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是什么 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
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档案馆的馆长(广义上也可以算作史官)。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周王室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是一些史官们的记事记言。写《汉书》的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影响深远的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是什么
道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派别之一,其历史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而在春秋时期又由老子集前人之大成,提出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深远且广泛的影响,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是什么。
你可能喜欢》》道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问: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是什么?
答: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是史官(或档案馆馆长)
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是档案馆的馆长(广义上可以算作史官)。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本身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周王室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是一些史官们的记事记言。
后世写《汉书》的班固也说,道家出于史官。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本执要”,认为道家学派是源出于王官之学中的“史官”之学。而先秦的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来源,故道教与史官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家思想是一种古代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其思想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万寿宫道长姜法川访谈:《道教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
一.引言
中国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深的造诣,在世界造园史上,它独树一帜,并对东西方造园业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致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但如今,我国在园林上的成就早已没有昔日的辉煌。西方很多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园林艺术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以理性的完全排斥自然, 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为特征的西方园林风格。同时,日本更是在吸收中西方园林精髓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枯山水为代表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颇有特色的园林艺术。而我国,盲目模仿、片面改造之风泛滥,一批不土不洋的所谓“欧陆风”景观小区、广场、仿古建筑等遍布全国各地。导致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很多,也受到我国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影响;但同时也与国人浮躁、盲从的鄙习有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一员,我们应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结合时代各方面的要求,从古典园林中吸取营养,潜心研究,为创造我国现代园林风格而添砖加瓦。为此,本文从我国道家思想的角度来剖析我国古典园林的内在精神气质,提出个人之见。
二.道家思想的概述
道家思想,由老子所创,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其“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中国文化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即列子)、惠施(即惠子)等人。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
老庄哲学中“道”的理解和确立,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对中国文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超功利的无为的审美关系;强调突出自然、突出个性和艺术的独立,追求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追求情感抒发,具有一种飘逸的君子风度;强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进入“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老庄之道的哲学思想已渗透到和积淀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古往今来的中国艺术家主张师法自然,便是道家思想的的力量。
三. 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巨大失败或不幸之后,毁灭自己或走进宗教,而更多的是保全性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而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这也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从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一些深受道家“隐逸”、“君子”之道影响的文人志士参与到园林设计中来,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首批职业设
计师。特别是明、清两代,一些文人、画家成为了著名的园林设计者,如著名画家李流芳设计了嘉定南翔占漪园;明代擅长绘画、吟诗作赋的文人,著名的园林设计者——计成,成功著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部园林艺术著作《园冶》。在这种园、艺不分家的文化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山水画式的园林艺术。
