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人物之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正信的佛教03 圣严法师著 §唯识就是唯心吗

正信的佛教03 圣严法师著 §唯识就是唯心吗?

不。唯识论虽以精神为主,但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如要否定,那就一空到底,连‘识’也无从可唯了。

其实,若讲哲学上的唯心论,除了唯物论,几乎多可纳入唯心论的范围。比如培根、洛克、休谟等,算是主观的唯心论,黑格尔算是客观的唯心论,康得算是意志的唯心论,詹姆士算是经验的唯心论,柏格森算是直觉的唯心论,罗素算是存疑的唯心论(这一唯心论的分类法见于太虚大师法相唯识学概论)。

总之,不论是那一种的唯心论,总要立出一个标本,作为他们立论的基础,有了一个标本的偶像,就难免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存疑的唯心论是比较开明的,但他们不能指出一个究竟的归路,仍不免令人有旁徨之感。

至于佛教的唯识论呢,虽讲‘三界唯识’,三界之内的万事万物,均由八识所变,一切的物象──器界,均是八识的相分──现行,但是并不否定自我而外的一切众生,三界唯识,是说三界之内的一切现象,是由三界的众生各自的八识共同所变,也就是三界众生的共业所变,这里所称的八识,不仅是指的当下的心识,而是包括了无始以来的业力所薰的心识,由于业识的现行,便成了八识的相分,成了三界的现象,成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的世界,物质是由同界所有众生的八识所变,众生的相互为缘,也是由于同界众生的八识互变。

唯识论的宇宙观,称为‘赖耶缘起’,赖耶识是第八识的梵文音译,意思是藏识,能够含藏一切业种,当业种现行而感得的果报,便是唯识变现,这是从本体上著眼的。若从现象上著眼,便可称为业感缘起,因为,八识所变的果报──现象,实在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而来。若从方法上著眼,不管是赖耶缘起也好,业感缘起也好,都不出乎‘缘生’的原则,唯有众缘和合,才有现象成立的可能。所以佛教的基本原则,是缘生论。佛教的最终目的是一个‘空’字,因为不用标立任何形而上的偶像,所以不会落于以偏概全的泥沼,因为由缘生而归结于性空──我固空了,法也空了,所以不会令人有旁徨莫措之感。一般的哲学家,我字都空不了,法(形上的标本偶像)字,当然更加无从空起了,如果他们一旦真把他们自我执取的标本空去了,他们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而成为无依的游魂!

所以,佛教的唯识论,绝不是哲学的唯心论能够相拟相比的。

汉传佛教人物之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说没有烦恼,而是虽然有烦恼,但是你不以它为烦恼。”这是小编最为喜欢的一句话,正如同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心灵鸡汤一般可以让人身心温暖。

那么,本期佛教人物详解圣严法师108自在语,句句入你心。

还想了解》》虚云法师禅修开示

1、谦下尊上,是菩萨行者的重要功课。

2、用奉献代替争取,以惜福代替享福。

3、自爱爱人,爱一切众生;自救救人,救一切众生。

4、利他,是不求果报及回馈的清净心。

5、占有、奉献都是爱,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别;占有是自我贪取的私爱,奉献是无私喜舍的大爱。

6、道理是拿来要求自己,不是用来苛求他人。

7、要有当别人垫脚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

8、让人产生误解,就是自己的不是。

9、做事时多为别人想一想,犯错时多对自己看一看。

10、以礼让对方来成就自我,以尊重对方来化解敌意,以称赞对方来增进和谐。

11、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他人是没有慈悲。

12、与人相遇,一声「我为你祝福!」就能赢得友谊,获得平安。

13、对人付出友谊,伸出援手,就是在散发和乐平安的光芒。

14、少点口舌少是非,多点真诚多平安。

15、肯定自己的优点是自信,了解自己的缺点是成长,善解他人的立场是尊重。

16、要把众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17、与下属共事,当以关怀代替责备,以勉励代替辅导,以商量代替命令。

18、刚强者伤人不利己,柔忍者和众必自安。

19、安人者必然是和众者,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因为和能合众,柔能克刚。

20、生命的意义在不断的学习与奉献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

21、有智慧作分寸的人,一定不会跟人家喋喋不休。

22、和和气气与人相处,平平安安日子好过。

23、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愚鲁的人,不一定没有智慧;智能不等于知识,而是对人处事的态度。

