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的修学方法,凡是平常心就好 修学《楞严咒》只念楞严咒心和念诵楞严咒全文有何不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
楞严咒心
哆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信·都嚧瓮泮。莎婆诃。。。。。。。。。。。。。。。。。。
楞严咒的修学方法,凡是平常心就好
诵读佛咒,就必需要会楞严咒,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与佛教的关系那是很紧密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所熟知的佛咒大全,楞严咒是最基础的一种佛咒,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佛咒,本期的佛咒大全带你了解楞严咒的修学方法。
还想要了解》》100个常用佛咒大全
楞严咒的修学方法
佛因解救阿难说了一部楞严咒,可以开启人的智慧,所以修持楞严咒的同学一定要读楞严经,其重中之重是“五十种阴魔”和“四种清净明诲”章。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的今天,学明白了这两章,任何邪师都欺骗不了你,无论他带着什么样的光环,多么高的名望,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
我建议你请一部宣化上人讲述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既易懂又无误,适合大众阅读理解。
我持楞严咒十几年了,一般定在早课时读,也有时晚课时读,时间充裕时持诵三遍,时间少持诵一遍,是酌情掌握的。
至于你问怎样速入菩提,先要明白什么是菩提,就知道怎样去入了。菩提即是觉悟的意思,不觉悟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会做错事,就会有烦恼。明白了就不烦恼了,不烦恼不就觉悟了吗!比如你是婆婆我是儿媳,你不喜欢我,我也厌烦你,你到处讲我不好,我必然四处说你不对,矛盾就越来越深。由此还会影响到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等种种问题,烦恼无尽。
假如有一天我(或者是你)遇到了一个明白人(善知识),给我讲述了释迦佛前生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割截四肢而心中不生瞋恨心,结果手脚立时恢复如初。而且正是由于歌利王当初的残忍霸道,而没能动了忍辱仙人的心,才使得释迦牟尼早日成佛,成佛后又按当初忍辱仙人的愿力(感激歌利王用割截自己四肢的暴行成就自己成佛)第一个度憍陈如(当初的歌利王)做自己的大弟子。佛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就是开示我们,魔尽管都是在对你做坏事,在害你,可是如果你能够以德报怨,一丝儿也不动瞋恨心,就成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出现在你的身上了。所以说:
魔是魔真道,修道必受魔;
无魔修佛道,如梦于南柯。
由此,我们再回味一下“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别人要骂我,心中自说好,别人要打我,我先自躺倒,你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知道此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里边的“骂我”、“打我”、“涕唾”在凡人看来,全是烦恼,婆媳矛盾更是烦恼无尽,而在修行学佛的人看来,全成了自己修道的助缘,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相信了佛和祖师们的教诲,烦恼就转成了菩提,恍然大悟!
真的明白了道理,就会即知即行当下离苦得乐,烦恼即变为菩提,所以说烦恼既是菩提,这就是速入菩提的妙法——读经明理,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又好比用手背接东西抓不住,你心生烦恼,其实将手反转过来不就抓住了吗!就这么简单,可是却难倒了数不清的修道人,到处跑山拜庙,到处求高僧摩顶,或者依赖于经、咒、佛号加持,而不知道在心地上下功夫,转变自己。结果修了几十年,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就像我一样,老是看别人这不对那有毛病,这本身就是自己的烦恼,在障碍自己修行,而不知道找自己的毛病,试着改变一下自己。永嘉大师修道歌中”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如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印光大师的“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不都是速入菩提的方法吗?
