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解读: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圣母玛利亚是什么意思
典故:
基督宗教《圣经》新约和伊斯兰教里耶稣(尔萨)的生母,其的名字在亚兰文就是“苦涩”的意思,大多数基督徒和穆斯林认为,新约称玛利亚还是处女时受圣神感召而怀孕。圣经总共有三位玛利亚,除了圣母玛利亚,还有玛利亚玛达肋纳(抹大拉的玛利亚)和贝瑟尼的玛利亚,也有人认为后两者是同一个人。
东正教和天主教认为玛利亚是上帝特别为诞生耶稣而派到人间的,所以其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天主教也因此认为其升天后成为中保圣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神学家LudwigOtt认为玛利亚是人类服从的代表,和夏娃是刚好相反的象征,他同时认为迦纳婚宴的故事可以支持靠玛利亚代祷的观点。
基督新教一般只视玛利亚为耶稣在地上时的生母,大多数新教教会不接受天主教关于玛利亚无罪之身可以作为中保的说法,有部分教派还否认其具有无罪之身,并且否认其是终身童贞者。也有部分新教信徒认为其具有虔诚的美德,受到上帝特别的喜爱。有些较为大公的教会称其为童贞女圣马利亚,亦视其是一位圣徒,但不会称其为圣母。
宗教文化解读: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圣母是我们对于那些能够以德报怨的女性统称,指的便是这样的圣母性格。你知道最初的圣母是何来的吗?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同样也有着一位圣母玛利亚,以服从、信德、希望和炽热的爱情和救主超绝地合作,为重建人灵的超性生命。
还想了解》》基督徒聚会祷告词
日本称为玛利亚观音,是基督教《圣经》新约和伊斯兰教《古兰经》里耶稣(尔萨)的生母,她的名字在亚兰文就是“苦涩”的意思,而汉语的《古兰经》中翻译为“麦尔彦”,景教翻译为末艳。死海古卷里记录的是年轻的女人,圣经新约称玛利亚还是童真女时受圣神感应而怀孕。部分基督教宗派对其有“圣母”、“万福玛利亚”等尊称。
连同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童贞圣母自无始之始便被预定为天主的母亲;由于天主上智的措施,童贞圣母在人间作了救主的母亲。他的特出慷慨伴侣,及上主的谦逊婢女。她怀孕、生产、养育了基督,她在圣殿裹将基督奉献给圣父,与死于十字架的基督共受痛苦,以服从、信德、希望和炽热的爱情和救主超绝地合作,为重建人灵的超性生命。
因此,在圣宠的境界内,圣母是我们的母亲。在圣宠的境界里,玛利亚为母亲的这种职分,一直延续不断,从天神来报时她以信德表示同意,她毫不犹疑地在十字架下坚持此一同意,直到所有被选者获得荣冠的时候。事实上,她升天以后,犹未放弃她这项救世的职分。而以她频频的转求,继续为我们获取永生的恩惠。
以她的母爱照顾她圣子尚在人生旅途上为困难包围的弟兄们,直到他们被叫进幸福的天乡。因此荣福童贞在教会内被称为保护人、辅佐者、援助者、中保,不过这一点的意思,对基督唯一中保的尊严与能力,并无任何增损。原来任何受造物都不能和降生成人的圣言及救主相提并论。
不过正如基督的司铎职可以各种不同方式为圣职人员和信众所公享,天主的惟一美善实际上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受造物之中,同样的,天主的唯一中保身份,也不否定在受造物之中由同一源头分出不同形式的合作,而且促使如此合作。
于是教会便不犹豫地公开承认玛利亚的这一从属性的身份;教会对它也有不断的切身经验,并劝教友珍爱它;为使教友在这慈母的助佑扶持下,和中保而又是救主的相契更形密切。
送子观音变成圣母玛利亚?背后隐藏着一段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史
前段时间在郑州博物馆参观《千秋德化:福建德化窑瓷器展》时,其中一张图片引起了兰初君的注意:
粗看起来这座观音像就是普普通通的观音造像,但是旁边的介绍,却令人直呼哇塞。
这里倒是触及到了笔者的知识盲区,查询资料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段故事:福建的德化窑瓷器,竟然曾经在日本被当做“玛利亚”像加以崇拜,而这背后反映的,是基督教在日本传播的兴衰史,以及背后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的竞争以及后者的衰落史。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兰初君细细道来。
