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葬礼的特色文化 伊斯兰教的葬礼是怎么举行的?
“静”是指为生命垂危的病人安置一个宁静的环境,避免因嘈杂、哭喊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速”是指速葬,教法规定要在三日之内尽快埋葬亡人,使之入土为安;
“严”是指在为亡人举行葬礼(俗称“者那则”)时,要严格遵守教法的有关规定,如用清洁的水为亡人洗周身(俗称“着水”)、用白布(俗称“克番”)包裹好亡人、举行葬礼时遗体置于众面前等;
“简”是指丧事从简,亡人简葬。即亡人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掩埋,没有陪葬品,既不大办丧事,也不大举祭祀;
“禁”是指坚决禁止丧葬过程中的“库夫尔”(速信)现象与行为。如送葬时看风水、择吉日、给亡人或向前来送葬的人鞠躯叩头、哭嚎亡人、披麻戴孝、在墓内放置陪葬品等;
“宽”是指教法有关丧葬的规定,适合于正常情况下,但在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酌情处理。如在海上航行时亡故的人,在依照教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后,可投入海中,实行水葬;在陆地无水的情况下为亡人“着水”时,也可以土代水净之,当然必须是干净的土,方法与活人的土净法相同。
以上伊斯兰教的这些规定,对回族的丧葬习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也使回族的丧葬形式和习俗带有很强的伊斯兰教特色。如回族对穆斯林去世习惯以“口唤”、“归真”等称之,而不以“死亡”相称。谓之“口唤”,意在是应真主的召唤而去;“归真”即回归真主之意等等。
总的说来,伊斯兰教(回族)的丧葬礼俗有这样的三个特点,即:速葬、薄葬、土葬。
下面我们结合这三点来谈谈伊斯兰教的殡葬制度和回族的丧葬习俗以及穆斯林对生死的认识。
1.速葬。速葬是回族丧葬的特色之一。伊斯兰教本着“入土为安”的精神,主张从速掩埋亡人,遗体不宜久放。先知穆罕默德亦说:“你们应尽快安葬亡者”。伊斯兰教法规定:亡人三日之内必葬,不择时日,不问风水,就地而葬。倘若是在旅途或他乡亡故,就在旅所择地而葬。在航行中亡故的,在举行“者那则”(殡礼)后,将尸体投入江海,实行水葬。伊斯兰教法禁止亡者亲友载运尸体辗转千里。如果旷日持久,人为导致尸体腐败,被认为是对亡者的亵渎。教法规定速葬亡人是“穆思台哈布”(懿行),如果故意拖延时限,则被认为是“麦克鲁亥”(可憎之事)。
其实,速葬亡人的做法从卫生的角度来说,也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尸体久放不葬,容易腐败而污染环境卫生,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时疫造成不良后果。另外,速葬可以避免对某些权威人物的个人崇拜,因为伊斯兰教严禁各种形式的个人崇拜。同时亦可减少丧家的精神和生活负担。因此在现实生活当中,回族穆斯林严格地遵守这一规定。每遇家中有人去世,大都在24小时之内埋葬。遇到特殊情况时,如坟墓没有挖好或家中主要成员没有及时赶到等,则都在次日掩埋,最多不超过三天,这已成为回族在丧葬礼俗上的一大特点和守之不逾的习惯。
2.薄葬。薄葬是回族丧葬的又一大特点。有句回族谚语说得好:“无论穷、无论富,都是三丈六尺白布”。这句谚语对回族的薄葬习俗做了很确切的说明。任何一位穆斯林,无论其生前多么富有或多么贫穷,亡故后一律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后掩埋,身上不穿绫罗绸缎,墓内也不放任何物品陪葬。《古兰经》指出:“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以满地的黄金赎罪,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罚,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3∶91)伊斯兰教是“两世并重”的宗教,认为一个人今世的血统、肤色和所拥有的财富,及他所享有的声望等,对于他个人后世在真主安拉面前的品德与人格而言,并无任何意义。安拉赞许的是一个人在虔敬恭顺方面的德行,而不是他临死时带走的财富的多少。因此,穆斯林认为,厚葬并不能减轻一个人生前的罪孽,也增加不了他的善功。这是从宗教的角度而言。
与此同时,实行薄葬与回族遵循“厚养薄葬”的传统孝道原则分不开。厚养是指父母在世时,作子女的尽最大的孝心去赡养,让他们欢愉地安度晚年。当父母“归真”后,按照教法规定的程序和《古兰经》所允许的范围安葬,而不必大兴土木,大举祭祀,追求虚荣。回族禁止厚葬,还因为厚葬不仅劳民伤财,增加生者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而且会导致坟被盗被毁,使死者和生者都不得安宁,有害而无益。
