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教合一是什么时候,是哪三教 在我国历史上,释、儒、道三教合一大约在什么时候?
历史上三教合一是什么时候,是哪三教
三国志里的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的,现在也是一样,分开久了就想着在一起,在一起久了就想着分开。历史上三教曾各自开花散叶着,却又到最后三教合一了。本期宗教文化将为你介绍三教合一是什么时候。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历史作用: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从统合的角度看,“三教合一”的含义无疑要比“三教”更进一步。关键在于对“合一”的理解。如果将“合一”视作儒、道、佛三家的内在义理上,特别是在道德标准取向上走向融合的一种趋势,当然可以,但此至少在明代之前是称为“三教合流”或“三教归一”的。其实一般的学术着作中在说三教合一时,也就是这个意思。
或许正是对三教合一之称在理解上的模糊,古人极少用三教合一这个词,至少是明代以前基本上没有人使用过此词。作者曾请友人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或者说,明代以前的人们,尚未认识到三教在外在形态上有合一的可能性。当然,明代人所说的“合一”,仍可分二个层次。
其一依然是以往“三教归一”、“三教一家”的那层意思,即主要指三家在道德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性。如顾宪成在《明故礼部仪制司主事钦降南阳府邓州判官文石张君墓志铭》中云:“东溟管公倡道东南,标三教合一之宗。君相与质难数百言,管公心屈”。不过,从明代一位监察御史陆陇其所云,“今人言三教合一,岂非朱子之所叹然。又有谓三教不可合而各有其妙,不妨并存者,则又是以不合为合,尤巧于包罗和会者也”。陆氏所谓三教的两种合一,其区别正是表现于外在形态上,即当时人们确有主张将三教混为一体。
三教合一概念在明代的提出,必定是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有了合三教为一教的某种实际形态存在,哪怕是一种模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社会上确存在三教形态上的共一。如到了明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只日益流行,其中最盛的是关帝信仰,约成书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称关羽君临三界,“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再如晚明的林兆恩甚至创立以儒为主体的三教合一的宗教“三一教”,宣称要通过“炼心”、“崇礼”、“救济”等手段,“以三教归儒之说,三纲复古之旨,而思易天下后世”,甚至“立庙塑三教之像:释迦居中,老子居左,以吾夫子为儒童菩萨塑西像,而处其末座。缙绅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实行了三教在信仰崇拜体系上的合一。从而使三教合一概念的内涵有了质的飞跃。
林兆恩的“三一教”,是以公开标榜三教合为一教作宗旨的,其它一些民间宗教里也有以此为旗帜的,此可见诸于那些民间宗教的经典“宝卷”。如《销释悟性还源宝卷·留三教经品》云:“自今慈悲来找你,才留还源三教经”;《开心结果宝卷》中有《三教菩萨品》;《混元红阳临凡飘高经》亦有《取三教圣人品》等。此表明明清二代有更多无名有实的三教合一宗教组织,即是上述那些活跃在当时的五花八门民间宗教。对此明末清初时的颜习斋看得很清楚,他说:“大凡邪教人都说‘三教归一’或‘万法归一’”。在这些民间宗教所奉行的宝卷里,三教之间的原有差别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正如安娜·塞德尔所说,“这些佛──道经文起源于社会金字塔底层的世俗圈子中,在那里,两个宗教在教义上的区别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
事实确是这样,如罗教创始人罗清在其《五部六册》中的《破邪显证钥匙卷·破不论在家出家辟支佛品第一》里就进一步说明:“一僧一道一儒缘,同入心空及第禅。似水流源沧溟瀇,日月星辰共一天。本来大道原无二,奈缘偏执别谈玄。了心更许何谁论,三教原来总一般”。酒井忠夫先生曾对《五部六册》引文进行考证,发现其中不仅有《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等佛经,还有《道德经》、《悟真篇》等道教典籍和儒家的《大学》、《中庸》等,说明这些所谓宝卷完全是三教合一的。