从1549年传教士沙勿略踏上日本国土开始传教,到1644年日本最后一位耶稣会士殉教,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被称为日本的基督教世纪。
百年时光,基督教在日本所受待遇一直在变,有时被大名扶持,有时被限制,但最终不可避免走向被禁止。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一历史过程。
01大的时代背景:新航路开辟
15到17世纪,欧洲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贸易路线。
当时的先行者,主要是天主教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传教士就是欧洲殖民者“开疆拓土”的精神武器,他们与军队商船并肩而行。很快他们的势力就发展到了亚洲,并且成功让不少东南亚国家成为他们的殖民地。
就在这一大背景下,1543年,葡萄牙商人因为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踏上了日本领土。
02葡萄牙人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首先,葡萄牙人给日本人带来了先进武器:火枪,日本人称之为“铁炮”。
这种武器给当时处于战国时代的日本带来了深远影响。正如火药摧毁了欧洲骑士一样,日本也一样,富有的织田信长采购了大量铁炮,这帮助他在与强大的武田信玄集团斗争中取得优势,从而加速了日本的统一进程。
其次,就是今天的主教——基督教,准确来说是天主教。1549年,传教士沙勿略乘坐葡萄牙的船只踏上日本领土,开启了一场长达百年的基督教在日传播史。
沙勿略是耶稣会成员,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利玛窦也属于耶稣会成员,这个修会主要川教授段是自上而下传教。
沙勿略到日本,传教手段也是一样。他到日本后不久,就拜访了萨摩国大名岛津贵久,几天后这位大名就颁布了日本第一条保护传教士布道活动的法令。
岛津氏之所以这么爽快,当然不可能完全出自于宗教上的虔诚,而是出于现实需要。当时日本陷入诸侯混战之中,扩充武力以自保,甚至上洛成为全日本霸主是每一个大名的最终目标,而葡萄牙手中握有“铁炮”,岛津氏欢迎沙勿略,就是因为想要以此拉近和葡萄牙的关系,以此加强自身力量。
以沙勿略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一番运作之下,基督教在日本的丰后(今大分县)、京都、长崎等地确定了活动据点,扩大了传教的范围和实力。
03织田信长崛起,帮助基督教传播
1560年,日本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以少胜多,战胜了“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之后陆续消灭并让一众大名臣服,还在1573年流放室町幕府最后一代将军足利义昭,至此,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织田信长的崛起为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会。与之前类似,信长与基督教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信长想要得到西方先进的武器,基督教想要获得扩展势力的机会,另外,因为织田信长火烧比叡山,赢得了“佛敌”的称号,他自己也想要靠提拔基督教,来与佛教是理想抗衡。
在信长的扶持下,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进入了黄金时代。
1574年,传教士和信徒们在京都修建京都大教堂。
接下来不少大名,包括高山右近、蒲生氏乡、细川忠兴等一众人物宣布皈依基都教会。
1580年,耶稣会最终在日本划分了西九州、丰后以及京都等三个主要传教区域,至此,基督教势力已经发展到西日本等地,并开始向东日本传播。
1582年,据当时传教士估计,全日本共有200个教堂、15万名信徒。
04丰臣秀吉:限制基督教
正当日本基督教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支持基督教的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殒命,取而代之的是丰臣秀吉。
一开始丰臣秀吉对基督教的态度还是相对友好的,允许其传播,但是到了1587年,丰臣秀吉发布追放令,开始将在日本的传教士放逐。
