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大明咒读音,六字大明咒功德有什么 六字大明咒念好还是唱好/六字大明咒念好还是唱好?


阿弥陀佛一般来说,读经和念佛,和念咒,都应该念诵,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唱诵不容易得定。下文虽讲的唱佛念佛,但和读经,念咒同道理。 李炳南老居士---佛法要点在于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远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课,不必唱佛。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当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乱,叫它归于佛号。唱佛唱赞之类,有板有眼,有韵有调,多人合作功课,可使整齐划一。佛法要点在于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远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课,不必唱佛。

六字大明咒读音,六字大明咒功德有什么

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是众多佛祖慈悲与智慧的显现。六字大明咒虽然内容简短,但是六字大明咒的内涵异常丰富,而且蕴藏了宇宙的大慈悲和大能力等等。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那么具体都有什么功德?一起到佛咒大全看看。

六字大明咒全文为:唵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唵嘛呢叭咪吽,亦作“唵麻抳钵讷铭吽”,具有微妙不可思议功德,又具无量三昧法门,一切金刚护法、天龙八部,无不喜欢拥护,佛教认为,若此真言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或书于门,皆得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所求,无不满足。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原文写作“唵(引)么抳钵讷铭(二合)吽(引)”。宣化上人诵读的更接近原文所说,即该咒语念作:weng mua nie bua neng hong。念诵本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

六字汉语拼音注音: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关于此咒的读音,必须要强调一下。按照传统,其中的叭(bēi)不能念成(bā),咪(mēi)也不能念成(mī)。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所有的视频和音频mp3里,那些高僧大德全部都是这样读的。在实践传承中,所有的高僧大德前辈先贤也都是读作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自古以来,民间所有的道场也都是这样读的,大家尽管去考证。

有人说按照古梵音来读才是正确的,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实践中确实有人按照古梵音读,但也只是个别人,不足取。如果有人认为我们大家读的不是古梵音佛菩萨就听不懂了,那真是够执着了。千百年来,我们汉地、藏地的广大佛众全部都是按照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来读的。

这个传统是有其深厚意义的,我们知道为什么各代上师先贤为什么都是按照这个音来传承?难道他们都不懂古梵音?显然不是。这里面的意义我们不可妄加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能指摘千百年来所有的上师先贤是读错了。如果我们初学时望文生音学错了,要有勇气纠正错误,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要拿什么别的借口来搪塞。有些人还拿老太太错读为“嗡嘛呢叭咪牛”的故事来说事,我们且不说这个故事关于咒音的道理对不对。单看你的理解,如果你想用到这里也是错误的,这是错解寓言。那个寓言最主要的是要强调信心的重要。我们讲信、愿、行。信是成就的根本,你忽然信心不具了,自然会心随境转,道力尽失。

然而,有些人却把他拿来当作可以念错咒音亦无妨的藉口,既是如此又何必要上师来传咒?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每个字所代表的意义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个字都代表无尽功德大利,即使你只修念其中一两个字,也会得到很大功德。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咒文读的不准确仍然有功德感应的原因。观世音菩萨曾化身为苍蝇到畜牲道度生,那些猪圈里的猪听到观世音菩萨化身的苍蝇发出的“嗡”声,只凭这一个字,它们就当下得到解脱。每一个字都具大利,这个道理应当明白。

但是,我们既然要修,就要完整的正确的,依传统一脉,传统是无数前辈先贤上师实证而来的,其中密义深远,包含了修陀尼的真义所在。而我们自行考证而来的读音,虽然在学术上可能是正确的,但是缺少了无数先贤的实证,流于肤浅,不达究竟道地。至于别的真言陀罗尼,我们不反对学习古梵音,但是这一个咒,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其发音早已赋予了诸圆通大士的无上密义,不可轻易更改,老老实实依传统传承为是。当然,音节上这个密主要是义密而非形式之密,是为密义普传,众皆可修习。