24、为他人减少烦恼是慈悲,为自己减少烦恼是智慧。

25、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别人穿,也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

26、勤于照顾众人的苦难是大福报,乐于处理大家的问题是大智慧。

27、认清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事实,就能完成内心世界的真正平安。

28、逢人结恩不结怨,必能和谐相处、生活愉快。

29、一个笑容,一句好话,都是广结善缘的大布施。

30、只要少闹一些无意义的情绪,便能少制造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31、奉献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律己。

32、凡是尽心尽力以利益他人来成长自己的人,便是一位成功者。

33、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内方」就是原则,「外圆」就是通达。

34、当我们无力帮助他人,至少可以停止伤害别人。

35、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

36、人生要在和谐中求发展,又在努力中见其希望。

顶礼 最值得怀念的汉传佛教近现代高僧,个个不简单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他们转身而去,带走一段光阴、一段故事。一切的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当身形定格,他们的人生点滴也被凝固在册。成为后世永恒的榜样和力量源泉。他们走近佛教历史,我们追忆无尽……

世寿120岁的虚云老和尚,近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虚云禅师。他一生经历传奇,堪称一部活的中国佛教近代史。


印光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人物之一。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太虚大师,近代高僧,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之倡导者。因受时代思潮激发,遂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


弘一大师,学贯中西,艺专多科,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在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


圆瑛大师,不仅佛学造诣精深,还是一位爱国楷模,主张“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新中国成立前连任七届中国佛教会理事长。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成立大会,圆瑛大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


来果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同为近代宗门硕德,共负时望。来果禅师生平以弘法悟道为己任,宗说兼通,普接三根,棒喝双举,钟鼓交参;领众三十余年,未尝少懈。图为1952年,虚云老和尚与来果禅师(左)在上海凤阳路侯在里崇德会合影。


法尊法师,是现代高僧、著名翻译家、不畏险阻的西行求法者,有学者称他为“当代玄奘”。法尊法师为沟通汉藏文化,弘扬藏传佛教,翻译大量西藏佛教典籍,并写有不少论著,为藏学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月霞法师,毕生修道,无一日不坐香,无一年不打七。他最初学习天台后改华严,对于杜顺和尚的法界观,及法藏、澄观诸师的章疏,均有深入研究,可谓近代华严宗的代表人物。


谛闲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


守培法师,民国十大高僧之一。十三岁便独立支撑寺院门户,二十八岁入终南山住茅蓬静修,悟明心地。师虽雄才勇哲,却毕生苦行。抗战时期护法不畏艰难,只身迎对日军宁死不屈;保护禅教不畏众口,务求佛教真精神,“不到无是无非处,我终不把是非捐”是其一生朴实行持的真实写照。


慈航法师,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圆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


能海法师,近代显密圆通的著名爱国高僧,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法师出家后不畏艰辛,两度入藏求法,获密宗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第二十八代嫡传。先后创建成都近慈寺、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讲经弘法、注译密宗经典,尤其在沟通汉藏佛教文化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


广钦老和尚,平时生活简朴,日常以水果为食,故有“水果师”的称号。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的体力难以支撑,故建议老和尚说:“师父,我们念,你听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斩钉截铁说:“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


忏云法师,忏云法师持戒严谨、以戒为师,一心宣扬净土。“礼佛”与“放蒙山”均为每日修行之功课。提倡诵念阿弥陀佛佛号,是台湾净土宗极为重要的法师。30岁出家后,即行“过中不食”之戒律,无一间日。法师对于弟子的训练也是依法解行并重。


圆拙老法师,一生谦默恬淡,志行高洁,严于律己,慈以待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还是国泰民安的和平时期,老法师皆一如既往,随缘法化。


宣化上人,将佛法传到美国,抱定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六大宗旨,威仪具足,严中有慈,双目低垂,两手当胸,口常含笑,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他的弟子恒实法师说,“宣化上人圆寂后,我们就把他的骨灰送上热气球了。他说我是从星空来的,我要回星空去了,不要绐我留任何的纪念塔、博物馆什么的,一点都不要,所以就把他送上热气球了”。


佛源老和尚,云门宗第13代传人,禅风高古,于当世特立独标,接引学人,手段奇巧,立意不凡,常常在平常言语中见出古德之风。老和尚的棒喝威严是出了名的,大家都怕他,但被他打过骂过的人事后不但不恨他,反而是感恩不尽。所以,老和尚常讲:“打不退、骂不退的,是佛门里的好宝贝!”


