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常识之一:基督教阿门是什么意思 宗教矛盾是中东问题复杂化的原因之一,在这里相冲突的宗教主要有 ①佛教 ②印度教 ③基督教 ④犹太教 ⑤伊斯兰教
C 点拨:该题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联系本课所学可知:中东地区产生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各宗教之间存在的宗教矛盾一直存在,并有不断激化的趋势。
宗教常识之一:基督教阿门是什么意思
“祷告奉耶稣的名,阿门!”这句祷告词几乎是每次祷告最后的“公式”。“阿门”这个词,就算不是基督徒的人,或许都有所耳闻。那么,基督教中的这个“阿门”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通过宗教文化来了解。
阿门,又译阿们,是希伯来语词,它的意思是“但愿如此,实实在在的”,是犹太教、基督宗教的宗教用语,在礼拜和祷告时表示同意或肯定的意思。
阿门一词,最初用于犹太教,后来为基督教所采纳。基督徒常在祷告或赞美时,运用阿门作为总结和肯定。例如在公众祈祷结束后,通常说"我同意"。
在希伯来文中,“阿门”这个词原来的意思是指“靠得住,确定,真实”或“愿事情是这样成就(so let it be)”。在旧约圣经中,摩西写律法时,就已应用了“阿门”这个语词。当以色列民众对耶和华律法的要求作出群体性的响应时,就发出“阿门”为他们心中正面的承诺(民五:22;申廿七:15-26)。
此后,先知耶利米和尼希米,向百姓重申律法时,也获得类同的反应(耶十一:5;尼五:3)。这种向祈祷中的誓言和律法的咒诅应以阿门的做法,是表示愿意负起所承诺的一切后果。而在旧约诗篇中,作者在祝祷或赞颂前后,加上阿门,是说明自己对祷文或颂词,具有确实的诚意。
总而言之,基督教祷告末尾说阿门,并不是结束的意思,而是表达“是,上主”或“盼望是这样”的意义,用在祷告结尾是请求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而耶稣常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以回应以“阿门”,是个很慎重的字词。
“阿门”在旧约圣经中多被用来同意别人的话,不论是祈求或咒诅;而在新约圣经中,“阿门”用在礼仪或经文上,通常被译为“实实在在、确确实实”的意思,
结束语:“阿门”是全世界基督徒都听得懂的两个语词之一(另一个是哈利路亚),因为全世界任何语种的圣经中,都把这两个语词的译音保留下来,并在所有教会的祷告赞美中,很自然地直接应用。所以无论说什么方言语种的基督徒,在任何地方,只要开口呼出阿门(或哈利路亚),人就知道你是一个基督徒了。
从宗教的角度,谈谈欧洲的“统一之路”
导语
欧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小的大洲,面积约有1016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只包含欧洲部分),人口约有7.4亿(包括俄罗斯),然而欧洲的国家和地区却足足有48个。面积略比中国大一点,人口却只有中国的二分(约),这就不免让人产生疑问,难道欧洲人(指所在地区)没有想到过统一吗?还真有,不过困难重重。这里笔者将会从宗教的角度,谈谈欧洲的“统一之路”。
欧洲的“统一之路”——宗教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欧洲人不就信基督教吗?这不统一了吗?别急,虽然欧洲主要的宗教是基督教,但这并不是欧洲统一的充分条件。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基督教的起源谈起。
2000多年前,一个婴儿降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原本一切都平平无奇。然而,这个婴儿的母亲在怀孕前还未“结婚”,而是由天使托梦于她——你怀了上帝的儿子,是未来的犹太人国王,他的名字是耶稣。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罗马的地区统治者(罗马属国)耶律撒冷希律王,害怕耶稣会对其统治造成影响,于是下令捕杀耶稣(无差别杀害伯利恒附近2岁以下儿童)。然而,耶稣还是茁壮成长了,并且带着上帝的旨意四处传教。直到有一天,之前那位国王的儿子被某位大祭司蛊惑,决心判处耶稣以绞刑。 耶稣死后3天复活,40天后又升天。
耶稣虽然不在了,却留下了许多信徒,而这些人正是《新约圣经》的编撰者。而在这之后几百年间,犹太人与罗马人不共戴天,源头就是罗马统治者从耶稣诞生以来的担心。圣殿被毁后,耶稣的信徒开始陷入集体抑郁。然而,本着不甘置结束犹太人辉煌的念头,耶稣的信徒开始转而奋笔疾书——创作《新约圣经》。
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犹太人的内部分歧越来越严重,逐步演化成耶稣教派与传统的犹太教两大派。慢慢地,耶稣教徒成立了一个脱离于母公司(犹太教)的新教派——基督教。新的教派不再局限于犹太人,逐步传播到全世界,而这还得感谢耶稣的“死对头”——罗马人。
基督教的春天
然而,纵使基督教成立了,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教徒,基督教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原来,耶稣宣扬的“均贫富”以及“天子化”,触碰到了统治者的根基,与传统神学相悖。罗马统治者没少迫害基督徒,在公元303年,基督徒更是遭到了大清洗。
不过,造化总是弄人,就在短短10年后,基督教迎来了春天——罗马统治者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停止反基督教,基督教从此合法化,甚至演变成国教。前后不过10年, 为何基督教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大?
