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珍贵的佛家七宝是什么 佛家七宝之首是什么?
指七种珍宝引,又称七珍。七宝表七菩提分。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珍珠、玫瑰。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佛教七宝是指砗磲、蓝砂石、绿松石、黄玛瑙、青金石、玛瑙、红珊瑚。
细分珍贵的佛家七宝是什么
常言道:金身护体,百病不侵。金在现代价值度非常高,在古代金也是非常贵重的,许多的佛像表面都镀上一层金,也是象征着吉祥、长寿的意思。金是佛家七宝之一,那么佛家七宝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佛教文化里看看。
在阿弥陀佛如来常驻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中有“七宝”,第一“宝”就是金银,金代表一种健康,许多请回家的菩萨要铸金身,表示“金身护体,百病不侵”,代表健康长寿之意,银同样也代表健康长寿同时银还是避邪之物,银代表着“佛祖”的光芒,刚出生的小孩带银饰就是乞求平安,健康之意,此外金有旺财的意思,如果是许了愿给菩萨,灵验后要给菩萨镀金身,这里有“真金不怕火炼”一说。
银在自然界中不是以游离态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型式存在的,提炼起来技术要求较为复杂,故而其出现比金饰要晚。目前我们所能看到最早的银饰,大约是春秋时候错金银的铜兵器。其实这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银饰。以银制成器应始于战国。但是由于在自然界中银的储存量大于黄金,故而一旦其提炼技术为人们掌握,银器就大大地流行起来,而且由于其价格方面的优势使得民间用银饰的数量远远超过金器。这也是目前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古银器的原因。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
砗磲是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达1m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最大的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500公斤。一扇贝壳便可以供给婴儿做洗澡盆使用。砗磲的贝壳可以做各种用具,肉可以吃。
赤珠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大智度论》卷十云:“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通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玛瑙在东方,被称为佛教七宝之一。有记载说由于玛瑙的原石外形和马脑相似,因此称它为“玛瑙”。不论在旧约圣经或佛教的经典,都有玛瑙的事迹记载,玛瑙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多姿而被当做宝石或作工艺制品。
珍珠是珍珠贝分泌的胶汁状碳酸钙化合物包裹异物而形成的。以大而圆为贵,一般做念珠、项链。珍珠和合浦生态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做奇珍,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
佛教七宝究竟是哪“七宝”?为你揭秘
佛教七宝,指七种珍宝引,又称七珍。 在阿弥陀佛如来常驻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中有“七宝”,这七宝究竟是哪七种宝物,不同的佛经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
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
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
《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
从四部经书来看,可以提炼出来共同的有金、银,也就是说金和银确定为佛教七宝之一。
此外,《阿弥陀经》、《般若经》、《法华经》中共同的还有琉璃、砗磲、玛瑙,以此来算,佛教七宝已经有了五宝,而另外两宝是什么呢?
《阿弥陀经》中所说的赤珠,意思就是红色的珠子。《大智度论》中的“七宝”对赤珠的描述为“赤真珠”,此珠应极为珍贵,非珊瑚莫属了。
而“七宝”中的最后一宝是什么呢?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的颜色分别为黄色、白色、彩色、白色、红色和红色。从颜色来看,一黄两白两红一彩色,从四部经文和对称的角度来看,最后一“宝”应为黄色。
四部经书里所说的“七宝”唯有琥珀是黄色。最后,佛教七宝集齐了,分别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和琥珀。
图来源于网络,文来源于水宾,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