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用语详解:解读圆寂是什么意思 佛教用语解读:“天龙八部”到底指什么?
“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天众”,“天”是指“神”,包括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中的大焚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等。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龙众”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王”或“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蛇也称。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为下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是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 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演唱俗乐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大战的结果,阿修罗往往打败,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迦楼罗”是指“金翅鸟神”。这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 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 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
“紧那罗”是歌神,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
佛家用语详解:解读圆寂是什么意思
说起佛教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与印度,在秦朝时期就流传到了中国,作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他们注重人类的心灵和道德的觉悟和进步。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在电视上见过哪哪什么高僧圆寂或者电视上也不少见,那么在佛学入门中圆寂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佛教看来,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身体形骸皆为梦幻泡影,逝去的人是不需要将其存留在世间的。然而,为什么九华山那些修行圆满的“肉身菩萨”却要将不朽的身体留给世人呢?
在九华山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殡葬习俗:凡有僧人圆寂,必将其盘坐装殓于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添充木炭、柴草等物品,密封后放于室外,保存七日。
七日之后,人们将陶缸下面一个预先置留的小孔掏开,引燃缸内的柴草木炭,将遗体火化。
但是,也有极少数生前有特别交待的僧人没有火化,他们的缸继续存放下去。三年之后,当陶缸开启之时,曾经有这样的奇迹发生:缸内的僧侣竟然颜面如生,肉身不腐。他们就是被人供奉膜拜的“肉身菩萨”。
在佛教看来,人的生命历程就像一个升华自我的阶梯,通过刻苦的修行,在戒律、禅定、智慧各方面达到最高境界,就可以突破自身的肉体局限,凝结成物质结晶——肉身。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的遗骨凝结成一种坚硬的颗粒物质——舍利。佛经记载,舍利有全身和碎身的区别。而九华肉身则是全身舍利,相比碎身舍利更为难得。九华山上最早出现的肉身,正是今天被人们供奉为地藏菩萨的金乔觉。传说,他圆寂后三年依然颜面如生,骨节能发出金锁般的声音,人们将之供奉在三层石塔中,不料,那里在夜间竟能发出“神光异彩”,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神光岭”的地方。
九华山的摩天岭,第一位肉身菩萨就供奉在这高山之巅。百岁宫,一座有600年历史的古寺。这位就是“百岁菩萨”,一位曾活了126岁的老僧。明代的崇祯皇帝正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才下圣旨钦赐建造了这座寺院。关于这位肉身菩萨,九华山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荼毘、起塔与舍利子:佛教如何看待死后之事?
看过《西游记》的人,对哪吒之父,大名鼎鼎的“托塔天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记忆中的这位天王,剑眉倒竖,不怒自威,手里托着一座金灿灿的宝塔踏云而来,激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托塔天王,手里托的到底是什么塔?”
托塔天王的佛教原型,据说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掌中所擎的正是古佛舍利塔。通常来说,佛门德高望重的高僧圆寂以后,后学僧众一般都会为其建起一座舍利塔,逢清明、冬至与圆寂日等时节扫塔缅怀,以追思感怀,并一同诵经回向。
