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菩萨戒内容有什么,如何遵守 在家居士菩萨戒都包含哪些内容
六重戒
一、不杀生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口教杀, 若身自杀, 是人即失优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况须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 是 名初重。”
二、不偷盗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况须陀洹、 阿那含, 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三、不虚说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 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 是名 三重。”
四、不邪淫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 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
五、不说四众过罪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 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 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
六、不沽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 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
二十八轻戒
一、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
二、耽乐饮酒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三、恶心不能瞻视病苦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四、有乞者不与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 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五、见四众不能迎拜问讯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 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 作。”(或有重病,或在禅入定,说法众中或坐,非犯)
六、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七、月六斋不加受八戒、供三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八、不往听法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数,故不应受。或于寺中暂用,非犯)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云四方僧物)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饮有虫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疑则应谛观,应用滤囊)
十一、险难独行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二、独宿尼寺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三、为财打人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童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四、残食施四众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 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五、畜猫狸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求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七、不储蓄三衣钵杖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八、田溉净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九、物价令平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称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趋贵。斗称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非处行欲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一、偷官税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纳官税,盗税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二、犯国制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养三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 干菜也),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 落,不净有作。”
二十四、不听僧止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听僧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五、不路让僧前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 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七、养蚕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视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
在家居士菩萨戒内容有什么,如何遵守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人生在世就一定要有着自己许多需要坚持下去的东西,许多的东西都一定要遵守很多的约定。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一起了解一下在家居士菩萨戒内容。
若站在戒相立场而言,在家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这是佛法给予修行者的一大权宜方便,在家戒质量少,出家戒质量多,因中质量有差别,果位亦有差别,不然就不用分为在家菩萨戒与出家菩萨戒之异矣!在家菩萨戒仅是出家菩萨戒之部分而已!这是佛法给予在家众行菩萨道的一种方便权宜,是过程而非终极之道。
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也就是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属于菩萨重要的禁戒,应该谨慎持守。?摄律仪戒:又称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大小乘律仪?的止恶门。
