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人信仰是什么呢? 在这里,80%的人信奉印度教英文

在这里,80%的人信奉印度教
Here, 80% of people believe in Hindu

在这里,80%的人信奉印度教
Here, 80% of people believe in Hindu

印度教的人信仰是什么呢?

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而印度教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信仰,你知道印度教的人信仰是什么呢?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巴厘岛婚礼 海外婚纱摄影千万对客人的选择

1、信仰多神崇拜的一神论,也就是泛神论。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会选择其中一个天神来崇拜。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很多其他的小神,都是这三位大神的应化。而这三大主神,又都是最高存在“梵”的不同化身,所以印度教实际上崇拜的只是一个神。这个“梵”类似于中国的“道”,先于宇宙而存在,没有人格形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四种姓分立。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这充分体现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会化的特征。

3、强调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灵魂与神合而为一。解脱的道路有三种:一是行为的道路,严格奉行各种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识的道路,通过学习、修行、亲证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宠。

4、祭祀万能与崇尚苦行。由于印度教认为婆罗门地位至上,因而祭祀万能影响了印度人两千多年的历史,教徒崇拜各种类型的神,且礼仪繁琐,有时甚至将活人作牺牲。此外,印度教认为克制情绪及苦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它可以使人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摆脱轮回之苦。

5、承认吠陀的权威。吠陀经典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一切文化的渊源,被称为「天启的经典」。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是印度古老宗教与历史文献的总集,对印度后世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您可能还喜欢:

揭露伊斯兰教文化的根源

道教四大天师分别是谁?

基督教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基督教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通过印度教经文了解印度教(哈佛公开课)第五讲 印度教的独特之处


《通过印度教经文了解印度教》(哈佛公开课)第五讲 印度教的一些独特之处


我们所知道的“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包含有广泛丰富的宗教思想、仪式及社群。这一发源于南亚的宗教,经过三千年多的演变,交织了来自多种文化和不同形式的神祇崇拜线索。在南亚,印度和尼泊尔如今是印度教占多数的国家。但自公元第一个千年以来,印度教的思想和习俗也在东南亚部分地区盛行。自 19 世纪以来,印度教随着印度移民和在这些土地上接受它的新的信徒而传播到全球许多地方。


虽然遵循印度教思想和仪式的社区在印度次大陆蓬勃发展了至少三千年,但“印度教”作为一种世界宗教,作为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的信仰和仪式的组合的概念,仅在 19 世纪的殖民背景下,在过去30年间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过程下出现。“Hindu”一词最初源自一个波斯语词,表示居住在“印度河周围地区”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与各区域、文化和宗教认同相关联。


正如介绍视频中提到的,印度教的特点是内部信仰和仪式的巨大多样性。很难描述每个印度教徒所坚持的核心信仰或仪式。但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普遍的模式。例如,大多数印度教社群明确或隐含地承认梵语写就的数目庞大的经文文集的权威性,他们被统称为吠陀经。大多数人还认同神性以多种方式显现的概念,并相信灵魂的永恒性,灵魂在人类行为的道德指导-业力(因果报应)的作用下,在一个接一个的身体、一个接一个的生命中重生业力(此生的行为)的性质决定了一个人在来生的特定社会环境中会成为动物或人。围绕这些广泛共识,数千年来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和习俗网络,不同社群在每个时代做出了持久的贡献。


我们课程的一部分将试图了解印度教徒广泛认同的观点是如何源自他们的神圣经文,以及这些经文如何在不同历史和地区背景下的不同习俗中体现出来。您将在下一堂课中了解吠陀经的权威。但是让我们看看印度教徒的另外两个广泛认同的基本信仰及其影响,这些在非印度教徒眼里非常神秘。


对神圣和敬拜习俗的理解


多与一

Ø 印度教让非印度教徒感到困惑的一个方面是,印度教神庙拥有众多的神灵。有的印度教徒只崇拜其中的一个神灵,但很多印度教徒在不同的时间崇拜不同的神灵,却没有任何冲突感违和感。因此印度教被称为“多神教”(崇拜不止一个神),这在一神论的角度受到批评。

