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佛法的教诲,佛教五力分别是什么 佛教和佛法之间有什么区别?


佛教是佛祖释迦牟尼开创的教派,其所传的法称为佛法。但是佛法的核心内容其实是不限定只属于佛教的,诸法空相,诸行无常是真相,和教派无关。有些修行方法却和教派有关,也属于佛法范畴。按照佛陀的说法,佛教这个宗派是会消失的,随之消失的还有许多修行方法和诀窍。但是前述的核心观点却不会消失,因为这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遵循佛法的教诲,佛教五力分别是什么

佛法的教诲可以让你洗清所有的罪孽,念经诵读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行的。只有懂得了真正的知识才算是有心,佛教五力也是破恶成善之功。

索达吉堪布 佛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平衡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了解佛教五力分别是什么。

还想了解》》慧眼观六道的佛法修行

谓发生圣道之力用有五种,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所谓信力,指于如来所修植净信,不为沙门、婆罗门或余世间等所引夺。精进力,指为永断已生之不善法,而生策励,乃至广说四种正断。念力,指于内心住循身观,乃至广说四种念住。定力,指离欲恶不善之法,乃至广说四种静虑。慧力,指如实了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及趣苦灭道圣谛。

将此五者总名为力,有多说。《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云(大正27·726b)︰“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尔。(中略)问︰何缘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恶法故名力。有说︰不可倾动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说︰势用增上义是根,不可屈伏义是力。若以位别,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实义,一一位中皆具二种。”

至于五根之外别立五力的原因,《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说所缘境界自体等虽与根相似,然果有差别。即不可屈伏义有差别,故别立力分。又五力采信等之次第是由于它们有展转相生之义,关于此,《俱舍论》卷二十五云(大正29·132c)︰“信等何缘次第如是?谓于因果先起信心为果修因,次起精进,由精进故念住所缘,由念力持心便得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是故信等如是次第。”

五力是依据信、精进、念、定、慧的五根而生起五种力用,都有破恶成善之功,所以称之为五力。五根与五力彼此是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五根的每一种善根都是有力量的,那个力量就是功能,根据这五种善根再继续修行,就叫做五力。

五力的功用:

信力:是依信根增加,对佛法僧三宝,坚信不坏,能破一切疑惑,不受邪信所迷。

精进力:是依精进根增上,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能破身心懈怠。

念力:是依念根增长,能破一切邪妄不善之念,成就出世离苦的正念功德。

定力:是依定根增长,能破一切欲烦恼想,发起禅定解脱。

慧力:是依慧根增加,能够遮止(消除)三界见思二惑,而得解脱,证阿罗汉果。

太极站桩功

站桩即呼吸,精神,动作三方面的高度协调。息如抽丝剥茧,均匀绵长,神如百丈潭水,风平浪静,身如木桩老树,站立不动。站桩,关键是一个桩字,站桩时一动不动,头顶天,脚踏地,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让身体的下半部分稳定下来,有生根之感,体内的气才会自动地慢慢回归原位。提高身心平衡能力,使人心身高度协调统一。

站桩是最好的通气血方法。气血通则百病除,在此基础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与身体本质的朴素需求合拍,就能尽终其天年,长命百岁!

1、调身

口诀:两会一点一垂线,全身体重到涌泉。“两会”指人身穴位“百会”和“会阴”,“一点”指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使这三点位于一条与地面垂直的假想直线上,久而自然能全身贯通。“全身体重到涌泉”基本上属于假想的,或者说是感觉上的。因为根据人体的几何外型,重心无论如何不会在身体的最下部。但是长期在这种意识引导下,很快可以进入上轻下沉的稳定感觉,进而达到脚下双轻。此后即有一阳发动,排除“妄动”的可能。站桩姿势略同于太极拳的预备式,因而老辈拳谱中,预备式又称为无极式。全身各大关节自上而下放松,不可使一处僵硬,且要注意,各骨节间须是松张状态,不宜软塌。因此这一阶段必须经明师校正,否则难得其形。百会、会阴、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要在一直线上,自然松垂落地。感觉全身体重落入两脚涌泉处。全身无一处挂力为最佳。如果桩式正确,身体不自觉地出现无方向的摆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无须刻意保持不动。要牢记 “道法自然”的道理。­站桩强调整体功法,不仅练形体,还能聚精神。形体上透过基础站桩去掉拙力,返出自然力。

2、调心

口诀:无念无欲,毋妄毋助。

调心无形无像,要靠感悟和体验。调心重在心理上的调整。一个是修静,一个是炼意。通过心理上的调整,促进心理和身理上的整体协调平衡。而要达到这两个整体协调平衡,就要从入静的功夫练起。入静,有个意的作用问题。站桩的目的,是静中求动,是内练精气神。其中动是气势的动,是内劲的动,这就要由意来控制。意要专,心要静,身体要松柔,所以站桩练功,必须做到“心贵静,意贵专,身贵柔”。

从师学习无极桩切不可追求妄念的感受。排除“妄”字就是要踏踏实实练功,加上老师的指点,进步会很快的。“助”也是练功者常会遇见的。某一天站得很舒服,觉得身上很满,不免会想时间更长一点,身上更满一些,更大一些,这就是助。练功不要心急,最要稳步求进,渐次循升,否则得来不是真货矣。­精神上思想放松,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慢慢地调整人的机体和心理功能,达到引气归元,培元固本,形神双调的功效。

调心的练习还体现在对站桩习练者的思想教化功能。通过长时间系统、规范的练习,经历明师熏陶式的教导,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可使每位站桩修炼者逐渐养成尊重事物的客观存在,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不盲目跟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寻回“真我”和“本我”的途中,让心力、胆力、智力、功力、魅力“五力入髓”,使暴躁者安定,懦弱者勇敢,展现出外表安逸,内心强大的功者风范,从而彰显出“站桩,让养生与开慧并行”的修炼价值。

3、调息

在站桩时配合调息,能很快达到「气沉丹田」的效果。与天地接通,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最轻松、最真实的自己。通过练习,体会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呼吸之气讲究细、长、慢、匀。呼吸纯任自然。就是不必去在意呼吸,有人讲“忘息”,也是这个意思。任无极桩的太极内功来塑造你,而不是刻意去制造某种模式。功夫久了,呼吸上自然就有变化,人为去追求往往适得其反。­桩功的评价也用八个字:无形无相,无根无极。所谓无形无相者,两腿不屈蹲,两手不作势,外不带一丝张狂,秀若处女,内敛一团精神,不怒而威。平和中正,泰然自若,有佛祖拈花之妙,妙处全在“无中生有”。­无根无极者,指无所思,无所住,真气弥漫,自然发动,随动而动,自然顺遂,无一丝勉强,无一丝滞病。故而有无所不在,无所不是之妙。­能循此操作,渐至评价之境,太极之门可入。真气发动,自然明晓无极生太极的妙理。至此桩功始有小成。然终不可废。须知太极拳“松则益松,轻而愈轻”,并无止境,此不可不辨 ­。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元气,达到养生长寿之目的。

站桩练习中的调身调心调息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彼此融合,相互牵制,共同构成站桩功法练习的完整性。意念也称为“精神假借”,是实现站桩练习由当下的“境界”上升到另一个更高“境界”的重要“工具”。当随着“撑筋拔骨”的持续练习以及对桩架不断深入的调整,身体的通透之感越来越明显而进行对丹田功能的唤醒练习时,对意念“落点”的把控就显得至关重要。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都不用在意气的运行“路线”,只需在吸气时,把意念“落点”于下丹田位置,在呼气时,把意念“落点”于身体的末梢即可。(摘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