是七众弟子所受的戒,随其在家、出家的差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律仪戒能断舍诸恶,为法身之因。
摄善法戒:又称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萨道戒。为修习一切善法、圆满菩提所修的律仪戒,是修善门,以修身、囗、意的善业迥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行六波罗蜜等。一旦犯过,则要如法忏除,重新立愿,发菩提心,长养一切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善法戒是勤修善法,为报身之因。
饶益有情戒:又称摄众生戒。是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属于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列举出十一种饶益众生的方法,即: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对已病、未病及看护病者等众生,悉与为伴。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知恩报恩。
对众生先语安慰,随时往返,施给饮食,说世间善语等。使众生安者,皆悉随顺;不安者,皆悉远离。对有实德者,赞叹欢喜。对有犯过行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使其悔改。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在家居士,如果想受菩萨戒,先对照《在家菩萨戒本》,如果感觉可以受持,就到寺院登记,寺院举行菩萨戒法会时按时去参加受戒。受菩萨戒的条件,一般寺院要求居士要先受五戒。五戒能受持后,再受菩萨戒。
【结束语】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的条条框框,当你不在那些框框中的时候你就是充满了自我的性格和特点。当你被固定在那些条条框框中你就要有所顾忌,菩萨戒一旦受戒就一定要遵守。
净业三福之六:“具足众戒”
一具足众戒
中国的古圣先贤的经典和佛经,都是圣人所亲见的宇宙真相,不是他们人为发明制定的法律规定;是超越时空永远不变的自然法则,即俗称的“道”。不像是世间的法律条文要随着时间新事物的出现而时时修订,才能符合时代的实际情况。
英国研究佛教的学者关大眠在《佛学概论》中说:Dharma may be translated as \'Natural Law\', a term which captures both its main senses, namely as the principle of order and regularity seen in the behavior of natural phenomena, and also the idea of a universal moral law whose requirements have been discovered by enlightened beings such as the Buddha (note that the Buddha discovered Dharma, he did not invent it). Every aspect of life is regulated by Dharma; the physical laws which regulate the rising of the sun, the succession of the seasons, the movement of the constellations. In the moral order, Dharma is manifest in the law of karma, which governs the way moral deeds affect individuals in present and future lives. Living in accordance with Dharma and implementing its requirements leads to happiness, fulfillment and salvation; neglecting or transgressing against it leads to endless suffering in the cycle of rebirth. (英•关大眠著《佛学概论》第96页。)
[译文]:法可以译作“自然法则”,包含两层主要意思。一是一切自然现象中可见的规律法则。二是普遍的道德法则;得道成佛之人如佛陀发现了这个普遍规律的具体道德准则(须记住佛陀发现了“法”,而不是创造了“法”)。生命的每一方面都受到法的辖制,自然法则支配着日升日落、四季交替、星移斗转。在道德秩序方面,法彰显于业力法则之中,这个法则就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好坏影响人们今生和来世的生活。具体说,依照道德的法则的要求去做的人就会得到幸福,圆满和解脱;忽略或违背这个法则的人就会导致轮回中无穷无尽的痛苦。
《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作事须循天理。”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天理”二字,与人欲相反。天理者,作事之准则,犹匠氏之有规矩,射者之有正鹄。循之则是,舍之则非。循之则公,舍之则私。循之则为上达,舍之则为下达。循之则宅衷仁恕,天道佑之,动与福俱;舍之则立意谿刻,恶星随之,动与祸俱;其得其失,相去天渊。
老子的《道德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但是这个自然的法则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个“天理”究竟指的是什么?老子所亲证的“天道”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中国的古圣先贤的经典和佛经中有着准确的答案。这个自然法则在人间的低标准是因果报应,是十善业。十善业具体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高标准就是净业三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业三福具体说就是: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真正尽到保护老百姓的责任,教化老百姓的责任,使大众生活能够过得更幸福更美满,尽到教化众生的责任。《道德经》曰:“圣人行不言之教。”古人云:“故诸圣教,凡所施为,皆有深旨。”戒律绝对不是约束人的,是正常的生活行为;是圣人所发现的自然法则。
具足众戒,这才谈到受戒。受戒至少要受五戒。实在讲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果真能够把五戒十善修好了,就是经典上,佛常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都有分。念这个经,我们都有分,我们是其中之一员。如果五戒十善做不到,看到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是讲那些人,我们在外面,我们在旁边看,没分了。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至少要学五戒,更进一步,在家同修有菩萨戒。最好的是先学戒,再受戒,这最好的,先学,真正学得我能做到了,我再请法师给我做一个受戒的仪式,这样好,学一条就是自己真正修学的一条。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这样教给我们先学然后再受。
