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逊色于大雁塔的西安小雁塔 大雁塔和小雁塔都在西安吗﹖?
大雁塔今高64米,小雁塔只有43.4米,怎么说小雁塔比大雁塔还高呢? 大雁塔原叫雁塔,在大慈恩寺,为了与位于荐福寺的小雁塔区别,才被人们称为大雁塔。
不逊色于大雁塔的西安小雁塔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如今的中国对于佛教那都是虔诚的,几千多年前开始佛教文化就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那时起大大小小的佛塔就开始兴起。西安的大雁塔很多人都知道,那么有人知道小雁塔吗?如果你去了西安看了兵马俑,逛了大雁塔却没有到小雁塔肯等是会留下遗憾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安小雁塔的迷人之处吧。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着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明代开始了荐福寺的中兴,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维先进保留的格局。明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荐这里殿堂荒废,虽发愿重修。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勺思吉向朝廷乞赐寺名。如今的“敕赐荐福寺”就是当年英宗皇帝的亲笔。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由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辛亥革命后,荐福寺伴随着战乱再次走向低落,并受到了战火的摧残。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国民党军队占住。其间天主教会的英国人曾开设过苦儿院来收容战争孤儿。但1938年后就成为军营,小雁塔也成为高级军事指挥部。胡宗南撤离后,中央党校五分部进驻。1949年至1957年寺内殿宇被党校、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派出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电影放映队等机关占用。1958年后文物部门接管了荐福寺,开始了对荐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复。1964年~1965年对寺、塔多处进行了加固和修复,基本保持了古物的原貌。文革期间,荐福寺的东、西院有被小学和部队占用,直到1989年以后才清退干净。
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唐高僧义净从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到洛阳,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入荐福寺译经。唐中宗复位的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15层的佛塔,即为小雁塔。小雁塔在唐宋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由于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其高43。3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皆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
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与大雁塔小雁塔并列,入选世界遗产,西安南郊千年佛塔免费参观
我是成英文,从2014年起,用了4年时间,走遍陕西每个区县,考察了绝大部分旅游资源。现在对各区县旅游资源做一个梳理,供广大文化旅游爱好者参考。今天给大家聊一处世界遗产级别的历史古迹。
大家都知道,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评定的,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在西安,入选了世界遗产的,除了80年代末的兵马俑以外,就是前几年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该遗产涉及三个国家,33处遗址。
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陕西,自然数量不会少,共有7处入选,其中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市,共有5处。这5处有三处都是佛塔。大部分人一定能说出来其中的两座,大雁塔 、小雁塔。
还有一座呢?是哪个?知道的人不是特别多。
这就是兴教寺塔。
说起兴教寺, 首先需要介绍一个人,唐玄奘。唐玄奘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他于贞观年间动身去天竺(印度)取经,游学天竺各地十七年,回国以后,在长安翻译佛经,为佛教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玄奘本人在佛教界地位非常高,是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创始人,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同时玄奘还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的经历编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起初在大慈恩寺译经,后来搬到玉华宫(今铜川印台区),最终圆寂于玉华宫。起初被安葬在东郊的白鹿原。
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在他去世后举朝致哀,不仅如此,据说他每每在含元殿远眺灵塔而落泪。武则天,这个聪明的女人看见了。于是诏令将玄奘遗骨迁葬到位置稍近的少陵原,同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为了让唐高宗能够时时看见。
新建的佛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后唐肃宗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
后来历年战乱,兴教寺寺院也毁坏多次。到民国年间,寺院不仅没有了房屋建筑,连围墙都消失了,只剩下几个佛塔屹立不倒。抗战期间,南京政府曾经打算以西安为“陪都”,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募捐对兴教寺进行了修葺。
不过真正让兴教寺重新辉煌的是解放以后,1953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兴教寺参观访问,于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复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如果作为旅游者,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传统寺院格局。包括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和卧佛殿一线贯通,构成了寺院的主体建筑。
所以大家就理解了,作为寺院的兴教寺已经复修多次了,但是佛塔一直屹立不倒。这也是将兴教寺塔列入世界遗产而非寺院的原因。兴教寺主要供奉3个人的舍利。分别是玄奘法师以及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3座塔呈“品”字形排列于兴教寺院内,玄奘墓塔居中,弟子墓塔陪侍左右,其中玄奘墓塔建于669年,通高约21米,底层北壁嵌唐开成四年(839年)“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一方,记述了玄奘诞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过程。
所以看到这里,你一定理解了:兴教寺塔绝对有资格入选世界遗产。它也因此成为西安和大雁塔、小雁塔并列的一处世界遗产。
这么重要的一处文化遗产,他的门票是多少呢?免票。对的,你没看错,就是免票,非常地厚道。所以我强烈推荐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去护国兴教寺瞻仰兴教寺塔。
我是成英文,一个旅游博士,大学老师,走遍中国,深度考察陕西107区县。倡导有文化、有深度的旅游方式。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平台交流,如果能留言互动就更欢迎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