因此,受伊斯兰教信仰和人生观的影响,回族穆斯林既不遁世,不放弃享受人世间的幸福,同时又更侧重于寻求后世的功德圆满。尤其对那些老迈而虔诚的穆斯林来说,他们所采取的态度与那些受封建迷信和习俗影响较深的汉族老人不同。他们既不忙于准备寿衣寿材,不热心于建坟造墓,而是积极参加宗教功修和宗教公益事业。绝大多数的回族老人他们常常抱着淡泊世事、与人为善的态度,欣然接受传统的薄葬主张,都能以比较平静乐观的心态来对待晚年生活,走向人生的最后归宿。
3.土葬。土葬是回族丧葬的主要形式。《古兰经》晓示,人是由真主用泥土造出来的。“真主创造你们,先用泥土,继用精液,然后,使你们成为配偶”。(35∶11)穆斯林认为,人类的亡故是归真复命的历程,是真主使其脱离尘世而回归到无初。人从泥土而来,死后人的血肉之躯葬于大地,复转成泥土,是一件很自然、清净的事。所以穆斯林民族都用土葬的形式,这同时也体现了穆斯林复命归真,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
回族的墓穴一律南北向,先就地挖一个方形直坑,深约5至6尺,然后在坑底北侧凿一个偏窑,长约6尺,宽约3.5尺左右,足够一人仰卧,高度以一人跪起不碰头为限。尸体仰卧其中,头向正北,面朝西方(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中国的西方向)。如果坟地是在土质松软的地带,就只挖一个长方形墓坑,长宽深度如前所述。然后用土坯、石块之类垒砌四周,上面用石或木板覆盖,墓内禁用经火烧之物,如砖、陶、石灰等,墓门以石板或土坯封堵,地面封土呈马脊形,略高于地面,可立一简易标志以资识别。伊斯兰教反对肆意营造、装饰坟墓。所以,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的回族坟墓都是一个个简简单单,比地面稍高的土堆,有的树立了一个简易标记,有的甚至连标记也没有。这一点同其他非穆斯林民族追求墓穴的高贵、华丽之风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在当前一些地方随意侵占耕地,大肆修坟造墓的风气日甚的情况下,回族穆斯林简葬、薄葬的良好风俗是很值得提倡的。
当一位穆斯林(无论男女、贫富)去世后,其亲友和周围的穆斯林都要为他(她)举行一个简单的葬礼(者那则)。一来为亡者求恕,向亡者告别;二来以此引起活着的人对人生的警觉并加以思考。其程序是这样的,在葬礼之前,先在家中或清真寺由专人用清洁的水为亡者洗涤周身(“着水”),洗毕用白布(“克番”)将遗体包裹,放在葬礼现场。同时,参加葬礼的人也要有大小净,所穿衣服鞋袜干净,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亡者的不恭,也不能参加葬礼。然后由清真寺的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举行葬礼仪式。在简短的仪式上,要念赞主、赞圣词,还要为亡者和生者求赦:“真主啊!求你饶恕我们中的生者与亡者,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少者与老者以及男人与女人吧!……”。之后,葬礼结束(前后约六、七分钟),将遗体抬至墓地安葬。在遗体下葬时,阿訇要诵读《古兰经》、赞圣词等,直至葬门封堵。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宁静平和,没有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的哭嚎,只有亲友们在哀默的同时,内心深处为失去的亲人的默默祈祷和祝愿。
下面在说说我国的回族的葬礼具体过程:
回族人逝世,一般都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无常”是借用汉语,即逝世的意思。“毛提”是波斯语,也即逝世之意。“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去世的称法。回族无论怎么称呼逝世。但部忌说“死”这个词。为什么呢?这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为伊斯兰教把死当作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并把它理解为嘎来布(即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所以。久而久之,在回族当中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忌说“死了”,回族的葬礼,东自长江三角洲,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起海南岛的“天崖海角”,北达黑龙江畔。大同小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几项程序:
