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神仪礼:禹步的走法,禹步九星法图解 禹步详细走法是什么?
“禹步”的走法也和“北斗七星”有关。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解释,北半球的星空有一个着名的星座“大熊座”,它由七颗比较亮的星组成,其排列顺序如同一把勺子。古代的中国人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分别称为:天枢、天王旋、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就是着名的“北斗星”。
道家称之为:北斗七星里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权”。北斗星在古代是判断季节的一种标志,古籍中就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记载。
找到醒目的北斗七星,从北斗星斗口外缘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朝斗口方向延长5倍远,就能找到那颗可以辨别方向的北极星了。北极星只是一颗普通的二等星,离我们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离,地球的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辨认方向。
根据隋朝的天文志记载: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古代制造出浑天仪来观察星象,因此有璇玑玉衡图,以直者为衡,以望星辰,以圆者为玑,以象天行。在一年十二月中,斗柄魁星就会指向月建所在位置,遇到闰月的时候斗柄就会指向两辰之间。
说到北斗七星,就必须说到禹步,它是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因其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斗七星,认为以此步态祷神,可遣神召灵,获七星之神气,驱邪迎真。道士行气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气、驱邪。
祷神仪礼:禹步的走法,禹步九星法图解
不是专业人士肯定不知道禹步是什么。禹步是夏禹创造的,所以称为禹步,它是道士在祈祷仪式是常用的一种步法,有辟邪的作用。那么禹步是怎么走的呢?禹步九星法又是什么?接下来的道教文化就跟着小编去了解禹步吧。
“禹步”的走法也和“北斗七星”有关。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解释,北半球的星空有一个着名的星座“大熊座”,它由七颗比较亮的星组成,其排列顺序如同一把勺子。古代的中国人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分别称为:天枢、天王旋、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就是着名的“北斗星”。
道家称之为:北斗七星里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权”。北斗星在古代是判断季节的一种标志,古籍中就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记载。
找到醒目的北斗七星,从北斗星斗口外缘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朝斗口方向延长5倍远,就能找到那颗可以辨别方向的北极星了。北极星只是一颗普通的二等星,离我们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离,地球的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辨认方向。
根据隋朝的天文志记载: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古代制造出浑天仪来观察星象,因此有璇玑玉衡图,以直者为衡,以望星辰,以圆者为玑,以象天行。在一年十二月中,斗柄魁星就会指向月建所在位置,遇到闰月的时候斗柄就会指向两辰之间。
说到北斗七星,就必须说到禹步,它是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因其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斗七星,认为以此步态祷神,可遣神召灵,获七星之神气,驱邪迎真。道士行气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气、驱邪。
道士的太极拳
太极拳的创始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建。
张三丰,名君宝(又名“全一”),字玄玄,道号昆阳,太极拳创始人,元末明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祖师。
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在武当山隐形潜修,其间创立了太极丹道体系”,太极拳就是其中的“动功”,也就是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以调身导引为主,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所以,太极拳最初就是道教修行者的修道方式。
据张三丰《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记载:“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体悟道教所说的天地万物之间一以贯之的“道”。“入道”,主要就是“养心定性、聚气敛神”。练习太极拳,正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太极行功法》中说:“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执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道藏精华》)这段话说明了练习太极拳必须“明太极之妙道”,也就是体悟道教哲学中所说的太极“阴阳合一”、“刚柔相济”的道理。
“明道”是练习太极拳的根本目的。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切身体会、感受到“道”的内涵,太极拳为习练者提供了体悟“道”的现实途径,最终目的就是“以拳合道”。
太极拳是道教文化形象化的表现。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太极拳始终贯穿着道教的思想。
太极拳的姿势,源自道教科仪中的“禹步”。禹步又称“步罡踏斗”,是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因为相传为夏禹所创而得名。禹步不仅是道教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道教古老的养生术。太极拳的拳式设计,是根据道教哲学的理念而来。比如,太极拳的行拳,最大的特点是“柔”、“绵”,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处处划圆运动,含蓄而柔韧,这是根据道教所说的万物循环往复的运行方式而创立。太极拳的拳法中有大量的“仿生”动作(传说当年张三丰就是因为在武当山看到蛇鹊相斗,才觉悟了“柔绵”的奥妙),这是依据“道法自然”的道理而来。
太极拳练习的方法更是与道教思想一脉相承。比如,练习太极拳要求抱元守一,强调意念功夫和内炼养生,就源自于道教修炼的“存想术”。这是从东晋时期就开始流传的一种道教修炼方法,道教的高功在作法时就需要这种方式。所谓“存想”,通俗地说就是集中精神、消除心中杂念。太极拳对于习练者意念的要求和“存想”是完全一致的。此外,练习太极拳时,要“自然而然”,“松”而“静”,反对“后天人为”,这也是道教一贯主张的行为原则。
养生是太极拳的现实作用,这与道教思想也完全一致。“重生贵生”、“尊道贵德”、“生道合一”是道教文化的传统。道教的修身炼己以求“长生久视”的方法,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
张三丰曾说,自己创立太极拳的直接目的,是“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这在孙禄堂的《太极拳学自序》中有详细的记载:“元顺帝时,张三丰修道于武当,见修丹士兼练拳术者,后天动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元气……作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此拳在假后天之形,确后天动,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而气,意在练气化神耳。”意思是说,张三丰创立太极拳,是为了在修道过程中避免清修出现的弊端,达到“养身”的目的。具体的方法就是用拳术动作(后天之形),动静自然,“练气化神”。
《太极拳解》上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习练太极拳,包含了养气、养心、养神。道教主张“形神依存”、“身心一体”,太极拳的养生原理也是如此。《太极拳十三势歌诀》中说:“先在心,后在身。”要“势势存心揆用意”,处处以意念为先。在练习太极拳时,内外相合,连绵不断,使全身所有内外组织器官进行有机的协调运动。同时与呼吸吐纳结合,全身的旋转运动也符合太极的道理。
对于太极拳的创立者张三丰来说,它的技击功能只是“末学”。不过,世上流传的太极拳拳法为了适应世俗需要,更加强调它的防卫、技击功能。
太极拳的技击方法主要是“引化合发”,也就是通过“牵引”来力而“化解”来力,然后在合住来力(借力),最后“发力”攻击。这种“以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的使力方式,其实就是道教所说的以柔克刚、以静待动。
从使用原则上来说,太极拳强调“后发制人”,这也是道教哲学“不争”、“处弱”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太极拳论》上说:“太极拳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则吾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可跌出,皆彼用力太过也。”
太极拳不仅是一套拳术,它是道教的一种功法,更是对道教文化形象化的体现,它阐释了道教对于世界的认识。因此,通过太极拳可以引导练习者建立一种以道教思想为基础的行为模式,进而树立道教“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性品格,这对现实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因为太极拳的实用性,所以它才会受到广泛欢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