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必备的心理: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的意思是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又叫“四无量心”,是菩萨及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心,是一种广大的利他的心愿。具体分别解释如下:1、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名慈无量心;2、悲:悲名愍伤,即能拔除众生苦难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3、喜:喜者欢喜,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4、舍:舍者舍离一切分别,菩萨于所有众生无爱憎之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名舍无量心。
修行人必备的心理: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宗教,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义,这里边包括了信仰之后的一些禁忌和规范一些所作所为,所以说一旦有了信仰之后,必然要做好放弃一些什么的心理准备,就如同佛教禅修过程中必备的心理都有什么?
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在六祖《坛经》中有:“慈悲既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两位大菩萨。极乐世界又称净土。《坛经》中说: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慈悲、喜舍的含义就是内心清净。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快乐。主动去关爱或怜悯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使他们获得快乐。即使与我们完全无缘的人也不例外。佛门有偈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发自内心的情怀,与世间的爱不同,完全超越世间的一切烦恼。
在实际生活,我热心帮助别人,是有限的,但这种正能量是无限,让正能量传递每个人,这个世间是最和睦的,让我们人人献出一点一点爱,让世间变成美好的人间。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的意思是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又叫“四无量心”,是菩萨及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心,是一种广大的利他的心愿。具体分别解释如下:
1、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名慈无量心;
2、悲:悲名愍伤,即能拔除众生苦难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
3、喜:喜者欢喜,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
4、舍:舍者舍离一切分别,菩萨于所有众生无爱憎之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名舍无量心。
【结束语】慈悲喜舍又名“四无量心”,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但是团结起来,有一颗正直的心就是在修行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这份郑重,是一堂修行的功课
食存五观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平时所吃的饭菜,都是由农人垦植、灌溉、施肥、锄草、收成,然后经由商人贩卖,再淘洗、炊煮,最后送到我们面前,不知花费了多少人的功夫与心血。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当我们用餐时,应当要心存感恩及惜福的心。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物质丰裕,许多人早已习惯了奢侈浪费,饮食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
曾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有位节俭的出家人,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捡起来晒干,并加以储存。后来遇到饥荒,富翁沦为乞丐,这位出家人便将富翁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富翁知道后,感到非常羞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
佛门中,饮食都是檀越所供养。《僧祇律》说:“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缘所成,怎可轻易浪费?所以,作为佛弟子应该生惭愧心,对于饮食,要知道惜福,是好是坏,都不生增减贪着之心。
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身为佛弟子,接受饮食供养时,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受得起供养吗?如果具备勤修三学、化导众生的二利德行,称之为全,便可以承受供养;没有具备的,则名之为缺,受之当觉有愧。
许多经典里都提到,佛弟子受人信施,如不好好修行,会有无量的罪过。如《毗尼母律》记载:“若不坐禅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信施,为施所堕。”
《法句譬喻经》也说,佛陀在世时,有位比丘,每天吃饱饭后,就回去睡觉,只图色身的舒适,不知精进修行。佛陀知道后,严厉地训诫他,并以他的前世因缘果报来开导:过去维卫佛住世时,你就出过家,但是由于贪图利养,平时又不念经诵戒,不精进修行,后来你的神识便投生为牛马身上的虫,一过就是五万年,五万年过完了,又投生为螺丝蚌壳之类的水虫,和树木中的蠹虫……。如今,你好不容易受完罪业的果报,又出家作沙门,为什么还如此贪恋睡眠呢?
比丘听到自己的这段前生往事,又惭愧,又害怕,五阴迷盖顿然消除,证得阿罗汉果位。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一生躬亲耕食,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名言,到了八十多岁,每天还到田里辛劳作务,弟子不忍心,于是将耕具藏起来,怀海禅师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饭。所谓“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一般人饮食,常犯有三种过失:
•见到上品美食,或对能使身体强壮、皮肤光滑的食物就生起贪心。
•对下品粗糙食物排斥瞋恨。
•对不好不坏的中品食物,不加分辨,不知来处不易,便是愚痴。
饮食上如果产生上述的贪、瞋、痴三种心,就会使自己堕落,应该警惕防患。
另外,对于饮食,如果食之过多,不知节制,也会产生许多疾病。《佛说佛医经》说:“人得病有十因缘:一、久坐不卧,二、食无贷,三、忧愁……。”《尼干子经》说:“食噉太过,身重懈怠,现在未来于身失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醒寤,应时筹量食。”由是可知,饮食过量,有多睡眠、多病、多淫、不能精进、多世间享乐等五种罪过。过度饮食既然有如此多过患,我们实在应当多加注意。
饮食贪多的另一个后遗症是“肥胖症”。过去波斯匿王便是由于贪着饮食而过份肥胖,甚至因为行动不便,呼吸困难,而焦急地请示佛陀如何减肥。
凡事以中道为宜,饮食也是如此。《阿含经》里记载:“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调,令心壅塞,坐卧不安。若限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可见饮食适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用餐时我们要以慈悲喜舍的心来代替贪嗔痴等不净之心,才能真正吃得身心欢喜健康。
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经中说:“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身体真正的大病,便是饥渴,所以如经上说:“说饥为第一病,何以故?饥苦难治,治不穷故,如间日疟病,若眼病等则不如此。复次无止际故,是饥病者,从生至终永无暂息,余病不尔。” 因此,饮食就如良药一般,能治疗形体饥渴的疾病。
《遗教经》说:“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
《杂宝藏经》说:“是身如车。好恶无择。香油臭脂。等同调滑。”车子有油才能发动,身体也是如此,有了食物的滋养,生命才能延续,道业才能成办。所以饮食是很重要的,只是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别,就如车油,只要可以转动,不一定要求最高品质。又如穿衣服,目的在保暖,而不在质料的柔软舒适,颜色的华丽夺目与否。
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对色身的爱护,在《那先比丘经》里有这样的记载,弥兰陀王问那先:“沙门宁能自爱其身不?”那先言:“沙门不自爱其身。”王言:“如令沙门不自爱其身者,何以故?……”……那先言:“沙门亦如是,不爱其身,虽饮食心,不乐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体,奉行佛经戒耳。”
一般人常被欲望牵缚,对身体总是费尽心思地保养爱护。但是对修行人来说,饮食只是用来滋养四大假合的色身,《行事钞》卷下之二说:“为成道业观三种:一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身必假抟食,若无不得久住,道缘无托故。二为相续寿命,假此报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三为修戒定慧伏灭烦恼故。”饮食是为了维系色身,借着四大假合的色身而成就真实的法身慧命,因此,不能起贪着之心。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