(一)停尸。回族人停止呼吸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当即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还要整好尸体,把头扶向右侧。人逝世后不能停在睡觉的床上,有条件的要安排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如住房紧张或家境贫寒,可在客房地上铺上席子或停尸床。将尸体安置于上面,但不能停放在伙房。停尸必须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干西。并在尸体上要覆盖一块洁净的白布单。与此同时,要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并在直系亲属中。推选出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人,管好迎来送往、丧事费用等事情。
(二)善面。回族也叫探“埋体”(尸体)。这一程序相上干汉族向遗体告别。当阿旬、满拉、亲朋、乡邻来丧主家后,在向丧主和亲属表示哀悼后,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然后根据亡人的年龄、去逝的原因。多方而劝说丧主家不要过于悲哀和号淘大哭,讲述人生客观规律。回族反对丧家拍胸抓发、跺脚喊叫的怨恨之哭。
回族在“善面”过程中,忌向亡人行鞠躬礼,忌丧家妇女、小孩跪在地上回礼。同时,如是夫妻一方死了,只许在亡人净身前。“善面”哭泣,净身以后不许再看面容。回族在人亡后若当天未能埋葬,还得“坐夜”,一般要请一位深明伊斯兰教义的长者看守亡人。“坐夜”者要身上干净(洗过大净),停尸的孩子要点上香烛直到天明.为了消磨时间,“坐夜”者要给丧主家的
人讲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讲穆罕默德的智慧故事。劝人要行善事等等。在我国东北和其他一些地区,回族“坐夜”时,还情教长给亡人的眼、鼻、嘴、可等“捻七窍米”,表示亡人不空见真主,这种习俗是回族对亡人表示的一种怀念,代亡人祈求真主饶恕生前罪过的一种善良愿望。守夜的人不能睡觉,有的地方为防止坐夜者寂寞瞌睡,由二至三人轮流守或一起守。守夜者至午夜后要吃干果换食。坐夜,忌大声喧哗,忌玩赔、打扑克。
(三)备殓。回族俗称缝“克番”。回族的“克蕃”有两个特点,一是从颜色上看,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二是从选料质量看,不分富贫贵贱一律用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和其它高级面料。为什么回族在备殓时要坚持这两点呢?主要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最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川白布做“克番”。
回族给亡人备“克番”,不是象有的人说的那样,用一块白布一黎就行。而是有的讲究,其样式、规格、要求,全国各地大体相同,但男女有别。男亡人用的殓服有三件:一是大殓,回族俗称“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各余出六七寸。二是小殓,回族俗称“小卧单,也叫“二单”,长短要如身,但上下两头不留余地,宽约四尺五寸。三是衬衣,回族叫“格米素”或护心“斗娃”。长自肩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左右。肩上要开缝,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女亡人的捡服,比男的多两件。除了同用男子的三件以外,另加裹胸和包头各一件。
(四)净身。也叫“着水”或称洗“埋宜台”。净身无论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要准备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净的门板)、汤瓶、温水、毛巾等。如在丧主家净身,离清真寺较近的,都从寺里担水,途中担水人累了,可以由另一人替换,但水桶底不许落地。
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即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手套一般要准备两幅,洗上身时用一幅,洗下身时用一幅。洗时不许汤瓶落地,不用肥皂。
回族给亡人净身,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但无论洗男洗女,其程序都是一样的。洗法和活人平时洗大净一样。洗下身时一般都要注意遮掩住羞体。回族给亡人净身,除了洗涤的三个人以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人内。