圣严法师,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承继汉传佛教禅宗临济、曹洞二法脉,致力“人间佛教”,以“心灵环保”为核心理念,号召追随者“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印顺导师,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以智慧深广、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而享誉当今佛教界和学术界。遍布全球的慈善组织慈济功德会创始人证严法师即出自印顺门下。由于印顺法师对佛教界、学术界的巨大影响和贡献,二十世纪下半叶被称为台湾佛教史上的“印顺时代”。图为印顺导师与证严上人。


本焕长老,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佛门泰斗、禅门尊宿。长老1907年生于湖北武汉新洲,亲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是见证三个朝代的世纪老人。长老修行80余载,布道20余国,皈依弟子200余万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广衍南宗,花开天下,实乃当之无愧之佛门泰斗,名副其实之人间菩萨!2012年4月2日凌晨零点36分,本焕长老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六岁。


净慧长老,一生弘扬禅风,续慧传灯。净慧长老提倡的生活禅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引领无数学人走进禅门。2013年4月20日6时26分,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世寿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


惟贤长老,少年投身佛门,跟随太虚大师践行人间佛教。惟贤长老一生志大行刚、悲深愿宏,弘法利生,续慧传灯,对中国佛教事业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2月2日凌晨4点46分,当代著名高僧、法门领袖、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于重庆涂山寺圆寂,世寿九十三岁。


觉真长老,儿时出家,童真入道,几十年如一日践行佛法,著作等身。一生为人低调,不管什么事,总不愿麻烦别人。在他眼里众生平等,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他对任何人都是平等沒有分別的。长老生前最爱说四句话:“低调,让路,低成本高效率,不给别人添麻烦。”


明哲长老,潜心研佛60余载,曾提出“出家要自利利他、福利大众”的主张,是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优秀代表。明哲长老将自己的毕身精力贡献给我国的佛教事业,同时为青岛湛山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于2012年9月16日上午7时,早课时往生。世寿87岁。


海山长老,一生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终不舍佛法,戒行高洁,如劲松傲霜雪而弥坚,若清莲出淤泥而更洁,深受万众景仰。老和尚俭朴一生,从不浪费,一生不蓄金钱,从不过生日,不允许四众弟子为他老人家祝寿,每逢生日皆以念佛度过。2013年4月24日11点23分,蒙佛接引往生莲邦,世寿86岁。


根通长老,长老曾提倡“人间佛教、知恩报恩”,倡导和带动山西佛教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团结友善,克己奉献,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关心支持各种有益的社会文化公益事业。他利用个人在山西和海内外佛教界的影响,先后为山西佛教和佛教文化、扶贫救灾和希望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筹措资金、物资上千万元。2015年11月2日凌晨,在山西太原安详示寂,住世87春秋,僧腊70,戒腊68。


德林长老,看似严厉的外表,背后却是一颗慈悲的心,严厉的力量来自慈悲心。80多年前,高旻寺除了几件破房子,几乎一无所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寺庙几乎残破不堪,是德林长老以一颗菩提心,把高旻寺建设成现在这座恢弘的寺庙,同时又精心维持了禅寺的严格家规。高旻寺一不卖门票,二不卖香火,三不做经忏佛事,一心参禅,求明心见性,见性即是成佛。2015年6月22日圆寂,享年101岁。


梦参长老 (1915年7月13日 -2017年11月27日24时 ) 世寿103岁,上梦下参老和尚苦行一生,五湖宣法,中兴地藏法门,兼承华严道场,法嗣信徒数万眾,寻遇佛宗道源近百年,曾随慈舟、倓虚、弘一、虚云学修研法。歷经近代变迁,鉴阅风云沧桑,亲受重重磨难,识悟世野眾相。毕生无持一道场。

长老毕生致力于恢复僧伽教育,建寺安僧,以独特的教证功德摄受四众弟子,善说法要,普利群机,弘法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垂暮之年,仍不惜老病之躯,现身说法,俨然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中国佛教的龙象楷模。

2017年11月27日(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十)16时30分,当代佛门巨匠上梦下参长老在五台山真容寺安详舍报圆寂,享寿一百零三岁,僧腊八十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