都是来自信徒的供养,过午不食能减轻供养者的负担。

不蓄金银财宝:不贪财物。不拥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钱珍宝等财产。

佛门称呼,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免费获取国学文化知识,学习国学文化,以修身养心,以齐家治企。屯元国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

之前有个朋友问小觉,法师、大师,师父有区别么?还有比丘、沙弥这些佛教中对僧人的称呼有什么区别?其实佛教徒有许多的称谓,大体上分为两大类:正式称呼与别称。

一、佛教徒称谓的正式称呼

1、比丘,意为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2、比丘尼,意为乞士女,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3、沙弥,意为息慈、求寂等,称呼年龄不满20岁但已满14岁的年少男出家者。虽然还不能受具足戒但也要受许多佛教戒律的约束,一般受持\"十戒\"。

4、沙弥尼,意为勤策女,称呼年龄已到14岁但还不到18岁的年少女出家者。虽然不受\"具足戒\"的约束,但也有很强的行为规范要遵守。

5、式叉摩尼,意为学法女,称呼年满18岁但还不满20岁的沙弥尼,专修\"四根本戒\"和\"六法\"。沙弥尼再经两年的式叉摩那时期才可以受具足戒。

6、优婆塞,意为清信士、近事男,称呼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这些信众虽然没有出家,但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教义加以约束,遵守\"三皈五戒\"。

7、优婆夷,意为清信女、近事女,称呼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

二、佛教徒称谓的别称

1、僧,梵文音译\"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一名出家人不能称为僧,由四个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的人所组成的组织才能称为\"僧\"。

2、沙门,梵文音译,译为\"桑门\"。沙门本是对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

3、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

4、阇梨,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教授、规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教徒。

5、头陀,对一类佛教徒的称呼,原意是抖擞、弃除等。正宗的\"头陀\"要抛弃物质生活的拖累,修苦行,以乞食为生。所以也称呼头陀为\"苦行僧\"。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作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

一般我们称呼出家师父,都以\"某甲法师\"或\"某乙师父\"或\"乙师父\"等来尊称。至于\"某甲师\"、\"某乙师\"的称法,乃是出家师长对\"晚辈\"出家人,或同样是出家人对\"很熟的平辈\"出家道友这样称呼。

一般居士,无论多少岁数,或与师父在俗的关系是什么,都是不宜对任何出家人,称\"某甲师\"、\"某乙师\"的。甚至晚辈出家人,对于资历较长的出家人,也是不能这般称呼的,这样很失礼。

其次,若在家人对出家师父,或初出家者对腊长之出家师父,皆应以\"弟子\"自称。凡于文末,署名之后,宜再署以\"顶礼\"二字,而非用于平辈的\"合十\"或\"作礼\"等。

三、在家居士如何称呼出家人 ?

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有失弟子之礼。下面简要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

1、师父

不论男女长幼、德行高低,只要是出家人,乃至刚刚落发剃染的沙弥,既现清净僧相,都理当受到身为三宝弟子的在家居士的尊重,都可称为\"师父\"。

\"师父\"二字,与\"弟子\"之称刚好相对,意思是如师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是在家居士对出家人最为亲切的德称。

2、法师

指精通佛法,依法为师,指导他人修行的出家人。标准是很高的。现在一般只要知见端正、受过大戒、规矩本份、懂得一些佛法教理的出家人,也都被尊称为法师。

对一寺长老,大德高僧,为示尊重,往往略去法名,直称\"师父\"、\"法师\";而对一般出家人,为易区别,可加法名,称\"某某师父\"、\"某某法师\"。

3、师

直接在法名后加一\"师\"字的称呼法,一般用于出家人中长辈对晚辈,或平辈道友之间的称呼;故不宜用做在家居士对出家人的称呼。

佛教称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大众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名佛弟子是应该熟悉并了解佛教各种称呼称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