亡人净身后,将其尸移到准备好的“克番”布上,按照有关习俗规定,先右后左,层层包裹,先裹“格米素”,后裹小卧单,再裹大卧单,最后加冠。并将腰部、头、足都用白布带子扎紧。女尸还要加裹胸和盖头。对在战争中为国为教牺牲的回民,免于洗礼,免于穿“克番”,允许着血衣埋葬。
回族在给亡人穿“克番”时,要在“克番”上撒一些香料、冰片、樟脑水、香水等。其目的是为了防腐驱虫,也是对死者怀念的表现。
在穿好“克番”后,将亡人放在木匣子里②(有的地方是用牛皮做的担架),入匣时用布单和其它物品遮住太阳。起灵时由四人或六人抬起。拾木匣子的人中途累了可以换人,但匣子不许落地。不雇人抬灵,一般都由直系亲属担任。
(五)殡礼。回族称站“折纳则”。殡礼,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的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也有的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不论辈份、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即可。
殡礼有的在丧主住宅院里进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其形式颁礼拜差不多。先将厂休放在西边,主持人靠近“埋体”站立,其他参加者脱鞋随后排班站立,诵《古兰经》有关片段,并举意,求真主饶恕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大的和小的,男的和女的,并祈求活就活在伊斯兰道路上,死就死在“伊玛尼”的根基上。之后,向左右说“色俩目”。至此殡礼结束。回族的殡礼一般不放在日出或日落进行。妇女不参加殡礼,不送葬。
(六)下葬。回族的坟墓全部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且口大底小。土质坚硬的地方,墓深五至六尺。土质较软的地方,深约一丈左右。一般坟长六尺宽三尺。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其形状,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的。这个小洞只要人能弯腰出入即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易塌陷的沙滩上,一般只挖一个三尺左右的坑,同时准备一个无底石棒和木盖,将尸体放入石椁中再加上木盖,以免尸体被沙士掩埋。
下葬时,两个人先到坟坑里,其中一个到小园洞里。然后打开木匣子,由四人将尸体缓缓放入坟坑,再慢慢送进小洞里。使尸体头北脚南,仰卧,面向西方(因圣地麦加在中国的西方)。之后,先用士坯垒好小洞口 (忌用火烧的砖),然后填土掩埋坟坑。
回族的坟墓与汉族的不同,它不是圆坟,而是长坟。
在下葬的过程中,阿訇、满拉为亡人念经,其他送葬跪听祈祷。丧主要为亡人散也贴,其数目数十元、数百元不等。有的丧主除了给送葬人散七贴以外,还要给每人散一顶小白帽,并将亡人的衣物散给主持殡礼的人和洗厂的人。
在葬后的当晚,丧主还要请阿訇念经 “消夜”。死后每头七、二七、三七、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等,都要走坟、干 “尔埋里”,意欲搭救亡人,表示对亡人的怀念。
伊斯兰教葬礼的特色文化
伊斯兰教文化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地方适应的过程,所以在宗教文化的呈现上有着各种地方性特点,这些又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怎么变化,都没有脱离伊斯兰教《古兰经》和“圣训”的根本要求。所以穆斯林在葬礼上也严格按照教规进行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伊斯兰教葬礼具有哪些特色吧。
教法规定穆斯林实行土葬。《古兰经》云:“凡有血气者,都要尝死的滋味,我以祸福考验你们,你们只被召归我”。认为穆斯林死亡为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是肉体的消失和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不是生命的终结。
穆罕默德说;“你们宜速埋亡人,如属幸福者,宜早使其获福,如系不幸者,亦当尽快使其远避火狱之灾。”“如早晨死了,不可停放过午,黄昏死了,不可过夜。”因故滞留不得超过3日。教法规定速葬为“穆斯泰哈布”(即嘉许的行为)。伊斯兰教葬礼三项基本要求是土葬、从速、从俭。教法规定善葬亡人,是活人的善举义务。在亡人待葬期间,不宴客,不服孝,禁止袭用非教法规定的一切习俗。
伊斯兰教殡葬的仪式
一、病人归真前应做的4项事务
1.病人留遗嘱。穆罕默德说:“凡身负重病的穆斯林,只要他还能活两天的时间,就把遗嘱留下来”。病人亡故前,在清醒时应叮嘱家人为自己偿还债务,分配遗产和施舍,请人们原谅过错及讨咐口唤等。病人自己可请阿訇代为念“讨白”,向真主悔罪求得饶恕。