发音须知

唵:读(ōng嗡),ōm是正确读音,最后要闭唇。

嘛:读(mā),舌尖微向下卷,双唇由闭到开,发爆破音。

呢:nī是卷舌音,发音时舌尖要上翘顶上腭,然后放开发?ī音。

叭:(bēi)后有一个辅音d,在汉语跟藏语里都被省略了。可读成bēidemēi,de轻而短,一带而过。

咪:mēi其它写法有[口+弥]、[口+迷]等。要读成mēi,不能读成mī,由梵文词的位置格变化而来。

吽:发音为(hōng轰),也有书注音为(hòng)。发一声还是四声都可以,可根据场景与意愿自行觉定,多数读四声。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回遮并寂灭世间邪魔之损害。(嗡嘛呢叭咪吽)中,嗡字,能回遮并寂灭天魔之损害;嘛字,能回遮并寂灭鬼女之损害;呢字,能回遮并寂灭邪王之损害;叭字,能回遮并寂灭土地神之损害;咪字,能回遮并寂灭魔与死魔之损害;吽字,能回遮并寂灭鸠盘荼与罗睺之损害。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嗡字,能消除四大共同引发之疾病;嘛字,能消除热病;呢字,能消除风病;叭字,能消除涎病;咪字,能消除寒病;吽字,能消除胆病;如是能遣除一切疾病。

六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 观世音菩萨为何“圈粉”无数

亚洲大乘佛教信仰中
观世音菩萨是最为著名的菩萨
他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
无论净土、禅、密各宗
都离不开观世音菩萨
农历六月十九
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觉悟号为您详解观世音菩萨的“前世今生”
与您一起亲近观音,体验自在



观世音菩萨为何“圈粉”无数


观世音菩萨,云何名为“观世音”,在世间观众生的音声,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修持耳根圆通法门而悟道,故名“观世音”;而在民间则普遍称为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名号全称比较长,“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大慈”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拨除一切众生苦。


据数种本迹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在久远世以前就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救度众生,他倒驾慈航以菩萨之身寻声救苦。


观世音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具足十方诸佛的所有功德,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有求必应,因此在亚洲文化圈里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的由来


根据民间传说,观世音菩萨有几个化身,其一便是妙善公主。


很早以前,西峪国妙庄王有三个女儿,长女妙因、次女妙缘、三女妙善。据说妙善公主农历二月十九出生,出生时室内异香天华,空中祥云环绕。其自幼聪慧,喜爱佛法,不慕荣华,年少时便博览群经,世人尊称为“三皇姑”。


待妙因、妙缘长大成人相继出阁后,唯妙善公主不听父命,决心出家修行。妙庄王大发雷霆,就将妙善公主贬为庶民,赶出皇宫。于是,妙善公主就在九月十九这一天,到香山白雀寺出家。


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只有服用直系亲属的手和眼才能痊愈,妙庄王认为妙因、妙缘最孝顺,就传旨让她们献出手眼,可谁知两人都不愿意。后来,妙善公主将自己的手眼剜割下来,给妙庄王服用。


妙庄王病愈后,才发现救他的竟是早已出走的女儿妙善,此时见到自己女儿已无手眼,悲痛万分,他向佛陀礼拜忏悔,希望女儿恢复手眼。佛陀被妙善公主的孝心感动,就赐她千手千眼。


后妙善公主修行九载于六月十九方成正果。


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佛教中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之一 宝藏如来授记


《悲华经》述说,往古南赡部州曾有无诤念王,尽心供养宝藏如来,宝藏佛为其授记,将来成佛号“无量寿佛”。此无诤念王育有千子,亦信佛道。其长子名不朐,次子名尼摩。太子不朐发愿说倘若众生遭受悲苦恼恨,若能念诵其名,为天耳所听,天眼所见,必来救济,使众生脱离苦海,若此愿不达,则终不成佛。宝藏佛为不朐授记:“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诤念次子尼摩即为大势至菩萨。


之二 《吠陀》中的双马童神


印度上古《吠陀》经典中,有一对孪生的双马童神,是神通广大、救苦难、重慈悲的善神。双马童神象征慈悲与善良的精神,听名救助的性质也与观世音相同,因而,双马童神被视为观音菩萨在古代印度的化现。密宗明王像中的马头明王,就是马头观音,为慈悲观音的化现。


之三 古佛 “正法明如来”


