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中的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藏传佛教中“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堪布:原为藏传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相当于汉传佛教寺院中的方丈。其后举凡深通经典之喇嘛,而为寺院或扎仓(藏僧学习经典之学校)之主持者,皆称堪布。担任堪布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的高僧。
仁波切: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
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喇嘛: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长老、上座、高僧之称号。“嘛”是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无上的意思,有这样至高无上慈爱的人,叫做“喇嘛”。
喇嘛也是“上师”与“和尚”的意思。喇嘛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姓氏的喇嘛”,一个是“恩德的喇嘛”。姓氏的喇嘛就是氏族的喇嘛,比如父亲是喇嘛,他的儿子也是喇嘛。恩德的喇嘛就是“恩师”与“上师”。
扩展资料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传佛教词条
西藏佛教中的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佛教文化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从古印度引进来的,也就是以前的天竺。西藏的佛教也是印度佛教的分支,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那么西藏佛教中的仁波切是什么意思呢?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活佛,主要是汉族民众对藏族地区的一些转世修行者的称谓。汉族人习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
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
当活佛圆寂后,寺院会使用不同的仪式,寻找活佛圆寂后出生的婴童。从中选定一名作为先辈活佛之转世的灵童。而后灵童会被迎入寺中,继承先辈活佛的宗教地位。
初识藏文化(21):活佛转世制度的起源
太渭
元朝初期,藏传佛教在萨迦班智达的引领下,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萨迦派传承盛极一时。其他教派也有较大发展,其中噶举派是派系、支脉最为复杂的一派。
公元12世纪,噶举派中的一支噶玛噶举的传人都松钦巴活佛,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之后寻访教法继承人。他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人,在西藏历史上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先河。
都松钦巴的继承者噶玛拔希,因为与元朝的首脑人物关系密切,被蒙古汗国大汗蒙哥授予金边黑色僧帽和大量财产。在噶玛拔希的治理下,噶举派成为能与萨迦派抗衡的主要教派。
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个孩子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
在噶举派开创活佛转世制度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开始效仿。与其他教派不同的是,每一世噶玛巴圆寂前都会留下遗嘱和线索,以便弟子们寻访灵童。其他教派则通过护法降神、观察神湖、神谕、占卦,甚至以其圆寂时头所倾斜的方向等方式来寻找和认证转世灵童。
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这两系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的传承。
(西风啸月,和你一起领略藏地风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