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印度教神话人物来源?

印度教中最主要的三个神:创造神(Bramna);保护神(Vishnu);和毁灭神(Siva)。这是三个独立的神。但在湿婆神(Siva)经文中,湿婆神又被公认是创造、保护及毁灭三神一体。印度教主张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湿婆神(Siva),其妻Pavadi,他们的精神之子Ganesh和Kartikeya。Ganesh被认为是智慧、知识之神,在印度百姓中受到广泛的崇拜。Kartikeya被认为是武将。湿婆神的坐骑是牛,因此牛在印度被认为是神。

婆罗门教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婆罗门教的人分为四种,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教等级制度森严,最高为婆罗门,最低为首陀罗。有关婆罗门教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一起来婆罗门教文化看看。

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

印度最早的文明是公元前30世纪至前15世纪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当时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经使用青铜器皿,大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已有象形文字,并能制作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其流行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对地母神、动植物(特别是牛)、性器官和祖灵的崇拜,浸浴和土葬是重要的宗教仪式。有些出土的画品上还绘有修行者跌坐和冥想等形象,这些宗教信仰和实践与后世印度民间信仰的湿婆崇拜和瑜伽修习等有一定的联系。

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和当地的主要土着民族──达罗毗荼人进行长期斗争并征服了他们。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以前原是游牧部落。在他们的氏族公社中,父权占统治地位。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灵,实行火祭和苏摩祭。孩提成年时须举行入门仪式,才是部落的正式成员。死后实行火葬。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着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烦琐的祭祀。

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322~前185),婆罗门教因佛教与耆那教等的广泛传播曾一度衰落。但孔雀王朝的部将普舍耶密多罗,于公元前180年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后,又得到复兴。据记载,普舍密多罗曾举行过两次规模盛大的婆罗门教的祭祀──马祭。继巽伽王朝的伽罗维拉王朝亦信奉婆罗门教,在印度“南北朝”分立时,南方的刹塔瓦汉王朝(前281)及案达罗王朝都奉婆罗门教为国教。他们编纂法典,推行种姓制度,举行大规模的祭祀。

4世纪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空前繁荣。在笈多诸王统治时,编纂了很多经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甚至、的思想内容,崇拜“三神一体”的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且根据对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教派,建立了寺庙等。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即新婆罗门教的转化。

印度种姓制度来源:雅利安人迁入,婆罗门教兴起

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中的特有产物,借由种姓制度,建立起缜密的社会结构,不同种姓之间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

种姓制度一方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牢固,但又因其严苛的种姓规定备受现代社会的排斥。如今,印度社会当中仍有种姓制度的影子。

那么,种姓制度从何而来的呢?

这要提到古代印度的起源,早在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陆续迁移进入古代印度,大概在如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和尼泊尔等地。

雅利安人的迁入

这部分雅利安人又称为“印度-雅利安人”,古代印度文明呈现以雅利安人所创造的印欧语系民族特征。

“印度-雅利安人”信仰神灵,写下了大量对于神灵的赞美诗。他们还在吸收印度的达罗毗茶人所创造的宗教文化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新的宗教——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里信仰战争、武力和丰收的神灵,如毗湿奴、楼陀罗、梵天等。

婆罗门教逐渐渗透到政治和生活当中,国王的祭祀需要祭司的参与,教徒的生活也需要祭祀,种类繁多,要求严格。如果希望获得神的庇护,必须通过祭祀。

婆罗门教控制了印度-雅利安人的思想核心。婆罗门教内部的不断分化,按照信徒的宗教信仰、种族等方式区分,成为社会等级分类的重要依据。

原本印度社会只是按照个人的社会分工,分成不同的社会人物。比如武士、祭祀僧侣和牧民这三大主要群体。

种姓制度雏形:“瓦尔纳制”

随着印度人口不断壮大,印度-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茶人结合之后,逐渐分出不同的社会等级。

作为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和奴隶,这些人是社会的最底层,自然沦为最低贱的瓦尔纳。而印度-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茶人就成为社会的高层,具有优越性,称为“雅利安瓦尔纳”和“达萨瓦尔纳”。

社会所形成的“瓦尔纳制”是印度种姓制度的雏形,随着印度社会的不断拓展和分化,种姓制度逐渐成型,并且以政治的手段确立并推行。

印度四个种姓

种姓制度之下有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作为第一等级,与婆罗门教密切相关的婆罗门。在社会享有独尊的地位,婆罗门等级的至高无上,通过婆罗门教的观念确立。

他们多是从事祭祀和告示的人,超脱国王之上。国王需要取得婆罗门的认可,才能确立合法的政权,并且对国王的行政权有监管的职能。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由贵族和王族组成,主要是负责管理世俗国家事务。国王也是属于刹帝利这一群体的,在大多数的观点中,婆罗门是要远远高于刹帝利的。尽管已经是作为一国之主,还是屈服于婆罗门教之下。

第三等级是吠舍,这是社会构成最庞大的群体,包括社会当中的士农工商群体,支撑着社会的平稳运行。

社会的权力被婆罗门和刹帝利所垄断,吠舍则需要缴纳贡税,供养统治者。他们虽然受到统治者的剥削,但是比首陀罗的社会地位还要高。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他们是印度社会的最底层,最初首陀罗的构成大多是被雅利安征服的其他族群的人,被迫融入印度社会。

他们虽然不是奴隶,但过着堪比奴隶的卑微生活。求神告佛无门,不受任何保护,失去一切为人的正当权益。首陀罗大多从事比较“肮脏”的职业,如专门清理污秽的清理工,或者犯禁忌,为神所不喜的工作。

也有部分首陀罗能够从事相对较好的“洁净”的工作,做手工业和经营小生意。他们多从事佐料、香料、糕点和日用品生产,或是金银、漆器、丝绸等生产。

首陀罗群体被教化,只要顺应婆罗门教“业报轮回”观念,用现世的努力奋斗换取来世的幸福。

种姓制度以强制的手段,禁止阶级之间的流动。为了保有尊贵的血统,各阶级之间禁止通婚。

其实,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以宗教的手段,保护第一、第二种姓的神圣、高贵光环。

欢迎关注“历史风物鉴赏”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宋朝集市的热闹:通宵达旦,川流不息 清朝枭雄人物吴三桂,实际上是墙头草,贪心不得善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