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佛印禅师,苏东坡和禅师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
苏东坡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成就。他跟黄庭坚并称“苏黄”,跟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除了留下不少传世的诗词之外,留下了一些书画,他最擅长的就是墨竹、怪石、枯木以及文人画。历史上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美食家。据说江南地区的传统名菜东坡肉跟他有很大的关联,家中的厨子在他的指点下才做出这道东坡肉。
苏东坡
苏东坡作为北宋非常有才华的人,不但对儒家学说有很深的研究,还精通经藏,研习教典,经常跟佛门高僧一同论道探究佛理。在众多的佛门高僧当中,他跟佛印禅师的关系最好,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留下了不少关于他们辩论佛理的典故。
旧址
据说佛印禅师在润州金山寺当住持的时候,苏东坡有一天正好去金山寺游玩,便在那里的寺庙里停留了几天。游玩时走到方丈室看到佛印时,佛印正好也看到他说道:“翰林到我这里的时候,人已经满了没有地方坐。”苏东坡灵机一动说:“借禅师的四大五蕴之身作为座位。”佛印说:“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能回答出来就依照你的说法去做,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就把你身上佩戴的玉带留在寺庙当作纪念。”
苏东坡
苏东坡听完后非常高兴,当场解下玉带放置在几案上,代表直接同意这个赌注。佛印问到:“山僧四大本无,五蕴非有。翰林想要坐在哪里。”苏东坡听完后想了很久都没回答上来,佛印叫侍者去将这条玉带收起来留在寺庙当作纪念,并取出了一件衲衣交给苏东坡作为回礼。从这可以看出来,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辩论中,佛印禅师赢了。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苏东坡和禅师的故事
苏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虽作为一代文学大家,但苏东坡对佛学也相当感兴趣,在历史上留下不少轶事。
今天的禅宗文化就为你讲述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
佛印禅师是宋代一位德高望重的云门宗僧,作为苏东坡的方外知交,两人时常一起游山玩水,谈禅论道,期间两人时常开一些揭示禅理的玩笑,成为佛门的千古佳话,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两人相对坐禅的故事。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于是穿起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打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很是得意。这时,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看佛印心宽体胖,憨态可掬,就想打趣他,于是讽道:“像一堆牛粪。”答后看着佛印禅师作何反应,却见佛印眼观鼻,鼻观心,岿然不动地端坐着,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
苏轼以为佛印本性一向老实,这次又让自己占了便宜,于是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在自家的才女妹妹面前炫耀,然而苏小妹听后却颇不以为然:“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苏东坡闻此一言,才恍然大悟,深知自己禅功修为远不如佛印禅师,内心惭愧不已。
结束语:佛门有言,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足见外物往往是映照人内心的镜子。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故他看众生皆是佛;东坡居士才高八斗,却始终舍不下功名傲气,结果在佛印禅师面前败下阵来。我们普通人的修为或许不如禅宗中人高深,也不如文豪苏轼一般学富五车,但如果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人品修养,那么为人处事必然会更平易亲和,心境也会更澄澈通透。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一屁过江
苏东坡是宋朝一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名佛教徒,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有一天,苏东坡自认为修行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便把自己的修行心得写成一首诗。派他的书童送过江,让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我们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赞、讥讽、毁坏、荣誉、利益、衰败、苦恼、快乐”等八种境界,因它能影响人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来一看,知道苏东坡有点骄傲,便拿起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只写着一个字“屁”,禁不住心内生起无名之火,于是急忙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已站在江边等侯苏东坡了,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写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屁”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后,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去,落实到工作中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学佛不是研究佛,是把佛的思想,佛的精神融入社会,融入大众,融入我们的生活进行实践,佛法离开了生活就是一句空话、套话,就是无稽之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