扫塔是追思高僧前辈的常见仪式,不过,起塔的习俗究竟从何而来,而塔中又有何物?这,还得从佛教的火葬文化说起。
塔前小话·荼毘与火葬
火葬,在佛教中有另一个名字“荼毘”,有焚烧之义,是古印度水、火、土、鸟四种主流葬法之一,也是阿阇世王七年释尊在拘尸城涅槃后所采取的葬法。
据《大般涅槃经》记载,如来涅槃之时,城内男女,无不悲怮。而其遗体则被大众以深切敬重之心扶入金棺,注满香油,在大迦叶的主持之下举行荼毘典礼。
然而仪式过程中,一切天人所持的炬火,都不能够荼毘如来的宝棺,直到如来以自己的大悲愿力生出火焰,才使得这场盛大的荼毘葬礼得以完成。经文对此奇事,也有着如下描述:“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毘,经于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
这出自印度的火葬仪式,虽然在我国古代的少数族群中也能觅其踪迹,如先秦时期吕不韦所言:“氏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垒,而忧其死不焚也”。然而,当时在汉族地区,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的主流丧葬形式依然还是土葬。
而佛教的传入,加之释尊荼毘的传说,较深地影响了汉地世间的葬俗。据学者考证,辽代时期的火葬墓几乎均分布于彼时佛教盛行的区域,这与佛教东传和当时统治阶级的支持有着密切联系。对此,辽大安五年时便有文证曰:“及佛教来,又变其饰终归全之道,皆从火化。”
不止辽代,在佛教大兴的唐宋时期,由“荼毘”所演化而来的火葬,包含着舍色身而灵魂不灭的观念,也作为一种带有一定佛教色彩的社会习俗流传于民间。宋人所著的《搜采异闻录》里便说道:“自释氏火葬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而这类火葬与期间超度、建墓幢、做功德,从而为父母君主、至亲朋友灭罪积德、祈荐冥福的丧葬仪式,也代表着佛教超越的生死观与中国传统礼孝观念、文化的融合,寄托着世间众生对超脱苦海、往生极乐的美好向往,带有佛教对于生死彼岸的思考与对众生的关怀。
碎身起塔·弘法利生
前文所述如来在拘尸城涅槃,荼毘宝棺的故事,其实还有后半段。释尊“火化”后所遗留下来的遗骨舍利,由彼时八王分为八份,各自带回自己的国家,建起佛塔,并将舍利子保存在塔内,时时供养。也有一说为佛陀荼毘后,余下三千多颗舍利子,而其弟子僧众照佛陀遗训,拾其舍利建造佛塔,为后世佛弟子所礼敬供养。
而释尊荼毘后的舍利、起塔供养的故事,作为佳话流传于各朝各代的译经里。其中,在《众许摩诃帝经》中对这个故事还有着更细致具体的描述:
“彼佛亦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作大佛事,化利毕已即入涅槃。时世有王名羯里计,常于彼佛恭敬供养。佛既入灭,王以种种香木荼毘世尊,复以乳汁洒灭余火,即收舍利贮四宝瓶,又选胜地起大宝塔。其塔高耸量一由旬,王及人民常作供养。”
故事中频繁出现的“舍利子”,是一个十分“出圈”的佛教词汇,在梵文中意为骨身,或是遗骨。舍利子本意指的是释尊荼毘后所留下的五光十色、坚硬清透的珠状宝物,是其修行有为,功德圆满所炼就的,后来也用于泛指菩萨、高僧荼毘后的遗骨宝珠。
佛顶骨舍利
譬如《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里佛陀给阿难所讲述的故事中,乾陀摩提国有一位名叫栴檀摩提的太子,温厚仁慈,乐善好施,辞别父母去了深山修行。当时寒冬大雪,山中有着一头带着幼子的母虎饥寒交迫,几乎要吃掉自己的幼崽充饥,当时山中诸仙见到此事,问道:“谁能舍身救济众生?今正是时。”
太子听后答道:“善哉!吾愿果矣!”便跑到悬崖边,看到受冻饿之苦的老虎母子,生大悲心,以身饲虎,让老虎母子得以存活于隆冬。而太子的父母来到山崖,看见骨肉狼藉,不免悲号,又“即收骸骨,出山谷口,于平坦地积栴檀香薪及种种香木,诸香,苏油,缯盖,幢幡以用阇维太子。收取舍利以宝器盛之,即于其中起七宝塔,种种宝物而庄挍之。”
其中,“阇维”即是指荼毘,太子的父母火化了这位饲虎菩萨的遗骸,并收取其舍利子,建起七层宝塔,作为纪念缅怀。而后世高僧圆寂,弟子在其荼毘后起塔,也皆是作此念。不过,荼毘碎身,舍利起塔,除了出于信众弟子对大德的殷切缅怀,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呢?《大庄严论经》有云:
“佛亦如是,入涅槃时为济众生故,碎身舍利,八斛四斗,利益众生,所碎舍利虽复微小如芥子等,所至之处人所供养与佛无异,能使众生得于涅槃。…欲为济拯故,布散诸舍利,乃至遗法灭,皆是供养我。”
《大方广佛华严经》里也有如此妙语:“或现舍利全身、碎身,分布人天,令兴福佑。”碎身舍利,虽微小如芥,然而分遍各方,终究是普惠无数众生。佛陀碎身利乐有情的大慈大悲精神,也鼓舞着每一代高僧信众,而“碎身”一词,除了用于形容碎身施舍众生的大爱行为以外,也演化为对僧人现身弘法利生事业的指代,激励着佛门弟子勇猛精进。
虽比之广大宇宙,“我”只是微小芥子,然而无我心怀,却能纳得下这无数众生,此等大情怀,我辈又当作何观?童年记忆中八三版经典西游记里《扫塔辨奇冤》一集,唐僧默然清扫那落灰的石塔时,背景音乐的吟唱,仿佛就是最好的解答:
“乌云压顶夜森森,塔铃响声声。一片禅心悲众僧,师徒扫塔情殷殷,驱散妖雾乾坤净,换来晴空月儿明。”
代代师徒间以言传身教令正法久住,清澈而又赤诚的慈悲大爱,虽不知近前的道路是否月色黯淡,昏灯严寒,然而一片禅心,坚守正念,定能换来坦途。菩提树下,风响鸟啼,晴空月儿明。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