能够逆来顺受,以德报怨了,就是“销融”,能够销融了,即是入了菩提。不可思议的奇事巧事就出现在你身上了。
难得的修行人:不贪世俗之物,每天只吃一顿饭,苦行3000公里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但心却变得越发的急躁。时代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甜头,却不知自己已经开始陷入了世俗的漩涡,为之忙碌、奔波,从而逐渐失去自我。
如今的社会很少有人能够放下世俗,在不追逐名利的情况下去体验人生。原以为这世界要为此而沉沦了,直到那个人的出现,他打破了这嘈杂的世界,打造出了一片安心恬荡的极乐净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
那个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妙祥法师。
一、遵循本心,皈依佛门
妙祥法师于1952年7月在辽宁营口出生,他年轻时曾入过伍,转业后当过某市中心医院的药剂师。
在机缘巧合下,他得以遁入佛门,皈依于楞严寺体清老和尚。皈依后,他严以律己,时刻提醒自己要恪守五戒,牢记体清老和尚“念佛是谁”的教导。
妙祥法师起初只是在家里面带发修行,每天都用心研读佛经,不断地加深自己对佛法的研究。每当有所领悟时,他都会跟体清和老和尚进行交谈,体清和老和尚也时常对他的参悟多有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妙祥法师对佛法有了更深层次的参悟,为了更进一步的参悟佛法,他便请了体清河老和尚为其剃度,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修行之路。
二、上妙下祥,情系佛法
妙祥法师自正式修行后,严格遵守戒规,严以律己,不断地向佛法的最新高度出发。在修行期间,他时刻铭记着体清河老和尚的敦敦教诲,对待佛法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皈依佛门后的他,每天坚持日中一顿饭,想以此来修身养性,从而减少对物质的依赖。除此之外,他还借鉴古人的苦修方法,认为只有通过苦修才能让自己达到六根清净,保持一颗平常心,从而更好的去学习佛法。
三、苦修之行始于足下
妙祥法师下定决心进行苦修后,便开始了他的修行历程。在苦修期间,他从不接受别人在金钱上的赠予,路上只靠身上的钵盂来维持自己每天的日中之餐。
苦修之路,并非每个修行人都能够坚持下来,这其中的困难远比正常人能够想象到的艰难得多。但妙祥法师在面对重重困难时,都能够坦然地应对,觉得这都是上天给他的历练,能够让他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从而更好的参悟佛法。
苦修之行,妙祥法师从五台山到盖县茅蓬一共行走了3000公里,在此期间,他所看到、遇到和悟到的事情让他对佛法有了进一步的感悟,进而领悟佛法的智慧与慈悲。
苦修之行在妙祥法师的心里不仅仅是简单地去感受人间百态,在此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你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妙祥法师深知书中之佛法,要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与参悟,而苦修之行就是那一条能够让他在修行道路上越走越能靠近佛门的阳光大道。
在苦修结束后,妙祥法师想在深山里潜心修行,在居士的引荐下,他于1996年来到了本溪南芬区思山岭乡甬子峪村的深山之中,劳心劳力的搭起了茅棚,从此开始了他遁入佛门后的第一次闭关修行。
妙祥法师在闭关期间,对自己愈发的严苛,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待到妙祥法师出关,已是三年之后。历时三年心无旁骛的闭关,让他能更深层次的领悟佛法,感受佛法所带给众生的智慧,进一步升华自己对佛法的感悟。
四、佛门之圣地——大悲寺
大悲寺于1994年被政府批复,经过僧人以及信徒多年的努力,寺院初具规模。在大悲寺里修行的僧人,都要严格遵守五戒以及寺规,每日都要念诵楞严咒。
僧人在寺内每天休息四个小时,从早上两点起床,学习、朗诵佛经,到晚上十点结束。他们在修行期间会彼此监督背诵佛法,以检查各自的学习成果。
在大悲寺内,主张男女不混住原则,以免扰乱佛门秩序,影响修行成果。寺内的僧人不能随意外出,要学会在封闭安静的空间里修身养性,平静自己内心的躁动,进而降低外界对自己的影响,避免再次被世俗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五、在修行道上独领风骚,不贪恋世俗之物
妙祥法师在闭关结束后于2000年应当地政府及信众邀请,率僧团至大悲寺常住。为了更好的宣传佛法,妙祥法师在闭关期间收纳前来拜师的佛弟子,并教育他们要平心静气,坚定内心,不可被世俗所影响。
在众多僧人的期许下,妙祥法师成为了大悲寺的主持。
他规定,寺内僧人每日只可日中一餐,不可多食,日中之食皆需自己带上钵盂去化缘。在化缘期间,不可收取除了食物之外的钱财,僧人的衣着皆要以灰色为主,不可穿戴颜色艳丽的物品。
大悲寺除了为僧人提供修行的场所之外,也是人们前来祈福,排解忧愁,祈求平安幸福的好去处。
但现在的寺庙大多数都被世俗所污染,想要进入寺内祷告,就要购买门票,有一些还会向前来祷告的人索要香火。许多寺院俨然已沦为世俗的一员,不再是佛门清心寡欲的净地。
大悲寺的出现,成为了众多修行者所向畏的存在。妙祥法师在大悲寺当主持期间,明令规定前来祈福的人们无需门票即可入寺,不可收取人们的任何钱财。前来祈祷的人只需虔诚祭拜即可,无需用钱财来表示自己前来拜佛的诚心。
大悲寺的存在,为信仰佛教的信徒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修行之地,也为世间的众人扫去了一片浮沉。
总结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的步伐越发的匆忙,想要得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欲望的不断增长,使得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庸俗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内心已然没有了昔日的心平气和。
在这样的空间里,大悲寺的出现,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一般,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大悲寺的出现与其说是修行人的一片净土,更不如说是被人们因世俗所掩埋的精神世界。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眼里只有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利益,原有的超脱世俗的东西在人们追求发展之时已然被抛之脑后。利欲熏心的人们,终会在世俗中迷失自我,从而成为时代的附庸。
愿大悲寺的存在,能够为众人带来一股精神上的甘泉,洗去人们身上过多的欲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