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教的起源与历史由来 东巴文化的起源?应该如何保护东巴文化?

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地区,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而又蜚声海内外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4月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丽江著名风景区黑龙潭湖畔的博物馆,见到了李锡馆长(纳西族)。 李锡的办公室虽然很简朴,但窗外风景却很美,眼前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远处则是巍峨耸立的玉龙雪山。 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名为丽江县博物馆,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1999年7月才正式更为现名。博物馆现收藏了12000多件文物,多年来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东巴文化,宣传丽江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是东巴文化宣传的点火者,我深爱着我的民族。”李锡动情地对记者说。自1987年调任博物馆长后,他就把全副身心投入到了博物馆的建设和东巴文化的弘扬上。 李锡一面为我查找有关资料,一面解释说,“所谓的东巴文化其实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因其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特征,信奉万物皆有神灵。”其教徒称“东巴”,意为“智者”,他们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至今保留在民间的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载的东巴经文典籍,多达2万多册、1500多种,其内容有哲学、历史、宗教、医学、艺术等,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早在19世纪,东巴文化就引起了外国学者的重视。如今,美、英、法、德等17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有东巴经书,先后从文字、历史、宗教、音乐、舞蹈等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翻译、整理和研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数十年的历史空白,东巴活动在丽江许多地方已近消失,除了极少数专家学者和几个老东巴外,大多数人对东巴文化知之甚少,东巴文化面临着成为仅存于博物馆展览、图书馆资料里的“死文化”的危险。 因此,无论是在丽江,还是在国外大学的讲坛上,李锡不停地为抢救保护东巴文化而大声疾呼。他认为,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并非仅仅是古代文化或是单纯的宗教文化;东巴文化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现在应该还于民间;东巴经书的书写文字是象形文字,现在普遍使用的“纳西东巴文”的提法不准确,应该正名为“纳西象形文”;对东巴身份应重新定位,东巴首先是有智慧的劳动者,其次才是主持各种东巴仪式的祭师;东巴文化未来的发展应遵循“学术研究是龙头,产业开发是动力,民间传承是基础”的方向,与时俱进,随整个民族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进步;作为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东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极其浓郁的民俗性的一面,它不仅存在于古代纳西人的生产、生活中,也存在于近代乃至当代纳西人的生产、生活中,人民群众才是东巴文化能够真正保存、发展的关键。

东巴教的起源与历史由来

说道宗教信仰,大家能说出来的就那么几个。你们知道有东巴教的存在吗?知道它的起源吗?知道东巴教的文化吗?东巴教文化丰富多彩是个多神信奉的宗教。是东巴时代传承的纳西族的古老文化。想知道更多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东巴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东巴教是纳西族普遍信奉的古老宗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属原始多神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内容,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和卜卦等活动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由于经文讲师被称作东巴,故名东巴教。

东巴教是在纳西族古老原始宗教基础上吸纳借鉴藏族本教一些仪轨而形成的纳西族的宗教。东巴教经典以象形文字记录,是迄今还“活着”的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东巴经典《圣祖丁巴什罗传》载:丁巴什罗的故乡是有白天白地,白山白海的地方。这个传说无疑指今中甸三坝乡白地村白水台的风景特征。据考证,纳西族是氐羌人南迁而形成的。

东巴文是南迁到中甸白地一带后才产生并在“白地发扬而光大”,因此各地学者一致认为白地是东巴教发祥地。白地还是东巴教圣地,东巴经师遵守这样一个规则:“没有到过白地的东巴,不算真东巴”。因此,在迄今为止二百五十年内不断有周边各地的东巴教徒前来朝圣、学经、练艺。各地教徒到白地更主要是为朝圣。

东巴经所载东巴教第一圣祖下巴什罗到白地后创造东巴经文(即东巴象形文字)及东巴教。另外被誉为另一个东巴教圣祖的阿明什罗是土生土长的白地人,至今其后人尚居住白地。在白地,有关东巴教门生故旧发源地的有三处。