2.病危时依据圣训,守候人要给病人提念“清真言”,务使病人记念真主,勿留恋尘世,切勿强求以防病人因临终痛苦而伤其诚信。
3.诵读《古兰经》“雅辛章”。该章概述伊斯兰教信仰的三大原则,即作证真主,承认先知和信复活日。为临终病人诵读,使其从容死去归主,同时使活人受其教诫和回赐。
4.病人绝气后,脱去衣服,合其双眼,闭其口齿,顺其四肢,整理容发,使亡人面向“克尔白”天房,覆盖白布单。
二、病人去世后应做的4项主要工作
1.准备亡人的殓衣(即克凡)。根据圣训、教法规定,殓衣要用白棉布,不宜用色、丝绸(无白棉布时,妇女可通融使用)。男殓服3件。
2.净礼(俗称“洗埋体”),为亡人冲洗大净。一般由3人操作,其顺序先净下,后洗头部,用白布或棉花沾水擦口齿和鼻孔,以代替漱口,呛鼻,再洗脸和两手至肘,然后以从头至足、先右后左的顺序冲洗全身3遍,擦干后可为亡人涂抹香料,如麝香、樟脑粉、冰片末等,礼浴即成。
3.殡礼。即站“者那则”。教法规定举行殡礼是“副天命”。穆罕默德说:“你们为亡人做礼拜时要竭诚地为他作祈祷”。穆斯林均有参加站“者那则”的义务,尤其亡人的亲属更应参加。凡参加站“者那则”的人,都须沐浴净身、洗衣,其仪不同于拜主,仅有举意、抬手、大赞、不躬、不叩、不跪坐。
4.埋葬。穆斯林都有抬送亡人的传统美德,参加送葬被视为圣行,抬送“埋体”为应尽义务。一般埋葬亡人的坟坑宜深,在中国是南北向,长为6尺,宽3尺,墓深5——6尺,墓坑里再偏穿穴,有的直穿穴,以区别非穆斯林的直坑埋葬。
旅行者中途死于海船上,按规定的仪式举办后,即可投入水中水葬,战争时期穆斯林战士牺牲后,可免去洗礼、穿殓衣等规定,允许着原血衣举行殡礼后埋葬。将亡人置入坟坑时应诵念;“谨奉安拉之名与钦差的圣行”。然后解下亡人的腰带,盖好捕板,坟墓中不准有随葬物品。墓用土筑为长方马背形。禁止以水泥、石灰等物修饰。最后诵读《古兰经》章节,参加者作“读阿”(即祈祷辞),为亡人求赦宥。
中国穆斯林把伊斯兰教葬礼习惯称为清水洗,白布裹,简短殡礼,深土埋葬,简称为洗、穿、站、埋四项副天命。教法规定3日之中,除远来亲友外,不在丧主家中吃饭,以免增加丧家负担。
至于中国穆斯林习惯上在亡人入土前后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如点香、传经、诵经,做“都阿”,念“七窍米”、写护心“都阿”,念土块“都阿”、下土经、回头经,过七日、月头、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及生殁之辰等纪念活动,多为亡人亲属对死者表示追思怀念的一种形式,或代亲赎补罪过、祈求真主恕饶人生前过失的一种善良愿望,并非教法规定必须遵守的圣行或义务。
重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是作家霍达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第一次读它大约在三年前,但读完第一章后读不下去,只好放弃了。之后两年与这本小说在多场合相遇,心里总是念念不忘。于是,找来重新读起了它。也许是现在心境不同的缘故吧,读起来竟然手不释卷,以至于故事中的异样氛围和传奇情节萦绕在脑海里,造成一种精神困扰。为了摆脱它,就静下心来梳理心中的所思所感,记下来。
人类繁衍不息的生命长河是如此波澜壮阔,势不可挡,但时时、处处荆棘丛生,令人既无法选择又无可逃避。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小说人物韩子奇、璧儿、玉儿、新月、楚雁潮们就像是生活在这条长河中的一根水草,或一片落叶。他们彼此交集,相爱相杀,演绎着一场起起伏伏、生生死死的人间憾事。
小说叙事场面宏大开阔,时间轴长,从民国时期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日本侵华战争写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地域上,从北京写到伦敦,再回到北京。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以庄严肃穆、阴郁压抑的小说基调,让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充满无与伦比的悲剧美,读来令人震骇。
韩子奇的隐忍
韩子奇是贯穿整个小说的主要人物,他的命运随着历史的变迁跌宕起伏。
韩子奇从小是一名穆斯林流浪儿,在赴麦加朝圣的路上,无意中落脚于京城一个穆斯林同胞的玉器作坊。当看到琳琅满目的玉器时,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兴奋,那玉器与他的心灵相通,把他的魂魄摄住了。与玉器的相逢,改变了韩子奇的人生方向。他找到了他的归宿——他要投身玉器事业。
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往往是巨大的,只要遇上合适的机遇。尽管韩子奇从未进过学堂,但在奇珍斋的学徒生涯中,他特别能吃苦,手艺长进快,深得师傅梁亦清的喜欢和信任。韩子奇悟性高,为奇珍斋送货、收款让他学会了精明,跟着师傅谈玉器交易训练了他以竞争求得立足之地的韧劲。韩子奇在奇珍斋迅速成长起来了。
