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姑娘的信念

十月初二是什么星座

  十月初二是天蝎座。天蝎座的出生日期是阳历10月24日-11月22日1属于水象星座,守护星是冥王星,位于黄道宫的第八宫。天蝎座属于敢爱敢恨的类型,但是并不是大大咧咧,情商低的星座,相反他们的心思深沉,思虑周到,有很强的感知能力。他们外表非常的冷漠,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冷若冰霜的感觉。


  天蝎座的性格

  天蝎座是一个集责任感、第六感准确、神秘感、意志力强、支配欲强烈于一身冰火两重天的星座,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难以接近但是又非常神秘,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的星座。天蝎座的人在情感上非常的专情,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沉默寡言,但是其实内心早已经波涛汹涌,他们是非常善于掩藏情感的星座。而且忍受不了背叛,一旦遭遇背叛,背叛者一定要承担起天蝎座无穷无尽的报复。


  天蝎座的爱情

  天蝎座的人对于爱情是非常专一的,但他们一旦认定对方是自己想要选择的人,他们一定会付出自己的真心和一切努力,全心全意的对待对方。天蝎男喜欢一个人不是特别的困难,但是要天蝎男爱上对方,则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让他们慢慢的对自己从喜欢变成爱。天蝎女喜欢忠心耿耿、稳重踏实、生活能力强的男性。她们爱一个人的方式挺极端的,这是一种情不自禁,她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


  天蝎座的事业

  天蝎座是非常努力,很有责任感的星座,他们的办事效率很高,做事循序渐进,井井有条。而且一旦下定决定要做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会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天蝎座的人事业心挺高的,在事业上,他们一旦下定决心,制定好目标就会以惊人的能力、毅力去实现,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只要出现阻扰者,一定会利用方法除去,并且越挫越勇,不容许别人来破坏既定的目标。

郑姑娘的信念

新华社香港3月13日电 题:郑姑娘的信念

新华社记者 林宁、张玥

“姑娘,我想喝水”“姑娘,我的纸尿裤湿透了”“姑娘,什么时候轮到喂我吃饭啊”……

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病房区,护士站的呼叫铃声此起彼伏。呼叫器的另一头,是住在负气压病房里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住院期间,他们不能离开病房半步,一切生活所需,完全仰仗他们呼唤的“姑娘”们。

在香港,“姑娘”指女性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工和社工等,她们经过专业训练,持证上岗。疫情下,这帮平时帮人排忧解难的“姑娘”,直面新冠肺炎患者,有的甚至贴身照料病人,50岁的郑秀珠便是其中一员。

香港暴发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香港医院管理局从各医院联网调派前线医护和退休医护人员,到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心工作,来自香港佛教医院的郑姑娘主动请缨,1月6日便到岗履新。

“没有适应期,到那里便像上了战场一样去战斗”。

胆大心细的“姑娘”

一道杠,阴性,快速试剂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是郑姑娘每次上班的“通行证”。

早班7点到岗,郑姑娘6点出门,早餐吃得饱饱的,才能顶住超过9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

一到病房区,郑姑娘立刻换上绿色制服,外面再套上蓝色隔离服,戴上头套、护目镜、N95口罩、面罩和手套等等,进入负气压病房,帮病人量血压、测体温、协助护士做心电图检查……如果病患含氧量跌到90以下或是呼吸困难,便要立即把床头的氧气出口接上导管,让病人吸氧。

这套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操作,郑姑娘驾轻就熟,真正难的是照顾病患的饮食起居。

中心是全负压病房医院,重点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患需要的一瓶水、一餐饭、一条毛巾甚至一包卫生巾,都由姑娘们负责准备。

郑姑娘打开连接病房和外界的物品传递窗口的外侧门,把食物、毛巾和干净衣服放置到微波炉大小的区域,关上外侧门后,病人才从病房里打开里侧门,取物品。

物品传递窗口只能从外往里送东西,不可逆向,病人触碰物品的区域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每个细小的环节我们都非常仔细,因为出一点错就不能来上班了。”郑姑娘说,一位同事曾经忘记佩戴护目镜,立刻被主管经理劝退。

郑姑娘每次上班都会面对不同的搭档,因为不断有人服务期结束离开,也不断有新同事加入。虽然彼此不认识,不过一旦开始工作,大家却瞬间能配合默契。有的给病人喂饭,有的给病人换纸尿裤,还有的两人一组替病人翻身、擦洗身体,每个姑娘都像被拧紧的发条一样,停不下来。

心有大爱的“姑娘”

姑娘们分三班倒,早班从7:00到15:48,下午班从13:00到21:48,晚班从21:30至次日7:10,每个班次都工作9个小时以上,几乎没有人准点下班过,更谈不上按时吃饭。常常一个班次下来,她们连续9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落座……

2月底,随着疫情加剧,被送来的多是八九十岁的重症患者,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姑娘们的工作量成倍增长。

黄阿婆今年80岁了,因白内障视力模糊,每次想喝水,郑姑娘得把水杯的吸管送到黄阿婆嘴边。虽然黄阿婆可以勉强在病床的小桌子上吃饭,但因为看不清,常会一勺饭戳到自己脸上。

“我看着好心疼,就尽量去喂她吃饭。”郑姑娘说。

吃饱饭后,黄阿婆会向郑姑娘拱拱手,或是说一句“多谢你”。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让郑姑娘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通常,姑娘们每四个小时帮不能如厕的病人换一次纸尿裤,但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常常无法兼顾到每个人。

郑姑娘曾听到黄阿婆向女儿打电话哭诉:“我的裤子都湿透了,你能不能来给我换纸尿裤啊。”

“我听到后,自己也跟着流泪……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总有做不完的事,照顾不完的病人。”郑姑娘说。

“老人家们忍耐着病痛,而我们六到七个人要照顾七十多个病人,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我觉得对不起他们……”

好在情况渐渐好转。

郑姑娘说,她们的“姑娘群组”从她刚加入时的一百多人,发展到现在有三百多人。

3月1日,郑姑娘看到一则好消息: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紧急向内地聘用临时合约照顾员。“内地有丰富的抗疫经验,我相信内地来的姑娘会十分专业。”她说。

笃定信念的“姑娘”

十多年前,郑姑娘还是个生意人。经历了一次妇科手术,住院期间受到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她决定改行,也去做照顾病人的“天使”。经过努力,郑姑娘考取护理资格,当上了骨科和内科的护理员。

郑姑娘清楚地记得,十四年来,她只有两次春节放假。今年春节她是在中心度过的。

年三十中午,郑姑娘和家人提前吃了团圆饭,便赶去上班。病房里没有过节的气氛,郑姑娘一如既往地忙碌……

晚上十点,她总算吃上了自己带去的年夜饭。

这是一顿沉默的年夜饭。按照中心规定,只能两个姑娘同时进餐,并且摘除口罩后,不能交谈。

年初二再次去上班,有病人给郑姑娘拜年:“身体健康!”

疫情下的春节,“平安健康”成了最热门的祝福语,取代了过去香港人最爱说的“恭喜发财”。

社会对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的每一点感恩,都让郑姑娘感到温暖。

一次上班路上,她看到公交车窗外晃过一个巨幅广告牌:“向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致敬”。瞬间,郑姑娘红了眼圈。

目前,中心有大约30名全职医生、160名全职护士,以及150名病人服务助理轮班工作。

郑姑娘的服务期限是12周,“只要中心需要,我愿意一直服务下去,直到第五波疫情过去。”

3月里的一天,郑姑娘奔走于各区病房楼,匆匆瞥见蔚蓝的天空,心情豁然开朗。“疫情过后的天空一定会更美!”她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