东巴教,是世俗化了的、多神崇拜的宗教。神灵们大多和人类没有什么差别,无论长相还是生活方式。天神子劳阿普是个羊倌,牵着狗打猎、捕鱼;阳神、阴神在挤牛奶的同时,还搓麦穗、织毛毯。

纳西人关于神的想像力被固定在和自己的一切有关的范围之内。神灵位住着和世俗一样的木楞房,牛栏马圈羊厩齐备,晒粮架、家居火塘等一样不缺,甚至东巴教义中宣扬的人死后的世界也是一片祥和,一幅田园牧歌的画卷。所以东巴教是亲切的,极富人情味。

走进非遗 | 画由心生,看东巴妙笔生画,尽显匠心巧思

01

“美是邂逅,美是亲近所得”


纳西东巴画


纳西东巴画作为东巴文化艺术的一部分,以画风拙朴清丽为独特的艺术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其内容的包罗万象。东巴文化的传承总有人前赴后继,不论是年迈老者还是青年代表,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付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东巴画,身体力行着对东巴画的热爱。

东巴画,起源于纳西先民东巴教祭祀的原始图画,由东巴创作绘制。以纳西族信奉的神灵祖先、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为题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其中,线条表现为主要形式,古朴稚拙、奇异诡谲、野趣横生,色彩鲜艳夺目。亦字亦画,被看作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02

“一起追求无限可能”

玉龙县塔城乡,东巴文化聚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东巴文化传承人,也让东巴文化的传承有了新面貌、新光彩。


和世先老人,作为国家级纳西族东巴画先进代表非遗传承人,是丽江境内唯一的东巴画传承人。虽已年迈,但时刻在为东巴画的传承劳心劳力。教授东巴画绘画技巧、东巴文化给学生,一直是和世先老人在做的事情。

勤于日夜学习,他的学生陈四才,作为东巴画传承人后起之秀,也为东巴画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东巴画传承的道路上,两人亦师亦友,共同进步着。

说到绘画工具从何而来,纳西祖先的智慧就得以体现。用自制竹笔与松烟墨勾画轮廓,涂上颜色,历经数月的绘画,一幅完整的东巴画就出现在眼前。其绘画特色也吸引无数人观赏驻足、认识了解。


03

“平凡也艺术”

自2006年5月,纳西族东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项目名录,东巴画的传承与发扬,我们总能看到传承人那默默无闻的身影。

作为年轻一代的东巴画传承人,陈四才一直都做着与传承相关的事情。谈到东巴画的他总能侃侃而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东巴画不仅借鉴了藏、汉等民族的绘画技法,还吸收了佛、道等宗教元素,具有元、明以来藏族唐卡造像艺术的特点。按照艺术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经卷画、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等形式。

在描绘神界人、事、物时色彩鲜明,彰显神圣祥和之气;绘制鬼怪时则诡异阴森,给人以威慑力。此外,还巧妙运用红与绿、黄与蓝等色彩产生视觉冲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情色彩。随着不断的深入学习,陈四才在这条学习路上也曾有过放弃的想法。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每位传承人的不易。

04

对于纳西族来说,东巴就是“全才”。造纸、东巴画、东巴文字、祭祀等都可以自由切换的“全才”。

陈四才作为新一代的东巴画传承人,向大众输出东巴文化,是他肩负的使命与当担。而东巴文化能有更多的人来传承延续,是所有东巴人的愿望。谈及如何把东巴画做到更好、把东巴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我们还有漫长的要走。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东巴,每位传承人还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东巴文字、东巴画,这些汇聚了纳西先辈的智慧结晶,正随着人们的好奇与关注,慢慢出现在我们视野中。

不论是老者和世先还是青年陈四才等传承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东巴画能够得以延续,我们在今天仍能领略东巴画的洪荒太古、珍禽异兽、栩栩灵动的原始艺术之美。


拍摄制作:和星昀 许思淇 王晨仪 张虹(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来源:掌心玉龙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