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佛教说的贪嗔痴意思是:

1、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

2、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

3、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自寻烦恼。

佛教中常说的三种情绪,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在佛教文化中被称为是三毒,因为这是三种心病,而这三种心病一旦发作,就会引发熊熊烈火焚烧的炙热之苦。对人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痛苦的来源。那么这三种情绪到底是怎么表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着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什么是贪嗔痴?

被感受所绑架,被感受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什么是贪嗔痴?

因外在人、事、物而引发内心情绪,因情绪的涌动而产生感受,感受好就喜欢,巴不得这样的感受不要消失,这就是贪;感受不好,就不喜欢,巴不得除之而后快,这就是嗔;而对自己的贪与嗔没有一点觉知,从而被内心的贪嗔好恶牵着鼻子走,就叫痴。

一个人若不能对自己内心的贪嗔好恶有所觉知,则自然会被贪嗔好恶牵着鼻子走,它要我们快乐我们就快乐,它要我们烦恼痛苦我们就烦恼痛苦,内心不能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说贪嗔痴是人类烦恼罣碍根源的原因。

难道人不能有任何的感受吗?

感受其实是人类体验美好人生的一点灵敏之觉,是人类所独有的,同时它也跟眼睛、鼻子、耳朵等器官一样,属于人类正常的功能。因此,感受的存在并非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被感受所绑架,被感受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正因为如此,所以古圣先贤们总是教导人们要修行,通过修行卸除掉攀附于感受上的贪嗔好恶,去体验真正美好的人生。

要知道,真正美好的人生,并非是内心欲望的满足,而是发自内在的一种安宁、一种自在、一种满足,无需其它外在的东西来填补。

也许有人并不以为然,觉得这很虚无,像空中楼阁。的确,如果我们只是将其停留在头脑的思维中,那么那种发自内在的一种安宁、自在与满足就真的是空中楼阁。

因为修行不是修头脑,不是往里面灌输知识,修行是用心去感悟,去觉知,去求证。而由于人类长久地被感受所绑架,心一直奔驰在外,因此无法真正觉知内在的本心本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儒释道三教都提倡静坐修行的原因。

《心经》一开始就讲“观自在菩萨”,不是说观外面有一个叫自在的菩萨,而是说内观身中的本心本性,观本心本性本来的自在,本来的安宁与满足,一个人只有真正观照到本心本性的自在与俱足,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发自内在的那种安宁与满足,自然也就放下了各种向外的抓取与追逐。

所以修行其实就是去体会内心所有的感受,对好的感受不追逐,对不好的感受不逃避、不抗拒,接纳所有的好与不好,就像天地接纳阳光和风雨,草木接纳花开与花落,所有的一切,皆大道之造化,全然的接纳,放下自我,让心获得真正的自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