时间回溯到前一年的10月,罗马皇帝在一天中午梦到了一个十字架,晚上又梦见了耶稣,第二天与死对头决战还以寡敌众,取得了胜利。一切的不可思议,在罗马皇帝看来,都是基督教给予的恩赐。
从此,基督教一步登天,教徒遍及整个帝国。与基督教蓬勃发展相对应的,却是罗马帝国的衰弱。在476年,日耳曼人废除罗马皇帝后,罗马人迁都拜占庭,罗马帝国也走向了东罗马时代(名存实亡)。
基督教——欧洲一统的初步尝试
为什么基督教能够长久不衰?这是统治者控制百姓思想的工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儒学与其相同,只不过一个是学派一个是宗教。
而查理更是深谙此理。作为一个执政长达46年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构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而他每征服一地,就让当地百姓皈依基督教,这也应了那句话——“战争带来毁灭的同时也在传播文明”。
当时,教皇利奥三世生活淫乱,引起了许多大主教的不满,由此险些被杀。而聪明如查理,答应其以教皇加冕自己为条件,给教皇撑腰。这样一来,查理就成了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而且从这以后似乎就有个规矩,谁能结接受教皇加冕,谁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在宗教的加持下,查理成为了真正的大帝。像是秦始皇一样,在国家初步稳定后,他就开始统一文字与货币,虽然查理自始至终都是个文盲。因此,他被称为“欧洲之父”。按理说,照这个趋势,欧洲的统一似乎成了大势。然而,事情出现了转折——查理驾崩。
四分五裂的欧洲
查理活了将近70岁,这在1000多年前的欧洲算是高寿了。不过,他的继任者路易一世却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将国家一分为三,分别对应他的三个儿子,大致就是现在的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大儿子洛泰尔领地,还有德国与法国的一部分)。而这种做法似乎还挺流行,洛泰尔也效仿其父把王国一分为二传给两个儿子。
此后,法兰克逐渐分化为西法兰克与东法兰克,尽管其内部也并非统一。在争夺罗马(教皇加冕)的过程中,东法兰克逐渐占据了上风(由于皇位继承由教皇加冕决定,所以诸侯还是打得不可开交),而西法兰克逐渐演变成世袭制的王国——法兰西王国。虽然原来辉煌的帝国已经四分五裂,但他们的信仰是统一的——基督教。
然而,这“统一”却是短暂的。11世纪的某一天,去耶路撒冷的朝圣者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巴勒斯坦已经是穆斯林的天下,这就意味着圣城耶路撒冷已经被“玷污”。
基督教的分裂
那可是圣城啊!对于教皇乌尔班二世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怎么办?当然是把“敌人”赶出去了。于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基督教的身上沾上了鲜血,开始书写一段罪恶的历史。凡是异教徒,格杀勿论,凡是不支持基督教,皆要受到审判。在结束东征后,基督教又开始用宗教审判来清除异己,简而言之就是用上帝的名义来严刑折磨。
以上是对内方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基督教的强大,而在对内方面更是如此。1077年,亨利四世在暴风雪中跪地三天来求得教皇的宽恕。俗世的国王是受到教皇牵制,甚至可以说是控制的。如此看来,基督教似乎已然统一欧洲。没错,中世纪的欧洲的确是基督教的天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大一统”。
前文已经说到罗马帝国的分裂,东罗马帝国以拜占庭为中心,而西边则以罗马为中心,基督教也渐渐分为两派——一个是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而另一个则是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正教。
两派可以说是谁也不服谁。虽然各占一方,但谁都想讨个名声,也就是所谓正主。然而,双方却在此基础之上,疯狂地揭对方的短。比如天主教认为圣神来自于圣父与圣子,而东正教却认为之来自于圣父。接着,在弥撒圣祭上,东正教要用发酵饼干,而天主教则不需要。以上种种,东正教指责天主教不遵守传统,故自封“正教”。
而另一方天主教则丝毫不示弱,严正声明罗马教会没有丝毫错误,并且称自己是基督教的宗主。但佛提乌宗主教不屑一顾,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开除罗马教宗及其追随者的教籍,俨然是要闹独立。罗马教宗怎么能忍?同样革除了佛提乌的教籍。