《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实乃过去古佛,早在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号为“正法明如来”。这些佛典认为,观世音出道之早,是十方世界许多佛所望尘莫及的。




观音菩萨形象的历史演变


南北朝时期的观音作品中有很多持莲观音,这种观音像手中持有一枝莲花,特征是弯曲的枝条上有未开敷的莲蕾。



隋唐时期密宗兴起,观音密典盛译,特别是武则天称周前后,一大批密教造像在石窟摩崖与寺庙出现,从此以后,这些密教经像都在观音信仰中居重要地位,千手观音经像的流行尤为盛行不衰。


宋代的观音菩萨逐渐呈现民间世俗化的特点,其鲜明的标志就是作为观音传记的妙善公主传说的产生。河南汝州香山寺,是妙善公主显化大悲成道事迹的地方。


西夏时期佛教异军突起,党项人从汉、藏两地学习接纳了大藏经与佛教艺术元素,形成独具风格的西夏佛教艺术。西夏观音典籍丰富,观音画精致绝美。


辽代时期,观音造型从整体风格看,基本上是继承盛唐时期的观音造型:头戴宝冠、面相丰满适中、眉毛弯长、颈挂璎珞、体态婀娜、神态自然、比例适度、俨然是淑女化身,肌体和服饰都具有其应有的重量感。


到了金代,从整体造型上看,它也承袭了宋代以及辽代的风格,但是金代观音造型与宋辽两代有不同点,如金代观音造型,一般多显得造型繁琐,并表现出一种颓萎气息,虽然在形象上,仍保持有传统的写实风格,但对于服饰衣褶的处理略显得繁复。


元代中国疆域空前,民族多元,元代的观音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导,汉地也出现度母造像信仰。


明代民间佛教与三教合一观的发展,促使“善书、宝卷”大为发展。从唐代佛教变文经宋代下层信众演进的宝卷,择合三教、佛教故事加入民间传说,在社会上广泛流行。


清代满族对藏传佛教十分推崇,观音造型也比明代更接近世俗,清代观音造型主要特征:颊丰额满、额部平板有一种被绷紧的感觉,双眉细长、鼻高且直、宽肩细腰、服饰多为当时的装饰,在技法处理上,衣纹表现极为真实,服饰贴体,显得较为轻柔,衣纹随着动态自然流畅,真实感很强。


近现代寺庙殿堂中的观音像仍接续明清传统,但出现多种小型玩赏性雕塑,包括如黄杨木雕、金漆木雕、象牙、玉石、寿山石、陶瓷等各种材质,塑造的白衣观音、慈航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也是多姿多彩。


可化身千百亿的观世音菩萨,他的形象当然是数说不尽千变万化的,佛教早期观音菩萨造像带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随着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观音形象逐渐中国化,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是中国化观音的特征。


修持观音信仰的方法


观世音菩萨对于我们悲心增长具有非常强大的促进力量,而佛门中,观音修行法门有显、密多种,以观世音菩萨为核心或相关的修行方法有持名、持咒及诵经等。


诵经


汉译佛经之中最为短小而广为流行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为大般若经之精髓,诸佛之心要。观世音菩萨在修行甚深般若时,照见“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空,由此智光显现,人法双忘,超脱一切如幻的世间苦厄。


持名


出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此品中,佛陀说凡是有苦恼的众生都可以念菩萨的名号,从而获得解脱。


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法门,也被认为是最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时时可修,处处可修。


虚云老和尚也嘱咐普通佛弟子,应多多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修学的信心,还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祈福消灾等方面的实际利益。


持咒


在宗教信仰中有大量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这便是“咒”。“咒”原是向神明祈祷除厄难、得利益时所用的密语。咒语自古即行于印度,较早即为佛教所采用。至大乘经出现后,所载真言渐多。密教典籍盛行后,密咒更成为修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涵。


此外,观世音咒语还有《六字大明咒》《消伏毒害咒》《十一面神咒》等。




当我们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不妨观想一下,为何观世音菩萨要发如此大愿,诵持观世音菩萨圣号时,也要生起发愿学习他的信心。


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的一手一眼,都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观音菩萨,成就他人的同时就是成就自身。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慧海、上海萧泾古寺、李国坚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