3.1 在艺术方面,道家思想强调“师法自然”,这种自然一指不事人为造作的物质本体;二指自然环境,山水花鸟。道家文化追求和谐的艺术境界深深的影响着古典园林设计家们。中国古典园林的美首先在于其意境美。园林设计中要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之中”,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诗情画意逐渐成为唐宋以来造园的主导思想。诗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隋唐时期,宫廷御苑设计迅速发展。到了宋朝,由于宋徽宗对文学艺术的偏爱,这一时期,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如颐和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构型为八面两层三重檐,楼额为乾隆皇帝的御书。该楼经长廊与南面的轴线建筑鱼藻轩相连,东邻云松巢,西接听鹂馆,后面有画中游,是万寿山前面位置极佳的观景点,登高远望,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尽收眼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充分的享受、回味的余地。
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无限美,人生何渺茫。以巨大的自然对比渺小的人。就连明朝儒家的正统代表(邵雍)都有这中观念,从而表明道家思想被魏晋以来知识分子传诵的广泛性。这种对待自然的心境正是影响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一大因素。
3.2 道教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追求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大巧若拙,言不尽意,达到立象尽意,以象载道之目的。道教文化的代表——太极拳讲究均匀缓慢,以柔克刚,虽它包罗万象,但决不明显表露一样。这与我们东方人“含蓄美”的审美原则浑然一体。中国园林之美多多,最本质者在于含蓄美。
游人置身园林,时闻弦外之音;游毕而归,每有不尽之意。这种高深的艺术境界,体现为园林布局的曲折自由,“曲径通幽”。常用假山、小院、漏窗作屏障,适当阻隔游客视线,使人们几经曲折才能逐渐见到园内全貌,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样游客感受到的意境更加含蓄深远。陈从国先生说,中国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行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美。古典园林寓情于景,它的艺术魅力在于立意深邃,造景奇妙,但从不表露以直白,给人留下充分的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比如说江南古典园林,讲究的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不着一字,尽的风流”。游园时常常会在两面高墙中间的狭窄小道中,也常常会被拱门或假山挡住前面的去路,让我们不能将园中景致一览无余。这样一来变调足了观者的胃口。杭州西湖中的三潭印月,具有我国江南水上园林艺术特色,是我国山水园林中岛式花园中的绝唱。这里园中有园,小中见大,迂曲多变,步移景异,恰似一幅流动的画卷,时而幽静,时而旖旎,千变万化,出奇制胜。岛上所有园林风景全都借助九曲石桥,四围柳堤湖光,远处青山翠峦,近处互为因借,前后彼此衬托,使岛上园景丰富而不单调,深邃而不局促。明人张宁有诗曰:“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是我国
古典园林建筑中以含蓄美为特征的典型代表。
3.3 老庄哲学中的“道”,具有一种飘逸的君子风度,强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进入“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在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影响之下的古典园林以自然为美,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是最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其生命活动本能地与自然相互联通。我国古代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们,为了能够便利、逍遥地玩赏于大自然山水景色中间,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乐趣。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湖泊区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4)博大精深的中国道教文化崇尚自然、闲适,讲求阴阳调和与虚实相济。我国古典园林很好地将这种阴与阳、虚与实的传统哲学运用到了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关注生
一般就建筑自身来讲,也包含虚和实两个方面,虚所指的则是空间,实则指的是形体。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主要是有赖于空间的曲折和变化,而空间又是借实的形体所形成,所以最终还是离不开虚实艺术的处理。
在古典园林中,构成建筑物里面的要素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实的部分主要是墙,对于江南园林来讲就是白粉墙,它在整体处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虚的部分主要是门窗空洞以及透空的廊子,它与粉墙之间所构成的虚实对比异常强烈。还有一些要素如隔扇、漏窗,介于两者之间,可以看做半虚半实的要素,可起调和与过渡的作用。园林建筑的立面处理可以借助以上三种要素的巧妙组合而获得优美的动人的效果。
为了求得对比,在通常情况下应避免虚实各半、平分秋色,而力求使其一方占主导地位,而另一方居于从属地位。其次还应该使虚实两种因素互相交织穿插,并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里不妨以留园中的布景区作为具体例子进行分析留园中部景区,其东部主要是西楼以及五仙馆等建筑的组合而形成整体立面的,由于墙面所占的比重十分大,所以以实的要素处于主导地位。由绿阴、明瑟楼、涵碧山房等建筑组成的南立面,情况则大不相同,在这里空廊、隔扇所占的比重很大,因而虚的要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就整个景区来讲,东部立面和南部立面便构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关系。再就每一立面来说,尽管东部立面以实为主,但由于在实的墙面上又开了一些门窗洞孔,因而实中又有虚,而南部立面虽然以虚为主,却又在其中嵌入了少量的粉墙,使之虚中有实,这样,东、南立面之间,既保持了强烈的虚实对比,但又于对比中使虚、实两要素有所渗透、交织、穿插,于是给人的感觉就不显得突然、生硬了。
最后也不难得出结论,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受到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之外,又引进了建筑、文学等各门艺术,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所以创造出了“崇尚自然而妙造自然”的自然山水式园林。李泽厚在他的《美学论集》中就这样表述,正是儒家倡导的人间情味的美加上道家倡导大自然的美的融合,才使得历来的文人士大夫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受益非浅。中国园林艺术
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上面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谈,由于资质的原因,不能很深刻的说明,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