时间来到1054年,双方彻底闹掰。所有宗教会议一律独立,东西彻底不往来。
基督教“三足鼎立”
此前已然提到,基督教一分为二,变成天主教与东正教。而在16世纪,基督教再次分裂,原来的天主教一分为二,变成天主教与新教。怎么回事呢?天灾人祸。
首先说说天灾。步入14世纪,欧洲的气候突变,进而引发了1315年-1322年的大饥荒(造成约十分之一的人死亡)。人口骤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幸的是这还仅仅是个开端。来自亚洲的鼠疫“漂洋过海”来到欧洲,饥荒还没过几十年,“黑死病”就爆发了。此后几乎每过十年,都会爆发一次瘟疫,几乎只要染上,没过几天就去世。这场惨绝人寰的瘟疫,总计约2500万人丧生,相当于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再说说人祸。西方教会横征暴敛,变着法子赚钱,特别是出售赎罪券——各种罪行明码标价,也就意味着只要你要有钱,什么事都可以干,这岂不是胡闹?再次15世纪后,西方教会权力斗争加剧,一度有三人并称教皇。最后,拜占庭被攻陷又让基督教受挫不已。
一切加剧的矛盾与困境都是改革的前兆,对于基督教来说也是如此。马丁·路德,德国神父,他对“赎罪券”抱以坚决的否定态度。在1517年,他将著名的《九十五论纲》寄给与教皇沆瀣一气的大主教阿尔布莱希特(还将此散发给很多教徒),其中充斥着对“赎罪券”的批评。
罗马教皇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岂能忍?他们迫切地要求路德收回论纲,然而选帝侯(选取教皇的的诸侯,相当于唐朝的节度使,势力极大)意见不一。一方已经完全被教皇等“腐化”,而另一方早看不惯教会的所作所为,干脆支持路德。
结果很显然,路德没有撤销自己的主张,也没有因此早到迫害。
之后,路德没有再选择激进,而是独自写作——翻译《圣经》。要知道,当时的德语并不规范,而路德将《圣经》翻译得通俗易懂,甚至创造出来三百多个德语成语。再加上当时印刷机技术已然趋于成熟,所以德语版《圣经》很快在当地流行。
之前,天主教奉行愚民政策,没有多少人知道《圣经》里究竟讲得是什么。这下好了,天主教再也不能装神弄鬼,糊弄教徒了。
由此,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天主教也一分为二,一个还是原来的天主教,另一个则是新教。新教没有那么多教条,没有辉煌的教堂,也没有那么多禁欲之说。因此,新教得到迅速发展。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已然一分为三。不过,欧洲的分裂才刚刚开始。
三十年战争
围绕欧洲关于宗教的战争主要是天主教与新教。在马丁·路德作古后,欧洲仍然在为该信新教还是天主教不断争吵。慢慢地,争吵就演变成血淋淋的战争。
导火索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禁止布拉格举行新教活动,并焚烧相关书籍,而新教教徒将教皇的钦差扔出窗外。
这场战争从德国开始,本来是内部的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后就演变成欧洲大战。支持新教的一方有瑞典、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国,而支持天主教的一方有西班牙、波兰等国。
由于双方实力相差不大,结果也很显然,天主教与新教打了个平手。和约的签订,也意味着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众多诸侯国以及其他国家获得了主权。这也意味着,德国的诸侯国有权决定是追随天主教还是新教。
结语
从黑暗的中世纪到宗教改革,又到宗教战争,再到“宗教自由”,其中不乏世俗世界的参与。
以罗马教皇为代表的天主教如果离开了世俗世界的支持,完全就发展不起来。而教皇加冕皇帝,又让皇帝的统治“名正言顺”。
由此,君主可以堂而皇之地加税,教会可以从中心安理得地捞油水,可谓是“互惠互利”。新教的产生使得天主教乱了阵脚,于是教皇等迫不及待地发动战争,企图改变格局。
然而,在新教的不断壮大下,天主教不得不放弃。此后,欧洲在经过基督教一分为三后,又迎来了新的分裂。世俗世界越来越清醒,人们不再被宗教所禁锢。一切都强调是自由的,看一本《圣经》,还不如读一部《百科全书》。
意识的觉醒,换来的是所谓“政教分离”。随着宗教最大支持者——世俗世界的“无情背叛”,基督教也获得了新生。黑暗与冷血,在一次次带血或者不带血的革命后,不再是天主教的标签。
与此同时,以宗教统一欧洲的梦想也画上了句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