戒绝对不是约束人的,是正常的生活行为。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提到戒律都感觉到很约束,感觉到很不方便,是我们放逸惯了,随便惯了,过正常生活反而觉得奇怪。你看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他老人家,在七十岁的时候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诸佛菩萨都是这样的境界。所以戒律养成一个习惯,确实,随心所欲都合乎规矩。佛教给我们做一个正常的人,把性德在生活当中完全显露出来,这是佛法的教育,这是佛陀的教育,所以你在这里面找迷信是绝对没有的。佛法的口号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明白的教导我们,世间所有的一切苦难从哪儿来的?从迷而来的。因为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带来的后果就是灾难。如果你对于一切事物不迷,你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正确,做得很恰当,怎么会有灾难?因此佛法教育是每个众生都应当接受的,都应当要修学的。威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风度礼节,风俗习惯,所以在具足众戒,后面加上这一句,那这个意思才圆满。
所以持戒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守法,佛的教法我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我们遵守,社会的风俗道德我们要遵守。入境随俗,每个国家地区法令规章不相同,文化背景不相同,风俗习惯不相同。在过去因为交通不发达,我们活动的空间小,不太有这些感触;现在交通便捷,一天当中可以周游全世界,所以每个国家地区风俗习惯都不相同。我们到哪个地区要遵守哪一个国家的法令规章,入境要随俗,这样佛法才能够普遍的弘扬,才能让大家欢喜接受。
首先要把观念纠正过来,佛法必须要现代化,必须要本土化,就是本地化,才能够在这里生根,才能够在这里发扬光大。这么多年在美国的佛教不能发展,就是我们的佛教始终是中国的佛教,而且是中国古老的佛教,所以对现代的中国人都不能接受,怎么能叫外国人来接受?因此我们会想到过去二千年前,印度的高僧大德到中国来,到中国来佛教马上就中国化、本土化了,在当时就是现代化,所以能够为我们中国人欢喜接受。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从建筑,道场的建筑都采取皇宫的建筑。中国老百姓对皇帝非常尊敬,几个人有机会到皇宫里面去看看?现在佛教的道场统统是皇宫的建筑,把皇宫分布到全国每个角落地区,每个人一看到建筑,他马上就进去。这个建筑不是印度的建筑,如果是印度那种建筑形式要是在中国建筑,我们中国人一看,这个奇奇怪怪,这外国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愿意进去,这是第一个本土化的实例。
第二个造像,我们晓得佛没有一定的像,《普门品》里面讲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佛哪有一定的像。菩萨没有一定的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中国佛像都像中国人,日本的佛像都像日本人,泰国的佛像下巴尖尖的,都像泰国人。所以讲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要知道这里面绝对不是文字里面所说的单字,它的意思非常非常的广泛,非常非常的深远,这样才能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二开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开光?开光是佛菩萨形像开启我们自性光明,这叫开光。不是我们替佛菩萨开光,是佛像替我们开光。这就是介绍我们所供养佛菩萨形像,每一尊佛像他代表的意义,他才晓得我们不是拜木偶的,原来有这样甚深的教育意义。
三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具足众戒”,这个众范围很广很多,不是指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具足三聚就很好了,何必用众戒?戒律是生活规范,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的,对自己的,也就是我们儒家所讲的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乘戒、是菩萨戒,是处众的,跟大众在一块是众善奉行,就是儒家讲的兼善天下。个人独善其身,处众兼善天下。实在讲,儒家所讲的原则跟佛法讲的没有两样,因此,这个精神表现在事相上非常之广泛。佛教给我们的戒条,我们要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规章,我们要遵守,都在众戒范围之内。除这些有条文的,还有没有条文的,不成文这一类的戒律是什么?社会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全部都在这一句里头。在中国要守中国人的风俗,守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到外国要遵守外国的法律、外国的风俗道德习惯,才能跟他相处融洽,和睦相处。所以戒律,你看到“众戒”,你呆呆板板的就是那几条戒,十戒、二百五十戒,就死在这里,那是完全错了。这个样子学佛,释迦牟尼佛看了都流眼泪,脑筋怎么那么死。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学佛人是什么样的头脑?圆圆的水晶球,八面玲珑!木头、四方头脑不能学佛,转都转不动,那还行吗?诸位一定要明了。
《戒经》里面的戒律,那是三千年前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面制定的规范,现在能不能用?不能用。我们世间法律每过二、三十年要修订一次,现在因为社会变化太大,等不到二、三十年,三、五年法律条文就要修正一次,不修正就不适用了,社会不断在进步,大幅度的在进步,从前订的现在都不适用。立法院天天在那里修订,要适应社会,适应大众的需要。
佛家的戒律传到中国来,中国祖师订的清规,清规是什么?就是戒律的中国化,就是戒律的现代化。依照佛法戒律的精神,适应我们现在生活的需要,这样订清规。清规例子一开,每个地方的清规,在大陆上每一省、每一县、每一个寺庙的清规,你仔细去看看,总有几条不相同的。为什么?一定要适合我们现前的环境。在我们这个地方可以行,在别的县分不一定能行得通。尤其中国幅员很大,民族很多,每一个民族风俗习性都不完全相同。
从这个地方,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具足众戒的深意!然后才晓得佛教的确是超时间、超空间的,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家、民族都行得通的。为什么?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死板板一个方法决定行不通。所以现在我们中国的法师在外国弘法,我看到就很难过。为什么?当然现在都是教中国人,还没有教外国人的。为什么没有教外国人?外国人不来!外国人为什么不来?来了,听我们讲经,要做中国人,还要做中国古人,你说这怎么行!这简直开倒车,外国人怎么可能进来?我们依照古人的注子,讲出来统统做古人去,这个不可以。换句话说,他所讲的,勉强算是契理不契机。所以佛法不能普及,佛法不受欢迎,道理在此地。你真正是通达明了了,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会排斥佛法?欢迎都来不及。为什么?对他的国家、民族有一定的好处,有真实的利益。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谁不要?所以经典、古大德的注疏全是活的,活活泼泼。如果这些注疏要不是活的是死的文字,决定不能传下来,而是我们这一代人把它讲死了。它不是死的,我们把它看成死的,把它讲成死的,这是错误,错在这个地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