Ø 一些从同情的角度理解这一点的学者使用了其他术语和类比。德国吠陀学者 Max Müller 创造了“kathenotheism”一词(一次崇拜一个神)。印度教学者戴安娜·埃克 (Diana Eck) 将印度教神殿比作“万花筒的图案”,其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被重新配置。

Ø 事实上,印度教对神性的理解与一神教传统中只有一个全能神的理解明显不同。印度教神殿中的众多神灵在哲学上以“婆罗门/梵”的概念被联系在一起,梵是所有存在背后的无限永恒的终极精神。梵遍及所有存在,甚至神灵也不例外。因此,不同社区所崇拜的多种神灵形式被视为一个终极的体现,虽然其形式是无限的。最受欢迎的印度教神灵有湿婆、毗湿奴、象头神伽内什和伟大的杜尔加女神。崇拜女性形式的神是印度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一个方面。

Ø 自然元素如太阳和河流(被视为母亲)也被视为值得崇拜的神灵形式。每个个体灵魂(梵语阿特曼atman意为自我)的本质也被理解为与梵相同。人类的精神努力在于致力于实现这一本质。这个概念在《奥义书》中被广泛提出,这些文本构成了古代吠陀文献的一部分。

Ø 虽然印度教徒并不常阅读梵文的古代文本,但对多种形式的神灵的理解已成为印度教徒的共识。从普通人那里听到不同的神灵有着不同的名字和形式(梵语nama-rupa意为名色)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它们最终都是一体的。本质与其名称和形式的表现之间的这种区别是理解印度教崇拜的关键。

Ø 对多种形式的神灵的崇拜也带来了多种形式的崇拜方式,这形成了印度教传统中“多样性统一”的基础。


多样性统一

Ø 印度教徒的崇拜方式差异很大。根据个人的倾向,三种宗教途径的不同宗教体验渠道都被认为是有效的—智知(jñana)、虔信(巴克提bhakti)和修行(业karma)。你会发现一个印度教徒研究经文文本,另一个致力于冥想,第三个每天崇拜神像,第四个人为家庭成员或动物服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Ø 艺术也被认为是宗教表达的重要渠道。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接近神的途径。在所有的宗教艺术形式方面都有专家。表演融入了普通人的宗教生活,例如在社区集会中唱颂歌、节日的舞蹈以及每天在家门口台阶上画彩色图案。为了支持虔诚的艺术表达,许多印度教神灵在神话和意象中也被描绘成从事艺术活动其他流行的虔信活动包括去与宗教叙事相关圣地朝觐,在特定日子禁食,为圣人和穷人提供食物。虔信活动的多样性也与印度与其他地方的印度教徒讲不同的语言并属于不同的文化有关。例如在九夜节(Navaratri)或 杜尔加女神节(Durga Puja)的庆祝活动中,印度各地的唱歌跳舞奏乐举行各种庆祝。

Ø 传统的巨大内部多样性必然导致了对文化环境多样性的包容多样性的统一这一观点,也展示了印度教徒对其他宗教的态度。他们将别的族群对各自神灵的崇拜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神灵崇拜。自古以来,印度教社群就与其他宗教信徒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公元前五世纪,耆那教和佛教在吠陀文化的中心地带兴起;自公元初期的几个世纪以来,印度南部出现了一个小型基督教群体;伊斯兰教在其传播的早期阶段就到达印度;琐罗亚斯德教徒在 9 世纪或 10 世纪抵达印度西海岸;锡克教于 16 世纪在旁遮普邦发展起来。虽然在近代历史中,印度的一些印度教群体与非印度教群体发生了冲突,有时甚至升级为暴力,但总体来说,内部多样化传统仍然维持了接受差异、和平共处的悠久历史。