丰臣秀吉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有如下几种原因:
第一个是耶稣会野心说。秀吉认为耶稣会的活动最终会让日本变成西方殖民地。
第二个是文化冲突说。当时日本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神国,基督教可不这么认为,如此发生冲撞,基督教就被禁止了。
第三个是葡萄牙商人失策说:“葡萄牙商船经常援助耶稣会,和其保持密切联系,但是由于当时葡萄牙商船发生违逆秀吉的事件,加上贩卖日本人到东南亚为奴”等不良事件,导致秀吉对基督教政策转变。
第四个是佛教势力的抗议。当时佛教在日本的影响很大,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基督教与他们争夺信众,加上当时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冲击寺庙等事件,就引起了秀吉的转变。
05德川幕府:彻底禁绝
丰臣秀吉死前进行托孤,把不到十岁的日子托付给“五大老”,但是实权很快落入实力最强的德川家康手中,1600年,经过关原合战,德川家康最终得到全日本的统治权。1603年被后阳成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了江户幕府。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奉行友好外交政策,他将一些曾经被没收的教产归还给传教士。当然,这一切与德川家康之前的统治者一样,都是出于世俗利益的渴望。
这一切措施让基督教在日本有所复兴,到了1605年,日本的基督教信徒已达75万人之多,占当时日本总人口的1%,长崎甚至有“远东的罗马”之称。
但是基督教和日本统治者的矛盾,实际是不可调和的。文化上的冲突自不必说,另外日本通过贸易,了解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所作所为,这些都日益加深了幕府统治者对这些传教士的恐惧。
但是一个国家,总不可能彻底闭关锁国,在此时的幕府殖民者看来,这些传教士又是不可取代的,怎么办呢?
此时以英国、荷兰为首的新教国家,也来到了日本,这让日本统治者看到了一种不一样。与西班牙、葡萄牙不同,英国、荷兰并不像西葡两国一样有很浓厚的宗教狂热和传播热情,两相对比之下,日本统治者更倾向于与新教国家交往,此时禁绝基督教可以说是彻底无后顾之忧了。
三浦按针,日本第一位外国武士,英国人
1618-1620年,大批传教士和基督教信徒在长崎和京都被处死;
1622年,有数十名传教士和信徒被处以火刑。
1623年,三代将军德川家康上位,他采取更加严厉的禁绝措施。他不仅下令处死基督教信徒,还实行了所谓的“踏绘”制度,被怀疑信奉信基督教的人要践踏圣像,幕府以此来检验这个人是否真的有基督教信仰。
如此重压下,基督教在日本沉寂下去,直到1644年日本最后一位耶稣会士殉教,日本的基督教走向终结。
07禁绝的副产品:玛利亚观音的诞生
大航海时代,福建德化窑的白瓷行销全球,因为种种巧合,当时的基督教徒决定暂时将自己的信仰暂时潜伏起来,“就将福建生产的白瓷观音圣像,当作圣母玛利亚像,以此来逃避幕府统治者的检查。”
这种行为有浓厚的文化基础。
首先佛教在日本,长期受统治者扶持,如果从百济传播佛经到日本开始算起,一直到德川幕府初期,已有一千年历史,因此那些“潜伏的基督徒”可以理直气壮地借用“观音像”来掩盖自己的宗教信仰。
其次,送子观音和圣母像有不少相同之处。看两者的的形象,都是端庄、慈爱的。
除了玛利亚观音之外,禁绝的另一个副产品还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诞生:就是长崎与天草地区的隐形基督徒关联遗产。
仔细研究一下还是很有趣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寻相关资料来看看。
08结语
从白瓷观音被当做圣母玛利亚这件历史事实来看,真的觉得世间万物,说不定看起来完全没有关联的事物,也有有趣的关联,仔细考察的过程也是探索新世界的过程。
这个世界,真的有趣啊~
参考资料:
1、陈禹默. 被误为圣母的观音像[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林超. 基督教在日本的早期传播[D]. 西北大学, 2008.
3、刘勇. 浅析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引起的文明冲突[J]. 科技信息, 2011(10):1.
4、赵月娥. 十六七世纪日本基督教传播历史考[J]. 林区教学, 2009(3):3.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