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你了解吗?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尊为至圣,亚圣是谁?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丘。
至圣孔丘: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他为圣人,影响甚远。
亚圣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儒家学派简介
概要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儒家的派别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呜\"中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是代表孔子的儒家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儒家学派的兴起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从此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此后,儒家为适合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总是从孔子的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在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以及谶纬之学;在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在唐代,有韩愈为排佛而倡导的儒家\"道统\"说;在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但由于它统治中国学术思想二千余年,它的经典曾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信条,实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即使在儒家内部也有着曲折的反映。从先秦荀子对孟子的斗争,直到清代王夫之、颜元、戴震等反宋明道学的斗争,都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斗争。
儒家学派的开创
儒家学派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对于诸子的起源有过清楚的论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不难看出,这些学派的起源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本上都起源于官。这些官虽然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但目的与功能都不外乎道德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德问题说到底就是个礼制问题。
儒家学派的创立过程
孔子在当时适当地吸收了老子对礼制的一些见解,但又屏弃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加以吸收、改造和创新,早期的儒家学派终于诞生了。
但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具体过程也并不简单,他的思想来源不只是老子一人。鲁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西周初期,鲁国曾经是周公的长子伯禽的封国,同时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东行就国的时候,曾将大量的典章带往鲁国,使鲁国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文化基础。特别是由于周公对周朝的卓越贡献,在他去世之后,周王室特许鲁国破格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乐。
《左传》昭公二年有这样的记载: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来见,礼也。观书于周太史,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影响力日益萎缩,西周初年所建立的礼乐制度几乎荡然无存,但是,鲁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孔子亲眼目睹列国纷争,越发感到西周那种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能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所以他对周的制度非常欣赏,认为“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儒家学派的创建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孔子在垂暮之年总结自已的思想进程时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在年轻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学派的出现应该是孔子晚年的事情了。
孔子的的祖先是殷商的贵族,作为殷遗民在周初迁到了宋地。后来又经过了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后,在孔子产生时,他的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因为有遗传的因素,孔子身上还存留着殷遗民中儒者的气息。而且,由于孔子少年丧父,家境凄凉,所以,早年不仅得到严格的生活锻炼,而且也有机会继承殷商遗民中儒者世代相传的贱民职业,帮人主持丧葬礼仪。
早年的艰辛生活使孔子早熟起来,在十五岁左右,他就立志苦学,想用个人的奋斗来改变当时自己的“小人儒”的地位。在三十岁之前他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古代典章、礼仪方面的知识,所以他说自己“三十而立”。
到了晚年,孔子最后回到了鲁国,他除了偶尔对现实发表一些议论外,基本是只发言,不行动,他将精力主要用在了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此前周游列国时的收徒讲学,最终使孔子学派日益壮大,“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终于开创了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你了解吗?
儒家文化可以说就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大观,这一学说的创立后就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儒家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使得它最终能从战国的百家齐放的局面下脱颖而出,成为统治者主宰天下的思想,那么这一伟大学说的创始人是什么呢?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孔子身上有太多未解之谜,除他的身世之外,还有一样大家都很好奇
人类的演变是缓慢的,经过了百万年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好学,唯有学习足够的知识,才能掌握这个世界、驾驭这个世界,最终,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所以,我们特别感谢那些给我们启蒙的人,是他们在推动着人类的快速发展。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就是我们国家的“启蒙教育第一人”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家学派又是后来的主流,所以,孔子就变成了天下人的“先师”。对于孔子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很多了,这里主要讲的则是他的身世。《史记》中对孔子的身世有了明确的答案:
孔子是殷商的后代,殷商灭亡后,周成王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地方诸侯,微子启将都城选在了商丘。微子启过世后,他的弟弟微仲继承他的位子,而这个微仲正是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也是从他开始,他的后人才开始姓孔。孔父嘉是一名医师,在宫廷中任职,后来,还担任过大司马。只是,在宫廷内斗中,孔父嘉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最终,被政敌所害。之后,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为了躲避宫廷斗争,决心离开宋国,前往鲁国。自此,孔家在鲁国安定了下来。
这其中,关于孔子的身世,还有另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孔子是否为私生子?
对于这个难题,可能就只有孔子的母亲才知道了。但是,孔子的母亲可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我们只能从史籍中寻找蛛丝马迹。《史记》中说:“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就曾论述过这个命题,朱维铮提出:是司马迁第一个提出“孔子为私生子”的,可是,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一四五年,而孔子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两人相隔了四百多年,司马迁又怎么说得准这个事情呢?
所以,朱维铮认为这个说法的可信度不高。并且,对于现代人来说,“野合”似乎是一件奇怪之事。但是,在上古礼俗中,“野合”乃是一种重要的与宗教有关的礼俗活动。关于“野合”作为一种古代礼俗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媒氏》之中:“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所以,关于孔子是“私生子”的这种说法确实属于无稽之谈。
很多时候,古时的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特意去曲解、贬低孔子,让世人误解他,且这种说法大多来自于知识分子,他们为了迎合国家的独裁者,特意侮辱“孔圣人”。所以说,对于“孔圣人”的教诲,这些读书人没有记住,反而学会了辱没先师。
都知道孔子教“文”,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孔子也教“武”。
《论语》之中,孔子是从不讲究武力征服的,他崇尚以仁义之心去感化众人。同时,他一点也不认可穷兵黩武的君主。他到各地去游学,从来不会谈论打仗的事情,因此,孔子给人的印象就是:重视文治、轻视武功。可古时留下来的影戏却大讲特讲孔子在武治方面的作为,让世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孔子。
《左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率师伐鲁。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史记》也有纪录,鲁国得胜之后,季康子问冉求:“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复:“学之于孔子。”
《左传》提到的是,哀公十一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自知不敌,赶紧在内部商讨解决方案。大臣们提议,将孔子的学生冉求请来,询问他破敌之道。没想到,冉求的主意非常大胆,他竟然宣称:鲁国应该主动出击,抢先攻打齐国。这一次,冉求主动请缨,率领大军北上攻打齐国。
冉求采取的是突击战术,他让士兵们都手拿长矛,出其不意得攻击敌军,将他们围剿于边境。冉求知道孔子还在外面,他说服季康子,将流亡在外的孔子给迎了回来。事后,孔子对冉求的行为做了正面的评价,他称赞冉求的做法“合乎情理”。
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对孔子及其学生的能力刮目相看了,他们可不是简单的读书人。
话说,冉求起初一心帮助季氏搜刮钱财,却被孔子严厉批评了。在孔子的教导下,冉求开始懂得了“仁义”的重要性,于是,慢慢向“仁义道德”靠拢,成为了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冉求此次征讨大获全胜,他成了鲁国的功臣。季康子感到好奇,急忙询问冉求:“你的治军能力是后天学来的还是先天就懂得?”
冉求如实回应:“这些都是孔老师所教授的。”所以,这就坐实了“冉求的韬略来自于孔子”这个说法。孔子收留门生,不仅教他们儒家思想,还教他们行军布阵、演练士兵。还有,孔子还会教授一些运动项目,这都是强身健体的课程。
当然,这些谜底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随着研究的深入,肯定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孔子是否为私生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让社会变得更多元化。
参考资料:
【《左传》、《史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