但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仅仅靠吃苦是很难在社会立足的。 在玉器同行的算计中,师傅梁亦清猝死,奇珍斋破产。为了生存,韩子奇投靠汇远宅。为着心里不可告人的长远打算,面对师母、师妹的误解和责骂,韩子奇隐忍着不发一言。在汇远斋,他隐藏自己的精明和能干,忍辱负重偷学生意经,并暗自结交了汇远斋最大的顾主。三年学成后,韩子奇回到奇珍斋,与大师妹成婚,重新撑起奇珍斋的玉器事业,并击败汇远斋,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玉器行业老大,自己也被同行称为“玉魔”。
韩子奇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张力,做事有目标,韧性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可惜的是,韩子奇生不逢时。无论他有多大能耐,相比于整个国家,人始终是渺小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京城里行业萧条,商店倒闭,人们纷纷逃亡,韩子奇为了保护视为生命的玉器事业,带着大批藏品远赴伦敦避难,小师妹执意同行,留下韩太太和儿子独守奇珍斋。
在伦敦短暂的休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对伦敦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袭击。韩子奇回国无望,给他们提供帮助的英国人也自顾不暇。在战争的阴霾中,韩子奇与小师妹相依为命,度过了艰难的十年光阴。
新中国解放后,韩子奇思乡情切,带着玉器和小师妹回到奇珍斋,还有他们的女儿。然而,物是人非。韩太太不能接受自己的亲妹妹和韩子奇的女儿。小师妹留下女儿含恨离去。十年的分离使韩子奇对原配妻子只有内疚,再无夫妻情分。但为了报答妻子的恩情,照顾儿子,韩子奇放弃在战火的洗礼中产生的爱情,留在奇珍斋,重振玉器事业。
当历史呼啸而来,人就成了历史之鞭下的陀螺,只能任由摆布了。正当韩子奇雄心勃勃之时,新中国发起了文化大革命,他被划定为资产阶级,家宅被充公,玉器被没收。韩子奇再无翻身的资本,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此时的韩子奇像经历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他万念俱灰,心中唯一放不下的只有自己的一双儿女。为了他们,韩子奇执着、隐忍而又谨小慎微的活着,直至生命结束。
历史沧桑巨变,生命的长河依然滚滚向前。纵观韩子奇的一生,始终在与命运作斗争,随着时代的风云变换而起起伏伏。他的人生是艰辛和苦涩的,失去了事业,失去了爱情,最后只能佝偻于时间的尘埃之中。解读韩子奇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和岁月的苍茫凝重。
韩太太的凉薄
小说运用了大量倒叙的手法,新月的命运和韩子奇的命运两条主线交叉展开讲述。在小说前半部分,讲述韩太太对女儿新月态度微妙,异常凉薄,对儿子却非常慈爱,不禁让读者产生疑惑——母亲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为何要厚此薄彼?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直到读完整部小说,了解了韩太太的经历和委屈,才理解了她的不易和无奈。
韩太太是奇珍斋梁亦清的大女儿璧儿,从小帮助父亲打理玉器店的生意。父亲收留韩子奇以后,她有了帮手,本可以歇歇,哪料父亲去世、玉器店破产、韩子奇出走,一系列的打击让十几岁的璧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和妹妹玉儿摆起了茶水摊,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家庭的变故让璧儿学会了坚强,也使她变得锋芒和世故。
韩子奇的回归让璧儿看到了希望。为了重振奇珍斋,璧儿嫁给韩子奇,让韩子奇成为奇珍斋的掌门人,自己成为韩太太,甘心隐居后院。韩子奇经营有道,让奇珍斋成为了豪门大户。妻以夫为贵,此后几年是韩太太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她安心相夫教子,操持母亲的后事,送妹妹进学堂念书。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日本侵华战争打破了韩太太平静的生活,韩子奇远赴伦敦躲避,妹妹玉儿弃学同行,韩太太只有带着儿子在奇珍斋闭门不出,艰难度日。 留下的钱财很快用完了,为了活命,韩太太重新开张玉器店,想尽各种办法招揽生意。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外部环境,韩太太最终还是砸了奇珍斋的招牌。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多么艰苦的生活都没有击垮韩太太,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执念——丈夫韩子奇一定会带着珠宝从英国回来。她极其顽固的坚守着。