大体上说,这些宝卷“全是邪教名目而假充如来佛经以欺人者”,也就是说民间宗教如果在崇拜形式上还往往显示着佛教色彩的话,但其所主张的现世人们行为准则,却是儒家的忠孝仁义等伦理,如其中《销释孟姜忠烈贞节贤良宝卷》、《二十四孝报娘恩》、《节义宝卷》等等。
烂柯山儒释道三教文化合流简论
一、烂柯山文化起源
⊙⊙围棋源于中国,相传为三皇五帝时的尧帝所创。汉代司马迁《史记》载华夏五千年文明发祥于那个远古时代,继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七雄争霸。民间相传黄帝升天于浙江丽水缙云;尧传位于舜建国辖都于今浙江上虞吴越地,人称尧舜福地,后吴越王阊阖勾践继之争斗。这些可作为棋道相争的民间故事翻版,无非黑白阶级利益输赢之争。
⊙⊙黄帝编创易经,为传统道文化开山;尧帝创围棋,为传统儒(文明进阶琴棋书画)文化开端,围棋发源尧帝,而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浙江省衢州烂柯山之所以驰誉中外,与她源远流长的历史密切相关,烂柯山因王质遇仙、观弈烂柯故事传说成为仙山福地,佛道二教均以此为灵地。炎黄时代,相传炎帝的雨师赤松子与炎帝小女儿少姜即在石室中修炼。故春秋时期被称为室石山、空室山、少室山,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烂柯山因与神话相传延续时久,人们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至今烂柯棋局一词在国内外棋刊上仍屡见不鲜。我国一些围棋古典弈谱,还有不少根据烂柯而定书名。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 用以馈赠亲友。
⊙⊙烂柯山北魏时期称悬室坂,唐初称为石桥山。元和初(约806年)此山始被称作烂柯山。梁代任昉《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持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烂柯山由此得名,晋朝中期王质遇仙烂柯的故事天下广为流传,名声远播。
⊙⊙汉武帝时期在今浙江天台山建万年寺,寓意江山万年。汉代名臣朱买臣亦是民间传奇故事,负薪读书、覆水难收的典故;三国贺齐;晋代殷浩、毛琚虞喜;南朝谢灵运等与三衢烂柯山关系宻切,传有异事佳文。唐代大诗人孟郊《烂柯山石桥》诗有“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烂柯一典已盛传棋界,成了围棋别称。围棋在隋唐传向日本韩国东南亚,逐渐成为了世界性文化,一直延续几千年,烂柯山作为围棋之根源与烂柯为围棋别名真实不虚。
⊙⊙衢州围棋源远流长,因梁武帝外甥王质、王固观弈成仙而名闻天下,五湖四海传播不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棋书《忘忧清乐集》距今800多年,该书收有衢州烂柯实战谱《烂柯图》和棋势图《烂柯势》。《烂柯图》谱首注明"昔王质入衢州烂柯山采樵,遇神仙弈棋,乃记而传于世。白先,黑胜一路,各一百四十五着,黑杀白二十二子,白杀黑九子,黑有十八路,白有十七路。"《忘忧清乐集》一书为南宗御书院棋待诏李逸民编写,书名取自宋徽宗的一首诗首句:“忘忧清乐在棋枰。"元代严德甫、晏天章合编《玄玄棋经》,是一部集古代围棋棋谱之大成的经典之作。清代近代亦有多部棋谱典籍问世留传。更有传南宋时围棋高手祝不疑,人称棋侠,据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题为《祝不疑弈胜刘仲甫》载:"近世士大夫棋无出三衢祝不疑之右者者。祝不疑与棋院刘仲甫之对弈,仲甫再三叹服,曰:"名下无虚士也。"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亦载之佳谈盛事。
⊙⊙1985年5月后,衢州建立省辖市,政府高度重视打造围棋赛事,全国顶级烂柯杯赛事在此举行。棋缘仙地因此活动频繁,棋手林立,凡棋手竟相来衢州烂柯山围棋圣地学习交流。当代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题写烂柯山围棋仙地碑记,棋圣聂卫平、俞斌、常昊、古力、柯浩等各年段高手与烂柯山都结下了深厚的棋缘。
二、烂柯山三教合一文化交融流传
⊙⊙烂柯山因晋朝中期王质观棋遇仙的故事天下广为流传,名声远播。凡人观棋,说明修道仙人在此弈棋,有道人生如棋局局新。烂柯棋局,千百年流传不歇。普通人类生活第一层无非油盐酱醋米的物质需求,继之升华琴棋书画的精神需求。