时间的周期性—宇宙和地球

Ø 印度教与其他印度传统共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时间理解为周期性而非线性的根据印度教的理解,造物经历了存在和消亡的循环。造物的存在跨越了数万亿年漫长时间,接着消亡,许多印度教徒相信,消亡时,睡在宇宙之海的毗湿奴神将之重新吸收。当毗湿奴醒来,由他生出的梵天又开始造物,一个新的造物循环开始了。时间没有尽头,也没有什么东西会被永远彻底摧毁。造物和消亡都是无休止的循环中的交替状态。

Ø 大跨度的宇宙时间被以太阴历法为单位的地球时间加以平衡。日子分为吉凶两块;太阴历周期的特定日子被标记为禁食和祭拜仪式,季节以与神话相关且具有地区特征的节日为标记。大多数节日都融入了消亡和重生的主题。例如,在女神节里,第一天安装女神像,最后一天则将之淹没在水中。如下文中会提到的,从轮回的循环来看,人类的生活受仪式的规范。三种最常见的生命周期仪式是命名、婚礼和死后火葬。人的生命存在于巨大的时间周期内,受业力和重生法则的约束,并与社会秩序相关联。


业力、重生和社会秩序

Ø 印度教徒的共同认知是业力(意为“行为”或“行动”)和重生根据这种信念,一个人死后会投生另一个身体。这个重生的新生身体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取决于这个人在前世的行为。一个人不断经历生死轮回,直到她/他的所有业力在精神努力中被耗尽。印度教的这一核心理念也见于源自古印度的佛教和耆那教。然而,这三种宗教传统对轮回的理解并不相同。对于印度教来说,被称为阿特曼的灵魂与梵天一样是永恒的,但被一个又一个的身体困住,直到它被从这个循环中释放解脱出来,在解脱(moksha)时融入梵天。佛教徒不接受灵魂永恒的观念。在耆那教中,解脱的灵魂独自获得纯粹的形式,而非融入更大的存在。

Ø 尽管业力和重生概念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但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后几个世纪,这一观点已广为流行。从那时起,印度教神圣叙事和文本中的道德义务就将之视为公理。这个概念也被用来证明社会等级秩序发展的合理性,即“种姓制度”,它将人归类为与世袭职业相关的群体。根据这个系统,某个群体中一个人的出生与她/他前世的行为有关。每个群体或种姓(jāti),在社会等级中都有各自的地位。等级制度是以仪式纯洁性为标准,将祭司放在首位,接着是与军事和商业相关的人等级较低的群体不能享有与高等级相同的社会地位。有些职业被认为是肮脏的,以至于他们不能被其他人触碰。这些之前被称为“贱民”(不可触碰者asprsya),现在被称为“达利特”(被压迫者 Dalit)的群体,几个世纪以来在印度教社会中遭受了巨大的社会不公。

Ø 达利特人的境况,遭到了来自于印度教外部和内部人士的持续批评。应该指出的是,自古以来,印度教徒与非印度教徒一样,也以多种方式质疑该制度。自公元第一个千年的后期,在一些古代和中世纪的神圣叙事和地方圣徒的虔诚赞美诗以及现代印度教领袖的作品中,都可看到对世袭种姓的尖锐质疑。十九世纪以来,一些现代领导人试图结束这一歧视性制度。1950 年生效的独立印度宪法禁止种姓歧视。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事情已经开始改变。虽然很难完全结束这个复杂的系统,今天许多印度教徒并不认为种姓制是印度教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转向历史上的不同声音寻求灵感。他们是最严厉的批评者,并不否认与种姓相关的社会正义问题。当我们一起展开“通过印度教经文了解印度教”的学习旅程时,我们应牢记这一点。有时,关于印度教的讨论只关注种姓,将其视为一种压迫性宗教,不值得尊重它的其他传统。印度教徒在公共话语中对此变得越来越敏感。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批判性视角,但我们也应保持敏感和开放的态度。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