哪知丈夫一去十年,音讯全无,韩太太独守空房。新中国解放后,韩子奇果真回来了。但世事难料,与丈夫一起回来的,是自己的亲妹妹玉儿,还有他们的女儿新月。韩子奇请求韩太太接纳玉儿和新月。他对韩太太的夫妻之情早已荒疏,再无回转的可能了。
残酷的现实击毁了韩太太多年的念想。想到十年的坚守终换来一场空,韩太太悲愤欲绝,却没有任何依傍,她只有将全部心思放在对儿子的爱上,伊斯兰教的信仰也让她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尽管妹妹已离开,但对于新月,韩太太始终是嫌弃的。看到新月,就想到丈夫的无情背叛,心里像插着一根刺,无论如何喜欢不来。
小说中,作家对韩太太这个角色塑造得很饱满、很真实,将她逼到生死相交、亲人背叛的境地,让读者的心更贴近地去体验她的爱、她的恨、她的绝望。由此,对她的命运也有了一种怜悯和体谅。其实,彻底善和彻底恶一样没有人性,善与恶共存才是真实的人生。
新月的早逝
小说中,故事情节低沉、压抑,人物的命运充满悲壮色彩,令读者读来有窒息之感。但作家在故事推进中穿插了韩子奇的女儿新月的成长轨迹,她的灵气和天真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缓解了故事情节的颓丧,让读者在无以名状的压抑中得以喘息。然而,新月的早逝令人惋惜。
新月的身世让她从小缺失母爱,幸运的是父亲对她倾注了无尽的爱。新月善良、纯洁,她的性格有从她心底流出的未经污染的清亮。尽管觉得母亲与自己有一种微妙的隔膜和距离感,但新月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母亲,她渴望以自己的乖巧和懂事讨来母亲的喜爱,对哥哥的婚事也是极尽所能的帮助。
新月很聪明,父亲韩子奇鼓励她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新月考上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这在一个穆斯林家族中是巨大的荣耀,引来周围邻居的羡慕。但母亲并不满意,为了省钱给儿子娶媳妇,韩太太不愿意供新月继续读书。韩子奇一改往日的迁就和隐忍,不惜与韩太太发生争吵,坚决要送新月上大学。
在大学里,新月好学上进,很快成为了班级里的佼佼者,并与年轻班主任楚雁潮在学习交流中碰撞出了爱的火花。他们找到了共同的人生志向——一起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与楚雁潮的交往,使新月仿佛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口,她体会到了一种至纯至真的爱,她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她向往的方向发展。
事情的突变总是令人猝不及防。在一次突然晕倒后,新月被查出患有严重心脏病,已无法手术治疗。在休学期间,楚雁潮的定期探望给了新月极大的鼓励,让她获得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然而,韩太太的阻挠给了新月致命的一击。韩太太以楚雁潮不是穆斯林,不能娶新月为由,拒绝他来家探望新月。“她是我的母亲吗?”看到韩太太如此狠心,新月开始有了怀疑。求得真相后,本就心脏有缺陷的新月心上又多了个缺口,韩太太的冷漠犹如一阵阵寒风,呼呼直往新月心灵缺口上灌,她再次跌入深渊。得不到楚雁潮的关怀,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新月没有了生的希望,心力迅速衰竭,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新月的葬礼是按照穆斯林的仪式举行的,作家用大量笔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葬礼现场,时间成了凝固的瞬间,父亲的悲痛、韩太太的忏悔、楚雁潮的心碎、穆斯林同胞的黯然泪下······,各种情绪都被定格在对一个年轻生命逝去的无限惋惜中。作家渲染的氛围令人窒息,让读者感到一阵怅然。
新月的命运如同一朵夭折的花朵,让读者看到了生命的卑微和脆弱。小说最后,作家笔锋一转,以新月哥哥的女儿的出场作为故事结尾,她聪明活泼,长相酷似新月。犹如枯木逢春,新月侄女的出现象征着毁灭中的新生,代表着新的曙光。这样的情节安排给小说阴沉灰暗的色调抹上了一笔亮色,让读者揪着的心舒畅起来。我想,作家最后要传达的是,尽管人间粗粝,岁月蹒跚,但生命的长河依然滚滚向前,我们要心存美好,永葆希望。
写下以上文字,合起书本,心中一片释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