⊙⊙王质遇仙故事源于道家神仙之说,道家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文化。黄帝《内经:素问篇》注云:"道者,修养之道也。"黄帝是道文化的创导者,传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与庄子。烂柯山成为仙山福地,修道之士前来修身养性,炼丹服气。佛教高僧也纷纷来此参谒驻锡,兴建寺院,佛寺道观与名山胜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人文更增色彩,儒家亦兴办书院精舍,诗文流传千古。晋道士葛洪在天台山得道修仙,道传中皆有王质烂柯,王子乔骑鹤入天台山乐清典故。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称烂柯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烂柯福地。烂柯山道教早盛,相传古时有人见仙鹤集于此地而修集仙观,观内塑有对弈二仙与王质王固之像,天地大象,凡人不知处。《明一统志》载,宋真宗赵恒于咸平二年(999)赏赐"玉斧剑"列于仙集观;另传南宋宁宗赵扩于庆元间(1195--1200)曾赐烂柯山御笔书画扇一把,藏于集仙观内。故衢州人皆有把玩文玩折扇之雅习。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号紫淸真人也慕名来烂柯山访道修仙。
⊙⊙诗道与禅道,在大唐时期已经并肩而行,到宋代,禅与诗更是如盐入水,登峰造极,心境相通。学禅不解诗,慧心总未彻;学诗且知禅,灵境多裨益。禅,即静虑定慧。读禅诗,可妙悟人生,净化心魂,更可以放下烦恼,获得内心喜乐。宋大观年间(1107-一1110),郡人毛友和郑可简于此处梅岩精舍读书,隐居不仕,后与卢襄、冯熙载、赵令衿研读经籍。理学大家朱熹曾在此讲学,淳佑四年(1244)郡守杨彦瞻请于朝立为书院,院名柯山精舍,是为柯山书院前身。烂柯山后有文昌书院、青霞诗文社传世闻名遐迩。元好问曾有妙句说“诗为禅家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琴棋书画是士族文人的标配,也是佛家道家儒家的生活追求精神。
⊙⊙综合而论,衢州烂柯山历史悠久文化浓厚,唐宋时期儒有书院,释有寺殿,道有宫观,儒佛道三教并之,可谓三花并蒂,世人仰之弥高,道教早盛,佛教长兴。烂柯山是衢州佛教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山南麓的石桥寺,以山有石桥而得名,后又称宝严寺、宝岩寺、宝石寺,根据《衢州县志》、《衢州市志》、《衢州市地理志》记载宝岩寺建于佛教大兴梁大同七年(54Ⅰ年),即唐杜牧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朝时期。
⊙⊙宝岩寺乃千年古刹,始建于南朝,距今约1500年。宝岩寺历代前来驻锡之名僧不乏其人。梁天监年间有嵩头陀来衢创建南禅寺,后于太建元年(596年)来烂柯山驻锡,又有石室二禅师者,不传其名,亦不知何代人。石室二禅师皆有可能是精通棋道中人,在此以棋修道养身。后清康熙《西安县志》等载,牛岩洞内有丹灶遗址,及两古冢,皆石椁,疑传为二道人或僧家骸骨,亦深通棋道。尧帝创围棋雏制,相传炎帝雨师赤松子与少女在石室修炼,闲暇时亦可奕棋修炼娱情,是为王质山中观弈遇仙传说盛行之根基。隋唐时期,战争多发,逐鹿中原。然王侯将相官宦之家,士家大族文人隐士生活相对安稳,文明流传移外徏,到大唐盛世文化高度发达,大唐文化空前繁荣传播番邦外域之地。
⊙⊙另据衢州文化史料记,唐代孟郊、白居易、刘禹锡、黄巢;宋王安石、苏东坡、赵忭、朱熹、陆游等都到过宿游烂柯山,宋代朱熹有烂柯山诗留:"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教采樵客,柯烂不知归。"道明人生与棋道之哲理。元马可波罗,明朱元璋、刘伯温、宋濂、胡宗宪、解缙、徐渭、游圣徐霞客;清左宗棠、李渔、洪升;现代汤恩伯、郁达夫、弘一、吴晗、邓拓、戴念慈以及罗哲文、葛洪升、周国富等名人都曾来此留下足迹,留下许多吟咏烂柯山诗文杂记。烂柯山成为围棋文化的发源之根,烂柯成为围棋圣地,佛教灵地,道教洞天福地,三教文化互相水乳交融并创,烂柯山与儒释道文化一脉相承相继千古流芳扬名世界。
〈完〉
作者:浙东卢军斌,字宿云,号卧庐,又号双鹤。人称“浙东诗客,江南才子"。诗书画印兼擅,寓居浙东平顶书院与四川成都时雨堂两地:读千古文,友天下士,静心逸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